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液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液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涉及液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装置,其一般是这样的结构具备液晶面板,进而在液晶面板的外侧具有偏振板,其中该液晶面板具有一对基板和封入到这些基板间的液晶层。作为该液晶装置的一个,已知有利用与M平行的电场(横电场)驱动液晶层的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切换)模式、FFS(FringeFieldSwitching,边缘场切换)模式的液晶装置。在这些横电场方式的液晶装置中,已知有这样的结构为了扩大视野角,在液晶面板和偏振板之间配置相位差膜。特别地,在专利文献l中,提出了考虑直到包含在偏,中的透明保护膜的相位差为止的相位差膜的条件。—种液晶装置,是上述液晶装置,其中,上述相位差膜,配置在上述液晶面板与上述第2偏振板之间;上述相位差膜的滞相轴以及上述第1偏,的吸收轴,与上述液晶层的取向方向是平行的;上述第2偏g的吸收轴,与上述液晶层的取向方向正交。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在O模式的液晶装置中,能够实现宽视野角的显示特性。[应用例子6一种液晶装置,是上述液晶装置,其中,上述液晶面板是IPS模式的液晶面板。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得到具有宽视野角的显示特性的IPS模式的液晶装置。应用例子7一种液晶装置,是上述液晶装置,其中,上迷液晶面板是FFS模式的液晶面板。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得到具有宽视野角的显示特性的FFS模式的液晶装置。应用例子8一种电子设备,在显示部上具备上述液晶装置。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得到在显示部上能够进行宽视野角的显示的电子设备。图1表示液晶装置的结构,(a)是透视图,(b)是(a)中的A-A线处的剖面图,(c)是偏,的层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像素区域的放大俯视图3是构成^^素区域的多个子像素中的各种元件、布线等的等效电路图4是抽取元件基板中与1个子像素对应的部分进行表示的俯视图5是图4中的B-B线的位置处的剖面图6是表示偏痴昧以及相位差膜的方向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各实施例中,改变了相位差膜的平均折射率Nave的情况下的液晶装置的视野角特性的图8表示变形例子1的O模式的液晶装置,(a)是透视图,(b)是(a)中的C-C线处的剖面图9是表示O模式的液晶装置中的液晶层的取向方向和偏g以及相位差膜的方向的示意图10是抽取应用了FFS模式的液晶装置的元件基板中与1个子像素对应的部分进行表示的俯视图ll是图10中的D-D线的位置处的剖面图;以及图12是作为电子设备的移动电话机的透视图。符号说明1:液晶装置,2:液晶面板,4:子像素,5:像素区域,6:第1偏振板,7:第2偏#41,6A、7A:吸收轴,6a、7a:偏振器,6b、7b:保护膜,8:相位差膜,8A:滞相轴,10:元件基板,11、21:玻璃基板,12:扫描线,13:数据线,13a:源电极,16:像素电极,16a:狭缝,18:共用电极,18a:共用线,20:对置基板,22:遮光层,23:滤色膜,28、48:取向膜,30:TFT元件,31:半导体层,33:漏电极,34:接触孔,42:冲册绝缘膜,43、44:层间绝缘层,50:液晶层,50A:取向方向,51:液晶分子,57:驱动器IC,58:密封材料,100:作为电子设备的移动电话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液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而且,在以下所示的各图中,为了将各构成要素设置为在图面上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适宜地使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例等与实际的情况不同。图l表示液晶装置l的结构,(a)是透视图,(b)是(a)中的A-A线处的剖面图,(c)是表示偏振板6、7的层结构的剖面图。液晶装置1具有液晶面板2;挟持液晶面板2地配置的、作为第l偏振板的偏振板6以及作为第2偏#4^的偏#417。此外,在偏振板6以及液晶面板2之间,配置有相位差膜8。液晶面板2具有经由框状的密封材料58相对地粘贴的、作为一对基板的元件基板IO、对置基板20。在由元件基板IO、对置基板20、密封材料58包围的空间中,封入有液晶层50。元件基板IO比对置基板20大,其在一部分相对于对置基板20突出的状态下进行粘合。在该突出的部位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液晶层50的驱动器IC57。偏#416配置在液晶面板2的元件基板10侧,偏振板7配置在液晶面板2的对置基板20側。因而,偏振板7、液晶面板2、相位差膜8、偏振板6按此顺序叠层,此外,这些^素间经由粘接层粘接在一起。如图l(c)所示,偏振板6具有偏振器6a;粘贴在偏振器6a的两面的、具有透光性的一对保护膜6b。同样,偏振板7具有偏振器7a;粘贴在偏振器7a的两面的、具有透光性的一对保护膜7b。作为偏振器6a、7a,能够使用例如使聚乙烯醇类膜吸附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并一轴延伸而成的偏振器。作为保护膜6b、7b,并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使用面内相位差Re,小于等于10nm、更理想的是小于等于5nm,并且厚度方向相位差Rth大于等于Onm小于等于100nm、更理想的是大于等于Onm小于等于60nm的膜。作为构成保护膜6b、7b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三醋酸纤维素(TAC)、二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聚合物;聚曱基丙烯酸曱酯等丙烯酸类聚合物;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等苯乙烯类聚合物;聚碳酸酯类聚合物等。此外,也可以使用聚烯烃类聚合物、氯乙烯类聚合物、氨基类聚合物、酰亚胺类聚合物、砜类聚合物等。或者,保护膜6b、7b还能够作为丙烯酸类、聚氨酯类、丙烯酸聚氨酯类、环氧类、硅类等的热硬化型、紫外线硬化型的树脂的硬化层而形成。在这些材料中,三醋酸纤维素是适宜的。在上述中,在将保护膜6b、7b的面内折射率为最大的方向设定为x轴,将与保护膜6b、7b的面平行并且与x轴垂直的方向设定为y轴,将保护膜6b、7b的厚度方向设定为z轴,将各个轴方向的550nm处的折射率设定为nx,、nyi、nZl,将保护膜6b、7b的厚度设定为山的情况下,保护膜6b、7b的面内相位差Re!用Re产(nxrnyi)c^表示。此外,保护膜6b、7b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用Rth={(nx,+n")/2-nz}d,表示。作为相位差膜8,并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使用上述Nz值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0.8,面内相位差Re2大于等于50nm小于等于400nm、更理想的是大于等于100nm小于等于300nm,平均折射率Nave大于等于1.4小于等于2.0的膜,例如能够使用高分子聚合物膜的双折射性膜、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膜等。作为高分子聚合物,例如能够使用三醋酸纤维素(Nave=1.48)、ZEONOR(if才乂7)(Nave=1.52)、聚碳酸酯(Nave=1.59)、PMMA(Nave=1.49)、聚苯乙烯(Nave=1.59)等。在上述中,在将相位差膜8的面内折射率为最大的方向设定为x轴,将与相位差膜8的面平行并且与x轴垂直的方向设定为y轴,将相位差膜8的厚度方向设定为z轴,将各个轴方向的550nm处的折射率设定为nx2、ny2、nz2,将相位差膜8的厚度设定为d2的情况下,相位差膜8的面内相位差Re2用Re2=<nx2-ny2)<12表示。此外,相位差膜8的Nz值用Nz=</(nx2-ny2)表示。此外,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用Nave-(nx2+ny2+nz2)/3表示。接着,详细说明液晶面板2的结构。在液晶面板2中,在封入了液晶层50的区域,用于显示的子像素4R、4G、4B(图2)多个配置成矩阵状。以下,将由子像素4R、4G、4B的集合组成的区域也称为像素区域5。图2是像素区域5的放大俯视图。在像素区域5,配置有多个矩形的子像素4R、4G、4B。子像素4R、4G、4B分别用于红、绿、蓝之一的颜色的显示。以下,对于子像素4R、4G、4B,在不区分颜色的情况下,也简称为子像素4。在子像素4R、4G、4B中,分别配置有与红、绿、蓝对应的滤色器23(图5)。滤色器23通过吸收入射的光的特定的波长分量,能够将透射光形成为规定的颜色。在相邻的子像素4之间,配置有形成在与滤色器23同一层的遮光层22。子像素4配置为矩阵状,并且配置在某一列上的子像素4的颜色全部相同。换句话说,子像素4以对应的颜色排列成条带状的方式配置。此外,由排列在行方向上的相邻的3个子像素4R、4G、4B的集合构成像素3。像素3成为显示的最小单位(像素)。在各像素3中,通过调节子像素4R、4G、4B的亮度平衡,能够进行各种颜色的显示。图3是构成像素区域5的多个子像素4中的各种元件、布线等的等效电路图。在^f象素区域5中,多条扫描线12与多条数据线13以交叉的方式布线,并且与扫描线12和数据线13的交叉点对应地,形成包含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元件30、像素电极16的子像素4。像素电极16与TFT元件30的漏区域电连接。此外,在子像素4中,配置有共用电极18。各共用电极18经由共用线18a保持为等电位。TFT元件30利用在从扫描线12提供的扫描信号Gl、G2、…、Gm中包含的ON信号而变成导通,此时,将被提供给了数据线13的图像信号Sl、S2.....Sn提供给像素电极16。并且,如果像素电极16与共用电极18之间的电位差所对应的电场施加在液晶层50上,则液晶层50的取向状态发生变化。由此,能够将液晶面板2的偏振变换功能设置成所希望的状态。以下,使用图4以及图5详细说明子像素4的构成要素。图4是抽取元件基板10中、与l个子像素4对应的部分进行表示的俯视图。此外,图5是图4中的B-B线的位置处的剖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上层,,或"下层,,,指在图5中相对地形成在上方或者下方的层。如图4所示,在各子像素4中,扫描线12与数据线13以交叉的方式配置,并且与该交叉点对应地形成TFT元件30。在本说明书中,将扫描线12的延伸方向i殳定为X方向,将数据线13的延伸方向设定为Y方向。在各子像素4中,形成有具有呈梳齿状的部分的像素电极16、共用电极18。其中,像素电极16与TFT元件30的漏电极33电连接。此外,共用电极18与共用线18a—体地形成,在相邻的子像素4的共用电极18之间经由共用线18a电连接在一起。像素电极16、共用电极18,以呈梳齿状的部分相互交错地插入的状态相对地配置。接着,使用图5说明子像素4的剖面结构。在玻璃基板ll的与玻璃基板21相对的面上,形成有扫描线12。在与扫描线12相同的层上,也可以形成在与漏电极33之间形成电容的电容线。在玻璃基板11和扫描线12之间,也可以设置由氧化硅(SK)2)等构成的绝缘层。在扫描线12的上层,挟持由氧化硅(Si02)等构成的栅绝缘层42,形成有半导体层31。半导体层31例如能够由非晶硅构成。此外,在半导体层31上,以一部分重叠的状态,形成有源电极13a和漏电极33。源电极13a与数据线13(图4)一体地形成。由半导体层31、源电极13a、漏电极33、扫描线12等构成TFT元件30。扫描线12兼作TFT元件30的栅电极的作用。扫描线12(栅电极)、源电极13a(数据线13)、漏电极33例如由包含钛(Ti)、铬(Cr)、鵠(W)、钽(Ta)、钼(Mo)、铝(Al)等金属中的至少一种的金属单体、合金、金属硅化物、多晶硅化物、这些物质叠层而成的物质或者导电性多晶硅等构成。在TFT元件30的上层,挟持由氧化硅(Si02)等构成的层间绝缘层43,形成有由具有透光性的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构成的像素电极16、共用电极18。在图5的剖面中,共用电极18和像素电极16,其电极的梳齿状的部分交替地配置。其中,像素电极16经由设置在层间绝缘层43上的接触孔34与TFT元件30的漏电极33电连接。这样,像素电极16以及共用电极18形成在玻璃基板11的、与玻璃基板21相对的面上。在像素电极16、共用电极18上,形成有由聚酰亚胺构成的取向膜48。取向膜48是与液晶层50接触的部件,通过研磨取向膜48,能够使液晶层50的液晶分子51沿着该研磨的方向取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向膜48沿着+95度的方向被进行研磨。而且,本说明书中的研磨方向或者液晶分子51的取向方向用以下那样的方位角表示从Z轴的正方向看X-Y平面,该方位角将X轴的正方向作为0度,将以Z轴为中心的左转(逆时针旋转)作为正方向。元件基板10由从玻璃基板11到取向膜48的要素构成。另一方面,在玻璃基板21中,在与玻璃^i^ll相对的面上,按照滤色器23、取向膜28的顺序叠层这些膜。在形成有滤色器23的层上,更详细地,形成有与红、绿、蓝对应的3种滤色器23、配置在这些各色的滤色器23之间的遮光层22(图2)。取向膜28由聚酰亚胺构成,其具有与元件基板10側的取向膜48同样的性质。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向膜28沿着-95度的方向被进行研磨。因而,取向膜28、48的研磨方向是相互平行并且相反的方向。对置基板20由从玻璃14121到取向膜28的要素构成。在元件基板10和对置基板20之间的区域,即由取向膜28和取向膜48挟持着的区域,配置有具有液晶分子51的液晶层50。液晶层50的And(液晶分子51的双折射率An与液晶层50的厚度d的积)例如能够设定在300nm到400nm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i殳定为360nm。液晶层50的液晶分子51,在无电压施加时(包含施加了相当于关断状态的弱的电压的状态。以下相同),沿着取向膜28、48的研磨方向、即95度的方向取向。取向膜28、48的研磨方向,因为如上所述是平行并且相反的方向,所以液晶层50成为所谓的反平行取向。因而,液晶层50的液晶分子51的至少一部分,不管驱动电压的大小(电场的大小)如何,都相对玻璃基板11平行地取向。图6是表示偏振板6、7以及相位差膜8的方向的示意图。在图6中,用箭头表示液晶层50的取向方向50A、偏板板6、7的吸收轴6A、7A以及相位差膜8的滞相轴8A的方向。在此,相位差膜8的滞相轴8A以及偏振板7的吸收轴7A与液晶层50的取向方向50A平行,偏振板6的吸收轴6A与液晶层50的取向方向50A正交。因而,滞相轴8A、吸收轴7A的方向与取向方向50A同样是95度,吸收轴6A的方向是5度。这样的结构的液晶装置l称为E模式。液晶装置1通过从偏振板7侧获取从偏振板6侧入射的、来自背光源(未图示)等的光而进行显示。因而,观察者从偏振板7(从Z轴的正方向)侧观看显示。液晶装置1通过利用液晶面板2的偏振光变换功能、偏16、7的偏振光选择功能对入射光进行调制,能够进行各种显示。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液晶装置1的工作。在液晶装置l的工作时,共用电极18保持在规定的共用电位,另一方面,在像素电极16上经由数据线13、TFT元件30写入图像信号。由此,在共用电极18与像素电极16之间,与图像信号的大小相应的驱动电压得以施加。如果驱动电压被施加,并产生电位差,则会生成具有从像素电极16的表面出发直至共用电极18的表面的电力线那样的电场。此时,在共用电极18以及像素电极16的上部,即在配置有液晶层50的层中,生成与玻璃ail平行的电场(横电场)。换句话说,该电场具有与玻璃基板ll平行的分量。并且,该横电场的俯视的方向,是与共用电极18以及像素电极16的梳齿状电极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包含在液晶层50中的液晶分子51与该横电场的大小相应地,在与玻璃基板11平4亍的面内改变取向方向。在此,无电压施加时的液晶分子51的取向方向与电压施加时生成的横电场的方向(与共用电极18以及像素电极16的梳齿状电极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所成的角度约为85度。如果这样,则能够使施加横电场时的液晶分子51的转动方向一样。由此,能够抑制因上迷转动方向的不均等而引起的畴(K乂一乂)的产生。在无电压施加时,液晶层50的液晶分子51沿着取向膜28、48的研磨方向(95度)取向。此时,透过了偏振板6的直线偏振光,因为其偏振轴与液晶分子51的取向方向正交,所以不由液晶层50赋予相位差而以直线偏振光原样透过液晶层50,并被偏振板7吸收。因而,在无电压施加时,从偏振板7不会获取显示光,从而进行黑显示。另一方面,在电压施加时,液晶层50的液晶分子51由横电场驱动,其取向方向从95度开始变化。此时,透过了偏振板6的直线偏振光,因为其偏振轴与液晶分子51的取向方向不正交,所以由液晶层50赋予相位差,从而偏振状态发生变化。该偏振状态的变化量,依赖于液晶层50的延迟(厶nd)以及液晶分子51的转动角度。透过液晶层50并且偏振状态发生变化的光,因为具有与偏振板7的吸收轴正交的分量而入射到偏振板7,所以一部分或者全部透过偏振板7,从而净皮观察者看到。这样,在电压施加时,例如进行白显示。而且,在黑显示时与白显示时的中间大小的电压被施加的情况下,液晶分子51的取向方向变化与该电压的大小相应的角度的量。因而,在液晶层50中透射光所发生的偏振状态的变化的量改变。由此,与施加的电压的大小相应地,透过偏振板7的光量发生变化,从而进行中间灰度显示。这样的液晶模式,称为IPS模式。IPS模式,因为始终液晶分子51保持与玻璃基板ll大致平行,所以由视角产生的延迟的变化少,能够进行宽视野角的显示。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液晶面板2和偏振板6之间配置相位差膜8,能够得到更宽视野角的显示特性。相位差膜8,通过对以偏离于规定的光轴(Z轴)的方向入射到偏振板6的光赋予相位差,能够减少该光从偏振板7射出时的光泄漏。由此,相位差膜8具有补偿从倾斜方向(相对于Z轴具有角度的方向)看液晶装置l时的对比度的降低的功能。特别地,通过与在偏振板6、7中包含的保护膜6b、7b的特性值相应地适宜设定相位差膜8的特性值,能够在更宽的角度范围上得到高对比度的显示。具体地,作为第1条件,在保护膜6b、7b的面内相位差Re,、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0nm《Rei《5nm0腿《Rth《20證,通过将相位差膜8的面内相位差Re2、Nz值、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以下范围内的值200nm<Re2<300nm0.4<Nz《0.81.4《Nave《2.0,能够得到宽视野角的显示特性。此外,作为第2条件,在保护膜6b、7b的面内相位差Re,、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Onm<Rei<5nm20nm<Rth《40nm,通过将相位差膜8的面内相位差Re2、Nz值、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以下范围内的值100nm《Re2《150nm0.2《Nz<0.41.4《Nave《2.0,能够得到宽视野角的显示特性。此外,作为第3条件,在保护膜6b、7b的面内相位差Re!、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0nm《Rei《5nm40腿〈Rth<60rnn,通过将相位差膜8的面内相位差Re2、Nz值、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以下范围内的值lOOnm《Re2《150腿-0.1<Nz<0.21.4<Nave《2.0,能够得到宽视野角的显示特性。从以上各例子可知,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理想的是无论在哪一条件下,都设定为1.4《Nave《2.0。通过将平均折射率Navei殳定为大于等于1.4,能够扩大得到高对比度的角度范围。此外,通过将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小于等于2.0,能够得到对于耐热性等而言可靠性高的相位差膜8。以下所示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3,是表示分别对于上迷第l条件到第3条件,作为平均折射率Nave的范围,优选大于等于1.4小于等于2.0的具体例子。图7是表示在各实施例中改变了相位差膜的平均折射率Nave时的液晶装置1的^f见野角特性的图。详细地,是表示改变了观察方向时的显示的对比度分布的图。各曲线的中心点与液晶面板2的法线方向(Z轴方向)对应,以中心点为同心的圆,从直径小的圆开始依次对应于与法线方向的倾斜度(极角)为20度(°)、40度、60度、80度的方向。曲线中的等高线表示对比度为IOO或者500的方向的分布。此外,各曲线,在外周(对应于极角80度的线)的位置处,用粗线描绘对比度成为大于等于100的部分。由此,可以说,在外周中,成为粗线的部分的比例越多的条件,越是得到宽视野角的条件。(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保护膜6b、7b,使用了面内相位差Re!是Onm、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是Onm的TAC。此外,作为相位差膜8,使用了面内相位差Re2是270nm、Nz值是0.5的膜。进而,将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改变为2.5/1.5/1.3这3种,对于各个条件求取液晶装置1的视野角特性(图7上排)。从图7可知,在平均折射率Nave是2.5或者1.5的情况下,在全方位上,极角80度下的对比度大于等于100,能够得到宽视野角的特性。另一方面,如果将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1.3,则可以确认,在一部分方位上,极角80度下的对比度低于100,从而视野角变窄。从视野角的宽度的方面出发,理想的是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大于等于1.4。此外,如果平均折射率Nave比2.0还大,则因适宜的材料的选择范围窄,而可靠性下降。此外,以下所示的表l,表示在改变了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的情况下,从方位角60度、极角45度看时的黑显示的色度(基于CIE色度坐标)。在本实施例中,如表l的上排所示,可知在将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2.5的情况(x=0.215,y=0.142)下,与平均折射率Nave是1.5的情况"=0.221,0.160)相比,黑的色度带蓝色。这样,从可靠性以及黑显示的色度的方面出发,理想的是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小于等于2.0。[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保护膜6b、7b,使用了面内相位差Re是Onm、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是30nm的TAC。此外,作为相位差膜8,使用了面内相位差Re2是130nm、Nz值是0.3的膜。进而,将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改变为2.5/1.5/1.3这3种,对各个条件求取液晶装置1的视野角特性(图7中排)。从图7可知,在平均折射率Nave是1.5的情况下,与平均折射率Nave是1.3的情况相比,极角80度下的对比度大于等于100的方位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如果将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2.5,则虽然在局部的方位上极角80度下的对比度达到100,但对比度大于等于100的区域大大减少。从视野角的宽度的方面出发,理想的是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大于等于1.4小于等于2.0。此夕卜,如果平均折射率Nave比2.0大,则因适宜的材料的选择范围窄,而可靠性下降。此外,根据上述表1的中排,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2.5的情况(x=0.205,y=0.119)下,与平均折射率Nave是1.5的情况(x-0.329,y-0,273)相比,黑的色度带蓝色。这样,从可靠性以及黑显示的色度的方面出发,理想的是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小于等于2.0。(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保护膜6b、7b,使用了面内相位差Re!是Onm、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是50nm的TAC。此外,作为相位差膜8,使用了面内相位差Re2是130nm、Nz值是0.1的膜。进而,将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改变为2.5/1.5/1.3这3种,对各个条件求取液晶装置1的视野角特性(图7下排)。从图7可知,在平均折射率Nave是1.5的情况下,与平均折射率Nave是L3的情况相比,极角80度下的对比度大于等于100的方位增加了。特别地,相对于在平均折射率Nave是1.3的情况下,在极角80度下对比度成为100的方位的区域是6个,在将平均折射率设定为了1.5的情况下,相同的区域增加到8个。另一方面,如果将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2.5,则虽然在局部的方位上极角80度下的对比度达到100,但对比度大于等于100的区域大大减少。从视野角的宽度的方面出发,理想的是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大于等于1.4小于等于2.0。此夕卜,如果平均折射率Nave比2.0大,则因适宜的材料的选择范围窄,而可靠性下降。此外,根据上述表1的下排,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2.5的情况(x=0.205,y=0.119)下,与平均折射率Nave是1.5的情况(x-0.329,y-0.273)相比,黑的色度大大地带蓝色。这样,从可靠性以及黑显示的色度的方面出发,理想的是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小于等于2.0。(电子设备)以上说明的液晶装置1,例如能够搭载在移动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中来使用。图12是作为电子设备的移动电话机100的透视图。移动电话机IOO具有显示部110以及操作按钮120。显示部110利用在内部组装入的液晶装置1,对包括用操作按钮120输入的内容、接收信息等在内的各种信息进行显示。此时,利用包含在液晶装置1中的相位差膜8的作用,能够在显示部110上进行宽视野角的显示。而且,液晶装置1,除了上述移动电话机100外,能够使用在便携式计算机、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车载设备、音频设备等各种电子设备中。对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加以各种变形。作为变形例子,例如考虑以下的例子。(变形例子l)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E模式的液晶装置1,但也能够设置为O模式。图8表示本实施例的O模式的液晶装置,(a)是透视图,(b)是(a)中的C-C线处的剖面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变形例子中,相位差膜8配置在液晶面板2与作为第2偏椒昧的偏^L7之间。图9是表示0模式的液晶装置1中的液晶层50的取向方向50A和偏振板6、7以及相位差膜8的方向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相位差膜8的滞相轴8A以及偏振板6的吸收轴6A与液晶层50的取向方向50A平行,其方向是95度。此外,偏IM17的吸收轴7A与液晶层50的取向方向50A正交,其方向是5度。这样的结构的液晶装置1的模式,称为O模式。在这样的结构中,也是通过与保护膜6b、7b的面内相位差Re^厚度方向相位差Rth相应地将相位差膜8的面内相位差Re2、Nz值、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适宜的值(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值),能够扩大液晶装置l的视野角。(变形例子2)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l,虽然采用IPS模式的液晶面板2,但也可以代替它而设置为FFS模式。本变形例子涉及具备应用了FFS模式的液晶面板2的液晶装置1。图IO是抽取应用了FFS模式的液晶面板2的元件基板IO中与l个子像素4对应的部分而进行表示的俯视图。此外,图ll是图IO中的D-D线的位置处的剖面图。以下,对于与图4以及图5共同的构成要素省略说明。如图10所示,在TFT元件30上,电连接有大致长方形的像素电极16。在像素电极16上,以等间隔设置有多条平行的狭缝(开口部)16a。狭缝16a呈细长的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其长边相对于X轴方向倾斜规定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角度为5度。在像素电极16的下层侧,形成有共用电极18。共用电极18,从+Z方向看,形成在与像素电极16的大致整个面重叠的位置。如图11所示,在TFT元件30的上层,挟持由氧化硅(Si02)等构成的层间绝缘层43,叠层由ITO构成的共用电极18。在共用电极18的上层,挟持由氧化硅(Si02)等构成的层间绝缘层44,形成由ITO构成的像素电极16。像素电极16对于每个子像素4独立地设置。像素电极16经由贯通层间绝缘层43、44设置的接触孔34与漏电极33电连接。在像素电极16上,如上所述设置有多条狭缝16a。在此,像素电极16、共用电极18以及被其挟持着的层间绝缘层44,也作为存储电容发挥作用。在像素电极16上,叠层有由聚酰亚胺构成的取向膜48。在本变形例子中,取向膜28、48沿着0度的方向被进行研磨。因而,液晶层50成为沿着0度的方向的反平行取向。伴随之,在本变形例子中,关于偏痴f反6、7的吸收轴、相位差膜8的滞相轴,在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子中成为95度的方向改变为0度,成为5度的方向改变为90度。因为共用电极18保持在规定的共用电位,另一方面,在像素电极16上经由数据线13、TFT元件30写入图像信号,所以在共用电极18与像素电极16之间,与图像信号的大小相应的驱动电压得以施力口。如果驱动电压被施加,并产生电位差,则会生成具有从像素电极16的表面出发直至共用电极18的表面的电力线那样的电场。此时,在像素电极16的上部,即在配置有液晶层50的层中,生成与玻璃基板ll平行的电场(横电场)。并且,该横电场的方向是与像素电极16的狭缝16a的纵长方向正交的方向。包含在液晶层50中的液晶分子51与该横电场的大小相应地,在与玻璃基板ll平4亍的面内改变取向方向。本变形例子2的液晶装置1具备以上所示的FFS模式的液晶面板2。在这样的结构中,也是通过与保护膜6b、7b的面内相位差Rq、厚度方向相位差Rth相应地将相位差膜8的面内相位差Re2、Nz值、平均折射率Nave设定为适宜的值(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值),能够扩大液晶装置l的视野角。2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液晶面板,其具有一对基板、配置在上述一对基板间并且由具有与上述基板平行的分量的电场驱动的液晶层;挟持上述液晶面板地配置的第1偏振板以及第2偏振板;以及配置在上述第1偏振板与上述液晶面板之间或者上述第2偏振板与上述液晶面板之间的相位差膜;其中,上述第1偏振板以及上述第2偏振板具有偏振器和挟持上述偏振器的透光性的保护膜;上述保护膜的面内相位差Re1满足0nm≤Re1≤5nm;上述保护膜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满足0nm≤Rth≤20nm;上述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Re2满足200nm≤Re2≤300nm;上述相位差膜的Nz值满足0.4<Nz≤0.8;上述相位差膜的平均折射率Nave满足1.4≤Nave≤2.0。2.—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液晶面板,其具有一对基板、配置在上述一对基板间并且由具有与上述基板平行的分量的电场驱动的液晶层;挟持上述液晶面板地配置的第1偏g以及第2偏#41;以及配置在上述第1偏g与上述液晶面板之间或者上述第2偏振板与上述液晶面板之间的相位差膜;其中,上述第1偏振板以及上述第2偏振板具有偏振器和挟持上述偏振器的透光性的保护膜;上述保护膜的面内相位差Ret满足Onm《《5nm;上述保护膜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满足20nm<Rth《40nm;上述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Re2满足100nm《Re2<150nm;上述相位差膜的Nz值满足0.2<Nz<0.4;上述相位差膜的平均折射率Nave满足1.4<Nave《2.0。3.—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液晶面板,其具有一对基板、配置在上述一对基板间并且由具有与上述基板平行的分量的电场驱动的液晶层;挟持上述液晶面板地配置的第1偏振板以及第2偏振板;以及配置在上述第1偏振板与上述液晶面板之间或者上述第2偏振板与上述液晶面板之间的相位差膜;其中,上述第1偏振板以及上述第2偏振板具有偏振器和挟持上述偏振器的透光性的保护膜;上述保护膜的面内相位差Rej满足0nm《Rei《5nm;上述保护膜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满足40nm<Rth<60nm;上述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Re2满足100nm《Re2《150nm;上述相位差膜的Nz值满足-0.1《Nz<0.2;上述相位差膜的平均折射率Nave满足1.4《Nave<2.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相位差膜,配置在上述液晶面板与上述第l偏皿之间;上述相位差膜的滞相轴以及上述第2偏M的吸收轴,与上述液晶层的取向方向是平行的;上述第l偏振板的吸收轴,与上述液晶层的取向方向正交。5.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相位差膜,配置在上述液晶面板与上述第2偏振板之间;上述相位差膜的滞相轴以及上述第1偏1的吸收轴,与上述液晶层的取向方向是平行的;上述第2偏1的吸收轴,与上述液晶层的取向方向正交。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是IPS模式的液晶面板。7.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是FFS模式的液晶面板。8.—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显示部上具备权利要求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考虑了偏振板的保护膜的相位差的视野角补偿的液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液晶装置1具备液晶面板2;挟持液晶面板2配置的偏振板6、7;配置在偏振板6或者偏振板7与液晶面板2之间的相位差膜8。偏振板6、7具有偏振器6a、7a;挟持偏振器6a、7a的透光性的保护膜6b、7b。保护膜6b、7b的面内相位差Re<sub>1</sub>满足0nm≤Re<sub>1</sub>≤5nm,保护膜6b、7b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满足0nm≤Rth≤20nm。此外,相位差膜8的面内相位差Re<sub>2</sub>满足200nm≤Re<sub>2</sub>≤300nm,相位差膜8的Nz值满足0.4<Nz≤0.8,相位差膜8的平均折射率Nave满足1.4≤Nave≤2.0。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1510023SQ20091000714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申请日期2009年2月9日优先权日2008年2月15日发明者关目智明,池田幸次朗申请人: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照明装置和包括该照明装置的灯具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发光模块(1)和电连接件(2),其中所述电连接件(2)包括分别连接所述两个发光模块(1)的至少一个连接部段(3),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0)

    专利名称:一种匀胶铬板滤光片翻刻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显示器件用滤光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母板滤 光片进行翻印刻录制造的匀胶铬板滤光片翻刻工艺。 背景技术:彩色显像管制造过程中有一道曝光工序,该工序通过一系列曝光刻蚀 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5)

    专利名称:重力补偿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力补偿器,特别涉及一种光刻技术中的重力补偿器。 背景技术:近代半导体科技发展迅速,其中光刻技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光刻技术在 半导体的应用上,是将设计好的线路制作成具有特定形状可透光的掩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6)

    基于响板振动的波形记录和重现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在具有响板的乐器中,例如钢琴,响板响应于对琴键的按压做出响应的琴弦而振动。对应于响板的这种振动的波形被检测和记录。记录的振动波形可用于重现基于响板振动的声音。在具有响板的声音重现设备中,例如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95)

    专利名称:一种共点三维分光组合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点三维分光组合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激光投线仪是目前在建筑、装饰及各类工程安装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种激光仪器, 其功能主要是利用线束激光对三维空间进行水平和垂直定位、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9)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电喇叭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根据环境噪音大小自动调节电喇叭音量的汽车电喇叭控制装置,属汽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传统汽车电喇叭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的膜片、共鸣板、衔铁与活动的上铁心固定在一起,卷绕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