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四面挤压压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挤压连接的模具,尤其适用于连接头与其被连接件 挤压连接的模具。 '
背景技术:
挤压连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例如光纤连接头与光纤线是通过一管 状金属件经挤压相连接。挤压连接操作时,需要借助模具。现有技术中,对 于类似光纤连接头与光纤线的挤压连接来说,挤压模具一般分为上模、下模, 其上下模具中各自开有平分为一半而成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钳口,操作时, 将连接头与其被连接件对接好位置后置于上、下模的钳口中挤压即可。由于 其上、下模钳口为平分为一半而呈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从挤压到结束的同时, 钳口左右两侧分别从张开到闭合,而造成被挤压件从左右两侧挤出,导致被 挤压件顶住模具,或形状不规则,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装配工序,及效率。 这是传统压接技术中不容忽视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推出一款结构新颖的四面挤 压压接模具。利用该四面挤压压接模具压接的连接头等形体非常规则,它不 但有利于提高后续的焊接、配装等工序的质量,而且压接时当挤压力解除后, 模具能将连接件与被连接件自动弹起以减少或减轻手工操作,因此,本实用 新型特别适宜大型连接头与被连接件的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四面挤压压接模具采用 如下技术方案。
构造本实用新型四面挤压压接模具,包括上模具块、下模具块,上模具
块、下模具块上分别开有位置相互匹配的上钳口、下钳口;在下模具块的底 部安装底块,下模具块与底块间安装弹簧;下模具块的下钳口的两侧紧贴下 钳口分别开有以下钳口的竖直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布列的、向下的同时且向 下钳口的竖直中心线靠拢的左、右下模斜洞,在所述下模斜洞中可拔出地插 入安装与所述下模斜洞形体匹配的斜柱,斜柱的上端伸于所述下模斜洞之外; 在上模具块之上钳口的两侧紧贴上钳口分别开有以上钳口的竖直中心线为对 称轴对称布列的、向上的同时且向上钳口的竖直中心线开展的左、右上模斜 洞,所述上模斜洞的位置及形状与斜柱的上端匹配,上模具块的所述上模斜 洞可活动套于斜柱的上端使上模具块与下模具块的上钳口、下钳口相拼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机理在于由于上模具块的上钳口的两侧、下模具块的 下钳口的两侧紧贴斜柱密合,避免了传统压接模具那样的可让挤压力局部释 放的缝隙的存在,不存在挤压力的局部释放;由于下模具块与底块间安装弹 簧且处于预压状态,随着挤压力的施加,上模具块的上钳口下压的同时,下 模具块与底块间安装的弹簧产生向上的弹力,在挤压力及弹力的共同作用下, 自始致终使连接头四面均衡地受到挤压,自始致终成圆形或正多边形,致使 连接头被挤压后成型十分规则。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阐述
下模具块的所述下钳口与上模具块的所述上钳口紧密配合时所构成的整 个钳口在上下模具块的横截面上呈圆弧形或正多边形。所述弹簧为螺旋弹簧。
在底块的上侧面的中心部位向下开有弹簧安装洞,弹簧的下段设置在弹 簧安装洞中使弹簧定位。
底块与下模具块用螺钉螺接。
在底块上自下而上制有底块螺钉孔穿过,在下模具块的底面向上与底块 螺钉孔对应的位置制有下模具块螺钉孔,螺钉从底块的底面穿过底块螺钉孔 再与下模具块螺钉孔螺接,使底块与下模具块螺接。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其一、由于上模具块的 上钳口的两侧、下模具块的下钳口的两侧紧贴斜柱密合,避免了传统压接模 具那样的可让挤压力局部释放的缝隙的存在,不存在挤压力的局部释放;由 于下模具块与底块间安装弹簧且处于预压状态,在挤压力及弹力的共同作用 下,自始致终使连接头四面均衡地受到挤压,自始致终成圆形或正多边形, 使连接头挤压后成型十分规则,有利于提高后续的焊接、配装等工序的质量。 其二、压接时当挤压力解除后,由于弹簧的作用模具能将连接件与被连接件 自动弹起以减少或减轻手工操作,使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宜大型连接头与被连 接件的连接。其三、用途广,除用于光纤连接头与光纤线的压接外,还可用 于管道连接头等的压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上模具块,2、下模具块,3、上钳口, 4、下钳口, 5、底块, 6、弹簧,7、下模斜洞,8、斜柱,9、底块螺钉孔,10、螺钉,11、弹簧装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如图所示,构造本实用新型四面挤压压接模具,包括上模具块l、下模具
块2,上模具块l、下模具块2上分别开有位置相互匹配的上钳口 3、下钳口 4;在下模具块2的底部安装底块5,下模具块2与底块5间安装弹簧6;下 模具块2的下钳口 4的两侧紧贴下钳口 4分别开有以下钳口 4的竖直中心线 为对称轴对称布列的、向下的同时且向下钳口 4的竖直中心线靠拢的左、右 下模斜洞7,在所述下模斜洞7中可拔出地插入安装与所述下模斜洞7形体匹 配的斜柱8,斜柱8的上端伸于所述下模斜洞7之外;在上模具块1之上钳口 3的两侧紧贴上钳口 3分别开有以上钳口 3的竖直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布列 的、向上的同时且向上钳口 3的竖直中心线开展的左、右上模斜洞,所述上 模斜洞的位置及形状与斜柱8的上端匹配,上模具块1的所述上模斜洞可活 动套于斜柱8的上端使上模具块1与下模具块2的上钳口 3、下钳口 4相拼接。
下模具块2的所述下钳口 4与上模具块1的所述上钳口 3紧密配合时所 构成的整个钳口在上下模具块的横截面上呈圆弧形或正多边形。正多边形中 如正六边形、正八边形。
所述弹簧6为螺旋弹簧。
在底块5的上侧面的中心部位向下开有弹簧安装洞11,弹簧6的下段设 置在弹簧安装洞11中使弹簧6定位。
底块5与下模具块2用螺钉10螺接。
在底块5上自下而上制有底块螺钉孔9穿过,在下模具块2的底面向上与底块螺钉孔9对应的位置制有下模具块螺钉孔,螺钉10从底块5的底面穿 过底块螺钉孔9再与下模具块螺钉孔螺接,使底块5与下模具块2螺接。
在底块5上制有的底块螺钉孔9可以是四个,它们分别位于底块5底面 的四角的位置,与此相对应,在下模具块2的底面向上制有的下模具块螺钉 孔亦为4个,使用4颗螺钉10螺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 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 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四面挤压压接模具,包括上模具块(1)、下模具块(2),上模具块(1)、下模具块(2)上分别开有位置相互匹配的上钳口(3)、下钳口(4);其特征是在下模具块(2)的底部安装底块(5),下模具块(2)与底块(5)间安装弹簧(6);下模具块(2)的下钳口(4)的两侧紧贴下钳口(4)分别开有以下钳口(4)的竖直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布列的、向下的同时且向下钳口(4)的竖直中心线靠拢的左、右下模斜洞(7),在所述下模斜洞(7)中可拔出地插入安装与所述下模斜洞(7)形体匹配的斜柱(8),斜柱(8)的上端伸于所述下模斜洞(7)之外;在上模具块(1)之上钳口(3)的两侧紧贴上钳口(3)分别开有以上钳口(3)的竖直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布列的、向上的同时且向上钳口(3)的竖直中心线开展的左、右上模斜洞,所述上模斜洞的位置及形状与斜柱(8)的上端匹配,上模具块(1)的所述上模斜洞可活动套于斜柱(8)的上端使上模具块(1)与下模具块(2)的上钳口(3)、下钳口(4)相拼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四面挤压压接模具,其特征是下模具块(2) 的所述下钳口 (4)与上模具块(1)的所述上钳口 (3)紧密配合时所构成的 整个钳口在上下模具块的横截面上呈圆弧形或正多边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四面挤压压接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弹簧(6) 为螺旋弹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挤压压接模具,其特征是在底块(5)的上侧面的中心部位向下开有弹簧安装洞(11),弹簧(6)的下段设置在弹簧安装洞(11)中使弹簧(6)定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挤压压接模具,其特征是底块(5)与下模具块(2)用螺钉(10)螺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面挤压压接模具,其特征是在底块(5)上 自下而上制有底块螺钉孔(9)穿过,在下模具块(2)的底面向上与底块螺 钉孔(9)对应的位置制有下模具块螺钉孔,螺钉(10)从底块(5)的底面 穿过底块螺钉孔(9)再与下模具块螺钉孔螺接,使底块(5)与下模具块(2) 螺接。
专利摘要四面挤压压接模具,涉及用于挤压连接的模具。包括上模具块、下模具块,上模具块、下模具块上分别开有上钳口、下钳口;在下模具块的底部安装底块,下模具块与底块间安装弹簧;下模具块的下钳口的两侧分别开有左、右下模斜洞,在下模斜洞中可拔出地插入安装斜柱,斜柱的上端伸于所述下模斜洞之外;在上模具块之上钳口的两侧分别开有左、右上模斜洞,上模具块的上模斜洞可活动套于斜柱的上端使上模具块与下模具块的上钳口、下钳口相拼接。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挤压力及弹力的共同作用下,自始致终使连接头四面均衡地受到挤压,使连接头挤压后成型十分规则;当挤压力解除后,连接件与被连接件自动弹起以减少或减轻手工操作。
文档编号G02B6/36GK201293848SQ200820212960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0日
发明者刘青平 申请人:刘青平
四面挤压压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新型马林巴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击乐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马林巴琴。 背景技术:马林巴是一种非洲木琴,结构同一般的欧洲木琴有很大区别,而且马林巴的种类 也比较多,如常见的高音马林巴和大型马林巴等。虽然马林巴的种类很
专利名称:微距快装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影器材辅助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支撑 摄影器材的快装板。 背景技术:拍摄时摄影器材的稳定性是拍摄照片清晰与否的重要环节,尤 其是在拍摄近距离物体的时候,对拍摄时摄影器材的稳定性要求更
专利名称:多功能户外景观树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多功能户外景观树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户外景观树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人造的、带有LED照明、空气净化等多种功能的户外景观树。背景技术:[0002]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城
专利名称: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具有可彼此独立地控制的多个局部发光部分的光源装置和使 用这种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单元。背景技术:当前,如由液晶TV和等离子显示面板(PDP)代表的,存在显示器更 薄的趋势。特别地,
专利名称:相机的自动对焦机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在小型相机之自动对焦机构。在传统的小型机相上,有在近距离的对焦位置与在远距离的对焦位置的两个位置上,使透镜镜头移动之简易自动对焦机构。如图7所显示的是这种自动对焦机构的实施例
专利名称:可分层音频编解码方法系统及瞬态信号可分层编解码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音频编解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分层音频编解码方法、系统及瞬态信号可分层编解码方法。背景技术:可分层音频编码是指以分层的方式组织音频编码的码流,一般分成一个核心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