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有关于一种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鼓手于操作鼓时,通常是藉由在脚踏板以及鼓槌间的一种连动装置来经由脚踏板的踩踏后,该连动装置才将踩踏后的动力传逹到鼓槌,而可让鼓槌敲打鼓面。
请参阅图5所示,此一传统的连动装置主要是包括了有一和踏板一端相连接的链条(或连杆)51、一和链条51的另一端相连接的传动杆52、设置在传动杆52一端的固定块53、一设置在该固定块53一侧,且外部具有一沟槽541的轴承54,以及一回复弹簧55;其中,该回复弹簧55的一端是设有一勾体551,且该勾体551是挂持于该沟槽541之内。基于此种结构,吾人可知,当鼓手于踩踏该踏板后,主要即是靠着该回复弹簧55的回复力而可使得该传动杆52得以带动鼓槌未显示回复到其原始位置。
由此种现有的结构可知,当传动杆52于枢摆时,固定块53会随着传动杆52而摆动,从而该轴承54亦会随着固定块53的摆动而一同的作动;此时,由于该回复弹簧55的一端是连接着该轴承54,所以当固定块53于摆动时,该回复弹簧55会因为与轴承54间的摩擦力而随着一同的摆动。由于该回复弹簧55的另一端是和脚踏板的底座而相连接,回复弹簧55的任何作动均会影响到底座的稳定性。因此吾人可知,在目前的结构下,脚踏板底座长时期是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以致于鼓手需要不时的调整鼓架的位置,以期能以最佳的位置以及角度来演出。
由于长期地受到该种传动装置的影响,业者即发出一种新颖的传动装置,来企图减少或是去除对于脚踏板底座稳定度的影响。此种改良的传动装置主要是将轴承包覆于固定块之内,尔后则是在固定块的下方设置一和固定块藉由枢接而连结的接合片来和回复弹簧结合;如此当轴承因为传动杆的作动而产生同步作动时,该固定块不致产生相应的作动,以致于该接合片亦不会产生作动,因此该脚踏板底座的稳定度则得以确保。细查该固定块后,则可发现该固定块上是设置有一细长的开口,该固定块和轴承之间则藉由一穿过该开口两侧的固定螺来加以锁定;当此种改良的传动装置于长时间操作时,由于该固定螺用以夹持该轴承,并将该轴承固定在该固定块之内,以致于该固定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该固定块细长开口的两侧会因为长时间的夹持而发生断裂的情形;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轴承于作动时,该固定块所承受到的应力会不断的改变,以致于在长时间的作用下,该固定块会发生断裂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稳定的问题,以及固定块发生断裂的情形,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主要是包括了一固定块以及一连结块;该固定块的一侧是设置了一圆弧形的第一缺口,而该连结块的一端则是设置了一圆弧形的第二缺口。在该第一缺口以及第二缺口组合后,则形成了一个可容置该轴承于其内部的容置空间。如此一来,当轴承跟着该传动杆而一同作动时,固定块以及连结块均不会产生相应的作动,而可确保脚踏板底座的稳定度,同时,因为该固定块为一体成形,且在外观上并没有何的缺口或是缺槽,以致于其整体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强度均可使用其在使用途中不会产生断裂的情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另一角度的分解立体外观图;图3A、图3B为本实用新型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于组合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以及图5为传统大鼓脚踏板的轴承连动装置立体外观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11固定块 111第一螺孔112第二螺孔 113第一缺口12连结块 121结合孔122挂持孔123第二缺口13轴承 131穿孔14第一螺柱 15第二螺柱16回复弹簧 17传动杆51链条 52传动杆53固定块 54轴承541沟槽 55回复弹簧551勾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主要是包括了一固定块11以及一连结块12。该固定块11实质上呈现出一水滴形,且是具有一第一螺孔111,以及一个第二螺孔112。该连结块12则是具有一结合孔121以及一挂持孔122。
请参看图2,并同时以图1为参考;其中该固定块11的一侧是具有一圆弧形的第一缺口113,而该连结块12的上端则是设置了一圆弧形的第二缺口123,且在第二缺口123的底面一侧则是形成了一挡壁124。再者,一轴承13则是设置在该固定块11以及该连结块12之间,并具有一穿孔131。
请参看图3A以及图3B并以图2为参考,其中,该轴承13设置在在该第一缺口113以及第二缺口123组合后,则形成了一个可容置该轴承13于其内部的容置空间。亦即是说,于组合时,该轴承13的穿孔131是和该第一螺孔111而相对齐,并该连结块12的结合孔121则是和该固定块11的第二螺孔112相对齐,并该连结块12的挡壁124则和该轴承13的下缘相接触,以对该轴承13形成挡止限制的作用。其后,则利用如同在图1中所示的第一螺柱14以及第二螺柱15分别地穿入相互吻合的穿孔131和第一螺孔111以及结合孔121和固定块11的第二螺孔112。第一螺柱14可将该轴承13予以固定在传动杆未显示上,而第二螺柱15则是可将该固定块11以及该连结块12予以连结在一起。
由附图中可知该轴承13在该固定块11以及该连结块12结合后是完全地容置于该第一缺口113以及第二缺口123之间,并由形成该第一缺口113的侧壁以及该连结块12的挡壁124所包覆起来。
因此,当本实用新型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于实际使用在如图4中所示的总成时,一回复弹簧16是挂持在该挂持孔122中,并一传动杆17则是和固定块11相互固接,如此,该传动杆17的枢转会带动该轴承13在该固定块11以及该连结块12之间作枢转,而该固定块11以及该连结块12则不会产生任何的作动,所以脚踏板底座的稳定度则得以保持,同时鼓手的演奏则不致会受到影响。
权利要求1.一种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了一固定块,其具有一第一螺孔、一第二螺孔,以及界定在其一侧的第一缺口;一连结块,其具有一和该第二螺孔相吻合的结合孔,以及一挂持孔;以及一第一螺柱,以及一第二螺柱,其中,该第一螺柱穿过该固定块的第一螺孔以及该轴承,该第二螺柱则穿过该第二螺孔以及该结合孔而将该固定块以及该连结块予以结合在一起,该第一缺口以及第二缺口结合后则形成了一个容置空间,藉此该轴承则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并由该固定块以及该连结块包覆起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缺口一侧是形成了一挡壁,且此挡壁是可和该轴承的底缘接触,以对该轴承形成了挡止的效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将用以负责转动的轴承予以包覆于其内的固定装置,并藉由和大脚踏板连杆固接的上连动片以及一和大鼓脚踏板弹簧相固接的下连动片之间的相互枢接,当大鼓脚踏板受到使用者的踩踏而产生作动,而带动大脚踏板连杆一同运动时,上连动片以及轴承会随之而产生枢摆的动作,但下连动片则不会随之而产生相应的动作,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对于轴承的耗损,并减少了整体大鼓脚踏板的晃动。
文档编号G10D13/00GK2906816SQ20062011494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1日
发明者谢武弘 申请人:功学社教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小提琴运弓引导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提琴运弓的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小提琴运弓引导器。背景技术:小提琴在演奏中,为了正常发音,并使得音色优美,琴弓要保持与琴弦垂直的角度。初学小提琴的人在运弓的过程中,往往很难保证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20)

    专利名称:改进型葫芦丝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族乐器—葫芦丝,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调整音高和改变音调的改进型葫芦丝。背景技术:葫芦丝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因其音色柔美,吹奏简单、易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现有技术中,葫芦丝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60)

    一种蜂鸣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蜂鸣器,包括上盖、芯柱、线圈、振膜片、底板、贴片引脚、磁环、罩壳、接线板、下盖,该蜂鸣器的磁环上侧盖有罩壳,采用金属罩壳,能使发出的声音更加洪亮,罩壳和上盖的中央均设有发声孔,能使发出的音质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31)

    一种可以上锁的钢琴键盘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上锁的钢琴键盘,它涉及钢琴键盘【技术领域】,数个键杆分别安装在安装外壳上,键杆底部的一端安装有导向柱,导向柱与底座上的导向孔滑动连接,键杆底部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32)

    专利名称:一种16孔64音口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半音阶口琴,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音阶排列与C相同,音域有最低音、低音、中音、高音四组组成的16孔64音口琴。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生产的口琴均为单音口琴,吹奏高难度的歌曲有一定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94)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音乐手指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便携式音乐手指灯。背景技术:目前,现有的手提灯、手电筒结构设计不合理,体积较大,外出携带不方便,手电筒开关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灯光照明较暗,射程小,电池使用周期短,需要经常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