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滑板车的前叉的制作方法

滑板车的前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的前叉,至少包含:一板体、一杆体、一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该杆体穿设该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该连接件的套接部避免晃动产生间隙导致松动,结合强度佳及增大耐力强度承受较大的作用力,组构成一种轻巧简单、且易于操作的滑板车。
【专利说明】滑板车的前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滑板车的前叉,尤指将杆体与前叉部一体形成型制成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0002]按,滑板车一种具有轻巧及机动性的运动、代步工具,近年来在各地形成一股流行的风潮,而传统的滑板车多半以一脚踏于踏板之上、另一脚则藉由来回蹬踏地面的方式,让滑板车与踏板于其上的操作者一同向前滑行。传统滑板车的结构及操作动作上存在有以下的缺失者,诸如:首先,操作者需要单脚支撑整个身体的体重,而另一脚必须来回蹬踏晃动,如此,不但无法保持使用时的平稳,更使得操作上显得有其不便处,即其必须以全身上、下蹲立的动作进行,十分的费力及不便。
[0003]次按,承前所述,由于以另一脚蹬地产生动力的状态,其动作状态十分的不稳定,因此在控制方向,难以达到应有平衡状态,故可能在行进间发生非必要的意外,甚或产生碰撞等意外,可见该控制方式实有安全性方面的顾虑。
[0004]故,现有的车体前叉结构,无论其结构型态如何,均需采用一个前叉与一个控制把手利用一固接座相接,并且利用螺丝将二者锁固成一体;此种现有的车体前叉结构已在市面上销售、使用许久,但是此种设计在实用性与上仍有不足之处,令其功效不彰,究其原因乃在于:其一,因上述现有车体前叉结构将该前叉与一个控制把手利用一固接座相接,所以该前叉与该控制把手的作动应力全部都会由该固接座吸收,造成该固接座承力过大的问题,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该固接座将会产生间隙,使该前叉与该控制把手的运作产生晃动、抖动的危险状况;其二,此种现有车体前叉结构在更换固接座时,使用者需要先把该固接座上的螺丝一一取下,再将二者分离拆卸,故在折卸工作上较为麻烦;其三,该固接座在滑行中会有松动不稳的情况发生,且亦容易因震动或路面颇簸而导致松动的间隙愈来愈严重,且该固接座的螺牙与螺丝其牙数比例几乎不能为一比一的比例,可能产生松动、晃动现象,亦会影响“操控方向”的正常效果,甚至造成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滑板车的前叉,具体实施时,透过该杆体一端一体延伸成型该前叉部,直接省去相较以往所需的固接座,让杆体与前叉部定位不松动、结合强度佳及增大耐力强度承受较大的作用力,组构成一种轻巧简单、且易于操作的滑板车。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0007]为达上揭目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车的前叉,至少包含:一板体,该板体于一端一体延伸形成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一端具有中空的一套接部,该板体的另端枢接至少一第一轮体;一杆体,该杆体一端设置有一握把部,相对于握把部的另端一体延伸形成一前叉部,该前叉部枢设至少有一第二轮体;一第一固定件,套设于该杆体,该第一固定件相对于该握把部另端抵触于该连接件的套接部,该套接部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的另侧设置有一第二固定件,该杆体穿设该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该连接件的套接部。
[0008]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该连接件呈流线形状。
[0009]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该杆体于适处设置有一通孔。
[0010]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穿孔,并将该第一固定件套设于该杆体的通孔。
[0011]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穿孔,另有一锁固件相对穿设固定于该通孔及该穿孔,将该第一固定件固定于该杆体。
[0012]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该穿孔及该通孔为螺纹孔件。
[0013]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该锁固件为螺丝。
[0014]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该连接件相对于该板体一端,设置有一开口。
[0015]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该开口设置有一缓冲件。
[0016]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固定件与该套接部之间至少设置有一弹性件。
[0017]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固定件与该套接部之间,进一步设置有一第三固定件。
[0018]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该板体的表面侧为踩踏部。
[0019]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该踩踏部设置有复数凸条。
[0020]为达上揭目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滑板车的前叉,至少包含:一板体,该板体于一端一体延伸形成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一端具有中空的一套接部,连接件呈流线形状,该连接件相对于该板体一端,设置有一开口,该开口设置有一缓冲件,该板体的另端枢接至少一第一轮体;一杆体,该杆体一端设置有一握把部,杆体于适处设置有一通孔,相对于握把部的另端一体延伸形成一前叉部,该前叉部枢设至少有一第二轮体;一第一固定件,套设于该杆体,该第一固定件相对于该握把部另端抵触于该连接件的套接部,该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穿孔,另有一锁固件相对穿设固定于该通孔及该穿孔,将该第一固定件固定于该杆体,该第一固定件与该套接部之间设置至少一弹性件,该第一固定件与该套接部之间,进一步设置有一第三固定件;一第二固定件,套设于该杆体,且位于该套接部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的另侦U,该杆体穿设该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该连接件的套接部。
[0021]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滑板车的前叉,从而于使用时,透过该杆体一端一体延伸成型该前叉部,直接省去相较以往所需的固接座,让杆体与前叉部定位不松动、结合强度佳及增大耐力强度承受较大的作用力,组构成一种轻巧简单、且易于操作的滑板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组合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剖面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外观示意图。
[00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号说明:
[0030]10板体
[0031]11连接件
[0032]12套接部
[0033]13第一轮体
[0034]14开口
[0035]15缓冲件
[0036]16弹性件
[0037]20杆体
[0038]21握把部
[0039]22前叉部
[0040]23第二轮体
[0041]24通孔
[0042]25穿孔
[0043]26锁固件
[0044]30第一固定件
[0045]31第二固定件
[0046]32第三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7]请同时参阅图1、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外观组合示意图以及外观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车的前叉,至少包括:一板体10,该板体10于一端一体延伸形成一连接件11,该连接件11 一端具有中空的一套接部12,该板体10的另端枢接至少一第一轮体13 ;—杆体20,该杆体20 —端设置有一握把部21,相对于握把部21的另端一体延伸形成一前叉部22,该前叉部22枢设至少有一第二轮体23 ; —第一固定件30,套设于该杆体20,该第一固定件30相对于该握把部21另端抵触于该连接件11的套接部12,该套接部12相对于第一固定件30的另侧设置有一第二固定件31,该杆体20穿设该第一固定件30、第二固定件31及该连接件11的套接部12,透过该杆体一端一体延伸成型该前叉部,直接省去相较以往所需的固接座,以维持杆体与前叉部定位不松动。
[0048]其中,该第一固定件30与该套接部12之间设置至少有一弹性件16,透过该些弹性件16增加第一固定件30与套接部12之间的缓冲弹性空间;另外,该板体10的表面侧为踩踏部,该踩踏部设置有复数凸条,透过该复数凸条增加摩擦力;此外,该连接件11相对于该板体10—端,设置有一开口 14,该开口 14设置有一缓冲件15,该缓冲件用于当碰撞发生时,尽可能地减缓冲击的作用力,亦可作为明显辨识本实用新型的标的物。
[0049]请同时参阅图4、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局部外观示意图以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连接件11呈流线形;此外,该杆体20于适处设置有一通孔24,并向下延伸成型该前叉部22,且于该第一固定件30具有一穿孔25,并将该第一固定件30套设于该杆体20的通孔24,藉由该通孔24及该穿孔25透过一锁固件26定位,该第一固定件迫30紧于该杆体20,其次,该穿孔25及该通孔24为螺纹孔件,该锁固件26为螺丝。
[0050]其中,该第一固定件30与该套接部之间,进一步设置有一第三固定件32,藉此该第三固定件32近一步结合第一固定件30及第二固定件31,将套接部12压迫贴紧,透过第一固定件结合第三固定件、套接部以及第二固定件套设于该杆体以达到结合强度佳及增大耐力强度承受较大的作用力。
[0051]与传统现有技术相较,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滑板车的前叉,从而于使用时,透过该杆体一端一体延伸成型该前叉部,直接省去相较以往所需的固接座,让杆体与前叉部定位不松动、结合强度佳及增大耐力强度承受较大的作用力,构成一种轻巧简单、且易于操作同时提升安全性的滑板车。
【权利要求】
1.一种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板体,该板体于一端一体延伸形成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一端具有中空的一套接部,该板体的另端枢接至少一第一轮体; 一杆体,该杆体一端设置有一握把部,相对于握把部的另端一体延伸形成一前叉部,该前叉部枢设至少有一第二轮体; 一第一固定件,套设于该杆体,该第一固定件相对于该握把部另端抵触于该连接件的套接部; 一第二固定件,套设于该杆体,且位于该套接部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的另侧,该杆体穿设该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该连接件的套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呈流线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该杆体上设置有一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穿孔,另有一锁固件相对穿设固定于该通孔及该穿孔,将该第一固定件固定于该杆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该穿孔及该通孔为螺纹孔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该锁固件为螺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相对于该板体一端,设置有一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该开口设置有一缓冲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与该套接部之间设置至少一弹性件。
10.如权利要求1至9其中任一所述的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与该套接部之间,设置有一第三固定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该板体的表面侧为踩踏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该踩踏部设置有复数凸条。
13.—种滑板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板体,该板体于一端一体延伸形成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一端具有中空的一套接部,连接件呈流线形状,该连接件相对于该板体一端,设置有一开口,该开口设置有一缓冲件,该板体的另端枢接至少一第一轮体; 一杆体,该杆体一端设置有一握把部,杆体上设置有一通孔,相对于握把部的另端一体延伸形成一前叉部,该前叉部枢设至少有一第二轮体; 一第一固定件,套设于该杆体,该第一固定件相对于该握把部另端抵触于该连接件的套接部,该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穿孔; 一第二固定件,套设于该杆体,且位于该套接部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的另侧,该杆体穿设该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该连接件的套接部; 一锁固件,相对穿设固定于该通孔及该穿孔,将该第一固定件固定于该杆体; 第三固定件,设置于该第一固定件与该套接部之间;以及 至少一弹性件,套设于该杆体外,并夹置于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三固定件之间。
【文档编号】B62K3/00GK204223076SQ20142061093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托马斯·奥康奈尔 申请人:快乐活运动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鼓用消音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鼓用消音器,其安装在原声鼓且代替所述原声鼓的鼓面受到击打而减小演奏时产生的声音。鼓用消音器包括:被打击体,包含由演奏者击打且具有规定弹性的击打面部、及支持该击打面部的周缘部分且设定为刚性高于所述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4阅读:(104)

    专利名称:编码设备、解码设备、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对诸如音频信号或语音信号之类的声信号进行高效压缩编码的编码设备、解码设备、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尤其涉及即使根据一部分编码信息也能够解码音频或语音的、适合于可伸缩(scala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4阅读:(132)

    专利名称:基于外部开启控制语音输入的网络语音转换控制系统和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语音转换控制系统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外部开启控制语音输入的网络语音转换控制系统和方法。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语音技术的提高,语音控制越来越来广泛应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4阅读:(127)

    专利名称:一种灯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罩。背景技术:目前在照明灯具中,一般的灯罩为了扩大照明范围,其灯罩大都是由可透光的材料制成,灯泡的光的出射角度和反射角度是随意的,因此,此类灯使用的灯罩虽可扩大照明范围,但是随着人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4阅读:(125)

    专利名称: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具有可彼此独立地控制的多个局部发光部分的光源装置和使 用这种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单元。背景技术:当前,如由液晶TV和等离子显示面板(PDP)代表的,存在显示器更 薄的趋势。特别地,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4阅读:(99)

    专利名称:一种光纤箱的翻转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架,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箱的翻转架。背景技术:目前的光纤箱均是安装在墙体上,其包括盖体,盖体连接有箱体,箱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家庭通信设备和光缆固定设备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固定在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4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