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琴弦微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弦类乐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排弦乐器,例如双排箜篌等乐器的琴弦微调装置。
背景技术:
箜篌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乐器在现在的演奏表演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双排弦的箜篌由于其在演奏时能够产生压颤效果而受到音乐爱好者的钟爱。但是针对箜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同时兼顾使用方便、调音精准的调弦装置。目前广泛使用的拉紧调弦装置为一根简单的锥度轴,穿在木梁上靠摩擦力将弦拉紧,在演奏乐曲前用专用的扳手逐一对每一根弦进行调音,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且由于使用的力量较大使得不易对琴弦的音调进行微调。另外,针对双排弦的箜篌,甚至双排弦的其它乐器,目前还没有对其双排琴弦同时进行调校的专用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箜篌的双排琴弦同时进行微调的装置,简化了调整方式使调整简便易行并且能够准确调整琴弦的音阶。同时,该装置也可以适用于其它双排弦乐器的调校。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包括(结合图1):轴1、锥套2、滑套3、齿轮4、齿轮5、齿轮6、两个齿轮7、旋钮8 ;其中轴I为一个整体,延轴向分布为多节,每节的形状近似于圆柱体,节与节之间呈台阶状过渡,由下至上各节的外圆截圆半径依次递减,在轴I最大外圆截圆半径的一节设置有I或2个通孔用于上弦;锥套2包括一个内孔,该内孔为台阶状孔,其内表面与轴I外表面滑配,锥套2沿轴向分布为两节,每节的形状近似于圆筒体,节与节之间呈台阶状过渡,下面一节的外圆截圆半径大于上面一节的外圆截圆半径;轴I除所述最大外圆截圆半径的一节外均嵌套于锥套2中;滑套3包括一个内孔,所述内孔的内表面与锥套2上面一节的外表面滑配,滑套3的形状近似于圆筒体,设置有I或2个通孔用于上弦;滑套3通孔处的外圆截圆半径与轴I最大外圆截圆半径相同;齿轮4、齿轮5、齿轮6由下至上同轴排列,分别与滑套3上端、锥套2上端、轴I上端固定连接;齿轮4、齿轮5、齿轮6的外径相同;齿轮4、齿轮6的齿数相同,均与齿轮5的齿数不相同;齿轮7为柱状齿轮,安装在旋钮8内部,上端用销钉9支撑;两个齿轮7从两侧同时与齿轮4、齿轮5、齿轮6咬合;旋钮8通过开口垫圈10与轴I连接。锥套2嵌入所述双排弦乐器的琴体木梁中。[0015]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且调校精准,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箜篌调弦难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琴弦微调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琴弦微调装置安装至箜篌琴体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琴弦微调装置,包括轴1、锥套2、滑套3、齿轮4、齿轮5、齿轮6、齿轮7、旋钮8。轴I为一个整体,但其延轴向分布为若干节,每一节近似于一个圆柱体,节与节之间呈台阶状过渡,由下至上各圆柱体的外圆截圆半径依次递减,在轴I的底端节(即最大截圆半径的一节)上设置有I或2个通孔用于上弦。锥套2内孔为台阶状孔,其内表面与轴I台阶状外表面滑配,锥套2的外表面延轴向呈两节,可称为上方节和下方节,每一节近似于一个圆筒体,两节之间呈台阶状过渡,下方节外圆截圆半径比上方节大,其中,轴I除底端节外的部分均嵌套于锥套2中。另外,由于锥套2的下方节要嵌入箜篌琴体中与木梁紧密结合,因此锥套2的下方节也可以制作成能够与箜篌琴体相匹配的其他截面形状。滑套3的内孔与锥套2上方节的外圆滑配,滑套3的外表面近似于一个圆筒体,其上有I或2个通孔用于上弦。滑套3通孔处的截圆半径应当与轴I底端节通孔处的截圆半径相同。齿轮4、5、6由下至上同轴排列,分别与滑套3上端、锥套2上端和轴I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齿轮4、5、6的外径相同,齿轮4、6的齿数相同,而齿轮5采用了和它们不同的齿数,因此上述齿轮4、5、6构成了一个差动齿轮组。齿轮7有两个,为柱状齿轮,安装在旋钮8内部,上端分别用销钉9支撑,两个齿轮7分别从两侧同时与齿轮4、5、6咬合,旋钮8通过开口垫圈10与轴I连接,使旋钮8在做以轴I为轴心线的旋转运动时不会产生轴向窜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锥套2嵌入箜篌琴体木梁中,靠锥面摩擦力与木梁紧密结合,齿轮5固定在锥套2上因此在整套机构的运动中是相对静止的,转动旋钮8带动两个齿轮7绕旋钮的轴心转动,同时齿轮7也绕自身轴心转动,由于差动齿轮组中齿轮4、6和齿轮5的齿数差异,因此使齿轮4、6与齿轮5产生相对角速度,从而使轴I和滑套3相对锥套2开始以相同的角速度旋转,起到同步调整穿过轴I通孔和滑套3通孔中的双弦的作用,且使得旋钮8与轴I和滑套3的转动产生了较大的减速比,同时还具有了自锁功能。旋钮采用带阻尼性能的塑料制造而成,从而使旋转时有较好的手感。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琴弦微调装置与箜篌琴体结合的示意图,在需要对音阶进行调整时,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旋钮8,即可以同样的力道同时张紧、松弛穿过的两根琴弦11和1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1.一种用于双排弦乐器的琴弦微调装置,其结构包括: 轴(I)、锥套(2)、滑套(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两个第四齿轮(7)、旋钮⑶; 其中 轴(I)为一个整体,延轴向分布为多节,每节的形状近似于圆柱体,节与节之间呈台阶状过渡,由下至上各节的外圆截圆半径依次递减,在轴(I)最大外圆截圆半径的一节设置有I或2个通孔用于上弦; 锥套(2)包括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内孔为台阶状孔,其内表面与轴(I)外表面滑配,锥套(2)沿轴向分布为两节,每节的形状近似于圆筒体,节与节之间呈台阶状过渡,下面一节的外圆截圆半径大于上面一节的外圆截圆半径; 轴(I)除所述最大外圆截圆半径的一节外均嵌套于锥套(2)中; 滑套(3)包括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的内表面与锥套(2)所述上面一节的外表面滑配,滑套(3)的形状近似于 圆筒体,设置有I或2个通孔用于上弦; 滑套(3)通孔处的外圆截圆半径与轴(I)最大外圆截圆半径相同; 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由下至上同轴排列,分别与滑套(3)上端、锥套(2)上端、轴(I)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的外径相同;第一齿轮(4)、第三齿轮¢)的齿数相同,均与第二齿轮(5)的齿数不相同; 第四齿轮(7)为柱状齿轮,安装在旋钮(8)内部,上端用销钉(9)支撑;两个第四齿轮(7)从两侧同时与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咬合; 旋钮⑶通过开口垫圈(10)与轴(I)连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排弦乐器的琴弦微调装置,其中所述锥套(2)嵌入所述双排弦乐器的琴体木梁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双排弦乐器,例如双排箜篌的琴弦微调装置。其结构包括轴(1)、锥套(2)、滑套(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两个第四齿轮(7)和旋钮(8)。
文档编号G10D3/14GK202957028SQ20122047467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
发明者邓东红, 赵世全 申请人:成都新海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琴弦微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长焦广角模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相机光学器件。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长焦广角模块(tele wide module)0背景技术:近来已经有数码相机技术的诸多发展。一种这样的发展在于光学和机械部分进一 步小型化至毫米和亚毫米
专利名称: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声纹识别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语音信号 处理装置,涉及到一种用说话人的语音信号来辨识说话人身份的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声纹识别方法及系统。背景技术:近年来,随着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
专利名称:集成的光波导器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总的涉及集成的光原器件领域,更具体涉及光束通过衬底材料中集成的光波导传播的集成的光波导器件,具体涉及光电效应为基础而运行的频率转换器和光电调制器,但发明不限于此。光电调制器的实例是相位调制
专利名称:用于光学纤维线缆组件的壳体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其包括壳体上本体和壳体下本体。这些壳体本体通常由塑性材料的注入模制而制成。在所述壳体上本体与所述壳体下本体之间,提供了由凝胶密封材料制成的上衬垫(pad)和下衬垫。
专利名称:Led汽车防雾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雾灯,尤其是一种LED汽车防雾灯。 背景技术:汽车防雾灯包括有壳体、前透镜、聚光杯、发光体,其发光体为白炽灯,为 了提高车辆在雾天行驶的安全性,减轻驾车疲痨,使灯光能发出照度亮、
专利名称:一种候车亭灯箱用led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候车亭灯箱用LED灯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候车亭灯箱用LED灯。背景技术:[0002]现有候车亭广告灯箱的灯光源一般采用40W的荧光灯管,其中一个I米X1. 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