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手持带依托电子快门相机手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相器材领域,是一种照相机用的辅助设备。
手持135单反相机加装长焦或长变焦镜头摄影时,最慢快门速度,按要求至少应是所使用镜头焦距的倒数,若低于此速度,需要把相机安装在三角架上用快门线操作。否则难以保证质量,甚至失效。如果手持相机镜头的长焦端或者使用微距(MACRO)拍摄,以及进行动体跟踪,连续摄影则难度更大。
在现有条件下,为避免发生上述问题而降低成像质量,只能选择使用三角架,独脚架和快门线等器材。但除特定场合,多数摄影者并不使用。原因是三角架较笨重,携带和放置异常不便,装卸和调整也麻烦,且受到场地限制,无法快速移动拍摄。而独脚架的稳定性更低于三角架,它除了支撑相机重量外无其他作用。而现有快门线中任何种类在手持相机上均无法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前述困难而提出的。提供一种有依托,能操控,使用灵活可靠,不受拍摄场地限制而且携带方便的相机辅助器材,从而完成前述条件的摄影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只竖直单手握舒适的长条形手柄,手柄朝上端面上装有使照相机装卸方便的相机固定机构,手柄朝向操作人方向安装有长度可调,上下方向角可调的枪托形托架,安装于手柄食指位置的电子快门按钮,电子快门插座,防误拍开关等组成电子快门控制机构,共同组成本实用新型。其中手柄可由左右基本对称的中空的两部分相合而成。相机固定机构由水平而且自由松动地嵌于手柄端的相机紧固手轮、适量伸出于手柄上端面竖直固定于相机紧固手轮中心的相机安装螺丝,该螺丝的螺纹与相机上的安装阴螺纹相匹配,以及置于手柄上端面的相机防滑胶皮组成。托架由肩托,L形支架,连杆、滑道等共同组成。前述电子快门控制机构可装于手柄中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舒适的手柄增加手握相机的稳定性,而托架又使相机最终依托人体上,依据战士握枪射击原理,相机这时具相当高的稳定性,因而保证了高质量地进行长焦摄影,微距拍摄,动体跟踪等的可能性。
电子快门按钮装于手柄食指处使启动快门更加方便可靠。基本上省去另一只手支撑,可方便地完成其他摄影动作。如果选用足够轻的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携带均十分方便。造价不高适于业余及专业摄影者。拆下电子快控制线路可安装上机械快门控制机构,具有通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相机间的快门连接器。
图7是本实用新型C-C向的内部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D-D向内部视图。主要表示电子快门控制机构的安装方式。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E-E向阶梯剖视图,剖视方式见图8。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快门控制机构的实际电连接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快门控制机构的电原理图。
参考
图1、图2、图3、图4、图5,它们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的五个方向视图。手柄右半部分4和手柄左半部分14合起来形成手柄整体,其外形按人的手型制成舒适的长条形手握形状。在手柄的朝上端附近手柄右半部分4和左半部分14上相对称地各开一条水平方向的矩形孔,一个园饼形水平放置的相机紧固手轮27刚好可松动地嵌于其中,并且从前述矩形孔中各露出适当部分。在手柄朝上端面中央有一园孔,它是在手柄右半部分4和左半部分14上各开一个半园槽相合而成,而在相机紧固手轮27的中央朝上紧固安装一只相机安装螺丝2,它刚好从前述园孔中伸出适量长度,其螺纹也刚好与照相机上的安装用底部阴螺纹相匹配。在手柄上端面上还盖上一层透过相机安装螺丝2的相机防滑胶皮1。
参考图3,在手柄左半部分14的外侧上部,通过托架固定螺母12和13固定一个与水平方向向下呈20°~30°夹角的构成托架一部分的滑道22,在滑道22里插入连杆9,连杆9的另一端依靠肩托紧定螺丝8和肩托紧定螺母5连接着L形支架7,而L形支架7安装在弓形肩托6的弓背的中央,在肩托6的弓形内部粘接有一层肩托防滑胶皮16。连杆9和滑道22以托架调整螺丝10和11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快门控制机构由电子快门按钮15,插头插座组26,前电子快门插座21,后电子快门插座17和防误拍开关3共同组成。参考
图11,插座21和17并联之后由防误拍开关3控制通断,然后通过插头插座组26连接至电子快门按钮15,插座21和17是为配合不同规格的相机的,而插头插座组26是为更换电子快门按钮15而设,换时只需拔下26中的插头即可连同电子快门按钮一同容易地取下,再插上一套新的即可。
图8是电子快门控制机构的安装方式图。也显示了手柄右半部分4的内部样式。其中23是插头插座组26的安装板,而图9上画出了安装板23的另一个方向式样。图7和图9还共同显示了前电子快门插座21的按装板20和连接手柄两半部分4和14的埋入螺母24,图9中还画出了可与三角架相连的连接螺母25。
图10是电子快门控制机构的实际连线图。
由插头18和电子快门插头19组成的电子快门连接器是本实用新型的附件,它画在图6上。
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由塑料注塑而成。
权利要求1.一种手持带依托电子快门相机手柄,其特征在于它由竖直手握舒适的手柄4和14的朝上端装有照相机装卸方便的相机固定机构,手柄朝向操作人方向安装有长度可调方向可调的枪托形托架,以及电子快门按钮15安装于手柄食指部位的电子快门控制机构共同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手柄,其特征在于手柄是手柄右半部分4和手柄左半部分14相合而成,相合之后中间是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手柄,其特征在于相机固定机构是由水平嵌于手柄上端,从手柄左和右半部分14和4两侧各有适当露出部的相机紧固手轮27和固定于相机紧固手轮27的中心,从手柄上端伸出适量长度的相机安装螺丝2,以及置于手柄上端面上的相机防滑胶皮1共同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手柄,其特征在于托架是由固定于手柄外侧的滑道22,插入滑道22的连杆9,与连杆9的另一末端相连的L形支架7,与L形支架7固定连接的弓形肩托6以及粘于肩托6弓形内的肩托防滑胶皮16共同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手柄,其特征在于电子快门控制机构是由电子快门按钮15,电子快门插座21、17、防误拍开关3等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相机手柄,其特征在于连杆9的另一末端与L形支架7之间是由肩托紧定螺丝8和肩托紧定螺母5做可转动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相机手柄,其特征在于电子快门控制机构的另件安装于手柄右半部分4和手柄左半部分14相合所形成的腔体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带依托电子快门相机手柄。它是由手柄、托架、相机安装机构,电子快门控制机构共同组成。将照相机固定于本手柄上,借助于托架,就可以高质量地进行长焦或长变焦摄影,微距拍摄,动体跟踪等拍摄活动。并把电子快门的控制也移至手柄食指部位,因而十分方便可靠。本实用新型体积小,轻便,使用、安装、携带均十分方便。造价不高适宜于业余及专业摄影者。
文档编号G03B9/00GK2108314SQ91232728
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3日
发明者滕之木 申请人:滕之木
手持带依托电子快门相机手柄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微秒可调高速机械快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械快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微秒量级的可调无衰减快门技术。主要用于全息照相中的各种瞬态和快速过程的时间控制。背景技术:在普通摄影技术中,快门的速度最高达到1毫秒量级,而在高速摄
专利名称:图案化的延迟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3D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图案化的延迟膜,以及一种制备该膜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两种实施了不同配向方法的配向膜制造的图案化的延迟膜,以及该膜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与2D
专利名称:确定光刻工艺窗口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确定光刻工艺窗口的方法。背景技术:半导体工业中有多种方法确定最佳光刻曝光和剂量条件,用以认证特定的各级掩膜和工艺。最常用的光刻方法是聚焦与曝光量矩
专利名称:高声学品质的乐器共鸣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乐器制作工艺中共鸣腔的改良。从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结构上看,如弓弦乐器和拨弹乐器(亦称弦鸣乐器),一般由琴头、琴杆(颈)、琴身组成,其琴身即为共鸣腔(面板、背板和侧板组成的共鸣箱
专利名称::一种音频解码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音频解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频解码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在IS0IEC11172-3,IS0IEC13818-3和IS0IEC14496-3这3个国际标准中,运动图像
专利名称:超高温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温液晶显示器。背景技术:液晶材料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的某些有机棒状小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将液晶材料填充于两个镀有透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