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光学连接器和组装该光学连接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附接包括光纤带的光纤软线的光学连接器,还涉及将光纤软线附接至该光学连接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10-224195公开了一种光学连接器,光纤软线附接至光学连接器,从而将接合增强部分和插芯一起设置在光学连接器的壳体中,其中,接合增强部分是在嵌入式光纤的熔接部处用增强套筒增强的部分,嵌入式光纤插入并固定在插芯中,并且光纤软线中所包括的多条光纤从光纤软线的端部露出。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由于光纤软线的护套没有固定在光学连接器上,所以当用力拉光纤软线时,光纤软线有可能从光学连接器上脱离。如果设置用于固定光纤软线的护套的任何结构,则会增大光学连接器的尺寸,并因此变得难以高密度地布置多个这样具有光纤软线的光学连接器。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将杆状增强件嵌入增强套筒中。仅设置一个杆状增强件只可能导致增强套筒在经历热收缩时发生翘曲。然而,在增强套筒中设置多个杆状增强件会增大增强套筒的尺寸。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具有引导销的凸型(male-type)光学连接器中,在插芯体的后部形成有用于防止引导销滑出的销夹,以使销夹的引导销穿过插芯体的引导销孔。另一方面,对于不具有引导销的凹型(female-type)光学连接器而言,销夹是不必要的。然而,存在如下的情况,设置与销夹相当的间隔件从而可以实现与凸型光学连接器的操作特性协调。由于这种间隔件是微小部分,所以难以执行插芯体和间隔件的定位,这会导致组装光学连接器时的可操作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允许在不增大连接器尺寸的情况下对光纤软线的护套进行固定的光学连接器和将光纤软线附接至光学连接器的方法。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光纤软线附接至所述光学连接器,所述光纤软线包括光纤带和护套,所述光纤带包含多条光纤,所述护套覆盖所述光纤带,所述光学连接器包括(I)插芯部件,其保持多条嵌入式光纤,所述多条嵌入式光纤分别与所述多条光纤熔接;(2)熔接保护套筒,其用于保护所述光纤和所述嵌入式光纤的熔接部分;(3)壳体,其用于收纳所述插芯部件和所述熔接保护套筒,所述壳体具有位于后端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收纳所述护套的撕开部分;以及(4)固定部件,其通过夹持来将所述护套固定到所述壳体上,所述固定部件附接至所述壳体的后部。所述熔接保护套筒可以具有增强金属板,所述增强金属板沿所述熔接保护套筒的纵向延伸。所述插芯部件可以具有插芯体和间隔件,所述插芯体具有一对引导孔,引导销插入所述一对引导孔中,所述间隔件设置在所述插芯体的后侧并具有分别插入各引导孔中的一对凸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将光纤软线附接至光学连接器的方法,所述光纤软线具有护套和光纤带,所述光纤带包含多条光纤。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撕开所述光纤软线的端部处的护套,使光纤带露出;(2)将熔接保护套筒附接至所述光纤软线;(3)将所述多条光纤分别与保持在插芯部件中的嵌入式光纤熔接;(4)利用所述熔接保护套筒来保护所述光纤和所述嵌入式光纤的熔接部分;(5)将所述插芯部件和所述熔接保护套筒置于壳体中;(6)将所述护套的撕开部分置于凹槽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部分;以及(7)通过将固定部件附接至所述壳体的后部而夹持所述护套,来将所述护套固定到所述壳体上。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不增大光学连接器的尺寸情况下将光纤软线的护套固定到光学连接器上。这样能够高密度地布置具有光纤软线的多个光学连接器。
图1的区域(a)是示出光纤软线附接至作为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实施例的凸型MPO连接器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的区域(b)是示出光纤软线附接至作为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实施例的凹型MPO连接器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区域(a)所示的凸型MPO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3的区域(a)和区域(b)是图1的区域(a)所示的凸型MPO连接器的剖视图;图3的区域(b)是沿着图3的区域(a)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中所包括的接合保护套筒的透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中所包括的前部壳体的透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中所包括的后部壳体的透视图。图7的区域(a)至区域(C)是示出如何利用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中所包括的固定部件将光纤软线的护套固定到后部壳体上的概念图。图8是图1的区域(b)所示的凹型MPO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9的区域(a)和区域(b)是图1的区域(b)所示的凹型MPO连接器的剖视图;图9的区域(b)是沿着图9的区域(a)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凹型MPO连接器中所包括的间隔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省略重复的说明。附图中的尺寸比例未必精确。图1的区域(a)是示出将光纤软线2附接至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光纤软线的光学连接器)的凸型MPO连接器IA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的区域(b)是类似地示出光纤软线2附接至凹型MPO连接器IB的状态的透视图。光学连接器IA和IB借助光学适配器(未示出)可拆卸地连接起来。图2是凸型MPO连接器IA的分解透视图。在图3中,区域(a)和(b)示出凸型MPO连接器IA的剖视图,其中,区域(b)是沿着区域(a)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附接至光学连接器IA的光纤软线2包括光纤带3,通过排布多条光纤3a而形成光纤带3 ;护套4,其覆盖光纤带3 ;以及多条抗拉纤维(芳纶)5,其设置在光纤带3与护套4之间。光学连接器IA包括插芯部件6、前部壳体7、后部壳体8、固定部件9、以及套管10。插芯部件6由MT型插芯体11以及设置在插芯体11后部的销保持件12构成。插芯体11具有一对引导孔以及设置在各对引导孔之间的多个光纤孔。各光纤孔分别容纳将与光纤带3的各条光纤3a熔接的对应的短长度嵌入式光纤14。销保持件12保持分别穿过各引导孔的一对引导销15。前部壳体7是用于收纳插芯部件6以及接合保护套筒16的一部分的部件。用于将光学连接器IA从光学适配器(未示出)拉出的接头20以能够沿前部壳体7的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附接至前部壳体7。前部壳体7与后部壳体8相连。后部壳体8与前部壳体7相配合,从而收纳接合保护套筒16。接合保护套筒16将光纤带3的光纤3a与被保持在插芯体6中的嵌入式光纤14的相应的熔接部分S增强。插芯弹簧27设置在插芯部件6与后部壳体8之间,以便向前部壳体7的前侧推压插芯部件6。图4是光学连接器IA和IB中所包括的接合保护套筒16的透视图。接合保护套筒16具有热收缩管17,其具有椭圆形横截面;以及热塑性管18,其具有椭圆形横截面并设置在热收缩管17中。在热收缩管17与热塑性管18之间设置有沿接合保护套筒16的纵向延伸的增强金属板19。金属板19是由例如SUS304不锈钢制成的薄板。接合保护套筒16的长度是例如大约27mm,金属板19的尺寸是例如O. 2mm至O. 3mm厚,3. 7mm宽,26mm长。图5是光学连接器IA和IB中所包括的前部壳体7的透视图。在前部壳体7的两侧形成有弹簧收纳槽21。在弹簧收纳槽21中设置有用于向前部壳体7的前侧推压接头20的顶推弹簧22。分别在前部壳体7的顶侧和底侧的后部形成有两个咬合窗23。图6是光学连接器IA和IB中所包括的后部壳体8的透视图。在后部壳体8的顶面和底面的前部形成有用于分别与前部壳体7的咬合窗23咬合的咬合凸出部24。后部壳体8的后端部分的横截面大致为椭圆形。在后部壳体8的后端部分,在与相应的咬合凸出部24的位置相对应的顶面和底面上形成有凹槽25,该凹槽25用以收纳光纤软线2的护套4的撕开部分(参考图2)。对于凹槽25而言,优选的是对后部壳体8进行机械加工,从而可以使与凹槽25部分相对应的总厚度是均一的。在咬合凸出部24与凹槽25之间的区域围绕后部壳体8的外周形成有外螺纹部分26。固定部件9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后部壳体8上。固定部件9是用于通过夹紧而将光纤软线2的护套4和抗拉纤维5固定到后部壳体8上的圆筒形部件。围绕固定部件9的前侧部分的内周形成有内螺纹部分28,以便与后部壳体8的外螺纹部分26啮合。设置在固定部件9的后部处的套管10有助于保护光纤软线2,使得剧烈的弯曲不会施加到光纤软线2上。套管10预先附接有增强管29。图7的区域(a)至区域(c)示出如何利用光学连接器IA和IB中所包括的固定部件9将光纤软线的护套固定到后部壳体8上的概念图。为了利用固定部件9将光纤软线2的护套4和抗拉纤维5 (未示出)固定到后部壳体8上,首先,将光纤软线2的护套4的末端部分撕开,从而可以使护套4分叉(图7的区域(a))。然后,将护套4的这种分叉部分置于壳体8的各凹槽25上(图7的区域(b))。然后,将光纤软线2的抗拉纤维5从护套4的分叉部分的间隙中拉出,并将抗拉纤维5置于后部壳体8的外螺纹部分26上,在这种状态下,将固定部件9推到后部壳体8上(图7的区域(C))。从而,将护套4和抗拉纤维5固定成如下状态护套4和抗拉纤维5被夹持在后部壳体8与固定部件9之间。下面,将描述将光纤软线2附接至如上所述地构造的光学连接器I的方法。首先,将光纤软线2的末端部分周围的护套4移除,以便可以使光纤带3和抗拉纤维5露出。然后,撕开护套4的末端部分,从而使护套4分叉。通过将光纤软线2插入接合保护套筒16中而预先将接合保护套筒16附接至光纤软线2。然后,通过将光纤带3的涂层移除使光纤3a露出,并切割各个光纤3a的末端部分。然后,使用熔接设备(未示出)将光纤带3的各条光纤3a与由插芯部件6保持的各条嵌入式光纤14熔接。在这种情况下,希望的是,在插芯体11上附设有(string-tied)防尘盖(未示出)的条件下将嵌入式光纤14和光纤3a熔接起来。然后,移动接合保护套筒16,使嵌入式光纤14和光纤3a的熔接部分S可以位于接合保护套筒16的纵向中心部分处;在这种条件下,执行接合保护套筒16的热收缩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接合保护套筒16中容纳有金属板19,所以熔接部分S将完全被接合保护套筒16保护。在光纤软线2连接至插芯部件6的状态下,将插芯部件6置于前部壳体7中。然后,在后部壳体8和具有套管10的固定部件9覆盖接合保护套筒16的状态下,将后部壳体8附接至前部壳体7。然后,将固定部件9附接至后部壳体8,由此使得后部壳体8和固定部件9固定光纤软线2的护套4和抗拉纤维5。根据上述步骤,完成了具有光纤软线2的光学连接器1A。利用后部壳体8和固定部件9固定光纤软线2的护套4和抗拉纤维5,从而即使不一定能稳固地固定护套4,仍然能够防止护套4 (光纤软线2)相对于插芯部件6围绕纵轴旋转。图8是凹型MPO连接器IB的分解透视图,图9的区域(a)和区域(b)分别示出凹型MPO连接器IB的剖视图。图9的区域(b)是沿着图9的区域(a)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光学连接器IB包括插芯部件30、前部壳体7、后部壳体8、固定部件9、以及套管10。在凹型光学连接器IB中,没有设置引导销,因而不必设置如在凸型光学连接器IA的插芯体6中那样设置的销保持件12。然而,在凹型光学连接器IB的插芯体11中设置间隔件31来代替销保持件12,以使相对于凸型光学连接器IA和凹型光学连接器IB而言插芯弹簧27的按压力是一致的。图10是示出间隔件31的透视图。间隔件31具有一对销状凸部32,销状凸部32用于插入插芯体11的相应的引导孔13中。销状凸部32具有大致圆形的横截面,其中,以相等的间隔形成有稍微向外突出的四个突出部分32a。销状凸部32形成为根部比梢部粗,从根部向梢部形成大约O. 5度的倾斜角。将销状凸部32插入插芯体11的引导孔13中,使得容易将间隔件31相对于插芯体11定位。结果,可以改善光学连接器IA和IB的现场组装工作的性能。间隔件31的结构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多芯连接器,例如仅使用带状(条带)光纤的多芯连接器。光学连接器IB的其它结构组成以及用于将光纤软线2附接至光学连接器IB的步骤与上述光学连接器IA的情况下的相同。如上所述,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因为在后部壳体8的后端部分形成有两个凹槽25来收纳光纤软线2的护套4的分叉部分并且在将护套4的分叉部分设在凹槽25上来进行布置的状态下通过螺纹连接将固定部件9置于后部壳体8中,所以可以在不增大固定部件9的外部尺寸的情况下在现场容易并稳固地固定护套4。因此,例如,在将具有光纤软线2的多个光学连接器IA和IB并排地设置在给定的空间中的情况下,可以沿竖直方向高密度地布置光学连接器IA和1B。设置在后部壳体8中用于收纳护套4的凹槽25的数量不一定具体为两个,而是希望在后部壳体8的后端部分(后端部分的横截面大致为椭圆形)上至少在具有较小曲率的部分(与图6的正面和背面相对应的部分)上设置凹槽25。由于在接合保护套筒16中设置有用于增强的金属板19,所以可以完全防止在执行接合保护套筒16的热收缩时接合保护套筒16发生弯曲,并且在执行接合保护套筒16的热收缩之后,接合保护套筒16保护熔接部分S。这里,可以考虑使用玻璃基陶瓷板作为接合保护套筒的增强部件,以代替金属板19 ;然而,为了确保这种情况下的强度,将不可避免地增大玻璃基陶瓷板的厚度,从而导致接合保护套筒16的尺寸增大,由此导致壳体的尺寸增大。使用金属板作为增强部件能够在不增大尺寸的情况下确保接合保护套筒的强度。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使用金属板,而不是玻璃基陶瓷板代替金属板19,即使将金属板19制作得稍薄,仍然可以确保强度,因此可以抑制接合保护套筒16的尺寸增大,并且可以相应地从整体上抑制光学连接器IA和IB的尺寸增大。接合保护套筒16不仅可以应用于软线型多芯连接器,而且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多芯连接器,例如仅使用光纤带(条带)的多芯连接器。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围绕后部壳体8的外周形成外螺纹部分26并且在固定部件9的内周中形成内螺纹部分28 ;然而,用于将固定部件9附接至后部壳体8的方式不一定是这种螺纹夹持。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IA和IB是现场组装型MPO连接器;然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工厂组装型MPO连接器以及其它多芯或单芯连接器等。〈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10-224195。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连接器,光纤软线附接至所述光学连接器,所述光纤软线包括光纤带和护套,所述光纤带包含多条光纤,所述护套覆盖所述光纤带,所述光学连接器包括插芯部件,其保持多条嵌入式光纤,所述多条嵌入式光纤分别与所述多条光纤熔接; 熔接保护套筒,其用于保护所述光纤和所述嵌入式光纤的熔接部分;壳体,其用于收纳所述插芯部件和所述熔接保护套筒,所述壳体具有位于后端的凹槽, 所述凹槽用于收纳所述护套的撕开部分;以及固定部件,其通过夹持来将所述护套固定到所述壳体上,所述固定部件附接至所述壳体的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所述熔接保护套筒具有增强金属板,所述增强金属板沿所述熔接保护套筒的纵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所述插芯部件具有插芯体和间隔件,所述插芯体具有一对引导孔,引导销插入所述一对引导孔中,所述间隔件设置在所述插芯体的后侧并具有分别插入各引导孔中的一对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的后端部分的横截面是在所述光纤带的宽度方向上扩张的椭圆,并且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椭圆的具有较小曲率的侧部。
5.一种将光纤软线附接至光学连接器的方法,所述光纤软线具有护套和光纤带,所述光纤带包含多条光纤,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撕开所述护套,使光纤带从所述光纤的端部露出;将熔接保护套筒附接至所述光纤软线;将所述多条光纤分别与保持在插芯部件中的嵌入式光纤熔接;利用所述熔接保护套筒来保护所述光纤和所述嵌入式光纤的熔接部分;将所述插芯部件和所述熔接保护套筒置于壳体中;将所述护套的撕开部分置于凹槽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部分;以及通过将固定部件附接至所述壳体的后部而夹持所述护套,来将所述护套固定到所述壳体上。
全文摘要
光学连接器(1A)用于组装包括光纤带芯线和外皮的光纤软线且包括插芯部件(6),其保持与构成带芯线的多条相应光纤熔接的多条嵌入式光纤(14);熔接保护套筒(16),其保护熔接部分;壳体(7、8),其具有位于后端的凹槽并收纳插芯部件(6)和熔接保护套筒(16),凹槽用于安装撕开的外皮;以及固定部件(9),其将外皮保持在壳体(7、8)与自身之间并将外皮固定至壳体(7、8)。组装光学连接器(1A)的方法包括将光纤软线端部处的外皮撕开并使带芯线露出;将构成带芯线的各条光纤分别与由插芯部件(6)保持的各条嵌入式光纤(14)熔接;将撕开的外皮置于凹槽上,凹槽形成在收纳插芯部件(6)的壳体(7、8)的后端;以及将外皮保持在固定部件(9)与壳体(7、8)之间并将外皮固定到壳体(7、8)上。
文档编号G02B6/40GK103026277SQ201280002156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4日
发明者舌间诚二, 为国芳享, 横町之裕, 浮田义生, 木村元佳 申请人:Sei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连接器和组装该光学连接器的方法
相关推荐
一种阴极电子源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极电子源,包括阴极、栅极和阳极,其中,所述阴极包括集射罩和位于集射罩内的多组灯丝,所述多组灯丝形成多个发射面,所述集射罩为一面开口的多面体,内部形成一腔体,所述栅极设置在所述集射罩开口面
专利名称:光偏转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使用了 MEMS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微电子机械系统) 技术的光偏转器及制造方法。背景技术:近年来,使用了 MEMS技术的微驱动器的开发正积极地开
专利名称:一种四边形灯柱的太阳能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特别是涉及一种四边形灯柱的太阳能灯。背景技术:目前的太阳能灯的太阳能电池板都设置在灯柱外的固定板上,这种机构由于太阳板伸出灯柱外露,不便整个灯的造型设计,没有
专利名称:一种led射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ー种LED射灯。背景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LED射灯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由于灯具体积的限制,小功率LED射灯难于达到
专利名称:噪声抑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关于通话系统的噪声抑制,特别是基于网络的噪声抑制。背景技术: 噪声抑制用来抑制任何叠加在有用语音信号上的背景声音,同时保留语音的特征。在大多数应用中,噪声抑制器作为语音编码器的预处理器进行工作。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图像形成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响应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输出故障的技术。 背景技术:近年来,通常使用 一种如下方式的用于打印出打印数据的技术。也就是说,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诸如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