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把组件,其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及设于该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的第三组件,所述第一组件的自由端部与摩托车护罩相连接,在第一组件、第二组件的两侧边均对应设置有用于连接该第一组件、第二组件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上对应设置有用于装配连接轴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并于该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端部对应设第一缩口、第二缩口,且该第一缩口、第二缩口将第一穿孔、第二穿孔设成一中间腔体两端缩口的形状,在所述第一穿孔内设有用于周向定位与连接轴配合的安装螺母的螺母座,该螺母座与安装螺母的外周相匹配且该螺母座与所述第一缩口相邻,可提高产品生产进度及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手把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手把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在巴西越野一代系列的摩托车装配过程中,在生产、装配与摩托车护罩相连接的手把组件时经常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在装配时安装螺母易被拉出,导致装配困难,装配进度慢,工作量大,浪费成本;同时,因整个手把组件是采用注塑成型,导致产品或其连接部位会产生缩水,生产时需浪费大量的保压时间,对操作人员的加工难度极大,同样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手把组件,可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进度,减少生产、装配工作量,且产品在质量方面可得到保障。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手把组件,其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及设于该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的第三组件,所述第一组件的自由端部与摩托车护罩相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件、第二组件的两侧边均对应设置有用于连接该第一组件、第二组件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上对应设置有用于装配连接轴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并于该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端部对应设第一缩口、第二缩口,且该第一缩口、第二缩口将所述第一穿孔、第二穿孔设成一中间腔体两端缩口的形状,在所述第一穿孔内设有用于周向定位与所述连接轴配合的安装螺母的螺母座,该螺母座与所述安装螺母的外周相匹配且该螺母座与所述第一缩口相邻。
[0005]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座与所述第一组件一体注塑成型。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为薄壁塑胶,其壁厚均为2.0mm?2.8_。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均为方孔。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通过在第一穿孔内设螺母座对安装螺母进行定位,并使得螺母座与第一缩口相邻,这样,安装螺母在安装时不会被拉出,从而降低了装配难度,减少生产、装配工作量,提高了生产现场的生产进度;同时,将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壁厚降低为均匀的2.0mm?2.8mm,使得产品表面无缩水,在生产时减少了保压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产品在质量方面可得到有效保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3]一种如图1、2所述的手把组件,其包括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及设于该第一组件
I与第二组件2之间的第三组件3,所述第一组件I的自由端部10与摩托车护罩相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的两侧边均对应设置有用于连接该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上对应设置有用于装配连接轴4的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2,并于该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2端部对应设第一缩口 13、第二缩口 23,且该第一缩口 13、第二缩口 23将所述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2设成一中间腔体两端缩口的形状,在所述第一穿孔12内设有用于周向定位与所述连接轴4配合的安装螺母15的螺母座14,该螺母座14与所述安装螺母15的外周相匹配且该螺母座14与所述第一缩口 13相邻。
[0014]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对组成所述手把组件的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之间的装配方式及装配结构,如图1、2所示,在呈方孔的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2内设数个竖槽,且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2内的竖槽错位配合,并于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2内设对连接轴4形成导向的弧形面,以方便连接轴4在该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2内的装配,或采用其它的连接件形成对连接轴4在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2中的定位。
[0015]如图2所述,所述螺母座14与安装螺母15配合,为了保证安装螺母15在装配过程中不被拉出,将螺母座14与第一缩口 13相邻,且可于该螺母座14底端设托台,相比于传统的工艺,也即是将所述螺母座14,也可以为将安装螺母15上移5_尺寸,即可实现安装螺母15在装配过程中不被拉出,进而降低了装配难度,减少了装配工作量,提高了生产现场的生产进度,且经实际生产及使用中,该结构在质量方面可得到保障。优选的,将所述螺母座14与所述第一组件I 一体注塑成型,以提高工作效率。
[0016]本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为薄壁塑胶,其与所述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均为一体注塑成型,在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两侧边均对应具有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使得该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在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中形成翼型结构。因产品为注塑成型,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产品表面缩水,尤其是位于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位置,因此,经大量的试验验算,同时通过设计人员的创造性改进得知,将该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两边的壁厚均减薄为2.0mm?2.8mm,即可使得产品表面无缩水,进而使得生产时减少保压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把组件,包括第一组件(I)、第二组件(2)、及设于该第一组件(I)与第二组件(2)之间的第三组件(3),所述第一组件(I)的自由端部(10)与摩托车护罩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组件(I)、第二组件(2)的两侧边均对应设置有用于连接该第一组件(I)、第二组件(2)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上对应设置有用于装配连接轴(4)的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2),并于该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2)端部对应设第一缩口( 13)、第二缩口(23),且该第一缩口( 13)、第二缩口(23)将所述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2)设成一中间腔体两端缩口的形状,在所述第一穿孔(12)内设有用于周向定位与所述连接轴(4)配合的安装螺母(15)的螺母座(14),该螺母座(14)与所述安装螺母(15)的外周相匹配且该螺母座(14)与所述第一缩口( 13)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座(14)与所述第一组件(I)一体注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为薄壁塑胶,其壁厚均为2.0mm?2.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2)均为方孔。
【文档编号】B62K21/26GK203714105SQ201420040978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喻文龙, 唐红军 申请人:重庆新源模具有限公司
手把组件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投射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来自光源的光进行调制并投射到被投射面上的投射式显示装置。背景技术:投射式显示装置(以下称为“投影器”),用光调制元件将来自光源的光进行调制, 并将被调制的光(以下称为“影像光”)投
专利名称:深海释放器专用水声换能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监测技术,特别涉及深海声学释放器的水声换能器。背景技术:在海洋工程建设、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大量应用水下监测系统以获取海洋环境监测数据。水下监测系统完成长期连续的监测任
专利名称:一种机械设备用校准相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用校准相机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在设备运行时通过拍照对产品位置进行校准的装置。技术背景:当用机械设备对电子产品进行某些加工过程时,需要进行位置的校准,尤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散热监控路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散热监控路灯。背景技术:现有公共照明的路灯,一般是由路灯管理机构在设定的时间段内直接打开,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随机性,每天的固定时间段内光照强度不一定相同,而目前的路灯并不存在
专利名称:制作液晶显示器的方法本申请要求2002年2月6日在韩国申请的第P2002-665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申请在本申请中以引用的形式加以结合。LCD已最广泛地作为移动式显示器使用,这种显示器由于具有极好的图像质量、重量轻、外形薄和
专利名称:层绞式异型加强光缆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信光缆,尤其是一种加强件并非位于光缆中心且不止一根的层绞式 异型加强光缆。背景技术:现有的层绞式光缆采用的是单根加强件的方式,加强件位于光缆的中心位置。采 用这种结构的光缆,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