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包括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包括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其中触摸面板嵌入 在液晶面板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由此有助于减少工序数量且容易组装。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对信息依赖的不断提高,可视地显示电子信息信号的显示领 域正在快速地发展。因而,现已发展了具有出色性能,如厚度薄,重量轻且能 耗低的各种平板显示器件,它们已迅速取代了普通的阴极射线管(CRT)。
平板显示器件的实例例如包括液晶显示(LCD)器件、等离子体面板显示 (PDP)器件、场发射显示(FED)器件和电致发光显示(ELD)器件等。作 为一基本元件,这些器件通常都包括形成图像的平板显示面板。平板显示面板 如此构造,即彼此面对地粘合一对透明绝缘基板,在该对透明绝缘基板之间插 入固有的照明或偏振材料层。
在上述显示器件中,LCD器件设计成通过使用电场调节液晶的光透射率 来显示图像。为此,LCD器件包括具有液晶单元的显示面板、将光照射到显 示面板的背光单元和驱动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
显示面板设置有彼此交叉以限定多个单元像素区域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 据线。在该情形中,每个像素区域都由彼此相对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滤色 器阵列基板、位于两个基板之间用于保持液晶盒间隙的衬垫料、和填充在液晶 盒间隙中的液晶所组成。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栅线和数据线、形成在栅线和数据线的交点处用 作开关器件的薄膜晶体管、布置在每一液晶单元中并与薄膜晶体管连接的像素 电极、和涂敷在所有上述元件之上的定向膜。来自驱动电路的信号通过各个焊
4盘供给到栅线和数据线。
薄膜晶体管响应于供给到数据线的信号以及响应于供给到栅线的扫描信 号,给像素电极供给像素电压。
滤色器阵列基板包括布置在每 一像素单元的滤色器、用于分割滤色器并折 射外部光的黑矩阵、给液晶单元公共地供给基准电压的公共电极、和涂敷在所 有上述元件之上的定向膜。
在将独立制造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滤色器阵列基板对准之后,将所制得的 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滤色器阵列基板彼此面对地粘合,注入液晶并密封,由此完 成了显示面板的制造。
为如上所述制造的LCD器件添加触摸面板的需求现在正日益增加。触摸 面板设计成用于传感人手或其他输入部件的触摸位置并响应于传感的触摸位 置来传输信息。当前,已经将这种触摸面板粘附到了LCD器件的外表面。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现有普通的粘附有触摸面板的LCD器件。 图1是图解现有普通的粘附有触摸面板的LCD器件的示意图。 如图1中所示,现有普通的粘附有触摸面板的LCD器件包括由第一和第 二基板1和2、填充在基板1和2之间的液晶层3以及分别粘附到第一和第二 基板1和2后表面的第一和第二偏振器4a和4b组成的液晶面板10;和设置 在液晶面板10上并以电容方式驱动的触摸面板20;和用于保护触摸面板20 顶部的盖玻片(coverglass) 30。
在液晶面板10的第一基板1上设置有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其由彼 此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的栅线和数据线、形成在栅线和数据线的交点处的 TFT、和各个像素区域(没有示出)中的像素电极组成。
在第二基板2上设置有滤色器阵列,其由黑矩阵层、滤色器层和公共电极组成。
触摸面板20的内部构造根据触摸面板的驱动方式而变化。例如,在电容 式触摸面板的情形中,将触摸面板设计成通过触摸点处的电容变化来传感触摸 位置,设置彼此交叉的第一和第二电极,从而能通过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来 进行传感。
为了保护触摸面板20,在触摸面板20的顶部设置盖玻片30。 由于触摸面板20作为液晶面板10的外壳而形成,所以上述普通的粘附有触摸面板的LCD器件在触摸面板20与液晶面板10之间需要粘结层(没有示 出)。在该情形中,必须单独制造液晶面板10和触摸面板20,且需要将触摸 面板20和液晶面板10彼此粘附的工序。
下面述上述普通的粘附有触摸面板的LCD器件的问题。
触摸面板作为液晶面板的外壳而形成,因此,必须在触摸面板与液晶面板 之间设置粘结层。这将不可避免地需要额外的粘附工序。此外,如果触摸面板 和液晶面板对不准,则很难分离粘附到液晶面板的触摸面板,强制的方式将其 分离则会损坏触摸面板。
此外,由于工序数增加,在触摸面板与液晶面板之间粘附粘结层存在增加 工序时间和成本的危险。
就触摸面板粘附到液晶面板的构造而言,整个LCD器件具有至少触摸面 板、液晶面板、包围液晶面板的模块和盖玻片的总厚度。假定在诸如便携式电 话这样的小型器件中使用这种粘附有触摸面板的LCD器件,则整个LCD器件 较厚的厚度会成为负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其基本克服了由于 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嵌入在液晶面板中的内嵌触摸面板 的液晶显示器件,其减小了工序数且易于组装。
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列出本发明其他的特征和优点,且其中一部分从所述描 述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可以理解到。通过在说明书和权 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的优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这里广义和具体的描
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 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触摸传感部,其包括彼此 垂直交叉的多个透明X电极和多个Y电极以及在所述X电极与所述Y电极之 间的第一透明绝缘膜;形成在所述触摸传感部上的滤色器阵列;和形成在所述 薄膜晶体管阵列与所述滤色器阵列之间的液晶层。
6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典型性的和解释性 的,意在提供对如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进一步的解释。


给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解了本发明的实 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图解现有普通的粘附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截面图; 图3A到3F是图解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 的方法的截面图4A和4B是图解当在旋转90度的方向上看时,在图3C之后的工序的 截面图5是图解在根据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中设置的上基 板的平面图6A和6B是图解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件中的X和Y电极的改进 形式的平面图7是图解信号供给器与彼此粘结的上下基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平面和
图8是图解X和Y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相对于两个电极之间的绝缘膜的 厚度的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T!lt ^/^、Lfya" A - ,f 、. n。 r^X"Jr一/a fttl 、# - 、V Am AA 、Ji f7/丄HfTTf^l Aix;
W汰付梦W、牛汰Wtf、J失鹏刀;n^、j牛厌明近iJ i千细n、j佃讼,m^1TtSi附J共 实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及 其制造方法。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截面图; 如图2中所示,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彼此相对的薄 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0和滤色器阵列基板1200、填充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7IIOO和滤色器阵列基板1200之间的液晶层130、分别设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 基板IIOO和滤色器阵列基板i200后表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偏振器150a和150b。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0包括第一基板110和形成在第一基板110上的 薄膜晶体管阵列115。薄膜晶体管阵列115由彼此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的栅线 (没有示出)和数据线(没有示出)、形成在各个像素区域中的像素电极(没 有示出)、以及形成在栅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点处的薄膜晶体管(没有示出)组 成。
滤色器阵列基板1200包括第二基板120和依次形成在第二基板120上的 触摸传感部140和滤色器阵列i25。滤色器阵列125由黑矩阵层1251、滤色器 层1252; 1252a, 1252b和1252c、保护层1253、和形成在保护层i253整个表 面上的公共电极1254 (见图3F)所组成。
触摸传感部140由形成在第二基板120上且在X轴方向上彼此隔开一预 定距离的多个X电极141 (见图3B)、形成在包括X电极141的第二基板120 整个表面上的第一绝缘膜142、形成在第一绝缘膜142上且在与X电极141交 叉的方向上彼此隔开一预定距离的Y电极143 (见图4B)、以及形成在Y电 极M3整个表面上的第二绝缘膜144所组成。
触摸传感部140的X电极141和Y电极143都是透明电极。第一绝缘膜 142由透明有机绝缘膜形成,从而使X电极141上的平面实现平坦化。
第一绝缘膜142例如具有0.1~5pm的厚度,且由有机绝缘膜形成,第一 绝缘膜142像感光亚克力一样是透明的并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第一绝缘膜 142用于使形成X电极141之后的平面实现平坦化,还可用于防止在X电极 141和Y电极143交叉点处的负载增加。
X电极141是在X轴方向延伸的棒形电极(见图5)。 Y电极143是在与 X电极i4i交叉的Y轴方向上延伸的棒形电极(见图5)。 X电极i4i和Y电 极143的棒形是示例性的。X电极141和Y电极143可包括除棒形之外的其 他形状,并可以在除交叉点之外的位置规则地形成。
X电极141和Y电极143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在两电极的交叉点处的宽度 比其在其余区域的宽度要小(见图6A)。该构造减小了 X电极141和Y电极 143之间的负载,这对于以高灵敏度传感X电极141和Y电极143之间的电 容是有利的。X电极141和Y电极.143由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和氧化铟 锡锌(ITZO)中的任意一个物质形成。
根据具体场合的需求,可省略触摸传感部140与滤色器阵列125之间的第 二绝缘膜144。然而,设置第二绝缘膜144可以使Y电极143之上的平面实现 平坦化,并使触摸传感部140与形成在滤色器阵列125顶部的公共电极1254 绝缘,由此防止X电极141和Y电极143的触摸传感操作对薄膜晶体管阵列 115与公共电极1254之间产生的垂直电场造成影响。
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的第一区域 和第二区域分别限定在所述两基板彼此不重叠的侧部区域中部分中。图像信号 供给器310与第一区域连接,用于给薄膜晶体管阵列115施加信号。触摸面板 信号控制器320与第二区域连接,用于执行相对于X和Y电极i4i和143的 电压施加和信号检测。
X电极141和Y电极143中的任意一个电极用作施加有电压的驱动电极, 另一个用作检测电压信号的传感电极(sensingelectrode)。 X电极141和Y电 极143中的每一个电极都与位于所述电极一端的焊盘(180,见图5)相连接。
触摸传感部140连续给所述多个驱动电极施加电压信号并检测在所述传 感电极处的电压值,由此测量在发生触摸时在X电极141和Y电极"3之间 的电容变化。这样,可检测到触摸的存在和触摸的位置。
可在第二基板120的第二偏振器150b上进一步设置盖玻片(300,见图 3F),但根据需要,当第二基板120具有抵抗外部压力的坚固性时,则所述的 盖玻片可以省略。
在上述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中,触摸传感操作按如下方 式来实现。
如果连纟卖纟& X电极i4i施方口电压,则X屯极141与Y电极143之间的屯 容会根据是否发生触摸而变化。通过读取电容的这种变化和从Y电极143输 出的电流的变化就可以传感触摸位置。
在该情形中,在单个帧中完成给X电极141连续施加电压和在Y电极143 处的电流检测。因此,当在几个位置处同时发生触摸时,可以传感多个触摸。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的 方法。图3A到3F图解了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 的方法。图4A和4B图解了当在旋转90度的方向上看时,在图3C之后的工 序。
如图3A中所示,在第二基板120的整个表面上沉积第一透明电极层141a。 在透明电极层14la上涂覆第一光致抗蚀剂膜160之后,在第- 光致抗蚀 剂膜160上排列第一掩模200,在所述的第一掩模200中在与将要形成的X电 极对应的位置处限定有遮光部分210。使用第一掩模200将第一光致抗蚀剂膜 160曝光。曝光工序使第一光致抗蚀剂膜160改性。就是说,第一光致抗蚀剂 膜160的被辐射光的部分变为改性的部分160a,该改性的部分160a在随后的 显影工序过程中被移除。在该情形中,第一掩模200如此构造,即在例如由石 英形成的透明基板205上形成有与遮光部分210对应的图案。
这里,第一光致抗蚀剂膜160是正型的,其中通过曝光和显影工序移除受 光部分,第一掩模200具有相应的类型。可用负型的替代上述第一光致抗蚀剂 膜160,因此,第一掩模200可以具有相反的类型,其中遮光部分210和上述 第一掩模200的开口是反向的。
在完成了曝光工序之后,从第二基板120移除第一掩模200。 接着,使用显影工序之后残留的第--光致抗蚀剂膜160选择性地移除第一 透明电极层141a,以形成X电极141。
然后,通过剥离方法移除残留的第一光致抗蚀剂膜160。 如图3B中所示,在包括X电极141的第二基板120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第 一绝缘膜142。
如图3C和4A中所示,在第一绝缘膜14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第二透明电 极层143a,然后依次在第二透明电极层143a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第二光致抗蚀 剂膜i70。在第二光致抗蚀剂膜HG上排列第二掩模250,在所述的第二掩模 250中,在与将要形成的Y电极对应的位置处限定有遮光部分252。在该情形 中,第二掩模250如此构造,即在例如由石英形成的透明基板251上形成有与 遮光部分252对应的图案。
图3C是沿与X电极141交叉的Y轴方向的截面图,图4A是沿X电极 Ml的纵向方向,即与图4A正交的X轴方向的截面图。
类似地,第二光致抗蚀剂膜170是正型的,其中通过曝光和显影工序移除
10受光部分,第二掩模250具有相应的类型。第二掩模250的遮光部分252限定 在与第一掩模200的遮光部分正交的方向上。因此,如图4A中所示,当在X 轴方向上看时,可看到曝光和显影的部分。
可用负型的替代第二光致抗蚀剂膜170,因此,第二掩模250可以具有反 向的类型,其中遮光部分252和上述第二掩模250的开口是反向的。 在完成了曝光工序之后,从第二基板120移除第二掩模250。 接着,使用显影工序之后残留的第二光致抗蚀剂膜170选择性地移除第二 透明电极层143a,以形成Y电极"3。
然后,通过剥离方法移除残留的第二光致抗蚀剂膜170。 如图4B中所示,在包括Y电极i43的第一绝缘膜14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 具有平坦表面的第二绝缘膜144。由于Y电极143具有相对薄的厚度,所以很 容易使形成在Y电极143上的第二绝缘膜144平坦化。因此,第二绝缘膜144 比第一绝缘膜142薄,或者可以省略掉。这里,当省略第二绝缘膜144时,可 在形成有Y电极143的第一绝缘膜i42上直接形成下面将要描述的滤色器阵 列125。
X电极141、 Y电极143和所述该两个电极之间的第一绝缘膜142限定了 触摸传感部140。
如图3D中所示,在第二绝缘膜144上形成与各个像素区域的边界对应的 黑矩阵层1251。
接着,形成对应于各个像素区域且与黑矩阵层1251部分重叠的红色、绿 色和蓝色(RGB)滤色器层i252; 1252a, 1252b和1252c。
接着,在包括黑矩阵层1251和RGB滤色器层1252的第二绝缘膜144的 整个表面上形成保护层1253,从而使整个平面平坦化。
3文^s , 1X7I、俊;^:丄/i^/ 乂'厶'六HiT议jl^jh。
这里,黑矩阵层1251、滤色器层1252、保护层1253和公共电极1254限 定了滤色器阵列125。
如上所述,在第二基板120上形成了触摸传感部140和滤色器阵列125, 由此制备了滤色器阵列基板1200。
为了与滤色器阵列基板1200相对应,制备了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0。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0包括第一基板110和形成在第一基板110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115。
尽管没有详细图解,但薄膜晶体管阵列115由在对应于黑矩阵层1251的 彼此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的栅线(没有示出)和数据线(没有示出)、形成在 各个像素区域中的像素电极(没有示出)、和形成在栅线和数据线交叉点处的 薄膜晶体管(没有示出)所组成。
之后,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U00或滤色器阵列基板1200上加载液晶。
如图3E中所示,在将其上没有加载液晶的基板1100或1200翻转之后, 彼此相对地设置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U00和滤色器阵列基板1200。
当加载的液晶分布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0和滤色器阵列基板1200之 间的空间中时,就形成了液晶层130。
如图3F中所示,分别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0和滤色器阵列基板1200 的后表面处形成第一和第二偏振器150a和150b。
接着,将盖玻片300粘附到第二偏振器150b的顶部。所述的盖玻片300 用于防止当外部压力施加到液晶面板时对液晶面板的破坏或其他损害。如果第 二基板120具有足以抵抗外部压力的坚固性,则可省略盖玻片300。
图5是图解在根据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中设置的上基 板的平面图。
如图5中所示,为了基于有规则的排列来进行传感,将多个X电极141 和Y电极143彼此交叉的方式来布置,且每个X电极141和Y电极143彼此 都隔开一相等的距离。
第二基板120设置有对应于各个X电极141的电压供给焊盘i80和对应 于各个Y电极143的电压检测焊盘。X电极141和Y电极143通过连接线185 与焊盘180连接。
连接线i85和各个焊盘i幼与X电极i4i和Y电极143 —起形成在第二 基板120的内表面。参照图3F,焊盘180形成在第二基板120的与第一基板 ilO面对的表面处并与柔性印刷电路版(FPC)触摸面板信号控制器(320,见 图7)连接,该柔性印刷电路版触摸面板信号控制器与施加电信号的系统控制 器连接。
图6A和6B是图解X和Y电极的改进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6A图解了如上所述的图5的X电极141和Y电极143的放大的交点。
12为了减小X电极141和Y电极143的交点的面积,在X电极141与Y电极 i43重叠的区域处减小X电极141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情形中,检测在触摸点处X 电极141与Y电极143之间的电容变化,从而传感触摸位置。在该情形中, 当X电极141和Y电极143的交点具有较大的面积时,交点处会承受增大的 负载,由此使得难以检测到电容的变化。为了解决该问题,在X电极141和Y 电极143的交点处减小X电极141的宽度。尽管图解了减小X电极141的宽 度,但作为另一个实施方式,也可减小Y电极143的宽度。
在图6B中所示的改进形式中,X电极241和Y电极243具有相同的面积 并在所述两电极的交点处宽度分别减小,以使在检测电容时产生的负载最小 化。尽管图解了X和Y电极241和243具有菱形,但如果X电极和Y电极在 第二基板120上占据相同的面积,则其他改进形状也是可以的。
图7是图解信号供给器与彼此粘结的上下基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平面图。
如图7中所示,在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中,第一基板 110和第二基板120彼此以这样的方式粘结,即所述的两基板从它们的相对侧 分别突出,而不是完全彼此重叠。这里,从第一基板110突出的区域称作第一 区域,从第二基板120突出的区域称作第二区域。
图像信号供给器310与从第一基板IIO突出的第一区域的边缘连接,从而 给薄膜晶体管阵列151施加信号。触摸面板信号控制器320与从第二基板120 突出的第二区域的边缘连接,从而将信号施加到触摸传感部。在该情形中,触 摸面板信号控制器320与上述的电压供给焊盘和电压检测焊盘180连接。图像 信号供给器310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0上的栅线焊盘部分和数据线焊盘部分连 接。
参照图7,图像信号供给器310和触摸面板信号控制器320由FPC (柔性 印刷电路版)形成并可折叠地置于第一基板110的下侧。第二区域包含给X 电极141施加电压信号的电压供给焊盘180和检测从Y电极143输出的信号 的电压检测焊盘180,这些焊盘都通过连接线185与触摸传感部140的X电极 141和Y电极143连接。电压供给焊盘180和电压检测焊盘180与触摸面板信 号控制器320连接。
图像信号供给器310和触摸面板信号控制器320由软性的FPC形成并在安装时可折叠地置于液晶模块的下侧。
图8是图解X和Y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相对于两个电极之间的绝缘膜的 厚度的曲线。
图8图解了根据X和Y电极之间的第一绝缘膜的厚度而变化的电容值。
可以看出,随着第一绝缘膜的厚度增加,触摸状态与非触摸状态之间的差别越 来越困难。如果第一绝缘膜的厚度过度增加,则就存在非触摸状态时的电容超 过触摸状态时的电容的危险。因此,第一绝缘膜的厚度确定在不会导致电容反 转的范围内。
在图8的曲线中,如果两个电极之间的绝缘膜的厚度超过300(Lim,则会导 致电容反转,因而是不可用的。因此,考虑到减小产品厚度,绝缘膜的厚度必 需小于100nm。此外,在触摸之前和之后的电容变化必需大于预定值(根据实 验,触摸状态与非触摸状态之间的电容差必需超过30飞法拉),以能区分触摸。 因此,在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中,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 第一绝缘膜的厚度设为0.1 5pm的范围。
同时,尽管上面的描述是基于X和Y电极之间的绝缘膜为有机绝缘膜的, 但如果触摸状态与非触摸状态之间的电容差超过预定值(30飞法拉),则可使 用无机绝缘膜,如氮化物膜和氧化物膜。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可做各种修改和变化, 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附权 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修改和变化。
从上面的描述很清楚,根据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具有下 面的效果。
考虑到特定的使用环境,使用液晶面板的便携式电话、PMP等需要减小 厚度。在电容触摸面板的情形中,整个模块的厚度确定为至少是盖玻片、液晶 模块、触摸部和偏振器的总厚度。然而,本发明的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件包括在形成于滤色器阵列基板上的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绝缘膜,由此触 摸检测部可通过用于滤色器阵列基板上的X电极和Y电极的两个掩模工序一 体形成在液晶面板中。
因此,内嵌触摸面板的液晶面板可制造成比粘附型触摸面板更薄的厚度, 从而导致液晶显示器件的厚度减小。在获得多触点型面板的优点的同时就物理厚度而言,这种所谓的盒内构造是有利的。
此外,可省略触摸面板与液晶面板之间的粘结层,可防止由于两个面板的 错位而导致的任何损害,能以较小的缺陷产品率制造集成有触摸面板的液晶面 板。总之,省略粘附工序可减小工序成本和时间,这有助于提高生产率。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可做各种修改和变化, 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附权 利要求及其等价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触摸传感部,该触摸传感部包括彼此垂直交叉的多个透明X电极和多个Y电极,和在所述X电极与所述Y电极之间的第一透明绝缘膜;形成在所述触摸传感部上的滤色器阵列;和形成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与所述滤色器阵列之间的液晶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X电极是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 棒形电极,所述Y电极是在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叉的Y轴方向上延伸的棒形电 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中的至少 一个电极在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的交点处具有比其在其余区域的宽度更 小的宽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绝缘膜具有(U 5fim 的厚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由氧化铟 锡(ITO)、氧化铟锌(IZO)和氧化铟锡锌(ITZO)中的任意一种物质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触摸传感部与所述滤色器阵列之间的第二透明绝缘膜。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包括 分别限定在所述两基板的彼此不相重叠的侧部区域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器件,其中给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施加信号的 图像信号供给器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而用于相对于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 极执行电压施加和信号检测的触摸面板信号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区域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图像信号供给器和所述触摸面 板信号控制器都是柔性印刷电路版(FPC)并可折叠地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下 侧。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 给所述X电极施加电压信号的电压供给焊盘;和检测从所述Y电极输出的信号的电压检测焊盘,其中所述电压供给焊盘和所述电压检测焊盘通过连接线与所述触摸传感部的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 极连接;所述电压供给焊盘和所述电压检测焊盘与所述触摸面板信号控制器连 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透明绝缘膜是有机 绝缘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其中触摸面板内嵌在液晶面板中的液晶显示器件,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件减小了制造工序数并易于组装。该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触摸传感部,所述的触摸传感部包括彼此垂直交叉的多个透明X电极和多个Y电极以及在所述X电极与所述Y电极之间的第一透明绝缘膜;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触摸传感部上的滤色器阵列;和形成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与所述滤色器阵列之间的液晶层。
文档编号G02F1/1362GK101673013SQ20081018259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2日
发明者朴亨锡, 李得秀, 李慧珍 申请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音频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语音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音频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背景技术:现有电话会议系统中,包括多个具有麦克的终端设备,这些终端设备接入通信网络中,比如 PSTN(Pu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9)

    用于构建多语言声学模型的设备和方法【专利摘要】提供了一种用于构建多语言声学模型的设备和方法。用于构建多语言声学模型的方法包括:将输入特征划分为共同语言部分和区别语言部分,通过使用神经网络训练划分的共同语言部分和区别语言部分以估计和去除音素之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8)

    用于偏置宽光束生成的led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光源与光学件和反射器相组合。入射到所述反射器上的光以单次反射的方式被反射。所述反射器至少相对于任何光学功能占据除所述光学件之外围绕所述光源的立体角的部分。所述反射器直接接收光的第二部分。所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9)

    专利名称:检测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 2010-114498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读取单元设置为比图像形成单元更靠近传送路径的下游,以对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3)

    专利名称:活吹嘴、活动管小葫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族乐器葫芦丝,具体涉及一种吹 嘴、主管、附管均为活动连接的葫芦丝。 背景技术:目前的葫芦丝,其吹嘴、葫芦、主管、两侧的附管均为 固定连接结构, 一旦吹嘴已经旧了,这个葫芦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0)

    专利名称:数字信号处理设备和方法、及数字信号播放接收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数字信号处理设备和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来接收由Δ-∑调制获得的和在预定传输线上传送的1位声频信号并且进行1位声频信号到无声图案(mute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