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特别是指一种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
传统摩托车刹车系统是由左、右拉杆单独控制前、后轮制动器,来达到摩托车刹车的效果,而近期则已发展至连动刹车系统,其是藉由单独扳动拉杆可同时控制前、后轮制动器,以达到更好的摩托车制动效果,如发明专利第87112956号“连动刹车系统”即为一例,请参阅

图1是习知连动刹车系统的示意图所示,该应用于摩托车的连动刹车系统1,其主要是包含有一刹车装置11,可分别连动该刹车装置11的第一拉杆12与第二拉杆13,一受该刹车装置11连动而可控制摩托车前车轮刹车动作的前制动器14,以及一连设于该刹车装置11与第一拉杆12间而可控制摩托车的后轮刹车动作的后制动器15等构件;其中,该前制动器14为油压控制的碟式刹车系统,其是藉由一通路19使得前制动器14可受第一拉杆12或第二拉杆13的按压,使得该刹车装置11内的油料可经由前述通路19进入前制动器14内,以驱动碟式刹车系统达到前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同时,当该第一拉杆12按压时,该刹车装置11亦可借助钢索10同步连动后制动器15控制摩托车的后轮刹车动作,由于此连动作用是以机械式的动力传递来完成,故其后制动器15为鼓式刹车系统;因此,借助单独扳动第一拉杆12可同时控制前、后制动器14、15,可达到更好的摩托车制动效果,进而提高行车安全。
虽然上述习知连动刹车系统1可达到连动前、后制动器14、15刹车的功效,但实际运用后仍存在下列几点有待改善,兹一一加以说明1、由于习知连动刹车系统1的第一拉杆12是藉由钢索10同步连动后制动器15控制摩托车的后轮刹车动作,其连动作用是以机械式的动力传递来完成,故其后制动器15只能设计为鼓式刹车系统,而无法以油路控制且灵敏度高的碟式刹车系统来取代,故其制动效果有所限制。
2、由于习知连动刹车系统1的第一拉杆12受扳动时,是同时使前、后制动器14、15作动产生刹车效果,然,摩托车在刹车作动的初期,后轮所承受的负荷远较前轮大,此时,若同时对前、后轮制动,易造成前轮较后轮先发生制动,使车身失去平衡,产生危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压式前后双碟刹车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使其能有效提高制动效果及确保刹车的稳定性。
依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包含有第一拉杆,其是枢设于摩托车的其中一把手上;第二拉杆,其是枢设于摩托车的另一把手上;第一推进器,其是具有一第一控制缸,及一滑设于第一控制缸中的第一推体,并令该第一拉杆连动第一推体;第二推进器,其是具有一第二控制缸,及一滑设于第二控制缸中的第二推体,并令该第二拉杆连动第二推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配驱动装置,其具有一连动缸,该连动缸内分隔形成有第一缸孔与第二缸孔,且该第一缸孔中滑设一第一活塞,该第二缸孔中滑设一第二活塞,并令该第一活塞将第一缸孔分隔成一第一驱动空间及一第一压缩空间,而该第二活塞将第二缸孔分隔成一第二驱动空间及一第二压缩空间,且该第一活塞靠第一压缩空间的一侧凸设有一伸置于第二缸孔的第二驱动空间的推杆,而该第二活塞开设有一连通第二驱动空间及第二压缩空间的并可被该推杆的末端封闭的流通孔,该第一压缩空间中设置有一回复元件,且该回复元件的一端抵制第一活塞,另一端则抵制第一缸孔的端壁,该第一驱动空间是与第一推进器的第一控制缸相连通,而该第二驱动空间则与第二推进器的第二控制缸相连通;前制动器,其是具有一固设于摩托车前轮的前碟片,以及一可夹持该前碟片两侧的前刹车夹钳,并令该前刹车夹钳是与第二缸孔的第二压缩空间相连通;及后制动器,其是具有一固设于摩托车后轮的后碟片,以及一可夹持该后碟片两侧的后刹车夹钳,并令该后刹车夹钳是与第一缸孔的第一驱动空间相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包含有第一拉杆,其是枢设于摩托车的其中一把手上;第二拉杆,其是枢设于摩托车的另一把手上;第一推进器,其是具有一第一控制缸,及一滑设于第一控制缸中的第一推体,并令该第一拉杆连动第一推体;第二推进器,其是具有一,第二控制缸,及一滑设于第二控制缸中的第二推体,并令该第二拉杆连动第二推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配驱动装置,其是具有一连动缸,该连动缸内分隔形成有第一缸孔与第二缸孔,且该第一缸孔中滑设一第一活塞,该第二缸孔中滑设一第二活塞,并令该第一活塞将第一缸孔分隔成一第一驱动空间及一第一压缩空间,而该第二活塞将第二缸孔分隔成一第二驱动空间及一第二压缩空间,且该第一活塞靠第一压缩空间的一侧凸设有一伸置于第二缸孔的第二驱动空间的推杆,而该第二活塞开设有一连通第二驱动空间及第二压缩空间的可被该推杆的末端封闭的流通孔,同时,该第二压缩空间中设置有一回复元件,且该回复元件的一端抵制第二活塞,另一端则抵制第二缸孔的端壁,该第一驱动空间是与第一推进器的第一控制缸相连通,而该第二驱动空间则与第二推进器的第二控制缸相连通;前制动器,其是具有一固设于摩托车前轮的前碟片,以及一可夹持该前碟片两侧的前刹车夹钳,并令该前刹车夹钳是与第二缸孔的第二压缩空间相连通;及后制动器,其是具有一固设于摩托车后轮的后碟片,以及一可夹持该后碟片两侧的后刹车夹钳,并令该后刹车夹钳是与第一缸孔的第一驱动空间相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包含有第一拉杆,其是枢设于摩托车的其中一把手上;第二拉杆,其是枢设于摩托车的另一把手上、第一推进器,其是具有一第一控制缸,及一滑设于第一控制缸中的第一推体,并令该第一拉杆连动第一推体;第二推进器,其是具有一第二控制缸,及一滑设于第二控制缸中的第二推体,并令该第二拉杆连动第二推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配驱动装置,其是具有一连动缸,该连动缸内分隔形成有第一缸孔与第二缸孔,且该第一缸孔中滑设一第一活塞,该第二缸孔中滑设一第二活塞,并令该第一活塞将第一缸孔分隔成一第一驱动空间及一第一压缩空间,而该第二活塞将第二缸孔分隔成一第二驱动空间及一第二压缩空间,且该第一活塞靠第一压缩空间的一侧凸设有一伸置于第二缸孔的第二驱动空间的推杆,而该第二活塞开设有一连通第二驱动空间及第二压缩空间的可被该推杆的末端封闭的流通孔,该第一驱动空间中设置有一第一回复元件,且该第一回复元件的一端抵制第一活塞,另一端则抵制第一缸孔与第二缸孔的间壁,而该第二压缩空间中设置有一第二回复元件,且该第二回复元件的一端抵制第二活塞,另一端则抵制第二缸孔的端壁,该第一驱动空间是与第一推进器的第一控制缸相连通,而该第二驱动空间则与第二推进器的第二控制缸相连通;前制动器,其是具有一固设于摩托车前轮的前碟片,以及一可夹持该前碟片两侧的前刹车夹钳,且该前刹车夹钳是与第二缸孔的第二压缩空间相连通;及后制动器,其是具有一固设于摩托车后轮的后碟片,以及一可夹持该后碟片两侧的后刹车夹钳,且该后刹车夹钳是与第一缸孔的第一驱动空间相连通,藉使经由扳动第二拉杆输出刹车油压时,可驱动前制动器达到前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而经由扳动第一拉杆输出刹车油压时,一方面可直接驱动后制动器达到后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一方面藉由第一、二活塞的压力转换成另一油路输出,又可间接驱动前制动器达到前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使该前、后制动器皆可设计为灵敏度高的碟式刹车系统,同时可造成前轮刹车压力较后轮刹车延迟,避免前轮较后轮先制动,以达到提升摩托车的刹车制动效能及维持摩托车刹车的稳定性的功效。
本发明的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一分配驱动装置的设置,藉使经由扳动第一拉杆而输出的刹车油压时,一方面可直接驱动后制动器达到后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一方面藉由分配驱动装置中的第一、二活塞的压力转换成另一油路输出,又可间接驱动前制动器达到前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使该前、后制动器皆可设计为灵敏度高的碟式刹车系统,同时可造成前轮刹车压力较后轮刹车延迟,避免前轮较后轮先制动,以达到提升摩托车的刹车制动效能及维持摩托车刹车的稳定性的功效。
由上述的说明,而将本发明与习知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作一比较,当可得知本发明确实具有下列所述的功效增进1、本发明的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藉由分配驱动装置的设置,使该经由扳动第一拉杆而输出的刹车油压,一方面可直接驱动后制动器达到后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一方面藉由第一、二活塞的压力转换成另一油路输出,又可间接驱动前制动器达到前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同时,由于该前、后车轮的刹车连动作用皆是以油压式的动力传递来完成,故其前、后制动器皆可设计为灵敏度高的碟式刹车系统,因此可提升摩托车的刹车制动效能。
2、续前所述,由于本发明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具分配驱动装置的设置,使扳动第一拉杆而输出刹车油压时,是先对承受负荷大的后轮产生刹车制动作用,而待第一活塞移动触抵第二活塞,且再进一步推移第二活塞时,始会对前轮产生刹车制动作用,亦即可本发明于连动刹车时,可造成前轮刹车压力较后轮刹车延迟,避免前轮先制动,保持车身平衡,以确保骑乘安全。
为能对本发明的目的、功效以及特征有更详尽明确的了解,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附面的说明图1所示是习知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的示意图。
图2所示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于第二拉杆受扳动时的作动示意图。
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于第一拉杆受扳动时的作动示意图。
图5所示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所示是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所示,本实施例连动刹车系统2主要是包含有一枢设于摩托车左把手上的第一拉杆21,一枢设于摩托车右把手上的第二拉杆22,一与第一拉杆21连动的第一推进器23,一与第二拉杆22连动的第二推进器24,经由油管230、240与第一、二推进器23、24连结的分配驱动装置3,以及设置于摩托车前、后轮(图中未示出)上的前、后制动器25、26等构件,其中,该第一推进器23具有一第一控制缸231,一滑设于第一控制缸231中的第一推体232,以及一设置于第一控制缸231上的第一油杯233等构件,并令该第一拉杆21受扳动旋转可推抵连动第一推体232于第一控制缸231中滑动,同时,该第一控制缸231与第一油杯233中充填有油液,且该第一控制缸231与第一油杯233间开设有可适时启闭的填充孔234,以使该第一油杯233可适时补充第一控制缸231内的油液;再者,该第二推进器24的构造与第一推进器23相同,其同样是由第二控制缸241、第二推体242及第二油杯243等构件所组成,而其彼此间及与第二拉杆22的作动关系亦如同第一推进器23,故于此不另赘述。
仍请参阅图2,该分配驱动装置3主要是具有一连动缸31,该连动缸31内分隔形成有第一缸孔32与第二缸孔33,且该第一缸孔32中滑设一第一活塞34,该第二缸孔33中滑设一第二活塞35,并令该第一活塞34将第一缸孔32分隔成一第一驱动空间321及一第一压缩空间322,而该第二活塞35将第二缸孔33分隔成一第二驱动空间331及一第二压缩空间332,且该第一活塞34靠第一压缩空间322的一侧凸设有一伸置于第二缸孔33的第二驱动空间331中的推杆341,又该推杆341的末端设有一阀球342,而该第二活塞35开设有一连通第二驱动空间331及第二压缩空间332的流通孔351,并使该推杆341末端的阀球342可适时封闭流通孔351,同时,该第一压缩空间322中设置有一第一回复元件37,且该第一回复元件37的一端抵制第一活塞34,另一端则抵制第一缸孔32与第二缸孔33的间壁,而该第二压缩空间332中设置有一第二回复元件38,且该第二回复元件38的一端抵制第二活塞35,另一端则抵制第二缸孔33的端壁,另外,该连动缸31上另开设有连通第一驱动空间321的第一进流孔311及第一出流孔312,一连通第二驱动空间331的第二进流孔313,一连通第二压缩空间332的第二出流孔314,又,该第一驱动空间321、第二驱动空间331与第二压缩空间332中充填有油料,且该第一驱动空间321是经由第一进流孔311及油管230与第一推进器23的第一控制缸231相连通,而该第二驱动空间331则是经由第二进流孔313及油管240与第二推进器24的第二控制缸241相连通。
仍请参阅图2,该前、后制动器25、26分别具有固设于摩托车前、后轮(图中未示出)的前、后碟片251、261,以及藉由油压控制且可夹持该前、后碟片251、261两侧的前、后刹车夹钳252、262,并令该前刹车夹钳252是经由油管250及第二出流孔314与第二缸孔33的第二压缩空间332相连通,而该后刹车夹钳262则是经由油管260及第一出流孔312与第一缸孔32的第一驱动空间321相连通。
续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于第二拉杆受扳动时的作动示意图,并请配合回顾图2所示,该分配驱动装置3于正常状态下,该第一活塞34受第一回复元件37顶推开,使该推杆341末端的阀球342与第二活塞35间留有空隙,当第二拉杆22受扳动时,可抵推连动第二控制缸241中的第二推体242内移,造成充填于第二控制缸241内的油料可在第一推体242的推挤下,经由油管240及第二进流孔313输入第二缸孔33的第二驱动空间331中,同时,由推杆341末端的阀球342与第二活塞35间的空隙流入流通孔351中,再流入第二压缩空间332内,使再将第二压缩空间332内的油料受压再经由第二出流孔314及油管250压送至前制动器25的前刹车夹钳252中,藉由该油料的油压控制使该前刹车夹钳252可相对紧夹持于前碟片251的两侧,达到前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而当扳动第二拉杆22的施力释放后,该第二回复元件38藉其弹力回复作用,又可使第二活塞35回归正常位置,亦使前轮的制动力予以释放。
续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于第一拉杆受扳动时的作动示意图,并请配合回顾图2所示,当第一拉杆21受扳动时,同样可抵推连动第一控制缸231中的第一推体232内移,造成充填于第一控制缸231内的油料可在第一推体232的推挤下,经由油管230及第一进流孔311输入第一缸孔32的第一驱动空间321中,此时,该油料一方面将先经由第一出流孔312及油管260压送至后制动器26的后刹车夹钳262中,藉由该油料的油压控制使该后刹车夹钳262可相对紧夹持于前碟片261的两侧,达到后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再者,该油料另一方面将推动第一活塞34移动,待该第一活塞34的推杆341触抵第二活塞35时,该推杆341末端之阀球342将可封闭流通孔351,而第一活塞34进一步顶推第二活塞35移动,亦将使第二压缩空间332内的油料经由第二出流孔314及油管250压送至前制动器25的前刹车夹钳252中,而同时达到前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另外,当扳动第一拉杆21的施力释放后,该第一、二回复元件37、38藉其弹力回复作用,又可使第一、二活塞34、35回归正常位置,亦使前、后轮的制动力予以释放。
因此,本实施例连动刹车系统2藉由分配驱动装置3的设置,使该前、后车轮的刹车连动作用皆可以油压式的动力传递来完成,故本实施例的前、后制动器25、26皆可设计为灵敏度高的碟式刹车系统,因此可提升摩托车的刹车制动效果;同时,当扳动第一拉杆21而输出刹车油压时,分配驱动装置3是先使刹车油压对承受负荷大的后轮产生刹车制动作用,而待第一活塞34移动使其推杆341触抵第二活塞35,且再进一步推移第二活塞35时,始会对前轮产生刹车制动作用,故本实施例于连动刹车作用时,可造成前轮刹车压力较后轮刹车延迟,避免前轮较后轮先制动,以确保维持摩托车刹车的稳定性。
再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连动刹车系统4与前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主要亦包含有第一拉杆41,第二拉杆42,第一推进器43,第二推进器44,分配驱动装置5,以及前、后制动器45、46等构件,且该等构件间的配置连结关系亦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惟其不同处在于,该分配驱动装置5仅于第一缸孔52的第一压缩空间522内设置有第一回复元件57,而该第二缸孔53的第二压缩空间532内并无回复元件设置;如此,当第二拉杆42受扳动时,该油料同样可由第二推进器44输送至第二驱动空间531中,再经由推杆541末端与第二活塞55间的空隙及流通孔551流入第二压缩空间532内,使该第二压缩空间532内的油料压送至前制动器45,达到前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而当第一拉杆41受扳动时,该油料同样一方面将先被压送至后制动器46而达到后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同时,该油料另一方面亦将推动第一活塞54移动,并使该第一活塞54进一步顶推第二活塞55移动,亦可将第二压缩空间532内的油料压送至前制动器45,达到前车轮刹车作动的作用;是以,本实施例连动刹车系统4同样可达到如前一实施例般,于前、后制动器45、46使用碟式刹车系统以提升摩托车的刹车制动效能,及可造成前轮刹车压力较后轮刹车延迟以维持摩托车刹车稳定性的功效;惟当第一、二拉杆41、42的施力释放后,该第一活塞54是靠第一回复元件57的弹力回复作用回归,而该第二活塞55则是靠原本施加于前制动器45的油压回流而将其推回,由于该实施例较前述连动刹车系统2可免除第二回复元件38的设置因此可简化制程,节省制造成本。
另请参阅图6是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连动刹车系统6与前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同样包含有第一拉杆61,第二拉杆62,第一推进器63,第二推进器64,分配驱动装置7,以及前、后制动器65、66等构件,且该等构件间的配置连结关系同样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故于此不另赘述,惟其不同处在于,该分配驱动装置7仅于第二缸孔73的第二压缩空间732内设置有第二回复元件78,而该第一缸孔72的第一压缩空间722内并无回复元件设置;如此,本实施例于扳动该第一、二拉杆61、62时,令油压透过分配驱动装置7使前、后车轮产生刹车作用的作动方式同样与前述实施例一致,是以,本实施例连动刹车系统6同样可达到如前述实施例般,于前、后制动器65、66使用碟式刹车系统以提升摩托车的刹车制动效能,及可造成前轮刹车压力较后轮刹车延迟以维持摩托车刹车稳定性的功效;惟当第一、二拉杆61、62的施力释放后,该第二活塞75是靠第二回复元件78的弹力回复作用回归,而该第一活塞74则是靠原本施加于前制动器65的油压回流,并经由第二活塞75的流通孔751而将其推回,由于该实施例较前述连动刹车系统2可免除第一回复元件37的设置,因此亦可简化制程,节省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油压式前后双碟刹连动的摩托车刹车系统藉由分配驱动装置的设置,确实能有效达到提高制动效果及刹车稳定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包含有第一拉杆,其是枢设于摩托车的其中一把手上;第二拉杆,其是枢设于摩托车的另一把手上;第一推进器,其是具有一第一控制缸,及一滑设于第一控制缸中的第一推体,并令该第一拉杆连动第一推体;第二推进器,其是具有一第二控制缸,及一滑设于第二控制缸中的第二推体,并令该第二拉杆连动第二推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配驱动装置,其具有一连动缸,该连动缸内分隔形成有第一缸孔与第二缸孔,且该第一缸孔中滑设一第一活塞,该第二缸孔中滑设一第二活塞,并令该第一活塞将第一缸孔分隔成一第一驱动空间及一第一压缩空间,而该第二活塞将第二缸孔分隔成一第二驱动空间及一第二压缩空间,且该第一活塞靠第一压缩空间的一侧凸设有一伸置于第二缸孔的第二驱动空间的推杆,而该第二活塞开设有一连通第二驱动空间及第二压缩空间的并可被该推杆的末端封闭的流通孔,该第一压缩空间中设置有一回复元件,且该回复元件的一端抵制第一活塞,另一端则抵制第一缸孔的端壁,该第一驱动空间是与第一推进器的第一控制缸相连通,而该第二驱动空间则与第二推进器的第二控制缸相连通;前制动器,其是具有一固设于摩托车前轮的前碟片,以及一可夹持该前碟片两侧的前刹车夹钳,并令该前刹车夹钳是与第二缸孔的第二压缩空间相连通;及后制动器,其是具有一固设于摩托车后轮的后碟片,以及一可夹持该后碟片两侧的后刹车夹钳,并令该后刹车夹钳是与第一缸孔的第一驱动空间相连通。
2.一种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包含有第一拉杆,其是枢设于摩托车的其中一把手上;第二拉杆,其是枢设于摩托车的另一把手上;第一推进器,其是具有一第一控制缸,及一滑设于第一控制缸中的第一推体,并令该第一拉杆连动第一推体;第二推进器,其是具有一,第二控制缸,及一滑设于第二控制缸中的第二推体,并令该第二拉杆连动第二推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配驱动装置,其是具有一连动缸,该连动缸内分隔形成有第一缸孔与第二缸孔,且该第一缸孔中滑设一第一活塞,该第二缸孔中滑设一第二活塞,并令该第一活塞将第一缸孔分隔成一第一驱动空间及一第一压缩空间,而该第二活塞将第二缸孔分隔成一第二驱动空间及一第二压缩空间,且该第一活塞靠第一压缩空间的一侧凸设有一伸置于第二缸孔的第二驱动空间的推杆,而该第二活塞开设有一连通第二驱动空间及第二压缩空间的可被该推杆的末端封闭的流通孔,同时,该第二压缩空间中设置有一回复元件,且该回复元件的一端抵制第二活塞,另一端则抵制第二缸孔的端壁,该第一驱动空间是与第一推进器的第一控制缸相连通,而该第二驱动空间则与第二推进器的第二控制缸相连通;前制动器,其是具有一固设于摩托车前轮的前碟片,以及一可夹持该前碟片两侧的前刹车夹钳,并令该前刹车夹钳是与第二缸孔的第二压缩空间相连通;及后制动器,其是具有一固设于摩托车后轮的后碟片,以及一可夹持该后碟片两侧的后刹车夹钳,并令该后刹车夹钳是与第一缸孔的第一驱动空间相连通。
3.一种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包含有第一拉杆,其是枢设于摩托车的其中一把手上;第二拉杆,其是枢设于摩托车的另一把手上、第一推进器,其是具有一第一控制缸,及一滑设于第一控制缸中的第一推体,并令该第一拉杆连动第一推体;第二推进器,其是具有一第二控制缸,及一滑设于第二控制缸中的第二推体,并令该第二拉杆连动第二推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配驱动装置,其是具有一连动缸,该连动缸内分隔形成有第一缸孔与第二缸孔,且该第一缸孔中滑设一第一活塞,该第二缸孔中滑设一第二活塞,并令该第一活塞将第一缸孔分隔成一第一驱动空间及一第一压缩空间,而该第二活塞将第二缸孔分隔成一第二驱动空间及一第二压缩空间,且该第一活塞靠第一压缩空间的一侧凸设有一伸置于第二缸孔的第二驱动空间的推杆,而该第二活塞开设有一连通第二驱动空间及第二压缩空间的可被该推杆的末端封闭的流通孔,该第一驱动空间中设置有一第一回复元件,且该第一回复元件的一端抵制第一活塞,另一端则抵制第一缸孔与第二缸孔的间壁,而该第二压缩空间中设置有一第二回复元件,且该第二回复元件的一端抵制第二活塞,另一端则抵制第二缸孔的端壁,该第一驱动空间是与第一推进器的第一控制缸相连通,而该第二驱动空间则与第二推进器的第二控制缸相连通;前制动器,其是具有一固设于摩托车前轮的前碟片,以及一可夹持该前碟片两侧的前刹车夹钳,且该前刹车夹钳是与第二缸孔的第二压缩空间相连通;及后制动器,其是具有一固设于摩托车后轮的后碟片,以及一可夹持该后碟片两侧的后刹车夹钳,且该后刹车夹钳是与第一缸孔的第一驱动空间相连通。
全文摘要
一种油压式前后双碟刹的摩托车连动刹车系统,包含有:第一拉杆、第二拉杆;与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分别连动的第一、二推体,第一、二推体滑设于第一、二控制缸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配驱动装置,其具有一连动缸,该连动缸内分隔形成有第一、二缸孔,且该第一、二缸孔中滑设第一、二活塞;令前制动器与第二缸孔的第二压缩空间相连通,后制动器与第一缸孔的第一驱动空间相连通。本发明能有效提高制动效果及确保刹车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B62L3/02GK1339378SQ00123640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4日
发明者董锟男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激光指示器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器具类,特别涉及一种激光指示器结构。背景技术:如附图1所示,传统的激光指示器10a包括有一中空本体1a,于本体1a靠近底端处螺设一底座2a,底座2a上安装有发光二极管3a,使发光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2阅读:(105)

    专利名称: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光学掩膜及光反应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光学掩膜及光反应层。背景技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不仅具有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2阅读:(98)

    专利名称:一种led生物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生物灯,主要用于植物,动物的生长照明,促进生物缩短生广周期,提闻效率。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有荧光灯,日光灯,LED植物灯,但是利用亚克力作为外壳和外形来生产制造的却没有,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2阅读:(146)

    专利名称:光源组件和投影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具有荧光板的光源组件,与具有该光源组件的投影仪。 背景技术:当今,多采用作为图像投影装置的数据投影仪,其将个人计算机的画面及视频图像、以及基于在存储卡等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等投影于屏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2阅读:(165)

    专利名称:Hid灯组件及用于将hid灯固定于反射器中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HID(高强度放电)灯组件,其包括反射器、放电灯以及电力控制单元,其中灯帽延伸通过反射器中的孔,并且其中电力控制单元在靠近所述孔处附连于反射器的后部。这种灯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2阅读:(118)

    专利名称:制作液晶显示器的方法本申请要求2002年2月6日在韩国申请的第P2002-665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申请在本申请中以引用的形式加以结合。LCD已最广泛地作为移动式显示器使用,这种显示器由于具有极好的图像质量、重量轻、外形薄和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2阅读:(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