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轿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轿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轿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轿车的前横梁和前托架梁位于车头处,如图2所示,前横梁I用于安装发动机悬置,前托架梁2分布在前横梁I的左右两端,所述前托架梁2的下端固定在副车架上,前托架梁2的上端通过两颗并排布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I连接。由于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I之间连接的两颗第一螺栓3在一条线上,且相距非常近,这样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I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较差,在汽车行驶 过程中,发动机的振动传递给前横梁1,会造成前托架梁2和前横梁I整体发生晃动,特别是在汽车加速时,驾驶室内会出现共鸣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轿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连接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轿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连接结构,包括前横梁(I)和前托架梁(2),所述前托架梁(2)设置于前横梁(I)的左右两端,该前托架梁(2)的上端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I)连接,在每根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I)之间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固定。本发明在前托架梁与前横梁之间的夹角处增设加强板,通过加强板来增加前托架梁与前横梁之间的强度,由此大大提高了前托架梁与前横梁连接的牢固性及稳定性,即使前横梁受发动机工作振动的影响,前托架梁和前横梁也不会整体发生晃动,从而消除了汽车加速时驾驶室的共鸣噪音。所述加强板(4)为三角形,该加强板(4)的一条边与前横梁(I)的长度方向同向,加强板(4)的另一条边与对应前托架梁(2)的长度方向同向,加强板(4)的第三条边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交。以上结构一方面加强板造型简单,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另一方面,加强板布置容易,不会与其它件发生干涉,有利于快速装配。所述加强板(4)的一个角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连接,加强板(4)的第二个角通过第二螺栓(5)与前横梁(I)相固定,加强板(4)的第三个角通过第三螺栓(6)与对应的前托架梁(2)固定连接。以上结构加强板通过多点共面的多颗螺栓与前横梁及对应的前托架梁相连接,能够进一步提高前横梁与前托架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加强板的一个角借用前托架梁上端的两颗第一螺栓与前横梁连接,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借用前横梁及前托架梁上的工艺孔进行安装,既方便又快捷。为了进一步增强连接的牢靠性,位于前横梁(I)右边的第一螺栓(3)与第二螺栓(5)之间设有第四螺栓(7),该第四螺栓(7)与第一螺栓(3)及第ニ螺栓(5)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且第四螺栓(7)穿过对应的加强板(4)及前横梁(I),由螺母锁紫。所述加强板(4)选用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选材方便,強度可靠,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加强板(4)的厚度以2.8-3.2mm为宜,过厚会増加生产成本,造成材料浪费,过薄强度较差,易发生变形。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加强板来増加前托架梁与前横梁之间的强度,大大提高了前托架梁与前横梁连接的牢固性及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前托架梁和前横梁整体发生晃动,从而消除了汽车加速时驾驶室的共鸣噪音,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前横梁1、前托架梁2、加强板4和螺栓等构成。其中,前横梁I及前托架梁2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不作赘述。所述前托架梁2设置于前横梁I的左右两端,在每根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I之间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加强板4。加强板4为三角形,由2.8-3.2mm厚的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制成。本实施例中,加强板4的厚度优选为3mm,该加强板4的一条边与前横梁I的长度方向同向,加强板4的另一条边与对应前托架梁2的长度方向同向,加强板4的第三条边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交。如图1所示,加强板4的ー个角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I及对应前托架梁2的上端连接,由螺母锁紫。所述加强板4的第二个角通过第二螺栓5与前横梁I相固定,由螺母锁紧;加强板4的第三个角通过第三螺栓6与对应的前托架梁2固定连接,也由螺母锁紫。位于前横梁I右边的第一螺栓3与第二螺栓5之间设有第四螺栓7,该第四螺栓7与第一螺栓3及第ニ螺栓5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且第四螺栓7穿过对应的加强板4及前横梁1,由螺母锁紫。
权利要求
1.一种轿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连接结构,包括前横梁(I)和前托架梁(2),所述前托架梁(2)设置于前横梁(I)的左右两端,该前托架梁(2)的上端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I)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每根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I)之间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为三角形,该加强板(4)的一条边与前横梁(I)的长度方向同向,加强板(4)的另一条边与对应前托架梁(2)的长度方向同向,加强板(4)的第三条边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⑵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的ー个角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连接,加强板(4)的第二个角通过第二螺栓(5)与前横梁(I)相固定,加强板(4)的第三个角通过第三螺栓(6)与对应的前托架梁(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前横梁(I)右边的第一螺栓(3)与第二螺栓(5)之间设有第四螺栓(7),该第四螺栓(7)与第一螺栓(3)及第ニ螺栓(5)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且第四螺栓(7)穿过对应的加强板(4)及前横梁(I),由螺母锁紫。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轿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由2.8-3.2mm厚的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轿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连接结构,包括前横梁(1)和前托架梁(2),所述前托架梁(2)设置于前横梁(1)的左右两端,该前托架梁(2)的上端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1)连接,在每根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1)之间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与前横梁(1)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固定。本发明通过加强板来增加前托架梁与前横梁之间的强度,大大提高了前托架梁与前横梁连接的牢固性及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前托架梁和前横梁整体发生晃动,从而消除了汽车加速时驾驶室的共鸣噪音,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文档编号B62D21/02GK103112498SQ20131006036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7日
发明者张恒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轿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具变焦功能的相机镜头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机镜头环,特别是指一种具变焦功能的相机镜头环。背景技术:数字相机镜头环位于相机前盖正面, 一般是用以保护镜头及装饰镜头,达到造型的功用,而无赋予其它更多的功能用途。为拍
专利名称:光学镜头的镜头盖模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电动运作的镜头盖模块,特别是ー种光学镜头的镜头盖模块。背景技术: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12255号及证书第M377043号都揭露ー种电动运作的镜头盖模块,两者主要的技术要求都在于
专利名称:根据给定的眼镜架计算光学系统的方法根据给定的眼镜架计算光学系统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给定的眼镜架计算眼科镜片的光学系统(OS)的方法。通常,需要佩戴眼镜并因而具有眼科医生开具的处方的人,会去眼镜店挑选将来 的眼镜架。该将来的眼镜
专利名称:法布里-珀罗干涉型光纤水听器中的相位载波解调方法技术领域: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法布里-珀罗干涉型光纤水听器的系统输出检测方法,具 体地说是在法布里-珀罗干涉型光纤水听器中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相位载波 解调技术的运用。(二) 背景技术
专利名称:治疗近视眼的新型镜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近视的眼镜,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 青少年假性近视的镜片。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的中有一种通过佩戴凸透镜镜片治疗青少年近视 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凸透镜成像迫使眼睛的晶状体向近
专利名称:双屈光度眼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力矫正工具。特别是一种双屈光度眼镜。背景技术:眼镜是用于矫正裸眼视力偏差的一种专用工具。很多老年人由于眼睛器质性老化,看近距离时视线模糊需要戴老花镜,而戴老花镜时需要看远处时需要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