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利用夹在液晶分子上电场强度的变化,改变液晶分子的 取向控制透光的强弱来显示图像。 一般来讲, 一块完整的液晶显示面板必须由背 光模组、偏光片、TFT (薄膜晶体管)下基板和CF (彩色滤光板)上基板以及填充 在两块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层构成。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能发光,需要由背光模 组来提供光源。背光模组通常由背板、光源、扩散板、各种光学膜片组成,其中 光源包括冷阴极灯管(CCFL) 、 LED等。
目前背光模组按照光源的位置不同一般分为直下式和侧光式。侧光式背光模 组结构如图l所示,包括位于背光模组一侧的光源11,反射片20,导光板30,扩 散片40和棱镜片50,光源11发射出来的光线通过导光板30将线光源转换为面光 源,以达到亮度和均匀度要求。有工艺简单,体积轻薄等优点,但是光线利用率 较低。直下式背光源如图2所示,其中包括位于背光模组底部的光源12,起到固 定支撑作用的背板70,扩散板60和扩散片40,直下式背光源光线利用率高,但 直下式光源12发光会形成明暗交错的区域,因此需要雾度较高的扩散板60和较 大的灯箱距离H来解决该问题,增加了背光模组的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既能提高光线利用率, 又能减薄模组厚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多个并排设置在该背板上的第一光源,以及位于第一光源上侧的扩散片,其 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扩散片之间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入光面,该入
光面一侧设置有第二光源。上述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板包括两个入光面和一个底面,所述底面上设置
有网点。
上述背光模组中,所述网点由底面中心往两侧逐渐变密。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侧光式和 直下式背光模组结构结合在一起,通过采用导光板代替现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 散板,并在导光板的入光面一侧设置第二光源,发挥了两种结构的优点1、导光 板将第二光源射入的光线从正面导出,提高了背光源亮度,减轻显示不均程度。 显示不均的轻重程度跟人眼对光亮度分辨阈限有关。根据人眼对光亮度分辨阈限 的公式K二AI/1 , AI为明暗亮度的差异值,I为背景亮度,当K超过一定的值 时人眼就会观察到明暗不均的现象。在明暗差异不变的情况下,即AI不变,而 背景亮度I增加,所以K值减小,因此人眼观察到的显示不均程度就会减轻。2. 显示不均程度减轻就可以让灯箱距离H縮小,模组厚度进一步减薄。3.灯箱距离 縮小可以使得亮度提高,光线利用率提高。同时可通过对导光板的网点的排布, 背光模组两侧光能由第二光源提供,第一光源则可向中间靠拢,提高中心亮度。


图1是现有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1光源
12光源
21第一光源 20反射片 32底面 40扩散片
22第二光源
23反射罩
30导光板
31入光面
33出光面
50棱镜片
60扩散板
70背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包括起固定支撑作用的背板70,多个并 排设置在该背板70上的第一光源21,以及位于第一光源21上侧的扩散片40,所 述第一光源21和扩散片40之间设置有导光板30,所述导光板30包括左右两个入 光面31, 一底面32和一出光面33,所述入光面31和底面32相连,所述出光面 33和底面32相对,所述底面32上印刷有网点(图中未示),所述两个入光面31 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光源22,所述入光面31用于接收来自其侧面的第二光源 22发出的光束,该光束经过底面32的散射和反射后形成均匀发射的光束并由出光 面33导出,通过导光板30转换为面光源,所述第一光源21发射的光束经过导光 板30的散射后和第二光源22发射的光束一起经过扩散片40的进一步散射,均匀 的分散到液晶显示面板。
为了提高光线利用率,所述第二光源22的外侧设置有反射罩23,反射罩23 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入光面31的上下两端,用于将第二光源22外侧发射的光线再 反射入导光板30中,所述背板70可由SECC(镀锌钢板)、铝等材料制成,所述第 一光源21、第二光源22可为CCFL (冷阴极荧光灯)灯管或LED灯条灯,所述扩 散片40可由PMMA (聚甲基丙烯甲酯)材料制成。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4,所述第一光源21可以向中间集中,使中心辉度提高,同时又兼 顾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侧光式和直下式背光模组结构结合在一起,第二光源22 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板30进入整个发光区域,再通过适当的网点印刷由正面均匀 出射。第二光源22的加入就相当于提高了整个背景亮度,在明暗差异不变的情况 下,即AI不变,而背景亮度I增加,所以K值减小,因此人眼观察到显示不均 程度就会减轻。在满足亮度均一性的情况下,可以縮小灯箱距离H,减薄背光模组 厚度,进一步提高光线利用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多个并排设置在该背板上的第一光源,以及位于第一光源上侧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扩散片之间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入光面,该入光面一侧设置有第二光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光源位于 所述背板的中间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两个入 光面和一个底面,所述底面上设置有网点,该两个入光面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光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由底面中心往 两侧逐渐变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多个并排设置在该背板上的第一光源,以及位于第一光源上侧的扩散片,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扩散片之间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入光面,该入光面一侧设置有第二光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将现有的侧光式和直下式背光模组结构结合在一起,可减薄背光模组厚度,提高光线利用率。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242643SQ20082015177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1日
发明者李郑阳 申请人: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键结构体及键盘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木质部的键的键结构体;和包含该键结构体的键盘装置。背景技术:传统上,如在注册公开号为No.2514485的日本实用新型和公开号为No.2903959的日本专利申请中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20)

    录音加密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录音加密方法和装置,所述录音加密方法包括步骤:录音过程中,采集音频数据;将所述音频数据拆分为多个预设字节长度的音频数据单元;利用数据加密密钥对每一个所述音频数据单元进行加密,生成加密文件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52)

    专利名称:显影辊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影辊和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显影辊是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光电成像设备的重要部件,其主要是由显 影套筒、设置于显影套筒内部的磁辊以及固定于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90)

    专利名称:路灯光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光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灯光源。背景技术:目前,通常的路灯光源结构包括灯泡、铝反射罩和玻璃罩组成,灯泡装于铝反射罩,再盖上玻璃罩,灯泡、铝反射罩和玻璃罩都是独立分体的,这样的结构容易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33)

    一种吉他演奏托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吉他演奏托架,是由7个连接件和2个碗状吸盘组成,连接件为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和第七连接件;所述的碗状吸盘为碗状弧面吸盘和碗状平面吸盘;碗状弧面吸盘与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35)

    专利名称:光波导正交集成光开关列阵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开关列阵,特别是一种光波导集成光开关列阵。光开关列阵可以分为机械式光开关列阵和波导式光开关列阵。波导式光开关列阵根据其结构原理可分为干涉型和内全反射型两种。常见的波导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