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现行背光模组主要有两种背光方式,包括侧光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导光板、光学膜片、液晶面板、铝合金材料的散热片及背板,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模组结构的侧边上,且与所述背板固定在一起,所述LED灯条由串联的LED灯设置在长条形PCB板上组成,LED灯发出光线通过所述导光板的侧边的入光面射入,从导光板的出光面上射出后,再经过所述光学膜片的扩散作用将光线均匀分布在所述液晶面板,光线在透过液晶面板形成显示图像。结合图1和图2,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LED灯条2、扩散板5、光学膜片4(可包括多层光学膜片4)、胶框6和液晶面板3,其中,胶框6将光学膜片4与扩散片5相对固定设置在一起,液晶面板3设置于胶框6之上,液晶面板3与胶框6通过面框(图中未示出)连接,通过螺丝或其他固定方式将面框(图中未示出)、胶框6和背板I固定连接,扩散板5设置在背板I与液晶面板3之间,液晶面板3与扩散板5之间还设置有光学膜片4,LED灯2通过PCB板均匀设置在背板1上,光线21在经过扩散板5及光学膜片4后照射在液晶面板3上,光线21经扩散板5及光学膜片4的扩散作用使光线21可均匀分布在液晶面板3上,与侧边式背光模组不同的是,直下式背光模组通常不设置导光板,将光线21直射到扩散板5上。由于光线21出光角度Θ有限,且LED灯存在一定间距,必须保持有足够的混光距离H才可将光线21均匀照射在扩散板5上,其中,所述混光距离H为LED灯出光面到扩散板5的垂直距离。但是,发明人在开发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直下式背光模组技术至少存在缺点如下:
由于同一背光模组需要兼容设计不同方案的LED灯,不同方案的LED灯的混光距离H不同,在使用不同方案的LED灯时,则需要重新开背板模具来兼容不同方案的LED灯不同混光距离H需求,但是,重新开发模具的周期长,设计成本增加,增加了产品设计周期和设计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为了同时兼容不同混光距离的LED灯,缩短产品设计周期,且避免重新开发模具而增加设计成本的问题,提高产品竞争力。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包括背板、LED灯和扩散板,还包括支撑板及至少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板平行设置在所述扩散片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背板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其中,所述LED灯设置在与所述扩散片一侧的所述支撑板表面上。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获得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通过在背板与扩散板之间设置支撑板,通过支撑柱将支撑板与背板连接在一起,并将LED灯设置在支撑板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相当于将背板上移,将支撑板与背板之间可以保持一定距离,这样,本发明可以通过更换支撑柱来调节LED灯到扩散板之间的混光距离,这种可以通过更换支撑柱来兼容不同方案的LED灯的混光距离目的,设计不同方案的LED灯时,避免了背板的重新开模,因此,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和节约开发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背板示意 图2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 图3为本发明的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柱剖面示意 图5为本发明的支撑柱和支撑板装配的剖面示意 图6为本发明的支撑柱和背板装配的剖面示意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支撑柱的剖面示意 图8为本发明的支撑板与LED灯装配的示意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支撑柱和背板装配的剖面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液晶面板3、胶框6、背板1、LED灯2和扩散板5,胶框6分别与液晶面板3与背板I固定连接,扩散板5设置在LED灯2与液晶面板3之间,其中,还包括支撑板7及至少一个支撑柱8,支撑板7平行设置在扩散片5与背板I之间,支撑柱8 —端固定设置在背板I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板7上,其中,LED灯2设置在与扩散片5 —侧的支撑板7表面上。其中,液晶面板3与背板I及胶框6之间连接关系,可以变换或变形,这些连接关系的改变都是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地方,液晶面板3与扩散板5之间还包括有光学膜片4,其中,光学膜片4可以包括有棱镜片、增亮膜等,也可以是其中一种光学膜片。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扩散板5与背板I至增设了支撑板7和支撑柱8,其中,支撑柱一端连接支撑板7,另一端连接背板I,通过支撑柱8将支撑板7固定设置在背板I与扩散板5的封闭空间内,将LED灯2设置在支撑板上7上,这样,在设计时,考虑设计一种背光厚度空间适当大的背板模具,使得不同混光距离H的LED可以在背板厚度空间调整混光距离H。这样,可以方便地通过更换合适的支撑柱来调节LED灯到扩散板之间的混光距离,这种可以简单地通过更换支撑柱就可以兼容不同方案的LED灯的混光距离目的,设计不同方案的LED灯时,避免背板需要重新开模,因此,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和节约开发成本。支撑板7上涂有反射材料层,也可以在支撑板7上设置反射片,使得光线更充分利用,反射的光线在此通过扩散板5和光学膜片4为液晶面板3显示图像提供光源,另一方面,经过反射片或反射层可以发生多次反射作用,使得光线经过多次反射后更加均匀地为液晶面板3显示图像提供光源。再继续结合图3示,LED灯2外围还设置有二次光学透镜,使得LED灯可以获得更大的出光角度,进而减小LED灯的混光距离H,这样,可以减少LED灯排布密度,可以使用较大功率LED灯。进一步说明,同样LED灯设计,混光距离H相同的情况下,当增设了二次光学透镜,可以提高显示亮度均匀性,优化显示图像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的,LED灯2设置在PCB板上,PCB板上设置有反射材料层或设置有反射片,增强LED周围PCB板的反射作用。PCB板设置在支撑板7上,PCB板可以通过胶粘贴固定在支撑板7上,也可以在PCB板和支撑板7相应的位置上设置螺丝孔,通过螺丝穿过螺丝孔将PCB板与支撑板7固定设置在一起,进而将LED灯2固定在支撑板7上。进一步的,可以在穿过螺丝孔的螺丝的螺丝冒上设置反射片或反射层,起到反射作用。再继续参照图3,支撑柱8与支撑板7通过螺丝81固定设置,支撑柱8与背板I通过螺丝82固定设置。其中,支撑柱8与支撑板7之间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或焊接或铆接的固定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结合图4和图5示,支撑柱8与支撑板7固定设置的一端有台阶结构,为配合台阶结构在支撑板7的相应位置凹槽,凹槽与台阶结构的形状相同,可以是三角形、多边形或圆形结构,凹槽和台阶结构的剖面直径为A2,凹槽深度和台阶结构高度同为hl,其中,支撑板7的厚度大于hl,在凹槽底部有螺丝通孔,支撑柱8的台阶结构上与凹槽的螺丝通孔相应的位置设有螺丝孔,螺丝孔深为h2,其中,凹槽螺丝通孔与台阶结构上螺丝孔的孔径同为Al,A2>A1,螺丝帽的直径大于Al,这样,通过螺丝81穿过凹槽底部的螺丝通孔及台阶结构上螺丝孔,将支撑板7与支撑柱8固定在一起。进一步的,由于支撑板7的厚度大于hl,螺丝帽与台阶结构直接保持多个层级结构,使得支撑柱8与支撑板7之间固定更加稳定。结合图4和图6示,背板I上设置有螺丝通孔,支撑住8另一端部相应位置上设置有螺丝孔,孔深为h3,所述通孔和所述螺丝孔的孔径同为A3,螺丝82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螺丝孔将背板I与支撑住8固定设置在一起,其中,螺丝82的螺丝帽的直径大于A3。
结合图8示,支撑板7形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支撑板7可以设置LED灯2的PCB板,PCB上可以单颗设置LED灯,也可以是PCB上设置多颗LED。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至少包括一个支撑柱,通常设置有四个支撑柱,均匀分布在支撑板上。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液晶面板3、胶框6、背板1、LED灯2和扩散板5,边框6将液晶面板3与背板I固定连接,扩散板5设置在LED灯2与液晶面板3之间,其中,还包括支撑板7及至少一个支撑柱8,支撑板7设置在扩散片5与背板I之间,支撑柱8 —端固定设置在背板I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板7上,其中,LED灯2设置在与扩散片5 —侧的支撑板7表面上。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在于,结合图7和图9示,支撑柱8与背板I连接的一段设置有台阶结构,为配合台阶结构在背板I上设置有凸台,凸台在背板一面上形成凹槽,凹槽深度与台阶结构的高度同为h4,在凸台上设置有通孔,相应通孔位置的台阶结构上设置有螺丝孔,通孔与螺丝孔的孔径同为A3,其中,台阶结构与凹槽的剖面直径为A4,A4>A3,螺丝82穿过通孔和螺丝孔将支撑柱8与背板I固定设置在一起的。其中,螺丝帽的直径大于A3,且螺丝帽与台阶结构形成层级固定结构,可以更加稳定在一起。当然,本实施例中,支撑柱8与支撑板7连接的一端也可以不设台阶结构,或者支撑柱8的两端都不设台阶结构,其连接方式不再一一赘述。实施三:
本实施例一种液晶电视,其包括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述任一的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外壳、电源电路和信号处理模块。其中,电源电路为所述背光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提供电源供电,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背光模组连接,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处理接收的信号供给所述背光模组显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获得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通过在背板与扩散板之间设置支撑板,通过支撑柱将支撑板与背板连接在一起,并将LED灯设置在支撑板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相当将背板上移,将支撑板与背板之间可以保持一定距离,这样,本发明可以通过更换支撑柱来调节LED灯到扩散板之间的混光距离,这种可以通过更换支撑柱来兼容不同方案的LED灯的混光距离目的,设计不同方案的LED灯时,避免了背板的重新开模,因此,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和节约开发成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液背板、LED灯和扩散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及至少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板平行设置在所述扩散片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背板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其中,所述LED灯设置在与所述扩散片一侧的所述支撑板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反射材料层或反射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LED灯外围设置有二次光学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板通过螺丝固定设置,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背板通过螺丝固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板通过卡扣连接或焊接或铆接固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设置在PCB板上,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和所述支撑板对应设置有螺丝孔,用螺丝将所述PCB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的螺丝帽上设置有反射片。
9.一种液晶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视机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通过在背板与扩散板之间设置支撑板,通过支撑柱将支撑板与背板连接在一起,并将LED灯设置在支撑板表面上。本发明可以通过更换支撑柱来兼容不同方案的LED灯的混光距离目的,设计不同方案的LED灯时,避免背板需要重新开模,因此,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和节约开发成本。
文档编号F21V14/02GK103090271SQ20131002675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翟玉帅, 高上 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可调音长笛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长笛,涉及一种可调整音调或音量的长笛结构。 背景技术:现有长笛的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该现有长笛100,包含一喇叭口 110、一笛管 120、复数个指孔130、一笛嘴140及一笛唇150
专利名称:话音命令控制和校验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提供受控接入如电信网、自动柜员机或诸如此类资源的系统和方法,特别涉及一个使用户可以说一个单个的命令来校验他或她的身份并指出该用户想要获得的动作或服务。使用当前系统接入象电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夜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多功能夜灯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灯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室外的夜间照明的灯具。背景技术:[0002]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路灯除了照明外,更兼具一定的文化内涵,一方
专利名称:一种带旋转谱夹的电子节拍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旋转谱夹的电子节拍器,应用于乐器学习时为避免乐谱自然翻动或错页,保持乐谱放置稳固所使用的节拍器。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初学乐器者经常所用到节拍器,其作用是帮助乐手稳定
专利名称:适配器的制作方法适配器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把肩托固定在弦乐器上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含一个适配 器主体,所述适配器主体上安装有至少四个可以和被承托的弦乐器的背板周边的边框相啮 合的夹紧指。弦乐器,特别是小提琴和中提琴,在演奏时其主体
专利名称:一种高灵敏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亚波长直径聚合物微纳 光纤环形谐振腔的高灵敏温度传感器。背景技术: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已知可以探测的物理量去传感或间接测量温度变化 的传感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