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转印设备、传送设备以及包括这些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转印设备、传送设备以及包括这些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印设备、传送设备以及包括这些设备的固像形成装置,该转印i殳备和传送设备包含驱动辊、从动辊以及在这些辊之间祐j立紧并支撑且^^皮这些辊运行的带子。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感光鼓位于由转印带限定的走纸路径上,该转印带支撑并传送纸张以使在感光鼓上形成的调色图像被转印到纸张上以在其上形成图像。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转印带在多个张力辊之间被拉紧并支撑且被这些张力辊运行,所以存在下述问题由于转印带的尺寸变形以及多个张力辊及其类似物之间的失准而导致该转印带易于侧向(sidewards)偏离这些张力辊,因此就会在彩色图像打印中出现图像重合失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文件l(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2-333779)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如图l所示,一对导向肋152形成在转印带151的沿圆周方向的侧边上,爿t人而^f吏得这些导向肋152的内圓周表面与从动辊154的两侧端邻接以因此控制转印带151的側向移动。此外,从动辊154被设计为具有比驱动辊153的长度更大的长度(在转印带151的宽度方向上)。这样,驱动辊153就不会涉及到具有导向肋152的转印带的控制,因此,转印带151和驱动辊153之间的摩擦力变得稳定并且图像重合失调能够变得减小。然而,在专利文件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通过将驱动辊153的长度设为短于从动辊154的长度而对驱动辊153进行改变,以使其不涉及到具有导向肋152的转印带的控制时,存在着转印带151的运动反而会变得不稳定的风险。特别是,当驱动辊153正被驱动时,会产生如图2所示的弯曲部分155(由箭头156指示),并且由于转印带的弹性而使得该转印带151有移动并接近于驱动辊153的中心的趋势。此外,当用于驱动驱动辊153的驱动齿4仑处于驱动辊153的一端侧时,因为驱动辊153祐:从一侧旋转驱动,所以由于作用力转化为驱动力而导致转印带151畸变。结果会产生作用于转印带151上的偏斜力157,继而引起偏斜。另一方面,当驱动辊和从动辊被设计为具有大约相同的长度,以使驱动辊153能够与导向肋协同起到控制转印带的作用时,如果由于在推力(thrust)方向上的容差(tolerance)和设计的松散性而导致从动辊的端面达到低于驱动辊的端面的位置,则用于避免偏斜的转印带的导向肋与驱动辊的端面邻接,并且该导向肋处于更内侧的位置,且在最坏的情况下,该导向肋可能会爬过驱动辊,不能建立稳固的啮合。结果是,导向肋不会产生任何防止偏斜的预防作用,且转印带开始偏斜。如果转印带非常偏斜,则在继续偏斜的情况下,转印带将会起皱。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转印带可能会破裂或可能会由于它的转动故障而被锁定。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驱动、从动辊以及具有导向肋的转印或传送带的转印设备或传送设备,其通过在宽度方向上将一个辊子移向另一个辊子来防止导向肋爬过(climbingover)驱动辊并防止带子偏斜,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这些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转印设备,其包括转印带,在图像栽体上形成的图像被转印到该转印带上;驱动辊,其通过位于其一端的驱动齿轮接收驱动力;以及从动辊,其不接收驱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带在上述两个辊之间被拉紧并支撑且被这两个辊传送;所述转印带具有形成在其底面上的第一和笫二导向肋,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具有大约相等的长度,该长度短于第一和第二导向肋的第一和第二内圆周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被如此设置,以使得在驱动齿轮侧的驱动辊的第一端与第一导向肋之间的第一间距宽于在驱动齿轮侧的从动辊的第二端与第一导向肋之间的第二间距。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传送设备,其包括用于传送纸张的传送带;驱动辊,其通过位于其一端的驱动齿轮接收驱动力;以及从动辊,其不接收驱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在上述两个辊之间被拉紧并支撑且被这两个辊传送,所述传送带具有形成在其底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导向肋,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具有大约相等的长度,该长度短于第一和第二导向肋的第一和第二内圆周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驱动辊和>^人动辊被设置得使在驱动齿轮侧的驱动辊的第一端与第一导向肋之间的第一间距宽于在驱动齿轮侧的从动辊的第二端与第一导向肋之间的第二间距。在这里,所述带可具有无接头环形(endless)带结构。此外,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图像形成装置,其至少包括所述转印设备或所述传送设备。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导向肋形成在所述转印带或传送带的底面上,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具有大约相等的长度,该长度短于第一和第二导向肋的第一和第二内圆周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被如此设置以使得在驱动齿轮侧的驱动辊的第一端与第一导向肋之间的第一间距宽于在驱动齿轮侧的从动辊的第二端与第一导向肋之间的第二间距。因此,当所述带开始传送时,可能会避免所述带的所述导向肋爬过用于在其驱动齿轮侧传送带子的驱动辊,从而避免所述转印带偏斜。图1示出了专利文件1中的转印设备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转印带的偏斜原理的说明图3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应用了本发明的转印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图4示出了转印设备的结构图;图5A示出了转印设备的示意性的平面图;图5B示出了转印带31和导向肋61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转印设备中的转印带的偏移实验。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3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应用了本发明的转印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图4示出了转印设备的结构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将形成由通过扫描文件获得或者从外面接收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单色图像,并且须要包括文件供纸器(ADF)101、图像读取器102、打印部分103、记录纸页传送器104以及进纸机105。如后面所述,本实施例的纸张传送设备将应用于文件供纸器(ADF)101以及记录纸页传送器104。在文件供纸器101中,通过根据文件页的硬度控制文件页的前端馈送操作来抑制文件页的传送位置的波动。在记录纸页送纸器104中,通过根据记录页的硬度控制记录页的前端馈送操作来抑制记录页的传送位置的波动。在文件供纸器101中,当至少一页文件位于文件放置托盘11上,且从文件放置托盘11中一页接一页拉出文件页时,该文件就被导入到图像读取器102的文件读取窗102a,并经过该文件读取窗,输出到文件输出托盘12。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13位于文件读取窗102a的上方。当文件经过文件读取窗102a时,该CIS13反复读取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文件下侧的图像,从而输出表示文件下侧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此外,当文件页经过文件读取窗102a时,图^f象读取器102用来自于第一扫描单元15的灯的光照亮文件表面,并且从文件页表面反射而来的光线经由第一和第二扫描单元15和16的反射镜导入图像聚焦透镜17中,以使文件页表面上的图像被图像聚焦透镜17聚焦到CCD(电荷耦合装置)18上。CCD18反复读取主扫描方向上的文件页表面的图像,从而输出表示该文件页表面上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另一方面,在文件页位于图像读取器102上方的板玻璃上时,当板玻璃上的文件页表面被第一扫描单元15照亮,且从该文件页表面反射而来的光通过第一和第二扫描单元15和16#:导入到图像聚焦透镜17中,从而使得文件页表面的图像被图像聚焦透镜17聚焦到CCD18上时,第一和笫二扫描单元15和16彼此之间保持预定的速度关系进行移动。由例如微型计算机等的控制电路对CIS13或CCD18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不同种类的图像处理,然后输出给打印部分103。打印部分103将记录纸页上的由图像数椐表示的文件图像,该打印部分包括感光鼓21、充电器22、光记录单元23、显影设备24、转印设备25、清洁单元26、定影单元27等。当感光鼓21在一个方向上旋转时,其表面由清洁单元26进行清洁,然后通过充电器22进行均匀充电。充电器22可以是电暈放电型或辊或刷型,其与感光鼓21相接触。光记录单元23是激光扫描单元(LSU),其包括两个激光发射器28a和28b以及两个反射镜组29a和29b。该光记录单元23接收图像数据,并根据该图像数据从激光发射器28a和28b中发射激光束。这些激光束经由各自的反射镜组29a和29b照射到感光鼓21上,以照亮已被均匀充电的感光鼓21表面,在感光鼓21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为了实现高速打印操作,该光记录单元23采用具有两个激光发射器28a和28b的双束系统,以减小需要高频照射的负担。此处,作为光记录单元23,光发射元件阵列例如EL记录头或LED记录头可用于代替激光扫描单元。显影设备24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鼓21表面以将静电潜像显影为感光鼓21表面上的调色图像T(图4)。转印设备25将感光鼓21表面上的调色图像T转印到被纸页传送器104传送的纸页P上。定影单元27对记录页P进行加热加压以将调色图像T固定到记录页P上。之后,记录页P进一步由纸页传送器104传送且被输出到纸张输出盘47。此时,在显影和转印后,清洁单元26将遗留在感光鼓21表面上的调色剂去除并收集起来。此处,如图4所示,转印单元25包括转印带31、驱动辊32、/人动辊33、弹性导电辊34等,该转印单元25通过在前述辊32-34以及其他辊上支撑并拉紧所迷带来转动转印带31。转印带31具有预定电阻率(例如lxl(^至lxl013Q/cm),并传送放置在其表面31a上的记录页P。弹性导电辊34压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且二者之间具有转印带31,以使转印带31的表面31a上的记录页P压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具有与感光鼓21表面的调色图像T的电荷相反极性的电场施加到该弹性导电辊34上。该相反极性的电场使得感光鼓21表面的调色图像T转印到转印带31上的记录页P上。例如,当调色图像T具有负(-)电荷时,施加到弹性导电辊34上的电场的极性就被设为正(+)。遗留在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被转印清洁单元60移除。定影单元27包括热辊35和压力辊36。热辊35内部设置有加热器,以将加热辊35表面设为预定温度(定影温度约为160至2004聂氏度)。在压力辊36的两端设置有一对图中未示出的压力部件,从而使得压力辊36开始采用预定的压力与热辊35挤压接触。在记录页P到达处于热辊35和压力辊36之间的挤压接触部分(称为定影辊隙部分)的情况下,当其正在被辊35和36传送时,该记录页P上未固定的调色图像T被定影加压,以使调色图像T被固定到记录页P上。纸页传送器104包括多个用于传送记录页P的传送辊41、一对校准辊42、传送路径43、反转(inversion)/传送路径44、多个支爪45、一对纸张导出辊46等。传送路径43接收从进纸机105递送来的记录页,并传送该记录页P直到它的前端到达校准辊42。由于校准辊42会在那时临时暂停,所以记录页P的前端将到达并邻接校准辊42并且纸张弯曲。该弯曲的记录页P的弹性使得记录页P的前沿基本上平行于校准辊42。此后,校准辊42开始旋转以将记录页P传送给打印部分103的转印单元25,然后记录页P进一步由纸张导出辊46传送给纸张输出盘47。可以通过接通或切断校准辊42和其驱动轴之间的离合器,或者是通过开启或关闭作为校准辊42的驱动源的马达来控制校准辊42的暂停和旋转。当要在记录页P的背面记录另一个图像时,用多个支爪45将纸张路径从传送路径43切换到反转/传送路径44,以使记录页P被完全颠倒过来并通过反转/传送路径44返回到传送路径43中的校准辊42。通过这种方式,另一个图像将被记录在记录页的背面。在沿传送路径43和反转/传送路径44的必要位置处设有多个用于检测记录页等的位置的传感器,基于每个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记录页的位置来控制传送辊和校准辊的驱动,以便传送并定位所述记录页。进纸机105包括多个送纸盘51。每个送纸盘51均是一个用于支撑一叠记录纸P的托盘,该送纸盘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下方。每个送纸盘51还包括用于一页接一页抽出记录页的捡拾辊等,以便将^皮捡拾的记录页递送到纸页传送器104的传送路径43中。由于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旨在高速打印处理,所以每个送纸盘51均具备能够堆叠500到1500张具有标准尺寸的记录纸P的容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侧面设置有大容量纸盒(LCC)52和人工送纸盘53,该大容量纸盒用于容纳大量的多种类型的记录页P,该人工送纸盘可以用于提供非标准尺寸的记录页。纸张输出盘47位于与人工送纸盘53相反的一侧。它还可能会任选地提供输出纸张修整器(用于装订、打孔等)或者是多仓(multi-bin)纸张输出盘以代替纸张输出盘47。通常会采用薄膜形成材料作为转印带31,该薄膜形成材料由挠性且不可拉伸的树脂制成以免妨碍平稳旋转。这样的树脂可以是例如公知的热塑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热固性树脂等。图5A示出了转印设备的示意性平面图。图5B是转印带31和导向肋61的剖面图。转印带31具有外表面31、底面31b以及一对无接头(环形)(endless)导向肋61A和61B(第一和第二导向肋),该对导向肋相对于转印带31的宽度方向沿着两侧边环绕形成。也就是说,导向肋61A和61B在转印带31的底面31b突出地形成。这些导向肋61A和61B与驱动辊32及从动辊33的两端在其内圆周表面61Aa及61Ba(第一和第二内圆周表面)上邻接以便限制转印带31的侧向移动。驱动辊和从动辊具有大约相同的长度R(相对于转印带31的宽度方向,标记为X)且短于内圆周表面61Aa及61Ba之间的距离,该距离标记为X0,在驱动辊32和从动辊33之间拉紧并支撑的转印带31在图5A中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上被传送。在驱动辊32的左侧设置有驱动齿轮62,以使来自于驱动马达的驱动力经由驱动齿轮62传递给驱动辊32。在该结构中,驱动辊32和从动辊33^皮如此设置,从而使得标记为XI的间距(第一间距)宽于标记为X2的间距(第二间距)(X1〉X2)。其中间距X1为驱动齿轮62侧的驱动辊32的端部,标记为32a(第一端部),与驱动齿轮62侧的导向肋61A(第一导向肋)的内圆周表面61Aa之间的间距;间距X2为驱动齿4仑62侧的从动辊33的端部,标记为33a(第二端部),与内圆周表面61Aa之间的间距。驱动辊32和从动辊33的这种结构可能会防止导向肋61爬过驱动辊32,因此就防止了转印带31的偏斜。这将在下文中详述。图6示出了用于测试转印带31的偏斜的实验。其结构与图5A和5B中所示的相同,但是该实验是通过改变间距X1和X2来进行的。在该实例中,改变驱动辊32从乂人动辊33的左側端33a向左突出的量X3以观察转印带的偏斜。其结果如下面的表1所示。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这里,当突出量X3是负值时,就意味着驱动辊32的左侧端32a位于从动辊33的左側端33a的右方。由观察结果可知,当突出量X3为0.05mm或更低值时,或者是当驱动辊32的左侧端32a没有从从动辊33的左侧端33a向左突出大于0.05mm的距离时,不会观察到转印带31的偏斜。当驱动辊32正被驱动,出现弯曲部分71时,由于转印带31的弹性而导致该转印带趋向于朝着驱动辊32的中心移动(由箭头72指示)。此外,因为用于驱动驱动辊32的驱动齿轮62位于驱动辊32的左侧端32a,所以转印带31会因为作用力转化为驱动力等而畸变,产生在与驱动齿4仑62相反的方向上的偏斜力73。因此,如图6所示,转印带31偏斜到右方。因此,在本试验中,当突出量X3为0.05mm或更4氐甚至是正值时,不会观察到偏斜。也就是说,如图5A所示,当驱动辊32和从动辊33被如此设置,从而使得间距X1宽于间距X2时,可必然防止转印带31偏斜。其中间距XI为驱动齿4仑62侧的驱动辊32的端部32a与导向肋61A的内圆周表面61Aa之间的间距;间距X2为驱动齿4仑62侧的从动辊33的端部33a与内圆周表面61Aa之间的间另巨。虽然上述实施例是通过将用于传送记录纸的转印带31举例描述为具有位于其上的导向肋61A和61B的带子来进行说明的,但是本发明并不应当被局限于此。也就是说,导向肋61A和61B可以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1B中(图4)中,在感光鼓21上形成的调色图像T被直接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在该构造中,也可肯定地防止中间转印带31B偏斜。因此,用于转印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调色图像的转印带的实例可以并应当包括用于将该调色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的转印带31以及中间转印带31B,其中所述调色图像被直接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上。此外,虽然上述实施例是通过举例描述用于传送调色图像所转印于其上的记录页的转印带31来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不应当被局限于该结构,或者说本发明能够被应用到这样的带子,该带子用于传送没有调色图像转印于其上的页。也就是说,具有导向肋61和61B的带子不仅可以用于转印设备,还可以用于纯粹的纸页传送设备。权利要求1.一种转印设备,包括转印带,在图像载体上形成的图像被转印到该转印带上;驱动辊,其经由位于其一端的驱动齿轮接收驱动力;以及从动辊,其不接收驱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带在上述两辊之间被拉紧并支撑,且被上述两辊传送;所述转印带具有形成在其底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导向肋;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具有大约相等的长度,并且该长度短于第一和第二导向肋的第一和第二内圆周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被如此设置,以使得在驱动齿轮侧的驱动辊的第一端与第一导向肋之间的第一间距宽于在驱动齿轮侧的从动辊的第二端与第一导向肋之间的第二间距。2.依照权利要求1的转印设备,其中,所述转印带具有无接头环形的带结构。3.—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转印设备。4.一种传送设备,包括传送带,用于传送纸页;驱动辊,其经由位于其一端的驱动齿轮接收驱动力;以及从动辊,其不接收驱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在上述两辊之间被拉紧并支撑,且被上述两辊传送;所述传送带具有形成在其底面上的笫一和第二导向肋;所迷驱动辊和从动辊具有大约相等的长度,并且该长度短于第一和第二导向肋的第一和第二内圆周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被设置得使在驱动齿轮側的驱动辊的第一端与第一导向肋之间的第一间距宽于在驱动齿轮侧的从动辊的第二端与第一导向肋之间的第二间距。5.依照权利要求4的传送设备,其中,所述传送带具有无接头环形的带结构。6.—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设备。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转印设备、传送设备以及包括这些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转印设备被配置为包括驱动辊、从动辊以及在这些辊之间支撑的转印带,该转印带具有第一和第二导向肋,该导向肋在转印带以及驱动辊的底面的两侧边沿圆周延伸,以通过使驱动辊和从动辊在第一和第二导向肋的第一和第二内圆周表面的两端处邻接来防止所述转印带偏斜。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具有大约相等的长度,并且该长度短于第一和第二内圆周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被如此设置,以使得在驱动齿轮侧的驱动辊的第一端与第一导向肋之间的第一间距宽于在驱动齿轮侧的从动辊的第二端与第一导向肋之间的第二间距。文档编号G03G15/16GK101526786SQ20091000459公开日2009年9月9日申请日期2009年3月6日优先权日2008年3月7日发明者吉田隆彦,村井宏行,泉英志,泷口俊树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转向膜、显示器设备和过程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显示照明制品(articles),其用于增强来自表面的照明, 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转向(turning)膜和方法(process),其使来自导光板的光转 向,且^f共偏振光输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8)

    专利名称:一体多孔新型穿线方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多孔新型穿线方管,适用于多根电缆、光缆、电线的铺设,尤其适用于地下通信电缆、光缆的铺设。背景技术:现有室外铺设用的穿线管都是一根线一个塑料管,或者一根粗管穿很多根电线,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4)

    专利名称:一种钢琴音板声振动与点振动特性测试方法及其专用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乐器生产制作与声学品质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琴音板声振动与点振动特性测试方法和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实际生产经验业已表明只有少数的几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9)

    全方位保护乐器的校音器夹子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全方位保护乐器的校音器夹子,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易碰坏乐器或乐器上的油漆、硅胶垫或橡胶垫易脱落和不平整以及易脱手的问题。包括夹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子本体的上夹和下夹全方位包裹一层热塑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0)

    专利名称:一种古筝的制作方法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古筝,尤其指一种后开盖式便于快速换弦操作的改良型结构之古筝,属于弹拨乐器。 背景技术: 古筝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音色优美动听,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的史书上就有记载,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7)

    专利名称:带有透光套管的紧凑型荧光灯的制作方法专利说明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放电荧光灯,特别是紧凑型荧光灯。二背景技术:在普通的紧凑型荧光灯中,由于灯管越来越细,体积越来越小,其机械牢固就越来越弱。目前产品一般都做成带罩的玻璃泡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