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脚踏琴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脚踏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发出音乐的运动器械。
技术背景目前,多数的运动器械,只有运动功能,器械本身不带有音乐功能,娱乐性差。虽然近几年也出现了跳舞机等带有音乐跳舞功能的运动器械,但也都是事先将音乐输入机器中,人们只能跟随己有的音乐进行踩点,跳舞。不能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运动奏出不同的音乐。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在运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运动奏出不同的音乐,运动和娱乐相结合的脚踏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脚踏琴由脚踏箱、音箱和发音装置组成;脚踏箱与音箱连接,脚踏箱上设有若干可上下活动的键壳,脚踏箱内设有支架,每个键壳下端连接一套发音装置;所述的发音装置包括导杆、弹簧、第一杠杆、连杆、第二杠杆、击锤、发音器、音叉和止音板;导杆穿过支架,两端分别连接键壳和第一杠杆,每个导杆外都套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键壳和支架,第一杠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支点和连杆,支点固定在脚踏箱的内壁上,第二杠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杆和击锤,第二杠杆的支点设在第二杠杆的中间,支点固定在音箱内,两条音叉固定在音箱内,音叉上连接从短到长的若干发音器,每个发音器分别对应一个击锤,每个发音器设有一个止音板,止音板与第二杠杆连接。另一种脚踏琴由脚踏箱、音箱和发音装置组成;脚踏箱与音箱连接;脚踏箱上设有若干可上下活动的键壳;脚踏箱内设有支架,每个键壳下端连接一套发音装置;所述的发音装置包括导杆、第一杠杆、连杆、第二杠杆、击锤、发音器、音叉、止音板和重锤;导杆穿过支架,其两端分别连接键壳和第一杠杆;第一杠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支点和连杆;支点固定在脚踏箱的内壁上;第二杠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杆和击锤,第二杠杆的支点设在第二杠杆的中间,重锤设在第二杠杆的一端,支点固定在音箱内;两条音叉固定在音箱内,音叉上连接从短到长的若千发音器,每个发音器分别对应一个击锤,每个发音器设有一个止音板,止音板与第二杠杆连接
上述的发音器是钢板、钢管、钢筋、钢环、钢丝或螺旋钢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脚踏箱上设置了若干键壳, 一般设置从低音到高音的15个键壳,而且每个键壳分别连接一套发音装置,这样人们在运动时,键壳被踩踏,通过杠杆的传递,使击锤敲打发音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可以奏出不同的音乐,使人们在运动中,即能奏出自己喜爱的音乐,又同时进行了运动,锻炼了身体,使运动与娱乐相结合,增加运动乐趣。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音叉和发音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l、图2、图4所示, 一种脚踏琴由脚踏箱l、音箱14和发音装置组成。
脚踏箱1与音箱14连接,脚踏箱1上设有15个代表从低音到高
音的可上下活动的键壳2,脚踏箱1内设有支架15,每个键壳2下端
连接一套发音装置。
所述的发音装置包括导杆3、弹簧4、第一杠杆5、连杆7、第二杠杆9、击锤IO、发音器ll、音叉12和止音板13;导杆3穿过支架15,两端分别连接键壳2和第一杠杆5,每个导杆3外都套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键壳2和支架15,第一杠杆5的两端分别连接支点6和连杆7,支点6固定在脚踏箱1的底板上,第二杠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杆7和击锤10,第二杠杆9的支点8设在第二杠杆9的中间,支点8固定在音箱14内,两条音叉12固定在音箱14内,音叉12上连接15个从短到长的发音器11, 15个发音器11分别代表从低音到高音,长的发出低音,短的发出高音,每个发音器11分别对应一个击锤IO,每个发音器11设有一个止音板13,止音板13与第二杠杆9连接。
发音器可以是钢板、钢管、钢筋、钢环、钢丝或螺旋钢丝。使用时,人们根据自己喜爱的音乐的乐谱,来踩踏键壳2,键壳2向下压导杆3,导杆3使第一杠杆5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连杆7向下运动,这时由于杠杆作用,第二杠杆9的另一端向上运动,使击锤lO击向发音器ll,发音器ll发音,随着不同的键壳2被踩踏,发音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奏出音乐。由于导杆3的作用,使键壳2只能作上下运动,当脚离开键壳2时,由于弹簧4的作用,使键壳2复位。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 一种脚踏琴由脚踏箱l、音箱14和发音装置组成。
脚踏箱1与音箱14连接,脚踏箱1上设有15个代表从低音到高音的可上下活动的键壳2,脚踏箱1内设有支架15,每个键壳2下端连接一套发音装置。
所述的发音装置包括导杆3、第一杠杆5、连杆7、第二杠杆9、击锤IO、发音器ll、音叉12、止音板13和重锤16;导杆3穿过支架15,其两端分别连接键壳2和第一杠杆5;第一杠杆5的两端分别
连接支点6和连杆7;支点6固定在脚踏箱1的内壁上;第二杠杆9
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杆7和击锤10,第二杠杆9的支点8设在第二杠杆9的中间,重锤16设在第二杠杆9的一端,支点8固定在音箱14内;两条音叉12固定在音箱14内,音叉12上连接15个从短到长的若干发音器ll, 15个发音器11分别代表从低音到高音,长的发出低音,短的发出高音,每个发音器11分别对应一个击锤10,每个发音器11设有一个止音板13,止音板13与第二杠杆9连接。
发音器可以是钢板、钢管、钢筋、钢环、钢丝或螺旋钢丝。使用时,人们根据自己喜爱的音乐的乐谱,来踩踏键壳2,键壳2向下压导杆3,导杆3使第一杠杆5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连杆7向下运动,这时由于杠杆作用,第二杠杆9的另一端向上运动,使击锤
lO击向发音器ll,发音器ll发音,随着不同的键壳2被踩踏,发音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奏出音乐。由于导杆3的作用,使键壳2只能作上下运动,当脚离开键壳2时,由于重锤16的重力,使第二杠杆9复位,第一杠杆5与连杆7连接的一端上升,进而导杆3上升,使键壳2复位。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琴,其特征在于由脚踏箱(1)、音箱(14)和发音装置组成;脚踏箱(1)与音箱(14)连接;脚踏箱(1)上设有若干可上下活动的键壳(2);脚踏箱(1)内设有支架(15),每个键壳(2)下端连接一套发音装置;所述的发音装置包括导杆(3)、弹簧(4)、第一杠杆(5)、连杆(7)、第二杠杆(9)、击锤(10)、发音器(11)、音叉(12)和止音板(13);导杆(3)穿过支架(15),其两端分别连接键壳(2)和第一杠杆(5),每个导杆(3)外都套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分别靠在键壳(2)和支架(15)上;第一杠杆(5)的两端分别连接支点(6)和连杆(7);支点(6)固定在脚踏箱(1)的内壁上;第二杠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杆(7)和击锤(10),第二杠杆(9)的支点(8)设在第二杠杆(9)的中间,支点(8)固定在音箱(14)内;两条音叉(12)固定在音箱(14)内,音叉(12)上连接从短到长的若干发音器(11),每个发音器(11)分别对应一个击锤(10),每个发音器(11)设有一个止音板(13),止音板(13)与第二杠杆(9)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音器(11)是钢板、钢管、钢筋、钢环、钢丝或螺旋钢丝。
3、 一种脚踏琴,其特征在于由脚踏箱(1)、音箱(14)和 发音装置组成;脚踏箱(1)与音箱(14)连接;脚踏箱(1)上设有 若干可上下活动的键壳(2);脚踏箱(1)内设有支架(15),每个键 壳(2)下端连接一套发音装置;所述的发音装置包括导杆(3)、第—杠杆(5)、连杆(7)、第二杠杆(9)、击锤(10)、发音器(11)、 音叉(12)、止音板(13)和重锤(16);导杆(3)穿过支架(15), 其两端分别连接键壳(2)和第一杠杆(5);第一杠杆(5)的两端分 别连接支点(6)和连杆(7);支点(6)固定在脚踏箱(1)的内壁 上;第二杠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杆(7)和击锤(10),第二杠 杆(9)的支点(8)设在第二杠杆(9)的中间,重锤(16)设在第 二杠杆(9)的一端,支点(8)固定在音箱(14)内;两条音叉(12) 固定在音箱(14)内,音叉(12)上连接从短到长的若干发音器(11), 每个发音器(11)分别对应一个击锤(10),每个发音器(11)设有 一个止音板(13),止音板(n)与第二杠杆(9)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音器 (11)是钢板、钢管、钢筋、钢环、钢丝或螺旋钢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琴。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脚踏箱与音箱连接,脚踏箱上设有键壳,脚踏箱内连接支架,每个键壳连接一套发音装置;发音装置包括导杆、弹簧、第一杠杆、连杆、第二杠杆、击锤、发音器、音叉和止音板;导杆穿过支架,两端连接键壳和第一杠杆,导杆外有弹簧,弹簧分别连接键壳和支架,第一杠杆两端分别连接支点和连杆,支点固定在脚踏箱的内壁上,第二杠杆两端分别连接连杆和击锤,第二杠杆的支点设在中间并固定在音箱内,两条音叉固定在音箱内,音叉上连接若干发音器,每个发音器分别对应一个击锤,每个发音器设有一个止音板,止音板与第二杠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运动过程中,按自己的运动奏出不同的音乐,运动和娱乐相结合。
文档编号G10D13/06GK201270143SQ20082001379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日
发明者张延峰 申请人:范书铭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信号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处理设备,该信号处理设备基于诸如乐器的音箱、外壳、和音板的共振器的共振分量来处理音频信号。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0.2011-270035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背景技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7)

    专利名称:立体电视眼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光学技术领域。立体视觉是因物体在两眼视网膜成像大致位置在相应点附近又略有不同而形成的,人还可根据物体对两个眼所呈视角差别┈视差辨别物体远近,即立体像的深度,最小可辨别视差为4┄┄5秒,普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7)

    专利名称:一种消防应急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消防应急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目前的消防应急灯在停电时自动提供照明,但存在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不能控制发光,导致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完蓄电池内的电量,在真正需要提供照明是不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2)

    专利名称:用于判定信号处理电路产生的输出信号质量的装置及方法A.发明背景本发明涉及用于判定由一个信号处理电路产生的一个输出信号相对于一个基准信号的质量的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用于接收该输出信号的一个第一输入端的一个第一串联电路、具有用于接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02)

    专利名称:一种可选择的多光源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尤其涉及一种可选择的多光源照明装置。背景技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是一种磷化镓(GAP)、氮化镓(GAN)等半导体材料制成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01)

    在适应性噪音消除系统中的次级路径响应模型的下行链路音调检测和调适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适应性噪音消除(ANC)电路,其从参考麦克风信号适应性地产生抗噪音信号,并且将该抗噪音信号注入到扬声器或其他变换器输出中以导致周围音频声音的消除。靠近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