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提琴音板振动台的制作方法

提琴音板振动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琴音板振动台,包括振动台架和扬声器,还包括吊挂在振动台架上的两个挂钩,所述扬声器的纸盘的中央顶部竖直向上设有振动信号传动杆,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的顶部高于扬声器的支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琴音板振动台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一个振动信号传动杆与提琴音板直接耦合式接触,传递能量的效率大大提高,噪音小从而不用单独设置测试间;采用三点支撑式,前二点为挂钩式,具有自动控制定位的作用,可防止音板在振动时滑动移位,后支点为振动信号传动杆,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其它额外的支撑,整个提琴音板也不会随意晃动,位置非常稳固。
【专利说明】提琴音板振动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琴音板振动台。

【背景技术】
[0002]提琴声音好坏的影响因素异常复杂:音板板材的声学品质、音板的形状尺寸、音板的三维弧度、厚度的分布、琴箱的内部的空气容积、低音梁的特性、音孔的大小与位置、油漆的声学品质、音柱、琴码、琴弦以及配件等等,都对提琴在不同层面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要制作一把优质的提琴,在诸多的因素当中,一经选定了音板的材料以后,其面板与底板的振动特性,对提琴的音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样,音板的定音就成为制作优质提琴的核心。
[0003]然而对于优质音板的制作,既复杂又极具有争议,不同学派、不同音板制作师的观点和方法有很大差异。国外已出版了大量科技性较高的论著与国内提琴制作者可采用的相对直观的和以经验为主的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进一步提供国内小提琴制作质量的一个障碍。美国物理家小提琴制造师卡利恩.玛丽.哈饮斯博士于1983年在《美国科技》杂志上发表了《小提琴音板的声学》论文,获得了美国国家金奖,形成了一个小提琴音板制造学派。该论文的核心是:用提琴音板振动台,测量面板与底板各阶自振频率,主要依靠第二、第五阶自振频率高低的数值以及振型节线的形态来判定其音频特性。但是这种判断是以轻敲提琴音板的板面来实现,并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提琴音板振动台。
[0004]而现有技术的提琴音板振动台,如图1-2所示,包括正弦波低频信号发生器1、音频功率放大器2、扬声器3和振动台架4,所述正弦波低频信号发生器1、音频功率放大器2和扬声器3依次连接,所述扬声器3置于振动台架4上,所述扬声器3的纸盘31的中央顶部低于扬声器3的支架32的顶部,且在扬声器3的周围设置有四个塑胶片11,当提琴音板10放置于四个塑胶片11上时,提琴音板的底部与扬声器3的支架32相隔一段距离,其具有以下缺陷:(I)其激振频率的能量是采用空气间接耦合的方式,能量传递效率低,音频功率放大器一般需要一两百瓦的功率,需要单独设置测试间;(2)而且采用四个塑胶片11作为重力支撑点,不牢固,在振动过程中容易滑动。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噪音小、效率高、可自动平衡定位且可稳固的支撑提琴音板的提琴音板振动台。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琴音板振动台,包括正弦波低频信号发生器、音频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和振动台架,所述正弦波低频信号发生器、音频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依次连接,所述扬声器置于振动台架上,还包括吊挂在振动台架上的两个挂钩,所述扬声器的纸盘的中央顶部竖直向上设有振动信号传动杆,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的顶部高于扬声器的支架的顶部,所述两个挂钩和振动信号传动杆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到所述两个挂钩的距离相等。
[0007]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的顶部为球面。
[0008]所述两个挂钩连线的中点与振动信号传动杆的顶端连线形成轴线,以轴线为对称轴在振动信号传动杆的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有可用于顶抵住提琴音板的外侧面的两个挡片。
[0009]所述振动台架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吊挂片,两个挂钩均分别通过软线吊挂在两个吊挂片上。
[0010]所述振动台架的上方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相连。
[0011]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的顶部套设有与其顶部形状相适配的橡胶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琴音板振动台具有以下优点:
[0013](I)本实用新型提琴音板振动台的扬声器是通过一个振动信号传动杆与提琴音板接触,是直接耦合式,传递能量的效率大大提高,音频功率放大器仅需数十瓦的功率即可满足要求,噪音小从而不用单独设置测试间。
[0014](2)本实用新型提琴音板振动台是采用三点支撑式,前二点为挂钩式,具有自动控制定位的作用,可防止音板在振动时滑动移位,后支点为振动信号传动杆,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其它额外的支撑,整个提琴音板也不会随意晃动,位置非常稳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提琴音板振动台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16]图2为现有技术提琴音板振动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琴音板振动台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琴音板振动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加挡片)。
[0019]图5为将提琴音板放置于图4的本实用新型提琴音板振动台上测试时的侧视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琴音板振动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加了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琴音板振动台,如图3-4所示,包括正弦波低频信号发生器1、音频功率放大器2、扬声器3和振动台架4,所述正弦波低频信号发生器1、音频功率放大器2和扬声器3依次连接,所述扬声器3置于振动台架4上,还包括吊挂在振动台架4上的两个挂钩5,所述扬声器3的纸盘31的中央顶部竖直向上设有振动信号传动杆6,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顶部高于扬声器3的支架32的顶部,所述两个挂钩5和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6到所述两个挂钩5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提琴音板振动台的扬声器是通过一个振动信号传动杆与提琴音板接触,是直接耦合式,传递能量的效率大大提高,音频功率放大器仅需数十瓦的功率即可满足要求,噪音小从而不用单独设置测试间。使用时,如图5所示,只需将提琴音板的波节点附近放置于两个挂钩5上,波腹部位放置于振动信号传动杆6上,在提琴音板10的板面上撒上细粉末,打开正弦波低频信号发生器I和音频功率放大器2,通过正弦波低频信号发生器I改变频率,直到琴板以其一种或多种正常振动模式发生共振位置。接着就把频率记录下来,通过分析的粉末就会形成图形,而且粉末向上弹跳的相应高度就显示出相对振幅。所述两个挂钩5因是吊挂在振动台架4上,支撑提琴音板10时可以自动平衡,且以两个挂钩5和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顶端三点作为支撑点时,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其它额外的支撑,整个提琴音板10也不会随意晃动,位置非常稳固。
[0022]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顶部优选为球面。如图6所示,所述两个挂钩5连线的中点与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顶端连线形成轴线,以轴线为对称轴在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有可用于顶抵住提琴音板10的外侧面的两个挡片7。所述两个挡片7用于进一步稳固提琴音板10的位置,以防振动过程中提琴音板10的意外滑落。所述两个挡片7可设为沿其连线或连线的延长线相向或相反方向移动,从而适合不同规格的提琴。
[0023]所述振动台架4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吊挂片41,两个挂钩5均分别通过软线42吊挂在两个吊挂片41上。通过软线42吊挂使两个挂钩5具有自动控制定位的作用,可防止音板在振动时滑动移位。所述两个吊挂片41进一步优先为可滑动的设在振动台架4的水平杆上,这样可以随时调节两个挂钩5的距离,以适合不同规格的提琴。
[0024]所述振动台架4的上方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相连。通过摄像头对上述的粉末形成的图形进行拍摄,然后拍摄图片被存储到计算机里面,可进行进一步后续分析。
[0025]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顶部优选套设有与其顶部形状相适配的橡胶套,这样通过套设有摩擦系数较大的橡胶套,使提琴音板10与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顶部接触时不易滑动。
【权利要求】
1.一种提琴音板振动台,包括正弦波低频信号发生器(I)、音频功率放大器(2)、扬声器(3)和振动台架(4),所述正弦波低频信号发生器(I)、音频功率放大器(2)和扬声器(3)依次连接,所述扬声器(3)置于振动台架(4)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挂在振动台架(4)上的两个挂钩(5),所述扬声器(3)的纸盘(31)的中央顶部竖直向上设有振动信号传动杆(6),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的顶部高于扬声器(3)的支架(32)的顶部,所述两个挂钩(5)和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6)到所述两个挂钩(5)的距尚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琴音板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顶部为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琴音板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挂钩(5)连线的中点与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顶端连线形成轴线,以轴线为对称轴在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有可用于顶抵住提琴音板(10)的外侧面的两个挡片(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琴音板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台架(4)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吊挂片(41),两个挂钩(5)均分别通过软线(42)吊挂在两个吊挂片(4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琴音板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台架(4)的上方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琴音板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信号传动杆(6)的顶部套设有与其顶部形状相适配的橡胶套。
【文档编号】G10D3/02GK204066699SQ201420522580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陆俊豪 申请人:陆俊豪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投影机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投影机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目前,投影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放映光碟、播放录像、讲课及演讲等。投影机 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采用固定悬挂式安装使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7)

    专利名称:语音识别阅读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视频播放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根据使用者需 要通过语音指令改变播放内容的播放设备。背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复读机、MP3、MP4等学习娱乐用的播放器越来越普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0)

    专利名称:带外壳单管定音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音哨,尤其是带外壳单管定音哨。背景技术:目前,现在市面上的单管定音哨就是一个独立的光光的管,没有外壳。由于它的本体是直接裸露在外的,我们不用的时候可能就会随处一放,时间久了脏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4)

    小提琴腮托垫套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提琴腮托垫套,由腮托套、腮托套下部开口、横拉松紧弹性带、下拉松紧弹性带、腮托套垫衬构成,腮托套依据小提琴腮托形状制成下部开口的袋状,腮托套面料内装有与小提琴腮托形状一致的腮托套垫衬,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96)

    专利名称:具有不依赖于说话者的语音识别的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文描述的技术通常涉及通信设备,以及这种通信设备中的不依 赖于说话者的语音识别技术。背景技术:移动电话已经开始配备有依赖于说话者的姓名拨号以允许实现 特定的功能,如不用手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10)

    专利名称: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声纹识别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语音信号 处理装置,涉及到一种用说话人的语音信号来辨识说话人身份的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声纹识别方法及系统。背景技术:近年来,随着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