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显示驱动设备、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驱动显示器比如液晶显示器等的驱动设备。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减少可见模式图案等的显示器的驱动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各种个人计算机(PC)比如台式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中,已经广泛使用了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设备,LCD)。要在这样的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经过由PC等构成的主机设备的图形控制器加以处理,然后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主机的OS对每一种颜色R(红)、G(绿)和B(蓝)支持256种浓淡度(灰度,gradation),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在液晶显示器上实际上只对每一种颜色支持由6个比特组成的64种浓淡度(0到63)。因而,在显示时,有必要将每一种颜色的浓淡度乘以4,并且使用通过控制每一个点(每一像素)的照亮时间来实现多倍浓淡度(multi-gradation)的FRC(FrameRateControl,帧频控制)。图25(a)到图25(e)的视图用于说明传统FRC的一个基本动作,其中,图示了在第63级浓淡度(第63灰度级)和第62级浓淡度(第62灰度级)之间的多倍浓淡度。如图16(a)所示,对于第63级浓淡度,每一点在第63级浓淡度恒定地显示。类似地,如图16(e)所示,对于第62级浓淡度,每一点在第62级浓淡度恒定地显示。而在图16(c)所示的第62.5级浓淡度(它是一个中间浓淡度)的情况下,该第62.5级浓淡度是通过一种模式图案的视觉平均来实现的,该模式图案延续两帧(帧N和帧N+1),其中,每一个点按第63级浓淡度和第62级浓淡度显示。注意,在液晶显示器中,两帧构成一个循环(周期),在观看特定像素的情况下,如果该像素的极性在第一帧中是正(+),则在下一帧中变为负(-)。在一个两帧的循环中,像素是由交流电(例如60Hz)驱动的。取决于液晶显示器的类型,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用于反转相邻液晶像素的极性。图16(c)图示了一个格子模式图案(方格错落排列为阵列的图案,棋盘格图案)。另外,在图16(b)所示的第62.75级浓淡度中,在每一个点,第63级浓淡度和第62级浓淡度按照2∶1的比例混合,准备了三种不同的帧。这样,通过每三个帧(帧N,帧N+1和帧N+2)的视觉平均实现第62.75级浓淡度。另外,在图16(d)所示的第62.25级浓淡度中,在每一个点,第63级浓淡度和第62级浓淡度按照1∶2的比例混合,准备了三种不同的帧。这样,通过每三个帧(帧N,帧N+1和帧N+2)的视觉平均实现第62.25级浓淡度。注意,不是使用1∶3或者3∶1的比例,而是1∶2或者2∶1的比例,这是因为考虑了液晶的转换速率(信号响应速率)的视觉因素,等等。作为在公开出版物中描述的传统技术,存在一种根据要显示的数据中的颜色数量是否是预定数量的颜色、或者少于或者超过所述预定数量的颜色来改变帧频的技术(例如见专利文献1)以防止安装在便携式信息终端设备上的彩色液晶屏幕上出现闪烁现象。日本专利公开No.2002-149118(pp5-6,图1)。这里,存在几种LCD驱动方法。在竖直行(V行)和水平行(H行)的反转驱动方面,有1HIV反转LCD驱动、2HlV反转驱动、1H2V反转驱动、2H2V反转驱动等。1H1V反转LCD驱动进行反转以形成普通格形图案,2HlV反转驱动每两个H行反转图案,然后对每一个V行反转该图案,1H2V反转驱动每一个H行反转图案,然后每两个V行反转该图案。2H2V反转驱动每两个H行反转图案,然后每两个V行反转该图案。同时,类似地,存在若干种用于多倍浓淡度的FRC方法。由于在广泛使用的传统FRC方法中没有考虑前述LCD驱动方法,当显示第x.5级浓淡度(x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由显示器的浓淡度确定,例如为0到62),例如第62.5级浓淡度时,出现固定的模式图案显示误差。换句话说,例如,在64级浓淡度LCD应用用于256级浓淡度显示的FRC的情况下,当LCD应用如今使用的代表性FRC方法显示图像时,取决于LCD驱动方法和FRC模式图案的组合,出现固定的模式图案显示误差。当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的混合比,比如第63级浓淡度和第62级浓淡度的混合比,不是1∶1时,例如当混合比为1∶2或者2∶1时,有三种固定模式图案,如图16(b)和16(c)所示。这三种固定的模式图案的排列在一个方向偏移。结果,当仅仅使用传统的FRC方法时,就出现动态的显示误差(波形纹),其中,倾斜的条形图案看起来象在流动。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改变帧频来防止闪烁。但是,这种技术只在LCD分辨率低(比如在移动电话中(240×320点))并且屏幕频率能够提高的时候应用。例如,在XGA(扩展图形阵列)中,用于PC等的分辨率是1024×768点,这个分辨率大约比移动电话大10倍。另外,在PC中,通过双像素同时传输,像素传输率(pixeltransferrate)大约为100MHz,几乎不可能保持看不见闪烁的60Hz的屏幕频率(screenfrequency)。因此,难以增加屏幕频率。另外,高分辨率LCD的屏幕频率也不容易增加,因为屏幕频率增加会导致功耗和制造成本上升。因此,难以将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应用于用于PC等的LCD。
发明内容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应用驱动反转方法的显示器比如液晶显示器(LCD)中取消视觉上可识别的固定模式图案显示。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消除动态模式图案显示,其中,条形图案看起来在特定方向流动。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向64级浓淡度显示器提供例如能够与256级浓淡度显示器相比的图像质量。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即使对于高图像质量消除了模式图案显示,也能制造廉价的产品。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驱动设备,用于从主机接收用第一浓淡度表示的数据,并在支持低于第一浓淡度的第二浓淡度的显示器上进行第一浓淡度显示,该显示驱动设备包括反转驱动方法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显示器的反转驱动方法;以及输出装置,用于使用与所述反转驱动方法识别装置所识别的反转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相同的FRC(帧频控制)模式图案向所述显示器输出像素数据。这里,所述的显示驱动设备的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反转驱动方法识别装置所识别的反转驱动方法是下述任意之一2H1V反转驱动方法,其中,将模式图案每2H行反转,然后每V行反转;1H2V反转驱动方法,其中,将模式图案每H行反转,然后每2V行反转;2H2V反转驱动方法,其中,将模式图案每2H行反转,然后每2V行反转;并且,所述输出装置使用2H1V、1H2V和2H2V中任何一个的FRC模式图案输出每一个像素的数据,所述FRC模式图案与所述反转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相同。另外,所述显示驱动设备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反转驱动方法识别装置使用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中的寄存器识别所述反转驱动方法。同时,一种图像显示系统,比如应用本发明的笔记本PC,包括用交流电驱动的显示器,该显示器按像素由预定的驱动方法以反转方式驱动;以及驱动设备,用于产生与所述预定驱动方法所拥有的模式图案相同的FRC模式图案,并驱动所述显示器以使之能够以高于所述显示器所拥有的浓淡度的浓淡度进行表现。但是,所述预定驱动方法所拥有的模式图案和FRC模式图案二者都是1H1V的情况不在内。所谓的1H1V是指每H行反转模式图案,而后每V行反转该模式图案,比如在错落阵列(棋盘格形状的模式图案)中。这里,该图像显示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由所述驱动设备产生的FRC模式图案是第x.5级浓淡度模式图案,x是由显示器所拥有的浓淡度所确定的大于等于0的整数。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本发明所应用的图像显示系统包括用交流电驱动的显示器,该显示器按像素由预定的反转驱动方法以反转方式驱动;以及驱动设备,用于使用FRC模式图案驱动所述显示器,使显示器能够以高于所述显示器所拥有的浓淡度的浓淡度进行表现。该图像显示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驱动设备驱动所述显示器,以在每一个像素中用所述反转驱动方法和FRC模式图案的组合均衡中央驱动电位(centralpotentialofdrive)。但是,与在上述图像显示系统中一样,所述反转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和所述FRC模式图案都是1H1V的情况除外。另外,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显示驱动设备,用于在支持低于第一浓淡度的第二浓淡度的显示器上进行第一浓淡度显示,该显示驱动设备包括模式图案生成装置,用于通过对每一个像素分配连续的、被包括在第二浓淡度中的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A和B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来生成FRC(帧频控制)模式图案;以及移动装置,用于在不同方向将相邻行移动每一行或者多行,所述行是所述模式图案生成装置所生成的FRC模式图案的行。这里,如果所述显示驱动设备的特征在于在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的混合比不是1∶1的条件下所述移动装置交替移动奇数行和偶数行,则可以限制动态模式图案的出现。另外,所述显示驱动设备的特征可以在于,其中,如果进行极性反转驱动,作为所述移动装置移动的一个单元的所述多行是极性抵消的行的组合。例如,在竖直极性被抵消的情况下,所述抵消极性的行的组合可以是水平的两行(2H行)和水平的四行(4H行)。另外,应用本发明的显示驱动设备包括设置为对应于FRC(帧频控制)模式图案的水平地址和竖直地址的平铺表,所述FRC模式图案是通过对每一个像素分配连续的、被包括在第二浓淡度中的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A和B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来形成的;以及环形计数器,用于在不同方向将所述平铺表的行移动每一行或者多行。这里,所述显示驱动设备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环形计数器根据一个屏幕的结束将奇数行和偶数行移动一行。另外,所述显示驱动设备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环形计数器响应于一屏的结束,对每一组多个行,将所述行移动一行。另外,从方法的角度看,本发明是一种显示方法,用于从主机接收用第一浓淡度表示的数据,并在支持低于第一浓淡度的第二浓淡度的显示器上进行第一浓淡度显示,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识别所述显示器的反转驱动方法;以及使用与所识别的反转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相同的FRC模式图案向所述显示器输出像素数据。这里,该显示方法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识别步骤利用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中的寄存器识别反转驱动方法。另外,从另一个角度看,本发明是一种显示方法,用于在支持低于第一浓淡度的第二浓淡度的显示器上进行第一浓淡度显示,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用预定模式图案对第x.5级浓淡度显示中的帧N和帧N+1进行反转驱动(x是所述第二浓淡度确定的大于等于0的整数);以及使用一个FRC(帧频控制)模式图案向所述显示器输出像素数据,该FRC模式图案能够使用与所述反转驱动的组合在每一个像素中均衡中央驱动电位。但是,所述预定模式图案和FRC模式图案都是1H1V的情况除外。这里,该显示方法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FRC模式图案与以反转方式驱动的所述预定模式图案相同。同时,应用本发明的一种显示方法包括通过对每一个像素分配连续的、被包括在第二浓淡度中的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A和B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来生成FRC模式图案;在不同方向将相邻行移动每一行或者多行,所述行是所生成的FRC模式图案的行;以及使用通过上述移动形成的模式图案向所述显示器输出像素数据。这里所述显示方法的特征可以在于,在所生成的FRC模式图案中,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的混合比不是1∶1。根据本发明,通过消除在低浓淡度显示器上实现高浓淡度显示时视觉可见的固定模式图案显示或者动态模式图案显示,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显示。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a)和1(b)的视图用于说明LCD驱动的基本方面;图2(a)和2(b)的视图用于说明固定模式图案显示误差的原因;图3的视图用于解释固定模式图案显示误差的原因;图4(a)到4(e)的视示了根据FRC方法的第x.5级浓淡度的模式图案的例子;图5(a)到5(d)的视图用于图示LCD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的例子;图6的视示了示于图4(a)到4(e)的FRC方法和示于图5(a)到5(d)的LCD驱动方法的组合的模拟结果;图7的框示了应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总体配置;图8的视示了图形芯片的功能模块的一个例子;图9的视示了作为实施例1的特征配置,x.50像素发生器的功能模块的一个例子;图10的流程图用于图示使用x.50像素发生器的处理,由图8中的图形芯片执行;图11(a)到11(d)的视图用于说明动态模式图案显示误差的原因,例如在使用代表性的FRC方法使得用于笔记本PC的64级浓淡度显示器显示256级浓淡度时;图12(a)到12(c)的视图用于说明应用实施例2的新的FRC方法;图13(a)和13(b)的示意图用于解释当两种类型的浓淡度以1∶7的浓淡度混合时电路的实现方法;图14的示意示了作为实施例2的特征配置的x.25像素发生器的功能模块的一个例子;图15是一个流程图,图示了由示于图8的图形芯片执行的使用x.25像素发生器的处理;图16(a)到16(c)的视图用于说明在例如将LCD用作显示器的情况下应用对每一行交替移动行的FRC方法时的问题;图17(d)到17(f)的视图用于说明在例如将LCD用作显示器的情况下应用对每一行交替移动行的FRC方法时的问题;图18(a)到18(c)的视图用于说明示于实施例3的FRC方法;图19(d)到19(f)的视图用于说明示于实施例3的FRC方法;图20(a)到20(c)的视示了2H1V反转的LCD驱动和应用实施例3的FRC数据之间的关系;图21(a)到21(c)的视示了4H1V反转的LCD驱动和应用实施例3的FRC数据之间的关系;图22(a)和22(b)的示意图用于解释在实施例3中两种类型的浓淡度以1∶7的比例混合时电路的实现方法;图23的示意图用于说明作为实施例3中的配置,x.25像素发生器的功能模块的一个例子;图24的流程示了由图8所示的图形芯片执行的实施例3的处理;图25(a)到25(e)的视图用于说明传统的FRC的一个基本动作。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在详细说明组成部件之前,为了便于理解,首先说明LCD驱动的基本方面以及FRC(帧频控制,FrameRateControl)中的固定模式图案显示误差。图1(a)和1(b)的视图用于说明LCD驱动的基本方面。在图1(a)中,对于2H1V反转LCD驱动中图示了整个屏幕上的LCD驱动,其中,表示了帧N和帧N+1中的反转LCD驱动。这里,每一个像素是由交流电独立驱动的。另外,图1(a)图示了2H1V反转LCD驱动,其中,执行组合了每两个H行的反转和每一个V行的反转的LCD驱动。在图1(b)中,图示了按像素考察的LCD驱动信号。该LCD由交流电信号驱动,在每一个交流电信号中,一个周期由两个帧构成,也就是帧N和帧N+1。理想的是交流电信号相对于0V在电平上是对称的。接下来说明在显示第x.5级浓淡度(x是由LCD所支持的浓淡度级数例如0到62确定的大于等于0的整数),例如第62.5级浓淡度时出现的固定模式图案显示误差。图2(a),2(b)和3的视图用于说明出现固定模式图案显示误差的原因。这里,以第62.5级浓淡度作为例子。首先,在用FRC在帧N中显示第62.5级浓淡度时,为了更精细地混合第62级浓淡度和第63级浓淡度,应用如图2(a)所示的由所述两级浓淡度构成的格形图案。当如图2(a)所示将该格形图案乘以这样的2H1V反转LCD驱动时,LCD上的数据变为具有这样的内容由每一对+63和-62以及每一对-63和+62组成,如图2(a)中右边的图所示。同时,在图2(b)所示的帧N+1中,第62级浓淡度和第63级浓淡度与图2(a)中的FRC相比被反转了,在2H1V反转LCD驱动中像素的极性被反转了。当这些模式图案和2HlV反转LCD驱动相乘时,LCD上的数据所取的值的内容由每一对-62和+63以及每一对+62和-63组成,如图2(b)中右边的图所示。当用如图2(a)和2(b)所示的FRC和2H1V反转LCD驱动显示第62.5级浓淡度时,整个屏幕变为第62.5级浓淡度,从而,屏幕乍看起来是均匀的。但是,实际上,如图3所示,不受欢迎地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第62.5级浓淡度,也就是中心位置偏移了+1级浓淡度的第62.5级浓淡度和中心位置偏移了-1级浓淡度的第62.5级浓淡度。从而,当图2(a)和图2(b)加起来时,在显示的图像中,如图3中右图所示的+1值和-1值会每两行重复一次。这样的每两行出现的浓淡度偏移导致了微妙的颜色差异,图像看起来就有2H条纹。在这方面,发明人集中考察了FRC方法和LCD驱动方法的组合,研究了中心位置的这种偏移的出现因素。要进行这种组合的FRC方法和LCD驱动方法的类型示于图4和图5中,其组合结果示于图6中。图4(a)到4(e)的视图用于图示根据FRC方法的第x.5级浓淡度的模式图案的例子。这里,以第63级浓淡度和第62级浓淡度的组合所获得的第62.5级浓淡度的模式图案作为例子。用黑底白字表示第63级浓淡度的像素,用白底黑字表示第62级浓淡度的像素。在每一个视图中,上图表示帧N,下图表示帧N+1。这些浓淡度模式图案交替重复。图4(a)图示了1H1V反转FRC,图4(b)图示了2H1V反转FRC,图4(c)图示了2H2V反转FRC,图4(d)图示了1H行反转FRC,图4(e)图示了帧反转FRC。同时,图5(a)到图5(d)的示于图示了LCD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的例子。在每一个视图中,上示了帧N,下示了帧N+1。上图和下图的浓淡度模式图案中的像素极性发生变化,并交替重复。正(+)电位的像素用黑底白字表示,负(-)电位的像素白底黑字表示。图5(a)图示了1HlV反转LCD驱动,图5(b)图示了2H1V反转LCD驱动,图5(c)图示了2H2V反转LCD驱动,图5(d)图示了1H行反转LCD驱动。图6的视示了示于图4(a)到4(e)的FRC方法和示于图5(a)到5(d)的LCD驱动方法的组合的模拟结果。排列了五种反转FRC方法,四种LCD驱动方法,并以矩阵形式列举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里,中心偏移了+1级浓淡度的像素用黑底白字表示,中心偏移了-1级浓淡度的像素用白底黑字表示。在基于黑白表示模式图案的模拟结果中,在某些情况下从视觉上可以看到固定的模式图案。当观察图6的模拟结果时,可以新发现在LCD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和FRC方法的模式图案相互不同的情况下不受欢迎地形成两种第x.5级浓淡度其中,中心偏移+1级浓淡度和-1级浓淡度。尽管从LCD的可靠性的角度来说,这些不同的浓淡度的偏移的存在仍然处于不会造成问题的水平,但是所得到的图像在视觉上看来好象具有不同的浓淡度,因而在图像质量方面不能与没有极性FRC的情况相比。另一方面,最后还发现,在LCD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和FRC方法的模式图案相同的情况下,不存在不同的浓淡度,可以用64级浓淡度LCD获得可与256级浓淡度LCD的图像质量相比的图像质量。注意,尽管传统上已经使用了1H1V反转FRC模式图案和1HlV反转LCD驱动模式图案,但是还没有考虑过FRC方法和LCD驱动方法的组合。因此,对于当LCD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和FRC方法的模式图案相同时图像质量较好的结论,可以说除了一对1H1V反转之外,FRC方法和LCD驱动方法的组合是本发明人的新发现。注意,对于前述现象,当换一个视角时,通过驱动LCD以使得如图3所示那样的偏移不存在而中央驱动电位在每一个像素中都相同时,可以用64级浓淡度LCD获得可与256级浓淡度LCD相比的图像质量。只要能够使中央电位在每一个像素中都一样,就不总是需要LCD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和FRC方法的模式图案是一样的。例如,记住在频率上升的情况下,一个组不是由两个帧构成而是由四个帧构成,同样的模式图案在正极性和负极性输出。这样,可以使中央驱动电位一样。下面详细描述应用本实施例的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的驱动设备。图7是一个框图,图示了应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整体配置。该图像显示系统由连接到用于驱动显示设备的主机的LCD驱动设备1以及属于用于实际显示图像的显示器的LCD显示模块2构成。该LCD模块2通过LCD接口(I/F)6连接到LCD驱动设备1。在构成笔记本PC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情况下,这些LCD驱动设备1和LCD模块2被容纳在一个机壳中。当各个功能象在台式PC中那样分散开时,LCD驱动设备1被配置为单个PC单元,LCD模块2被配置为单个显示设备。在本实施例中,LCD模块2包括显示64级浓淡度的功能(也就是支持64级浓淡度),LCD驱动设备1包括允许64级浓淡度的LCD模块2通过FRC显示具有256级浓淡度的像素数据的功能。该LCD驱动设备1包括一个对像素数据进行膨胀处理的图形芯片10以及膨胀图像的图形存储器7。该图形芯片10通过连接到执行应用程序的主机系统(未图示)的系统总线接收要输出的由256级浓淡度组成的数据。然后,LCD驱动设备1将使用所述图形存储器7膨胀了的像素数据通过LCD接口(I/F)6输出到LCD模块2。另外,作为该实施例中的特征配置,该图形芯片10执行前述FRC。同时,LCD模块2包括与LCD驱动设备1的图形芯片10进行通信的显示板驱动芯片8、由该显示板驱动芯片8驱动并实际显示图形的LCD(液晶显示器件)9。向LCD模块2添加了指示LCD9的驱动方法的寄存器,如图7所示,该寄存器例如由四个比特h1,h0,v1和v0组成。所述图形芯片10读取由这四个比特组成的、指示LCD驱动方法的信息,并选择与这些LCD驱动方法匹配的FRC方法。这里,指示LCD驱动方法的所述寄存器的比特结构描述如下h(1..0)00无H反转011H反转102H反转11NAV(1..0)00无V反转011V反转102V反转11NA注意,作为使用这四个比特的连接方法,除了直接连接方法(并行读取)之外,有一种通过将这些比特分配给LCD模块2中已存在的EDID(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xtendedDisplayIdentificationData)来进行串行读取的方法。如果对该EDID(它是从显示器到主机传输与显示有关的信息的规范)进行分配,则LCD接口中的连接的数量不增加。图8的视示了图形芯片10的功能模块的一个例子。本实施例所应用的图形芯片10包括一个用于接收像素数据的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以及一个用于识别LCD模块2中的LCD驱动方法的LCD驱动方法识别单元12。另外,该图形芯片10包括一个用于产生第x.50级浓淡度比如第62.5级浓淡度的像素的x.50像素发生器20、一个用于产生第x.25级浓淡度比如第62.25级浓淡度的像素的x.25像素发生器30、一个用于产生第x.75级浓淡度比如第62.75级浓淡度的像素的x.75像素发生器40。另外,所述图形芯片10包括用于将从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输入的x.00像素和由各个发生器各自生成的像素多路复用到一个像素中,并输出该多路复用像素的多路复用器(MUX)13。在所述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中,所输入的256级浓淡度的像素数据进行与LCD9所支持的浓淡度级数相匹配的转换,输出由第63级、第62.75级、第62.5级、第62.25级、......第0.50级、第0.25级、第0级浓淡度组成的像素数据。从多路复用器(MUX)13,输出用按像素对应于LCD9的浓淡度例如第0到第63级浓淡度的浓淡度表示的像素数据。图9的视示了作为实施例1的特征配置的x.50像素发生器20的功能模块的例子。该x.50像素发生器20包括一个相应于设置在如上所述的V反转寄存器和H反转寄存器中的数据建立的4×4表21,以及一个选择器,后者用于根据对应于H地址的低二位和V地址的低二位的表输出数据0和数据1。在表达第x.50级浓淡度(例如第62.5级浓淡度)的情况下,当从选择器22输出0时,对每一个像素选择x(例如62)。另外,当从选择器22输出1时,对每一个像素选择x+1(例如63)。图10的流程示了使用x.50像素发生器20的处理,该处理由示于图8的图形芯片10执行。在图形芯片10中,在打开电源之后,首先,通过LCD驱动方法识别单元12设置H反转寄存器和V反转寄存器(步骤101)。之后,如图9所示,在x.50像素发生器20中建立对应于所设置的数据的4×4表21(步骤102)。接下来,x.50像素发生器20通过所述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接收输入的像素数据(步骤103),并在该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中判断输入的像素数据是否是x.50(步骤104)。当像素数据不是x.50时,通过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直接输出作为x.00的像素数据,或者通过x.25像素发生器30或者x.75像素发生器40分别输出作为x.25或者x.75的像素数据(步骤107),处理返回步骤103。当在步骤104向上数据是x.50时,由选择器22根据对应于H地址的低二位和V地址的低二位的4×4表21输出数据0或者数据1(步骤105)。然后,x.50像素发生器20在数据为0是输出x,在数据为1时输出x+1(步骤106)。然后,处理返回步骤103,从这里重复相同的处理。如上所述,例如,当使得用于笔记本电脑的64级浓淡度LCD显示256级浓淡度时,传统上,在使用代表性的FRC的方法的情况下,有时候会发生固定模式图案的显示误差。但是,在实施例1中,集中解决和优化了LCD驱动方法和FRC模式图案的组合,从而能够消除固定模式图案的发生。具体地,LCD驱动设备1识别与之连接的LCD模块2的LCD驱动方法,进行控制而生成与所识别的LCD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相同的FRC模式图案。这样,当显示第x.50级浓淡度比如第62.5级浓淡度时,可以防止出现两种类型的第x.50级浓淡度,从而限制了固定模式图案的出现。这样,实施例的LCD驱动设备能够对付近年来对更高图像质量的需求。在实施例1中,已经描述了消除在第x.50级浓淡度比如第62.5级浓淡度中出现的固定模式图案的级数。在实施例2中,描述了在浓淡度的混合比不是1∶1的情况下,例如在第62.75级浓淡度和第62.25级浓淡度的情况下,限制动态模式图案的发生的级数。注意,对于与实施例1类似的功能,使用类似的附图标记,并在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首先,在详细描述组成部件之前,为了便于理解,先描述动态模式图案的显示误差。图11(a)到11(d)的视图用于说明例如在通过使用代表性的FRC方法用用于笔记本电脑的64级浓淡度LCD来显示256级浓淡度时动态模式图案显示误差的原因。在将这里的两种浓淡度类型用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表示的情况下,这里所产生的动态模式图案在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的混合比不是1∶1(例如是1∶2,1∶3,3∶1,2∶1等)时可能会出现。在图11(a)到11(d)中,以第63级浓淡度和第62级浓淡度的混合比为2∶1的情况作为例子。这里,A和B是由显示器所支持的浓淡度所确定的大于等于0的有序数。图11(a)图示了在帧N的情况下的FRC的一个例子。当在屏幕上第63级浓淡度和第62级浓淡度的比例为2∶1时,出现如图所示的倾斜条形图案。即使在其它排列的情况下,也会出现预定的条形图案。另外,当将示于图11(a)的该模式图案向右移动一行时,该模式图案变为如图11(b)所示。当将该图案进一步向右移动又一行时,图案变为如图11(c)所示。如上所述,当只向右移动所述模式图案时,固定模式图案只是流动,出现如图11(d)所示的波形纹。具体地,对于动态模式图案的出现原因,首要的原因是当两种浓淡度的混合比不是1∶1时(例如为2∶1时),两种浓淡度在屏幕上的排列形成倾斜的图案。另外,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所述模式图案到目前为止只是向右移动,因而由第一原因造成的固定模式图案看起来是流动的。图12(a)到12(c)的视图用于说明应用实施例2的一种新的FRC方法。为了解决上述两个原因,在实施例2中,首先考察通过将模式图案随机化来使得模式图案看起来不是固定模式图案。另外,为了防止模式图案看起来在特定方向流动,其次还考察了将相互相邻的行的移动方向反转。为此,在实施例2中,根据行是奇数还是偶数,对每一帧反转行的移动方向。例如,奇数行左移,偶数行右移。首先,在示于图12(a)的模式图案(帧N)中,奇数行被左移,偶数行被右移。然后,在帧N+1中,如图12(b)所示转换模式图案。而且,将奇数行左移,偶数行右移。然后,在帧N+2中,如图12(c)转换图案模式。这样,奇数H行和偶数H行的移动方向分别向左以及向右改变。这样,模式图案就变为随机的,限制了其看起来是固定的模式图案。另外,反转相邻行的移动方向,从而,可以防止模式图案看起来在特定方向流动。下面描述实施例2的实现的例子。图13(a)和13(b)的示意图用于说明当两种类型的浓淡度的混合比例为1∶7时电路的实现方法。图13(a)图示了一个作为所述电路的例子的8位环形计数器,图13(b)图示了一个8×8平铺表(tiletable)的例子。在图13(a)中,提供了八个寄存器,并形成按照A,B,C,D,E,F,G或H的顺序打开的8位环形计数器。然后,该8位环形计数器的输出被连接到如图13(b)所示的8×8平铺表,这样,奇数H行和偶数H行可以在相互反向的方向上移动。可以通过重复如上所述的8×8平铺表来配置整个屏幕。根据如图13(a)和13(b)所示的实现方法,即使在按照1∶7的比例混合两种浓淡度时,基本上添加的电路是八个寄存器,这事必须的最低限度。另外,可以将功耗的增加最小化。尽管存在具有八个平铺表的方法,仍然需要8个平铺表和切换电路,导致电路的尺度变大。根据如图13(a)和13(b)所示的方法,可以在限制电路尺度的情况下消除波纹而不用提高屏幕频率。接下来使用示于图7的图像显示系统描述应用实施例2的系统配置。用如图7所示的LCD驱动设备1的图形芯片10来实现实施例2的一个功能。但是,如果图形芯片10只用于实施例2的功能,则不需要4比特寄存器。另外,实施例2是在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的混合比不是1∶1时要应用的实施例,是由如图8所示的x.25像素发生器30和x.75像素发生器40实现的。图14的示意示了作为实施例2的特征配置的x.25像素发生器30的功能模块的一个例子。所述x.75像素发生器40也可以用类似的配置实现。所述x.25像素发生器30包括三个寄存器。该x.25像素发生器30包括3位环形计数器31(其中,A,B和C按此顺序打开)、作为用于交替移动奇数H行和偶数H行的平铺表的3×6表32以及选择器33,后者用于根据对应于H地址的两位和V地址的三位的3×6表32输出数据0或者数据1。该3位环形计数器31通过垂直同步信号(V同步)的偏移时钟工作。向x.25像素发生器30通过如图8所示的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输入由第63、62.75、62.5、62.25、...0.50、0.25和0级浓淡度组成的像素数据。对于每一像素,通过图14所示的功能,从x.25像素发生器30输出第63、62、......2、1和0级浓淡度的像素数据到所述多路复用器(MUX)13。图15的流程示了由图8所示的图形芯片10执行的使用x.25像素发生器30的处理。在电源打开之后,图形芯片10通过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接收输入的像素数据(步骤201)。接下来,判断输入的像素数据是否是x.25(步骤202)。当像素数据不是x.25时,通过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直接输出作为x.00的像素数据,或者通过x.50像素发生器20或者x.75像素发生器40分别输出作为x.50或者x.75的像素数据(步骤203),处理返回步骤201。当步骤202的像素数据为x.25时,根据对应于H地址和V地址的3×6表32从选择器33输出数据0或者数据1(步骤204)。然后,x.25像素发生器30在数据为0时输出x,在数据为1时输出x+1(步骤205)。这里,判断是否结束了对一屏的处理。换句话说,判断是否完成了对V行的处理(步骤206)。当对一屏的处理还没有结束时,处理直接返回到步骤201,从之重复相同的处理。当结束了一屏的处理时,将3位环形计数器31移动1(步骤207)。然后,处理返回步骤201,从之重复相同的处理。如上详细所述,在实施例2的新的FRC方法中,当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的混合比不是1∶1(例如为1∶2,1∶3,3∶1,2∶1等)时,交替移动偶数行和奇数行。从而,使得模式图案变为随机的,从而,可以消除模式图案看起来是固定的图案的问题。另外,由于相邻行的移动反向是反的,这使得可以消除模式图案开起来在特定方向流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令人满意的是当在H行方向看模式图案时,按照设计设置混合比。如上所述,可以说实施例2是最简单的方法,在许多种方法中也最容易消除动态模式图案显示中的噪声。注意,尽管在前述例子中描述了在H方向移动的情况,也可以应用实施例2在V方向移动或者在45度方向移动。另外,实施例2不仅可以应用于LCD,而且能应用于其它显示器。在实施例2的技术中,进行了这样的配置,使得通过交替移动偶数行和奇数行使得模式图案变为随机的。在此实施例3中,将要描述一种限制干涉条纹的技术,当将实施例2应用于由交流电(进行极性反转)驱动的显示器比如LCD9时可以观察到所述干涉条纹。注意,对于与实施例1和/或实施例2类似的功能,使用类似的附图标记,并在这里省略了其详细说明。图16(a)到16(c)和图17(d)到17(f)的视图用于说明在例如将LCD9用作显示器的情况下应用实施例2所述的每一行移动行的FRC方法时的问题。这里作为例子的LCD驱动是1H1V反转LCD驱动,其中,对每一帧反转极性。当在图16的最左端图示的LCD驱动乘以每一帧中由1和0组成的FRC模式图案时,获得LCD上的数据(用+1,-1和0表示)。当对每一行对LCD上获得的数据的值绘制曲线时,其结果变为图16最右端的样子。在示于图16(a)中的帧1中,对于每一个垂直行(在竖直方向延伸的行,V行)抵消(中和)垂直行的值,通过将各像素的数据的值加起来获得的结果变为0。之后,在每一帧的FRC模式图案中,如实施例2所述,在水平行(在水平方向延伸的行,H行)中在相互反转的方向移动相邻的行。这里,奇数行对每一帧向右移,偶数行对每一帧向左移。结果,在示于图16(b)的帧2中和示于图16(c)的帧3中,在LCD上的将LCD驱动和FRC相乘获得的数据中,不受欢迎地存在+1的组和-1的组。在这种情况下,在垂直方向的值变为如最右端所示。在水平行中,存在这样的点其中,将各像素的数据的值加起来而获得的结果变为正(+)和负(-)。另外,在图17(d)到17(f)中图示了帧4到帧6。在图17(d)中在垂直方向的值被抵消了,但是,在图17(e)所示的帧5和图17(f)所示的帧6中,在LCD上的通过将LCD驱动和FRC相乘获得的数据中,存在+1的组和-1的组。对于每一个垂直行都出现这样的值差,作为干扰噪声。当在60Hz驱动LCD9时,从左边起和从右边起的数据波相遇,从而出现6个帧形成一个周期的10Hz的驻波噪声(闪烁噪声,flashingnoise)。从而,在实施例3中,在垂直方向,对于相邻的正和负像素安排同样的模式图案,并保持这个关系。这样,FRC的行被移动,使得在垂直方向,正负极性总是抵消。图18(a)到18(c)和图19(d)到19(f)的视图用于说明示于实施例3的FRC方法。图18(a)到18(c)图示了第一帧到第三帧,图19(d)到19(f)图示了第四帧到第六帧。在该实施例3中,采用了这样的配置在垂直方向,对于相邻的正负像素安排同样的模式图案,并保持这样的关系。具体地,第一2H行(技术2H行)向右移,接下来的2H行(偶数2H行)向左移。对于示于图18(a)的帧1,在图18(b)所示的帧2中,每两个抵消极性的行(作为抵消极性的块)左移和右移FRC数据。在图18(b)中,作为第一块的两个行都向右移1,作为下一个快的两个行都向左移1。对于LCD上的作为LCD驱动和FRC数据相乘的结果的数据,在每两行的垂直行(V行)中,+1和-1在相同的位置上出现。结果,如图中最右端所示,当从垂直方向看时,所有V行中的值被抵消(中和),所述值加在一起保持为0。类似地,还是在图18(c)中,对于在垂直方向相邻的正负像素安排同样的模式图案,在保持这种关系的同时左右移动FRC数据。结果,如图最右端所示,V行中的加法的结果保持为0。另外,在图19(d)到19(f)中图示了帧4到帧6。在图19(d)中,与图18(c)所示相比,LCD驱动的极性被反转了,并且,对于每一个两行的块,将FRC数据左右一个一个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在V行的方向上,LCD上的数据被中和(抵消)。另外,在示于图19(e)的帧5和示于图19(f)的帧6中,对于每一帧反转LCD驱动的极性,对于每一个2行的快,将FRC数据左右一个一个移动。结果,在每一帧中,在V行的方向上LCD上的数据被抵消(中和)。这样,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为了防止固定的模式图案在特定方向流动,特定两行的一个块向右移动,下一个两行的块向左移动。这样,在垂直行(V行)中的正负极性总是被抵消,从而,可以防止出现驻波。图20(a)到20(c)的视示了2H1V反转的LCD驱动实现的极性和应用实施例3的FRC数据之间的关系。这里,为了比较,图示了1H1V反转的LCD驱动实现的极性。图20(a)图示一个帧1,图20(b)图示了在帧1后面的帧2,图20(c)图示了在帧2后面的帧3。在2H1V反转的LCD驱动中,如图20所示,对于数量为1、2、2、2和1的行组(H行)中的每一个使用相同的极性。具体地,对于在上端和下端的每一个1H行以及在中间部分的每一个2H行的组,在垂直方向给出相同的极性。在示于图20(b)的帧2中,与图20(a)所示的LCD驱动相比反转了极性。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FRC数据将每一组水平两行(2H行)设置为一个块。在LCD驱动中,在所述两个水平行的块中,上下像素分别具有正极性和负极性,所述2H行总是抵消其垂直方向的极性。在相应的FRC数据中,将这些极性考虑在内进行移动。从而,即使在使用用交流电驱动的LCD9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极性也被中和(抵消)了,从而能够防止对LCD特有的干扰。图21(a)到21(c)的视示了4H1V反转的LCD驱动实现的极性和应用实施例3的FRC数据之间的关系。图21(a)图示一个帧1,图21(b)图示了在帧1后面的帧2,图21(c)图示了在帧2后面的帧3。在4H1V反转的LCD驱动中,如图21所示,对于数量为2、4和2的行组(H行)中的每一个使用相同的极性。具体地,对于在上端和下端的每一个2H行的组以及在中间部分的每一个4H行的组,在垂直方向给出相同的极性。在示于图21(b)的帧2中,与图21(a)所示的LCD驱动相比反转了极性。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FRC数据将每一组水平4行(4H行)设置为一个块。在LCD驱动中,在所述4个水平行的块中,垂直方向四个像素中的两个具有正极性,另两个具有负极性,所述4H行总是抵消其垂直方向的极性。在相应的FRC数据中,将这些极性考虑在内将四个行设置为一个块来进行移动。从而,即使在使用用交流电驱动的LCD9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极性也被中和(抵消)了,从而能够防止对LCD特有的干扰。接下来描述实施例3的一个实现的例子。图22(a)和22(b)的示意图用于说明在实施例3中当两种类型的浓淡度的混合比例为1∶7时电路的实现方法。图22(a)图示了一个作为所述电路的例子的8位环形计数器,图22(b)图示了一个8×8平铺表(tiletable)的例子。在图22(a)中,提供了八个寄存器,并形成按照A,B,C,D,E,F,G或H的顺序打开的8位环形计数器。然后,该8位环形计数器的输出被连接到如图22(b)所示的8×8平铺表,这样,对于在竖直方向中和极性的每一个行块,可以交替移动所述行。可以通过重复如上所述的8×8平铺表来配置整个屏幕。根据如图22(a)和22(b)所示的实现方法,即使在按照1∶7的比例混合两种浓淡度时,基本上添加的电路是八个寄存器,这事必须的最低限度。另外,可以将功耗的增加最小化。尽管存在具有八个平铺表的方法,仍然需要8个平铺表和切换电路,导致电路的尺度变大。根据如图22(a)和22(b)所示的方法,可以在限制电路尺度的情况下消除波纹而不用提高屏幕频率。接下来使用示于图7的图像显示系统描述应用实施例3的系统配置。用如图7所示的LCD驱动设备1的图形芯片10来实现实施例3的一个功能。另外,类似于实施例2,实施例3是在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的混合比不是1∶1时要应用的实施例,是由如图8所示的x.25像素发生器30和x.75像素发生器40实现的。图23的示意示了作为实施例3的配置的x.25像素发生器30的功能模块的一个例子。所述x.75像素发生器40也可以用类似的配置实现。所述x.25像素发生器30包括三个寄存器。该x.25像素发生器30包括3位环形计数器31(其中,A,B和C按此顺序打开)、作为用于交替移动在垂直方向中和极性的和行块的平铺表的3×4表34以及选择器35,后者用于根据3×4表34输出数据0或者数据1。该3位环形计数器31通过垂直同步信号(V同步)的偏移时钟工作。向x.25像素发生器30通过如图8所示的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输入由第63,62.75,62.5,62.25,...0.50,0.25和0级浓淡度组成的像素数据。对于每一像素,从x.25像素发生器30输出第63,62,......2,1和0级浓淡度的像素数据到所述多路复用器(MUX)13。另外,向所述多路复用器(MUX)13,从x.25像素发生器输入第x.25级浓淡度,从x.50像素发生器输入第x.50级浓淡度,并且从x.75像素发生器输入第x.75级浓淡度。在多路复用器(MUX)13中,将从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输入的x.00像素和分别由各发生器生成的像素汇集成一个,对每一个像素输出以对应于LCD9的浓淡度,例如第0级到第63级浓淡度之一,表示的像素数据。图24的流程示了由图8所示的图形芯片10执行的实施例3的处理。在电源打开之后,图形芯片10通过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接收输入的像素数据(步骤301)。接下来,判断输入的像素数据是否是x.25(步骤302)。当像素数据不是x.25时,通过像素数据输入单元11直接输出作为x.00的像素数据,或者通过x.50像素发生器20或者x.75像素发生器40输出像素数据(步骤303),处理返回步骤301。当步骤302的像素数据为x.25时,根据所述3×4表34从选择器33输出数据0或者数据1(步骤304)。然后,x.25像素发生器30在数据为0时输出x,在数据为1时输出x+1(步骤305)。这里,判断是否结束了对一屏的处理。换句话说,判断是否完成了对V行的处理(步骤306)。当对一屏的处理还没有结束时,处理直接返回到步骤301,从之重复相同的处理。当结束了一屏的处理时,将3位环形计数器31移动1(步骤307)。然后,处理返回步骤301,从之重复相同的处理。如上所述,在实施例3中,为了防止固定模式图案在特定方向流动,将特定的多个行的块向右移动,将下一个多个行的块向左移动。选择这些块,使得其中的极性在垂直方向被中和(抵消)。例如,在使用1H1V反转驱动或者2H1V反转驱动的LCD9的情况下,对于每一个2H行的块,交替移动行。另外,例如,在使用4H1V反转驱动的LCD9的情况下,对于每一个4H行的块交替移动所述行。这样,就总是能够抵消在垂直方向(V行)为正和为负的极性,从而可以防止出现驻波。在实施例3中,只要移动能够抵消极性,不仅每2H行进行移动,而且对于每一个多行(比如4H行)的块改变偏移,从而能够获得防止驻波出现的效果。如上详细所述,根据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可以用64级浓淡度LCD获得水平可与256级浓淡度LCD的图像质量相媲美的图像质量。另外,即使在对高图像质量采用FRC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限制驱动设备的大小,实现便宜的产品。注意,在这些实施例中,对于上面所描述的效果,所有的例子都可以用单色加以推论。因此,上述说明不仅可以使用RGB颜色,而且可以使用具有64级浓淡度的单色。但是,实施例1和2也可以应用于彩色LCD,例如,其中由三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对应于单色情况的像素。在实际的LCD驱动中,对于每一种颜色R、G和B,反转子像素。但是,对这些R、G和B的子像素同等地执行FRC。从单色绿色的角度看,与各颜色的子像素无关,能够对付任何LCD驱动和FRC。因此,本实施例的描述系使用单色,而不管颜色的数量(三色、六色等)以及R、G和B颜色的组(水平RGB、垂直RGB)。作为充分利用本发明的例子,可以将其应用于用于驱动LCD的驱动设备、包括在该驱动设备中的图形芯片以及各种系统(笔记本电脑、计算机设备等)。尽管前面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可以对其进行各种编号、替换和修改而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驱动设备,用于从主机接收用第一浓淡度表示的数据,并在支持低于第一浓淡度的第二浓淡度的显示器上进行第一浓淡度显示,该显示驱动设备包括反转驱动方法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显示器的反转驱动方法;以及输出装置,用于使用与所述反转驱动方法识别装置所识别的反转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相同的FRC(帧频控制)模式图案向所述显示器输出像素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反转驱动方法识别装置所识别的反转驱动方法是下述任意之一2H1V反转驱动方法,其中,将模式图案每隔2H行的组反转,然后每隔1V行反转;1H2V反转驱动方法,其中,将模式图案每隔1H行反转,然后每隔2V行的组反转;2H2V反转驱动方法,其中,将模式图案每隔2H行的组反转,然后每隔2V行的组反转;并且,所述输出装置使用2H1V、1H2V和2H2V中任何一个的FRC模式图案输出每一个像素的数据,所述FRC模式图案与所述反转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反转驱动方法识别装置使用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中的寄存器识别所述反转驱动方法。4.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用交流电驱动的显示器,该显示器按像素由预定的驱动方法以反转方式驱动;以及驱动设备,用于产生与所述预定驱动方法所拥有的模式图案相同的FRC模式图案(除了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和FRC模式图案二者都是1H1V时),并驱动所述显示器以使之能够以高于所述显示器所拥有的浓淡度的浓淡度进行表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由所述驱动设备产生的FRC模式图案是第x.5级浓淡度模式图案,x是由显示器所拥有的浓淡度所确定的大于等于0的整数。6.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用交流电驱动的显示器,该显示器按像素由预定的反转驱动方法以反转方式驱动;以及驱动设备,用于使用FRC模式图案驱动所述显示器,使显示器能够以高于所述显示器所拥有的浓淡度的浓淡度进行表现,其中,所述驱动设备驱动所述显示器,以在每一个像素中用所述反转驱动方法和FRC模式图案的组合均衡中央驱动电位(除了所述反转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和所述FRC模式图案都是1H1V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所述驱动设备使用具有与用于所述显示器的反转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相同的模式图案的FRC方法来驱动所述显示器。8.一种显示驱动设备,用于在支持低于第一浓淡度的第二浓淡度的显示器上进行第一浓淡度显示,该显示驱动设备包括模式图案生成装置,用于通过对每一个像素分配连续的、被包括在第二浓淡度中的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A和B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来生成FRC(帧频控制)模式图案;以及移动装置,用于在不同方向将相邻行移动每一行或者多行,所述行是所述模式图案生成装置所生成的FRC模式图案的行。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驱动设备,其中,如果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的混合比不是1∶1,则所述移动装置交替移动奇数行和偶数行。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驱动设备,其中,如果进行极性反转驱动,作为所述移动装置移动的一个单元的所述多行是极性抵消的行的组合。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移动装置移动的行是水平行和竖直行中的任意行。12.一种显示驱动设备,用于在支持低于第一浓淡度的第二浓淡度的显示器上进行第一浓淡度显示,该显示驱动设备包括设置为对应于FRC(帧频控制)模式图案的水平地址和竖直地址的平铺表,所述FRC模式图案是通过对每一个像素分配连续的、被包括在第二浓淡度中的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A和B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来形成的;以及环形计数器,用于在不同方向将所述平铺表的行移动每一行或者多行。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环形计数器响应于一个屏幕的结束将奇数行和偶数行移动一行。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环形计数器响应于一个屏幕的结束,对每一组多个行,将所述行移动一行。15.一种显示方法,用于从主机接收用第一浓淡度表示的数据,并在支持低于第一浓淡度的第二浓淡度的显示器上进行第一浓淡度显示,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识别所述显示器的反转驱动方法;以及使用与所识别的反转驱动方法的模式图案相同的FRC(帧频控制)模式图案向所述显示器输出像素数据。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所述识别步骤利用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中的寄存器识别反转驱动方法。17.一种显示方法,用于在支持低于第一浓淡度的第二浓淡度的显示器上进行第一浓淡度显示,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用预定模式图案对第x.5级浓淡度显示中的帧N和帧N+1进行反转驱动(x是所述第二浓淡度确定的大于等于0的整数);以及使用一个FRC(帧频控制)模式图案向所述显示器输出像素数据,该FRC模式图案能够使用与所述反转驱动的组合在每一个像素中均衡中央驱动电位(除了所述预定模式图案和FRC模式图案都是1H1V时)。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所述FRC模式图案与以反转方式驱动的所述预定模式图案相同。19.一种显示方法,用于在支持低于第一浓淡度的第二浓淡度的显示器上进行第一浓淡度显示,该显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对每一个像素分配连续的、被包括在第二浓淡度中的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A和B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来生成FRC(帧频控制)模式图案;在不同方向将相邻行移动每一行或者多行,所述行是所生成的FRC模式图案的行;以及使用通过上述移动形成的模式图案向所述显示器输出像素数据。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在所生成的FRC模式图案中,第A级浓淡度和第B级浓淡度的混合比不是1∶1。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显示驱动设备、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方法。根据本发明,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用交流电驱动的LCD(液晶显示设备),该LCD按像素由预定的驱动方法以反转方式驱动;以及LCD驱动设备,用于产生与所述预定驱动方法所拥有的模式图案相同的FRC模式图案,并驱动所述LCD(液晶显示设备)以使之能够以高于所述LCD(液晶显示设备)所拥有的浓淡度(例如64级浓淡度)的浓淡度(例如256级浓淡度)进行表现。文档编号G02F1/133GK1614678SQ20041009226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优先权日2003年11月6日发明者土桥守幸申请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显示驱动设备、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解码装置、解码方法及程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将声音及音乐等的音频信号压縮解压縮的音频编码解 码技术。特别涉及在将音频信号的编码数据解码时,校正量化误差的技 术。背景技术:作为将音频信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来进行编码的方式的一
专利名称:一种增亮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增亮膜,具体涉及一种可增强光源亮度及调整光束汇聚角度的增亮膜。背景技术:目前,增亮膜被广泛用于发光模组以用来汇聚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尤其是在监视器等显示设备中常用增亮膜,以增加显示亮度和节
专利名称:嵌入到平板电脑的微型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来作为商务办公设备的投影机因其开阔的视野,越来越大众 化、家庭化。传统的投影机应用需要将投影机连接在计算机
专利名称:萨克斯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乐器萨克斯管,具体说是一种萨克斯管#C音与C音音键机械连动装置。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通用的管乐器萨克斯管,其音键机械装置中低音区的#C音音键和C音音键是两个独立的音键,演奏者通常在演奏
专利名称:一种含二苯醚和二苯甲酮结构的二胺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含二苯醚和二苯甲酮结构的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它可用作光引发剂和合成感光聚合物。背景技术:感光聚酰亚胺一般是由芳香族二酐与二胺单体通
专利名称:导出音频输入信号的一个特征集的方法导出音频输入信号的 一个特征集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导出音频输入信号的 一个特征集的方法,和导出音频输 入信号的一个特征集的系统。本发明还涉及对音频输入信号进行分类的 方法和系统,以及比较音频输入信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