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基座、发光二极管、波长转换层、盖体及反射装置。发光二极管位于基座的底部上,用以发射出第一波长光线。波长转换层位于基座的底部且环绕着发光二极管。盖体覆盖容置空间。反射装置连接于盖体且位于基座的容置空间中的发光二极管的上方。部分第一波长光线被反射装置反射至波长转换层,并转换产生第二波长光线,而剩余的第一波长光线再与第二波长光线混合组成一预期光色。
【专利说明】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改善色差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包含发光二极管的白光发光装置的出光光色会随着发光二极管的温度而改变。举例来说,当发光二极管的温度高时,发光装置的出光光色会偏蓝;当发光二极管的温度低时,发光装置的出光光色会偏黄,如此导致出光光色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异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出光光色不致因发光二极管的温度变化而改变。
[0004]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可改善色差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包括一基座、一发光二极管、一波长转换层、一盖体及一反射装置。基座具有一容置空间。发光二极管位于基座的底部上,用以发射出一第一波长光线。波长转换层位于基座的底部且环绕着发光二极管。盖体位在基座上以覆盖容置空间。反射装置连接于盖体且位于容置空间中的发光二极管的上方且还包括一反射角调整机构、一反射结构及一热变形元件。反射角调整机构枢接盖体。反射结构枢接于反射角调整机构上,部分第一波长光线被反射结构反射至波长转换层,并转换产生一第二波长光线,而剩余的第一波长光线再与第二波长光线混合组成一光谱。热变形元件连接于反射角调整机构,热变形元件随温度变化而变形,进而带动反射角调整机构改变反射结构的角度,使得不同温度下第一波长光线被反射至波长转换层的比例可以受到调控,进而调整剩余第一波长光线与第二波长光线的比例,使在不同温度下第一波长光线与第二波长光线所组成的光谱维持在一标准色。
[0005]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剖视图;
[0007]图2为图1的反射装置收缩的剖视图;
[0008]图3为图1的反射装置扩张的剖视图;
[0009]图4为图1的局部4’的放大示意图;
[0010]图5为图4中沿方向5-5’的剖视图。
[001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2]4,:局部
[0013]100:发光装置
[0014]110:发光二极管
[0015]120:波长转换层[0016]130:基座
[0017]131:容置空间
[0018]140:盖体
[0019]141:固定杆
[0020]142:T型滑动槽
[0021]150:反射装置
[0022]151:反射角调整机构
[0023]1511:第一杆件
[0024]1512:第二杆件
[0025]1514:滑动部
[0026]152:反射结构
[0027]1521:挠性结构
[0028]1522:反射片
[0029]1523:Τ型滑动部
[0030]153:热变形元件
[0031]D1、D2:外径
[0032]L:标准光
[0033]L1:第一波长光线
[0034]L11、L12:第一波长光线
[0035]L2:第二波长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剖视图。发光装置100包括发光二极管110、波长转换层120、基座130、盖体140及反射装置150。
[0037]发光二极管110例如是蓝光二极管,其位于基座130的底部上,其可发射出第一波长光线LI,部分第一波长光线Lll被反射装置150反射至波长转换层120,并转换产生第二波长光线L2,而剩余的第一波长线L12再与第二波长光线L2混合组成一符合预期光色的光谱。此外,反射装置150可随温度改变其反射角度,故第一波长光线LI被反射至波长转换层120的比例可随着不同温度而受到调控,进而调整剩余第一波长光线L12与第二波长光线L2的比例,使在不同温度下第一波长光线LI与第二波长光线L2所组成的光谱维持在一标准色。如此一来,发光装置100的出光光色不致因发光二极管110的温度变化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0038]波长转换层120位于基座130的底部且环绕着发光二极管110。从图1的俯视方向看去,波长转换层120是一封闭或一开放环形波长转换层。波长转换层120包含黄色、红色、绿色荧光粉或其组合。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层120含黄色荧光粉,使被转换的第二波长光线L2的光色呈黄色。另一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层120同时含红色及绿色荧光粉,同样可使被转换的第二波长光线L2的光色呈黄色。其它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层120可含其它颜色的荧光粉,可使被转换的第二波长光线L2的光色呈一预期光色。
[0039]请参照图2,其绘示图1的反射装置收缩的剖视图。以波长转换层120含黄色荧光粉为例来说,当发光二极管110的温度低时,反射装置120收缩(角度Al缩小),使较少的第一波长光线Lll (蓝光)反射至与波长转换层120反应,激发出较少的第二波长光线L2(黄光),剩余较多的第一波长光线L12 (蓝光)与第二波长光线L2反应而合成一预期色光,如白色标准光。
[0040]请参照图3,其绘示图1的反射装置扩张的剖视图。当发光二极管110的温度高时,反射装置120扩张(角度Al扩大),使较多的第一波长光线Lll (蓝光)反射至与波长转换层反应,激发出较多的第二波长光线L2 (黄光),剩余较少的第一波长光线L12(蓝光)与第二波长光线L2反应而合成一白色标准光。
[0041]从上述图2及图3可知,反射装置150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其角度Al,使发光装置100的出光光色不致随着温度变化有很大的影响,而维持在一预期色光,如白色标准光或其它色光。
[0042]虽然上述实施例的波长转换层120以含黄色荧光粉为例说明,然当发光二极管110为其它光色的发光二极管时,波长转换层120含有其它颜色的荧光粉,以获得一预期的出光光色(不限于白光,也可为其它光色)。
[0043]基座130具有容置空间131,可容纳发光二极管110、波长转换层120及反射装置150。基座130的内侧壁130s是一反射面,其可将入射至内侧壁130s的光线反射出去。在一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00可包括一反射片(未绘不),其设于基座130的内侧壁130s上,以反射光线。
[0044]盖体140位在基座130上以覆盖容置空间131。盖体140具有一固定杆141,其以突出于盖体140的方式固设于盖体140上。此外,盖体140的材质包括透光材料,例如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
[0045]请参照图4,其绘示图1的局部4’的放大示意图。反射装置150连接于盖体140且位于容置空间131中的发光二极管110的上方。反射装置150包括反射角调整机构151、反射结构152及热变形元件153。
[0046]反射角调整机构151枢接盖体140的固定杆141,其中反射角调整机构151包括交叉配置的第一杆件1511与一第二杆件1512,其枢接盖体140的固定杆141与反射结构152。
[0047]反射结构152枢接于反射角调整机构151上。反射结构152包括呈V字形的挠性结构1521及反射片1522。
[0048]挠性结构1521枢接于反射角调整机构151。由于挠性结构1521具有可挠性,故当反射角调整机构151运动时,挠性结构1521可产生形变而改变角度Al的大小。此外,挠性结构1521的材料包含金属、橡胶或高分子聚合物,如塑胶。
[0049]反射片1522设于挠性结构1521上,可将入射至反射片1522的第一波长光线LI(图1)反射成第一波长光线Lll (图1)及第一波长光线L12 (图1)。此外,反射片1522的材料包含金属或高分子聚合物,如塑胶。反射片1522本身可掺杂反射颗粒,或者其表面涂布或贴附一反射层。
[0050]热变形元件153连接盖体140的固定杆141、第一杆件1511与第二杆件1512。热变形兀件 153具有高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 CTE),其可随温度变化而形变,进而带动反射角调整机构151的第一杆件1511与第二杆件1512改变反射结构152的角度Al,使得不同温度下第一波长光线LI被反射至波长转换层120的比例可以受到调控,进而调整剩余第一波长光线L12与第二波长光线L2的比例,使在不同温度下第一波长光线L12与第二波长光线L2所组成的光谱维持在一标准色。
[0051]一实施例中,热变形元件153的热膨胀系数可大于20(10_6/K),然也可低于20 (IO-6A)。热变形元件153的材料包括金属或非金属,其中非金属例如是高分子聚合物,如尼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ΡΜΜΑ)、聚氯乙烯(PVC)或其它合适材料。热变形元件153可由至少一线形热变形元件、至少一片状热变形元件或其组合所组成。以片状热变形元件来说,热变形元件153呈圆形或矩形片状,其中间具有一贯孔供固定杆141通过。
[0052]请参照图5,其绘示图4中沿方向5-5’的剖视图。盖体140具有两个T型滑动槽142 (图5仅绘示单个),挠性结构152的两端各具有T型滑动部1523,其可滑动地设于对应的T型滑动槽142内。由于T型结构,使挠性结构152不易从T型滑动槽142脱离。
[0053]综上所述,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改善色差的发光装置,包括: 基座,具有一容置空间; 发光二极管,位于该基座底部上,发射出一第一波长光线; 波长转换层,位于该基座底部且环绕着该发光二极管; 盖体,位在该基座上以覆盖该容置空间;以及 反射装置,连接于该盖体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的该发光二极管的上方,该反射装置包括: 反射角调整机构,枢接该盖体; 反射结构,枢接于该反射角调整机构上,部分该第一波长光线被该反射结构反射至该波长转换层,并转换产生一第二波长光线,而剩余的该第一波长光线再与该第二波长光线混合组成一光谱;及 热变形元件,连接于该反射角调整机构,该热变形元件随温度变化而变形,进而带动该反射角调整机构改变该反射结构的角度,使得不同温度下该第一波长光线被反射至该波长转换层的比例可以受到调控,进而调整剩余该第一波长光线与该第二波长光线的比例,使在不同温度下该第一波长光线与该第二波长光线所组成的该光谱维持在一标准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反射角调整机构包括: 交叉配置的一第一杆件与一第二杆件,枢接该盖体及该反射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热变形元件连接该盖体、该第一杆件与该第二杆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反射结构包括: 挠性结构,枢接于该反射角调整机构;以及 反射片,设于该挠性结构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挠性结构与该反射片呈V字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盖体具有两个T型滑动槽,该挠性结构的两端各具有T型滑动部,各该T型滑动部可滑动地设于对应的该T型滑动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波长转换层含黄色荧光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波长转换层含红色及绿色荧光粉。
9.如权利要求7与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发光二极管是蓝光二极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热变形元件具有高热膨胀系数。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3574337SQ201210289789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卢昱昕, 李育群 申请人: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制造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音效自动调整系统及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音效自动调整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配合乐曲的类型以自动调整音效的音效自动调整系统及其方法。背景技术:随着音乐压缩技术(MPEG AUDIO LAYER 3,MP3)的产
专利名称:小提琴运弓引导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提琴运弓的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小提琴运弓引导器。背景技术:小提琴在演奏中,为了正常发音,并使得音色优美,琴弓要保持与琴弦垂直的角度。初学小提琴的人在运弓的过程中,往往很难保证
专利名称:彩色安全打印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图像输出领域,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可实现保密打印的彩色安全打印机。背景技术:打印机是家用、办公、商用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图像输出设备,例如喷墨彩色打印机、激光彩色打印机等,通过打印机将电子文件输
专利名称:彩色电子照相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和用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装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与电子照相装置可应用于复印机、传真机、激光打印机、直接式制版机等。背景技术: 使用(可应用于复印机、传真
专利名称:一种车间用吊灯安装座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现代厂房车间用吊灯安装座。背景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建设充分得到扩大化,建设的钢构车间已经是遍布各个角落,钢构车间以其大容量无立柱赢得使用者的青睐,但是钢构车间的照明也需要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仿钟声电铃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铃现有电铃主要利用交流电产生磁场吸合带动弹性锤打击发声体产生声音,由于其以50HZ的频率进行工作,弹性锤打击发声体的速度很快,声音刺耳,且弹簧片易折断损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