专利名称: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簧管乐器的音管,特别是涉及一种簧管乐器中葫芦 丝及巴乌乐器的主音管结构。
背景技术:
葫戸丝、巴乌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其音色优美、外形奇特而受 到人们的喜爱,传统的葫芦丝、巴乌开有七个音孔,主音管正面六个音孔, 背面一个音孔,传统的葫芦丝、巴乌缺少中低声部,原因是中低声部的管乐 器指孔或音孔要随着乐器自身音高的变化而变化,即,乐器音越低音孔位之 间的距离要越远,手指无法准确把握,图1是传统乐器主音管音孔位置示意
图。如图l所示的音孔距离的乐器,例如低音D、 C、降B、 A、 G等能将以 上调式乐器进行正常使用的演奏者非常少,主要原因是音孔间距过大,手指 无法按孔所致,现在也有一些低音乐器为解决这一问题常采用加键装置来弥 补演奏者手指对乐器的要求,但是失去了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例如滑 音、叠音、倚音、加键乐器是无法演奏的,使民族乐器看上去更像西洋乐器。 另一种是在主管上采用外柱式开孔法,虽可以拉近音位,但这种方式不能随 意应用,因为一但音孔间距拉进过多时外柱自然过高,影响演奏者手指按孔 时的灵敏度及灵巧性,同时也改变了葫芦丝原有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低音葫芦丝、巴乌的音 孔间距可随意拉近至演奏者所需的最佳位置,使演奏更加灵活,而不影响乐 器自身外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主 音管的端部设置有簧舌,在所述主音管上开有七个音孔,正面六个音孔,背面一个音孔;在所述主音管上中、低音孔向簧舌方向移动,所有被移动的音
孔内均插有一柱管。
所述柱管长度为音孔向簧舌方所移动的距离。
所述柱管为空心的圆管或隋园形管,其外径与音孔所对应的内径相适配, 所述柱管的中轴线与主音管的中轴线垂直。
所述正面音孔在一条直线上或正面音孔之间相互交错排列。
所述柱管可选用金属、尼龙塑料或PVC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主管内加装柱管,可有效拉近音位, 在不改变原有葫芦丝造型的情况下,演奏者的手感无任何异样,即可自如地 演奏,吹出优美的乐曲,该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
图l是传统葫芦丝、巴乌主音管的音孔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音孔内插入有柱管的主音管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音孔移动位置及柱管立体示意图。 图中
100.主音管 200.簧舌 300.音孔 400.柱管
1、 2、 3、 4、 5、 6、 7.音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簧舌200设 置在主音管100的端部,在所述主音管100上开有七个音?L,正面六个音孔, 背面一个音孔,所述正面音孔可以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正面音孔之间的排列 也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如可相互交错排列;所述主音管100是葫卢丝或巴乌的主音管;在所述主音管100上,中、低音孔向簧舌200方向移动,移动 的音孔300均插有一柱管400。所述柱管400为空心圆管或隋园形管,其外 径与所对应的音孔内径相适配,所述柱管400的中轴线与主音管100的中轴 线垂直。所述柱管400长度为音孔300所移动的距离,即中音孔3向簧舌方 向移动Xmm,其柱管的高度为Xmm;中音孔2移动Xlmm,其柱管的高度 为Xlmm;低音孔7向簧舌方向移动X2mm,其柱管的高度为X2mm;低音 孑L6移动X3mm,其柱管的高度为X3mm。所述柱管400可选用金属、尼龙 塑料或PVC材料制作。
实施例l:当中音3向簧舌方向移动8mm,其柱管的高度为8mm;中音 2向簧舌方向移动7mm,其柱管的高度为7mm;当低音7向簧舌方向移动 6mm,其柱管的高度为6mm;低音6向簧舌方向移动5mm,其柱管的高度为 5mm;以上柱管的外径分别与其对应的音孔的内径相适配。
葫卢丝或巴乌的高音6、 5音位,中音1低音3仍然在传统葫芦丝的位
置不变(如有需要也可随意改变位置),根据演奏者的要求,即,所需音孔的 距离确定中音2、 3和低音6、 7,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手型的演奏者进行自 由开孔,自由开孔后的中音2、 3低音6、 7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音准偏高,此 时需分别准确计算中音2、 3和低音6、 7向上移音孔与传统尺寸的差距,并 测算出音孔的实际直径,此时可准确算出柱管的外径和高度,最后对葫芦丝 进行调音,通过如上方法制得的葫芦丝有效拉近了音孔距离,使演奏者能够 自如演奏理想中的中低音乐曲。
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构思,也可用相同的结构对其它簧管乐器通过在 音孔内加装柱管,缩短音孔间距,依然可以实现本新型自如演奏中低音乐 曲的目的,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 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主音管(100)的端部设置有簧舌(200),在所述主音管(100)上开有七个音孔,正面六个音孔,背面一个音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音管上中、低音孔向簧舌(200)方向移动,所有被移动的音孔内均插有一柱管(400)。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柱管(400)长度为音孔向簧舌方所移动的距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柱管(400)为空心的圆管或隋园形管,其外径与音孔所对应的内径相适 配,所述柱管的中轴线与主音管的中轴线垂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正面音孔在一条直线上或正面音孔之间相互交错排列。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管(400)可选用金属、尼龙塑料或PVC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簧管乐器的音管,特别是涉及一种簧管乐器中葫芦丝及巴乌乐器的主音管结构,在主音管的端部设置有簧舌,在主音管上开有七个音孔,正面六个音孔,背面一个音孔;在主音管上中、低音孔向簧舌方向移动,所有被移动的音孔内均插有一柱管;柱管的长度为音孔向簧舌方所移动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主管内加装柱管,可有效拉近音位,在不改变原有葫芦丝造型的情况下,演奏者的手感无任何异样,即可自如地演奏,吹出优美的乐曲,该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
文档编号G10D9/00GK201146024SQ200720097029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9日
发明者震 刘 申请人:震 刘
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快球机芯护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安防、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护智能快球机芯的 机芯护罩。背景技术:智能快球作为 一种较为常见的安防、监控设备广泛的运用于居民小区和广 场、火车汽车站、办公楼写字楼等居民生
指挥灯结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指挥灯结构,其包括握持部、电池、驱动装置、灯罩及容置于该灯罩内的光源;所述灯罩可拆卸地装设于该握持部的一端,所述电池容置于该握持部内并与上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用于给该驱动装置及光源提供电能,所述驱动装置与
专利名称:网状复合琴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乐器琴皮的网状复合琴 皮,它用于二胡、曲胡、三弦等乐器共鸣箱的皮膜。技术背景琴皮是指蒙在二胡、曲胡、三弦等乐器共鸣箱上的皮膜,它是乐器的重要组成部
专利名称: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具有表面担载调色剂的调色剂担载辊的显影装置及使用 该辊并利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方法。背景技术:在利用调色剂使像担载体上担载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技术中,广泛使用
专利名称:气动工具的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工具的消音装置。技术背景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气动工具的消音装置,是安装在一个机体l上,且该消音装置包含一个端体2、多数片安装在该端体2内部的消音片3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