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相位差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位差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显示已经成为显示领域的一大趋势。而立体显示的根本原理就是视差产生立体,即使人的左眼看到左眼视图片,右眼看到右眼视图片。其中左右眼视图片为有视差的一对立体图像对。实现立体显示的一种方法是串行式显示,即在第一时刻,显示器显示左眼画面,此时只让观看者的左眼看到显示画面;第二时刻,显示器显示右眼画面,只让观看者的右眼看到显示画面,利用图像在人眼视网膜的暂留性,使人感觉到是左右眼同时看到了左右眼画面,从而产生立体感觉。实现立体显示的另一种方法是并行式显示,即在同一时刻,显示器上一部分像素显示左眼画面的内容,一部分像素显示右眼画面的内容,通过光栅、偏光眼镜等方式使一部分像素的显示只能被右眼看到,另一部分只能被左眼看到,从而产生立体的感觉。偏光眼镜式立体显示是当今立体显示领域的一种主流技术,这种技术的基本结构就是在显示面板出光侧安装一个可以调节出射光偏光方向的器件。这种器件可以是一块相位差板,也可以是一块液晶盒,或者其它可以调节不同像素出射光偏光方向的器件。在数种偏光眼镜立体显示中,采用相位差板的技术又最受青睐。它的基本结构是在显示面板上精确对位后,贴附一块相位差板,利用相位差板上不同区域可以产生不同的相位延迟,从而使不同像素的光以不同偏振方向出射,观看者佩带偏光眼镜就可以看到3D效果。相位差板立体显示的原理见图1 :显示面板101上,一行显示右眼视图R,一行显示左眼视图L,在显示面板101的出光侧设置一块相位差板102,—行为λ / 2延迟,一行为O延迟,这样就可以使λ / 2延迟的像素出射光的偏光方向旋转90度,这样在出射画面103中,右眼视图R的偏光方向与显不面板101上显不`的偏光方向相同,而左眼视图L的偏光方向则旋转了 90度。观看者戴着左右眼偏振方向正交的偏光眼镜104,就可以右眼只看到右眼像素发出的光,左眼只看到左眼像素发出的光,从而产生立体效果。目前制作3D显示用相位差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薄膜基板或玻璃基板上涂布光配向材料;对光配向材料中与第一视图对应的部分进行第一次掩膜曝光,形成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的第一配向区,然后去除所述第一次掩膜使用的掩膜板;对光配向材料中与第二视图对应的部分进行第二次掩膜曝光,形成具有第二配向方向的第二配向区,然后去除所述第二次掩膜使用的掩膜板;将热致液晶(Reactive Mesogens, RM)材料涂覆在两次曝光后的光配向材料上;经紫外线福射(Ultraviolet,UV)固化后形成相位差板(Film Pattern Retarder,FPR ) ο其中,第一视图为左眼视图和右眼视图中的一个,第二视图为左眼视图和右眼视图中的另一个。RM材料是一种可经UV固化或热固化的液晶材料,其液晶性能只能在某一定的温度范围(相转变温度以下)内,超出这个范围则变成各相同性材料,不俱备液晶性能。而且,RM材料在其俱有液晶性能的温度下聚合固化时,得到的也是俱有液晶性能的膜,而在其不俱有液晶性能的温度下聚合固化时,得到的膜也不俱有液晶性能,形成光学各项同性的膜。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相位差板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掩膜曝光以形成分别与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对应的配向区,工艺程序较多,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工序简单、低成本的相位差板及显示装置。(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相位差板,包括基板、基板上的配向层以及所述配向层上的RM层,所述RM层包括分别与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对应的第一相位差区和第二相位差区,所述第一相位差区和第二相位差区具有不同的膜厚。优选地,所述RM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相位差区和第二相位差区位置对应的RM各向同性固化层。优选地,所述第一相位差区具有与四分之三波长相差对应的膜厚;所述第二相位差区具有与四分之一波长相差对应的膜厚。优选地,所述相位差板还包括负二分之一波长相差的补偿膜。优选地,所述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配向层为聚酰亚胺配向材料。优选地,所述配向层为光配向材料。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相位差板。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相位差板形成组合结构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包括依次层状分布的第一三醋酸纤维素酯膜、聚乙烯醇膜以及第
二三醋酸纤维素酯膜;所述相位差板,以所述第一三醋酸纤维素酯膜或第二三醋酸纤维素酯膜为基板,在所述第一三醋酸纤维素酯膜或第二三醋酸纤维素酯膜的任一侧上依次形成所述配向层和热致液晶层。优选地,在所述组合结构的两侧各设有一层保护膜。(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位差板的工艺程序简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相位差板的配向层不必须使用光配向材料,使用普通配向材料对RM材料进行配向亦可,降低了材料成本。
图1为现有技术使用相位差板实现立体显示的示意图;[0032]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相位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a和3b (I) _3b (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相位差板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4和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中偏光片与相位差板的两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相位差板,包括基板210、基板210上的配向层220以及所述配向层220上的RM层230,所述RM层230包括分别与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对应的第一相位差区231和第二相位差区232,所述第一相位差区231和第二相位差区232具有不同的膜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RM层23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相位差区231和第二相位差区232位置对应的RM各向同性固化层。该RM各项同性固化层233由RM材料在相转变温度以上(即清亮点)固化形成的,不具备液晶的性能,不会形成相差。当然,如果在相位差板的制作过程中,例如实施例一的步骤S6中,没有对RM层进行二次固化,而是直接将第一次曝光固化后没有固化完全的RM材料通过溶液洗去的话,则相位差板中不具备所述RM各项同性固化层233。所述第一相位差区231具有与四分之三波长相差对应的膜厚;所述第二相位差区232具有与四分之一波长相差对应的膜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位差板还包括负二分之一波长相差的补偿膜(图2中未示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负二分之一波长相差的补偿膜还可以设置在偏光片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向层220的配向方向一致。如图3a和3b所示为上述相位差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基板310上设置配向材料320a ;S2 :在所述配向材料320a上进行配向处理形成配向层320,如图3b (I)-3b (3)所示;S3 :在所述配向层320上设置一层RM材料330a,如图3b (3)所示;S4 :在所述RM材料330a的至少一侧形成掩膜板340,如图3b (4)所示,所述掩膜具有第一掩膜区341和第二掩膜区342,所述第二掩膜区342的透过率小于第一掩膜区341的透过率;S5 :对所述RM材料330a进行第一次UV曝光固化,使得分别与第一掩膜区341和第二掩膜区342对应的RM材料330a固化形成具有不同预定膜厚的第一相位差区331和第二相位差区332 ;S6 :加热所述RM材料330a至RM材料330a的相转变温度以上,再对还未固化完全的RM材料330a进行第二次固化,形成RM各向同性层,如图3b (5)所示;或者采用溶液除去还未固化完全的RM材料330a ;S7 :移除所述掩膜板340,得到相位差板,如图3b (6)所示。[0050]由上述的方法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仅需要对RM材料330a进行一次掩膜工序,减少了工艺程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310可以为玻璃基板、偏光片、三醋酸纤维素酯(Triacetyl Cellulose,TAC)膜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膜等,基板的洁净度、平整度和粘附性要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向层320的配向方向一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普通的配向材料320a进行摩擦取向,而不需要像传统的相位差板制作时一样需要在配向层320上形成不同的配向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向材料320a为聚酰亚胺(Polyimide,PI)材料。如图3b(2)所示,在所述配向材料320a上进行配向处理形成配向层320的步骤包括使用具有毛绒布的配向转轴350在所述配向材料320a上摩擦形成所述配向层320。当然,除了所述聚酰亚胺材料外,所述配向材料320a还可以为其它常用的配向材料320a。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光配向材料320a作为所述配向材料320a ;在所述配向材料320a上进行配向处理形成配向层320的步骤为对所述配向材料320a进行UV照射,形成所述配向层3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掩膜板340为灰度掩膜板340,所述灰度掩膜板340第二掩膜区342的灰度大于第一掩膜区341的灰度。例如,可以使得第一掩膜区341的灰度为0,第二掩膜区342的灰度为设定值,通过对UV光照的强度和时间进行控制,形成对应厚度的相位差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灰度掩膜板340还可以为黑色掩膜板340,可以控制UV光照的强度和时间,经过两次黑色掩膜曝光,从而形成不同相位差的相位差区。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在RM材料330a的一侧形成掩膜板340并在所述掩膜板340所在一侧进行UV曝光固化外,还可以在所述RM材料330a的两侧都形成掩膜板340,进行UV曝光固化时,分别在两侧的掩膜板340外侧同时进行UV曝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位差区331具有与四分之三波长相差对应的膜厚;所述第二相位差区332具有与四分之一波长相差对应的膜厚。此时再在相位差板中加入负二分之一波长相差的补偿膜,就可以得到具有负四分之一波长相差区和四分之一波长相差区的相位差板。当然,除了上述的相差以外,所述第一相位差区331和第二相位差区332的相差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根据下面的公式可以根据需要相位差得到对应的膜厚
权利要求1.一种相位差板,包括基板、基板上的配向层以及所述配向层上的热致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液晶层包括分别与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对应的第一相位差区和第二相位差区,所述第一相位差区和第二相位差区具有不同的膜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液晶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相位差区和第二相位差区位置对应的热致液晶各向同性固化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差区具有与四分之三波长相差对应的膜厚;所述第二相位差区具有与四分之一波长相差对应的膜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位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板还包括负二分之一波长相差的补偿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一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层为聚酰亚胺配向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层为光配向材料。
8.—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差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相位差板形成组合结构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包括依次层状分布的第一三醋酸纤维素酯膜、聚乙烯醇膜以及第二三醋酸纤维素酯膜;所述相位差板,以所述第一三醋酸纤维素酯膜或第二三醋酸纤维素酯膜为基板,在所述第一三醋酸纤维素酯膜或第二三醋酸纤维素酯膜的任一侧上依次形成所述配向层和热致液晶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合结构的两侧各设有一层保护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相位差板及显示装置。所述相位差板,包括基板、基板上的配向层以及所述配向层上的热致液晶层,所述热致液晶层包括分别与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对应的第一相位差区和第二相位差区,所述第一相位差区和第二相位差区具有不同的膜厚。所述显示装置,包含上述相位差板。本实用新型相位差板的制作方法工艺程序少、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G02F1/1337GK202886787SQ20122060440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吴坤, 武延兵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位差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调色剂传送路径形成部件,调色剂补充单元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成像装置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MFP的调色剂传送路径形成部件,包括调色剂传送路径形成部件的调色剂补充单元和包括调色剂补充单元的成像装置。背景
专利名称:对声音参数进行解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对声音参数进行解码并合成声音。更具体地,本发明 涉及用于根据表示瞬变声音分量、正弦声音分量和或其他声音分量的 声音参数产生声音采样的设备和方法。背景技术:根据诸如时域和或谱包络参数、
专利名称:一种光纤面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面板,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防尘效果的光线面板。背景技术:随着FTTX技术的加速扩张,光进铜退已成为一种一劳永逸解决宽带瓶颈问题的首选方案。在ODN网络部属当中,光纤面板是实现光纤到
专利名称:频带扩展的方法、系统和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信号承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频带扩展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现有承载技术中,宽带、超宽带部分资源受限制的情况下,通常只能对宽 带、超宽带部分的频谱包络、时域包络、部分谱
专利名称:一种无极灯镇流器整流桥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无极灯镇流器整流桥散热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极灯镇流器散热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极灯镇流器整流桥散热装置。背景技术:[0002]高频无极灯是一种通过高
专利名称::调色剂供给辊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如复印设备、图像记录设备、打印机及传真机的显影设备中的调色剂供给辊,以及用于制造该调色剂供给辊的方法。背景技术::图像形成设备如复印设备、图像记录设备、打印机及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