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涉及三弦乐器领域。针对现有三弦极易跑弦、调音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音、尤其便于对音高进行微调且不会发生跑弦现象的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包括:设于琴头的三个弦轴,弦轴包括供琴弦卷绕其上的绕弦部以及驱动绕弦部绕弦的手柄部,绕弦部和手柄部交错轴传动连接;设于琴杆上端、由弦枕和弦锁组成的山口;设于琴鼓鼓皮表面的琴马;以及设于琴鼓鼓框下端的微调装置,微调装置包括固定座、悬挂件以及微调旋钮,悬挂件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固定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悬挂琴弦,微调旋钮与固定座螺纹连接,且微调旋钮的端部从固定座中伸出并指向悬挂件。本发明可在各种三弦乐器上使用。
【专利说明】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三弦乐器领域,特别涉及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三弦,又名“弦子”,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因张有3根弦,故名“三弦”。使用时侧抱于怀演奏,其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首乐。
[0003]三弦的构造较简单,主要分为琴头、琴杆、琴鼓和琴弦四大部分:
琴头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以红木等上等木料制作为佳,上部多为扁铲形,顶端较宽并向后呈弧形弯曲,其上一般雕刻花纹或镶嵌骨饰,也有上部为如意形、雕饰大顶花;下部中间开有长方形通底弦槽,槽侧开有弦轴孔,三个弦轴置于琴头两侧,弦轴呈圆锥体,用红木、花梨等比琴杆稍硬木料制成。
[0004]琴杆为半圆形的柱状体,由指板和背板胶合而成,前平后弧,上端嵌有山口,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方孔之中。指板多用鼓框木料制成,表面平滑不设品位,指板的工艺直接关系到三弦的发音和使用,其长度决定有效弦长;宽度影响到演奏技巧的发挥;厚度涉及变形问题。山口至下端的凹形槽,关系到演奏时的力度变化,并能防止出沙音。琴杆多使用银杏、沙榆、樟、楠、椴、楸或杨木作背板,用红木、紫檀或乌木作指板,既耐磨、不易变形,又重量轻、便于演奏。三弦的琴杆原为实心、粗细基本相同,现改革成上细、下粗(加宽),并将杆内挖空(挖好后再胶指板),使其与琴鼓相通,不仅可减轻琴杆重量,而且还可增大共鸣腔,从而使三弦的音色得到改善。
[0005]琴鼓又叫鼓子或鼓头,是三弦的共鸣箱,它是在略呈椭圆形的鼓框上两面蒙以鼓皮制作而成。鼓框多以原木凿空,或以木片拼接胶合而成,材料选用硬重的乌木、紫檀、红木或花梨木,以红木为好,上下开有装入琴杆的方孔。鼓皮一般为蟒皮,以大蟒中段皮面青花白地者为最好,皮膜经剪裁、润湿、缝竹棍,蒙皮时用浓稠的鱼胶粘合,经垫双板、绑麻绳、砸楔子等过程,要多次进行砸、揉、烙,胶牢以后四周坡口锯一小槽,嵌入竹片或骨片为饰。琴鼓皮面中央,置一竹制长桥形琴马;在琴鼓下端,有一菱形木壳(又称爪扣);琴尾置有倒冠(又称护弦帽)。
[0006]琴弦共三根,使用丝弦、钢丝弦或尼龙钢丝弦,从高音弦起依次为外弦、中弦和内弦,外弦用子弦,中弦用二弦,内弦用老弦。
[0007]现有的三弦其三根琴弦的固定方式一般都是将弦的一端系在琴鼓下面的菱形木壳上,另一端分别卷绕在三个弦轴上,中间搭在琴马和山口上。这种固定方式使得琴弦的松紧度完全依靠弦轴的旋转来调节,而由于现有弦轴都是采用呈圆锥体的木制弦轴,其固定琴弦的方式为:圆锥体的小头端从琴头的一侧弦轴孔穿入,横穿弦槽,进入另一侧弦轴孔,琴弦卷绕在位于弦槽内的弦轴上,通过弦轴与弦轴孔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弦轴的固定,这就要求弦轴与弦轴孔的结合要紧密,不能有丝毫动摇。事实上,在琴弦的张力的作用下,弦轴有向大弦轴孔方向退出的力量,很容易受振跑弦;加之木制材料易腐朽老化,用久了的三弦其弦轴与弦轴孔的配合就会变得不那么紧密。由此可见,这种琴弦的固定方式并不稳定,极容易跑弦,需要经常性调音。另外,由于琴弦的松紧度只能通过弦轴的旋转这唯一的一种方式来调节,故调音操作需要很大的技巧性,对于经验不足的新手而言,快速准确地调准音高是相当困难的。

【发明内容】

[0008]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三弦极易跑弦、调音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音、尤其便于对音高进行微调且不会发生跑弦现象的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琴头的三个弦轴,所述弦轴包括供琴弦卷绕其上的绕弦部以及驱动所述绕弦部绕弦的手柄部,所述绕弦部和所述手柄部交错轴传动连接;
设于琴杆上端的山口,所述山口由弦枕和弦锁组成,所述弦枕嵌设在琴杆上端,所述弦锁设于所述弦枕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弦枕可拆卸连接,所述弦枕和所述弦锁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相配合的供琴弦穿过的缺口;
设于琴鼓的鼓皮表面的琴马;
以及设于琴鼓的鼓框下端的微调装置,所述微调装置包括与琴鼓的鼓框固定连接的固定座、用于悬挂琴弦的悬挂件以及用于调节琴弦松紧度的微调旋钮,所述悬挂件包括用于悬挂琴弦的自由端,以及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固定座可转动连接的固定端,所述自由端可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微调旋钮与所述固定座螺纹连接,且所述微调旋钮的端部从所述固定座中伸出并指向所述悬挂件,当所述悬挂件的自由端悬挂有琴弦时,所述微调旋钮的端部抵在所述悬挂件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弦轴还包括连接所述绕弦部和所述手柄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相通的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连接部与琴头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口伸入开设于琴头的弦轴孔中,所述连接部的空腔内设有蜗轮,所述手柄部的非握持端设有与所述蜗轮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手柄部设有外螺纹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口中并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绕弦部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口中并与所述蜗轮的中心卡合,另一端开设有供琴弦穿入的绕弦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板和主板,所述固定板与琴鼓的鼓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设有定位琴弦的凹槽,所述主板在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开有供琴弦穿入的穿弦口,所述悬挂件通过旋转轴与主板可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弦锁通过旋紧螺钉与所述弦枕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悬挂件的自由端设有用于悬挂琴弦的凸起以及一侧开口的开口槽。
[0014]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三弦琴弦的固定提供了一种由弦轴、山口、琴马和微调装置四部分组成的固定结构,三弦的三根琴弦的一端都系在设于琴鼓鼓框下端的微调装置上,另一端依次穿过琴马和山口分别卷绕在三个弦轴的绕弦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便于调音且不会发生跑弦现象的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由绕弦部和手柄部以交错轴传动连接的方式组成的弦轴在使用中不会发生跑弦的情况,绕弦方便且容易调弦;
2、本发明的山口较现有山口多了弦锁部分,弦锁的使用既可防止琴弦在弹奏过程中跑偏,又可通过调节弦锁压在弦枕上的松紧度对琴弦进行微调;
3、本发明为三弦增设了微调装置,其微调精度优于弦轴,且其设置在琴鼓的鼓框下端,较设置在琴头上的弦轴更利于弹奏者的手触及,调弦更方便。
[0015]另外,微调装置中用于悬挂琴弦的自由端同时设置有凸起和开口槽,这种结构设置使得本发明对于市面上有售的拉钩式穿弦琴弦和卡扣式穿弦琴弦均可适用,可将拉钩式穿弦琴弦的端部套环挂在凸起上,将卡扣式穿弦琴弦的端部金属头卡在开口槽中,且穿弦过程极其简单方便,所以使用本发明在更换琴弦时,可不用考虑所要购买的琴弦种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将本发明实施例应用在三弦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弦轴和山口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微调装置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悬挂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微调装置的剖视图。
[0017]图中:
01.琴头,011.弦轴孔,02.琴杆,03.琴鼓,031.鼓皮,032.鼓框,04.琴弦,1.弦轴,11.绕弦部,111.绕弦孔,12.手柄部,13.连接部,131.第一连接口,132.第二连接口,2.山口,21.弦枕,22.弦锁,23.旋紧螺钉,24.缺口,3.琴马,4.微调装置,41.固定座,411.固定板,4111.凹槽,412.主板,4121.穿弦口,4122.旋钮孔,413.旋转轴,42.悬挂件,421.自由端,4211.开口槽,4212.凸起,43.微调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由弦轴1、山口 2、琴马3和微调装置4这四部分组成,其中,弦轴I共有3个,用于分别固定三根琴弦04,弦轴I固定在三弦的琴头01上;山口 2固定在三弦的琴杆02上端;琴马3设置在三弦琴鼓03的鼓皮031表面,琴马3与鼓皮031不存在连接关系,仅仅借助于搭在琴马3上的琴弦04对琴马3产生的压力使之固定在鼓皮031表面不发生移动,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琴马3在鼓皮031表面的放置位置或者从三弦上取下;微调装置4固定在三弦琴鼓03的鼓框032下端。
[002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弦轴I主要是由以交错轴传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绕弦部11和手柄部12组成,所谓交错轴传动连接是指绕弦部11与手柄部12的轴线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并且运动和动力通过交错轴进行传递,其形式可表现为蜗轮和蜗杆的传动连接、两齿轮间的传动连接以及两螺杆间的传动连接等。在本实施例中,绕弦部11与手柄部12采用蜗轮和蜗杆的传动连接方式,其蜗轮设置在用于连接绕弦部11与手柄部12的连接部13的空腔内,而在手柄部12的非握持端设有与蜗轮相匹配的外螺纹,该手柄部12即具有蜗杆的特性。连接部13设有与其空腔相连通的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口 131和第二连接口 132,连接部13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琴头上,并且第一连接口 131伸入琴头Ol上开设的弦轴孔011中;手柄部12设有外螺纹的一端伸入第二连接口 132中,并与设于空腔内的蜗轮啮合;绕弦部11的一端伸入第一连接口 131中,并与设于空腔内的蜗轮的中心卡合,绕弦部11的另一端开设有供琴弦04穿入的绕弦孔111。旋转手柄部12时,在蜗轮、蜗杆的传动作用下,绕弦部11也会跟着相应旋转,从而将穿入绕弦孔111中的琴弦04缠紧在绕弦部11或者从绕弦部11上松解开。
[002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山口 2包括弦枕21和弦锁22两个组成部分,弦枕21嵌设在琴杆02靠近琴头01的上端,弦锁22通过旋紧螺钉23固定在弦枕21上,弦枕21和弦锁22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相配合的供琴弦04穿过的缺口 24。琴弦04从缺口 24中穿过,弦锁22压在琴弦04上,通过调整旋紧螺钉23旋入的松紧度,可调整弦锁22对琴弦04的压力大小,从而可实现对琴弦04的松紧度进行微调。
[002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微调装置4主要由固定座41、悬挂件42以及微调旋钮43组成。其中:固定座41由固定板411和主板412以垂直或者接近垂直的角度连接而成,固定板411与琴鼓03的鼓框032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板411的顶端设有定位琴弦04的凹槽4111,主板412在靠近固定板411的一端开有供琴弦04穿入的穿弦口 4121 ;悬挂件42包括两个端头,其中一个端头通过旋转轴413与主板412连接,另一个端头为自由端421,悬挂件42的自由端421可绕旋转轴413无阻力转动,也就是说,当自由端421不与任何物体连接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端421始终竖直向下;悬挂件42可以为片状、块状、杆状或者其他形状,其自由端421用于悬挂琴弦04的一端,本实施例中,自由端421设有从一侧开口的开口槽4211,并且设有垂直于自由端421端面的凸起4212,对于卡扣式穿弦琴弦,悬挂时从开口槽4211的侧边开口处将其端部金属头卡在开口槽4211中,对于拉钩式穿弦琴弦,悬挂时将其端部套环挂在凸起4212上,凸起4212的形状不限,高度以琴弦端部套环悬挂时不会掉出为宜;当然,本发明设在自由端421的凸起4212其表现形式也可以是呈倒钩状;本实施例中的微调旋钮43设在主板412上,主板412上开有旋钮孔4122,旋钮孔4122设有内螺纹,微调旋钮43设有与旋钮孔4122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微调旋钮43设有外螺纹的一端从旋钮孔4122中伸出,并指向悬挂件42的自由端421 —侧,当琴弦04悬挂在悬挂件42的自由端421时,微调旋钮43设有外螺纹的端部抵在悬挂件42本体上。
[0023]使用了本实施例中的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的三弦,其琴弦04的固定方式为:先将拉钩式或者卡扣式穿弦琴弦用于固定的一端挂在凸起4212上或者卡在开口槽4211中,再将琴弦04的另一端从主板412的穿弦口 4121穿出,依此跨过固定板411的凹槽4111和琴鼓03上的琴马3,再穿过山口 2的缺口 24,最后穿入绕弦部11的绕弦孔111中,并通过旋转手柄部12带动绕弦部11旋转,最终将琴弦04缠绕在绕弦部11上,即可实现对琴弦04的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弦轴1、山口 2或者微调装置4实现对琴弦04松紧度的调节,以获得所需要的音高。
【权利要求】
1.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琴头(Ol)的三个弦轴(1),所述弦轴(I)包括供琴弦(04)卷绕其上的绕弦部(I I)以及驱动所述绕弦部(11)绕弦的手柄部(12),所述绕弦部(11)和所述手柄部(12)交错轴传动连接; 设于琴杆(02)上端的山口(2),所述山口(2)由弦枕(21)和弦锁(22)组成,所述弦枕(21)嵌设在琴杆(02)上端,所述弦锁(22)设于所述弦枕(21)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弦枕(21)可拆卸连接,所述弦枕(21)和所述弦锁(22)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相配合的供琴弦(04)穿过的缺口(24); 设于琴鼓(03)的鼓皮(031)表面的琴马(3); 以及设于琴鼓(03)的鼓框(032)下端的微调装置(4),所述微调装置(4)包括与琴鼓(03)的鼓框(032)固定连接的固定座(41)、用于悬挂琴弦(04)的悬挂件(42)以及用于调节琴弦(04)松紧度的微调旋钮(43),所述悬挂件(42)包括用于悬挂琴弦(04)的自由端(421),以及通过旋转轴(413)与所述固定座(41)可转动连接的固定端,所述自由端(421)可绕所述旋转轴(413)转动,所述微调旋钮(43)与所述固定座(41)螺纹连接,且所述微调旋钮(43)的端部从所述固定座(41)中伸出并指向所述悬挂件(42),当所述悬挂件(42)的自由端(421)悬挂有琴弦(04 )时,所述微调旋钮(43 )的端部抵在所述悬挂件(42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弦轴(I)还包括连接所述绕弦部(11)和所述手柄部(12)的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设有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相通的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口( 131)和第二连接口( 132),所述连接部(13)与琴头(01)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口(131)伸入开设于琴头(01)的弦轴孔(011)中,所述连接部(13)的空腔内设有蜗轮,所述手柄部(12)的非握持端设有与所述蜗轮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手柄部(12)设有外螺纹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口( 132)中并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绕弦部(11)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口( 131)中并与所述蜗轮的中心卡合,另一端开设有供琴弦(04 )穿入的绕弦孔(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1)包括固定板(411)和主板(412),所述固定板(411)与琴鼓(03)的鼓框(03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411)的顶端设有定位琴弦(04)的凹槽(4111),所述主板(412)在靠近所述固定板(411)的一端开有供琴弦(04)穿入的穿弦口(4121),所述悬挂件(42)通过旋转轴(413)与主板(412)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弦锁(22)通过旋紧螺钉(23)与所述弦枕(2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三弦琴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42)的自由端(421)设有用于悬挂琴弦(04 )的凸起(4212 )以及一侧开口的开口槽(4211)。
【文档编号】G10D1/00GK103489435SQ201310423230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李一林, 王学辉, 陈玉安 申请人:深圳市宝安区进科统筹电子开发部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光学器件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通讯与激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器件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在光学、通讯以及激光领域,我们经常需要对光路进行调节,并固定装配各光学器 件。调节光路的方法很多,主要是采用三维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7)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灯盖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灯盖的密封结构。背景技术:现有技术的灯盖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方式一般都是在灯盖与壳体的相对面上设置密封圈,灯盖在与壳体扣合过程中压缩密封圈实现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6)

    专利名称:具有声音交互功能的钢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琴,尤其是一种具有声音交互功能的钢琴。背景技术:传统钢琴通过键盘上的琴键,牵动钢琴里面包有戎毡的小木槌,继而敲击钢丝弦发出声音。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钢琴也应运而生,虽说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0)

    专利名称:吊钩装置灯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用品,尤其是一种安装在吊钩装置的吊钩梁侧边,在夜晚起吊厂房灯光不易照到的角落货物时(如火车皮内),能通过照明电路的照明灯发光,让起重工人更好的操作,避免了由于光线不好容易引起事故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3)

    专利名称:一种液晶调光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调光器及其制造方法,该调光器是用胆甾相液晶制成一种特殊的调光器,该调光器的反射光波长由所加电压来控制,可以使反射光颜色从红→绿→蓝快速变换,实现彩色显示。本专利的核心技术是使调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0)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及开闭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已公开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06-119474披露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排出托盘,其设置在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