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缩空间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收缩空间的汽车,包括底盘、成对设置在底盘上的上轨道和下轨道、后侧板、顶棚以及座椅;所述后侧板一端成对设有第一滚轮,另一端成对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上轨道内滑动;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下轨道内滑动;所述顶棚一端成对设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设置在上轨道内滑动;所述座椅底部成对设有第四滚轮;所述第四滚轮设置在下轨道内滑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需要,调节后侧板、顶棚和座椅的位置,腾出可用空间,使得车辆结构更加紧凑。
【专利说明】一种可收缩空间的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可收缩空间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现在有皮卡车即设有后排座位也设有装货的车厢,在某些时候,由于装货车厢空间有限,一些货物只能放置在后座上,但是并不能有效合理的利用汽车的空间,需要设计一款可收缩空间的汽车,根据使用要求变换车厢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收缩空间的汽车,根据需要,调节后侧板、顶棚和座椅的位置,即可腾出使用空间,使得车辆结构更加紧凑。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可收缩空间的汽车,包括底盘、成对设置在底盘上的上轨道和下轨道、后侧板、顶棚以及座椅;所述后侧板一端成对设有第一滚轮,另一端成对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上轨道内滑动;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下轨道内滑动;所述顶棚一端成对设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设置在上轨道内滑动;所述座椅底部成对设有第四滚轮;所述第四滚轮设置在下轨道内滑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座椅包括支腿、坐垫以及靠背;所述支腿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坐垫相连接;所述坐垫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靠背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滚轮设置在所述支腿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都设有锁紧机构。
[0009]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10]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后侧板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了滚轮,同时滚轮设置在上下轨道内,可以根据需要将侧板向驾驶室方向移动,为装货车厢腾出空间;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可折叠的座椅,根据需要可以将座椅折叠成一条直线,和侧板一起向驾驶室方向移动,使得车辆结构更加紧凑,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顶棚,同时在顶棚的一侧设置滚轮,不仅可以使顶棚沿着上轨道滑动,同时还可以使得顶棚沿着滚轮转动。将顶棚由水平方向转变成垂直方向,与侧板一起向驾驶室方向移动,使得车辆结构更加紧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收缩空间的汽车的主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收缩空间的汽车的后侧板右视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收缩空间的汽车的顶棚右视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收缩空间的汽车座椅右视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收缩空间的汽车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7]请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可收缩空间的汽车,包括底盘1、成对设置在底盘上的上轨道11和下轨道12、后侧板2、顶棚3以及座椅4 ;所述后侧板2 —端成对设有第一滚轮21,另一端成对设有第二滚轮22 ;所述第一滚轮21设置在上轨道11内滑动;所述第二滚轮22设置在下轨道12内滑动;所述顶棚3 —端成对设有第三滚轮31 ;所述第三滚轮31设置在上轨道11内滑动;所述座椅4底部成对设有第四滚轮41 ;所述第四滚轮41设置在下轨道12内滑动。
[0018]优选的,所述座椅4包括支腿42、坐垫43以及靠背44 ;所述支腿42通过第一转轴45与所述坐垫43相连接;所述坐垫43通过第二转轴46与所述靠背44相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第四滚轮41设置在所述支腿42上。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45和第二转轴46都设有锁紧机构。
[0021 ] 由于在后侧板2上下两端分别成对设置了滚轮,同时滚轮设置在上轨道内11和下轨道12内,可以根据需要将侧板2向驾驶室方向移动,为装货车厢腾出空间;由于设置了可折叠的座椅4,根据需要可以将座椅4折叠成一条直线,和侧板一起向驾驶室方向移动,使得车辆结构更加紧凑,由于设置了活动的顶棚3,同时在顶棚的一侧成对设置了滚轮,不仅可以使顶棚3沿着上轨道11滑动,同时还可以使得顶棚3沿着滚轮转动。将顶棚3由水平方向转变成垂直方向,与侧板3和座椅4 一起向驾驶室方向移动,腾出空间,使得车辆结构更加紧凑。
[00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需要,调节后侧板、顶棚和座椅的位置,腾出可用空间,使得车辆结构更加紧凑。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收缩空间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I)、成对设置在底盘上的上轨道(11)和下轨道(12)、后侧板(2)、顶棚(3)以及座椅(4);所述后侧板(2) —端成对设有第一滚轮(21),另一端成对设有第二滚轮(22);所述第一滚轮(21)设置在上轨道(11)内滑动;所述第二滚轮(22)设置在下轨道(12)内滑动;所述顶棚(3) —端成对设有第三滚轮(31);所述第三滚轮(31)设置在上轨道(11)内滑动;所述座椅(4)底部成对设有第四滚轮(41);所述第四滚轮(41)设置在下轨道(12)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空间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4)包括支腿(42)、坐垫(43)以及靠背(44);所述支腿(42)通过第一转轴(45)与所述坐垫(43)相连接;所述坐垫(43)通过第二转轴(46)与所述靠背(4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缩空间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滚轮(41)设置在所述支腿(4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缩空间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45)和第二转轴(46)都设有锁紧机构。
【文档编号】B62D33/027GK203780627SQ201420122380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发明者】杨海涛 申请人:杨海涛
一种可收缩空间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多功能台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台灯。背景技术:在学校里有时候想夜晚学习,但是有不能影响其他同学的休息,所以每个同学都会准备一盏台灯,但是现在的台灯功能比较单一,有时候学习看书会入
专利名称:一种全光时域-频域连续傅里叶变换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全光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两种全光时域-频域连续傅里叶变换装置。所述变换装置用于完成对光脉冲的全光时域-频域连续傅里叶变换,且属于全光信号处理装置。背景技术:傅
专利名称:一种阻尼消音结构的制造方法,由该方法获取的阻尼消音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衬垫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多个层的阻尼消音结构的实现方式,能够制成 一种尤其适用于飞行器发动机机舱表面的消音处理衬垫,来降低安置在 上述发动机机舱
专利名称:一种led聚光透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光源照明领域,尤其为一种LED聚光透镜。背景技术:随着LED光源逐渐代替传统光源,LED照明灯具的优势已日渐被人们认同,比如将LED用于路灯照明领域代替传统灯具,LED小巧
专利名称:单模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色散补偿光纤(DC),更具体地说,涉及单模DC光纤,它特别适于在具有K(kappa)值小于100的传输光纤中用于为色散作补偿。背景技术: 要以较低的成本满足正在进行的对更宽带宽的趋势
专利名称::平衡传输连接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一般涉及收发器模块,尤其涉及与最大传送速率为10Gbps(千兆位每秒)的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相容的收发器模块。背景技术::近年来,由于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传输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