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车转向柱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关于一种汽车转向柱安装结构,更特别涉及一种转向柱安装结构,能够将在撞车或追尾事故中制动踏板对司机的踝部或腿部造成伤害控制到最小。
背景技术:
转向柱一般通过转向柱安装支架固定在上前罩板横梁上。踏板通过踏板架设置在靠近仪表板的位置。司机通过操作踏板从而执行例如加速,制动,和离合等操作。在撞车或追尾事故中,仪表板可能会冲入汽车的乘客舱内,因而造成踏板架与转向柱安装支架相撞。
如果在事故中,仪表板被推向汽车内部,踏板架与转向柱安装支架相撞以限制踏板架的推撞,枢接在踏板架上的踏板可能会突然朝向司机旋转,因而可能会成为伤害司机的因素。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柱安装结构,可以将踏板架上的踏板对司机造成的伤害控制到最小;且在撞车或追尾事故中使踏板架和仪表板在朝向车内部的方向上的运动最小。
汽车转向柱安装结构包括转向柱,将转向柱连接在前罩板横梁上的转向柱安装支架,连接在仪表板上的踏板架。并且,在转向柱安装支架上还设有防止接触部件,因此可防止踏板架内端与转向柱安装支架相接触。
因此,本发明使在撞车或追尾事故中踏板架的运动达到最小。因为踏板架不能与转向柱安装支架相接触,所以使由于踏板的突然运动对司机造成伤害达到最小,包括踝骨或胫骨受伤。并且,本发明有效减少了振动和噪音,并且简化了安装,增加可操作性。
为更好理解本发明的本质和目的,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转向柱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转向柱安装支架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转向柱支架和下支架连接状态的透视图;和图4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1,转向柱1通过转向柱安装支架3安装在前罩板横梁5和转向柱安装延伸部7上。踏板13通过踏板架11枢接在仪表盘9上。转向柱安装延伸部7牢牢固定在车身的前罩板部,使转向柱安装支架3稳定固定在车身上。
转向柱1的一侧,在纵向方向上,利用第一螺栓15固定在转向柱安装支架3上,而另一端利用下支架17固定在转向柱安装支架3上。如图1和3所示,转向柱1的下端由转向柱安装支架3通过下支架17来支撑,在下支架与转向柱1的安装中具有滑动结构,因此在相撞事故中司机碰撞到方向盘的潜在冲击可被吸收,并且该滑动在正常状态下被膜盒(capsule)抑制滑动。
优选的在下支架上设置带19,这样转向柱1在靠着下支架17滑动时,可以发生变形并吸收能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与转向柱安装支架3连接的下支架17包括第一凸缘部分23,其与转向柱安装支架3的左前侧的下表面相重叠,且由第三螺栓21穿过。第二凸缘部分27从第一凸缘部分23向汽车的后部延伸。第二凸缘部分27与转向柱安装支架3的右中侧的下表面相重叠,并由第二螺栓25穿过。
转向柱安装支架3包括转向柱安装上板29和转向柱安装下板31,两板重叠,并在其间形成空间部分。前罩板横梁5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在转向柱安装上板29和转向柱安装下板31之间。
转向柱安装支架3上设有防止接触部分33,可减少在汽车碰撞或追尾事故中踏板架11的内侧与转向柱安装支架3之间的撞击。参考图2,防止接触部分33具有这样的结构,即位于转向柱安装支架3的前部面向踏板架11内端的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具有朝向汽车后部的凹进形状。换言之就是提供了一个空隙,以使转向柱安装支架3在因碰撞而向前运动时不会接触到踏板。所以,在面对踏板架11的内端的部分,从前罩板横梁5到转向柱安装支架3右前部的距离是L1,其中L1小于L2的距离,L2是从前罩板5到左前部与踏板架11接触部位的距离。
转向柱安装支架3包括多个紧固件,基本上设置在它的后部和中部。转向柱安装支架3通过第一螺栓15和第二螺栓25分别穿过转向柱安装下板31和转向柱安装上板29来紧固。设置在转向柱安装支架3底部的紧固件,通过穿过转向柱安装下板31的第三螺栓21固定。
转向柱安装支架3的左中部与转向柱安装延伸部7的底部相重叠,并通过第二螺栓25固定在转向柱安装延伸部7上。第二螺栓25穿过转向盘安装下板31和转向柱安装上板29,并紧固在转向柱安装延伸部7上。
为补偿防止部件33产生的空隙,第二凸缘部27向后延伸以提供额外的支撑。转向柱安装支架3的右中部分在转向柱安装延伸部7和第二凸缘部27的上部之间重叠,并利用第二螺栓25固定在转向柱安装延伸部7上。第二螺栓25穿过第二凸缘部27和转向柱安装下板31和转向盘安装上板29,并紧固在转向柱安装延伸部7上。
此外,转向柱安装支架3的左前部利用第三螺栓21固定,其底面与下支架17的第一凸缘部分23重叠。转向柱安装支架3的后部通过第一螺栓15穿过转向柱安装下板31和转向柱安装上板29后固定在转向柱1上。如果仪表板9由于碰撞或追尾事故而被推向驾驶室,固定在仪表板9上的踏板架11也被推进驾驶室。
设置在踏板架11被推动和移位的路径上的转向盘安装支架3的防止接触部件33,可防止踏板架11接触转向柱安装支架3,因而踏板架11上的踏板13不会突然朝向司机旋转。并且,下支架17和转向柱安装支架3之间牢固接触和固定的结构设计得相当简单,同时设置了防止接触部件33以使踏板架11可以运动。因此,通过固定转向柱1部分,振动和噪音可以达到最小化;同时也可以简化转向柱1的操作和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转向柱的安装结构,包括转向柱;转向柱安装支架,连接转向柱和前罩板横梁;踏板架,连接在仪表板上;和防止接触装置,设置在转向柱安装支架上,使得在发生碰撞向前运动时所述踏板架的内端和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之间的接触降到最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接触装置在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右前部具有面向所述踏板架内端的部分,并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其它部分,形成朝向汽车后部的凹进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包括转向柱安装上板;转向柱安装下板,与转向柱安装上板重叠,两者之间形成空间部分;和前罩板横梁,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安装在所述转向柱安装上板和转向柱安装下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包括多个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位于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的后部和中部,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的后部和中部利用分别一起穿过所述转向柱安装下板和所述转向柱安装上板的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紧固;并且设置在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前部的紧固部件利用穿过所述转向柱安装下板的所述第三螺栓紧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还包括下板,设置在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的前部和转向柱之间,用来将所述转向柱固定在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上;和转向柱安装延伸部,将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包括第一凸缘部,与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左前部的下表面相重叠,且用第三螺栓穿过;和第二凸缘部,其从第一凸缘部朝向汽车后部延伸,与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右中部的下表面相重叠,且用第二螺栓穿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的左中部与所述转向柱安装延伸部的底部相重叠,并通过第二螺栓一起穿过所述转向柱安装下板和转向柱安装上板而连接在所述转向柱安装延伸部上,并且紧固在所述转向柱安装延伸部上,而且其中所述转向柱安装支架的右中部在所述转向柱安装延伸部的底部和下支架的所述第二凸缘部之间重叠,并通过第二螺栓一起穿过所述第二凸缘部和所述转向柱转向柱安装下板和转向柱安装上板而固定在转向柱安装延伸部上,并且紧固在转向柱安装延伸部上。
全文摘要
一种汽车转向柱安装结构,设有连接转向柱和前罩板横梁的转向柱安装支架。踏板架连接汽车的仪表板,在转向柱安装支架上设有防止接触部分,这样可最小化踏板架的内端与转向柱安装支架的接触。所以,对司机的伤害和振动的噪音都能够减到最小,且增加了踏板结构生产和装配的可操作性。
文档编号B62D1/19GK1613692SQ20041008662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3日
发明者李钟范, 金璂畅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转向柱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隔离构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阻断热传导和声音传导的一种隔离构件。 背景技术:热传导和声音传导主要是以空气或物体为介质进行传导,目前现在的阻断热传导 和声音传导的构件多是将平面板材贴合在一起,在板材面之间设置隔
专利名称:宽频带汽车喇叭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喇叭的发音装置,尤其是能发出连续宽频带声音的汽车喇叭。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汽车喇叭构造是由铁芯、振动膜片、线圈、金属弹簧片组成。汽车喇叭的发音结构是采用金属弹簧片支撑铁芯,
可塑霓虹灯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霓虹灯,特别是一种可塑的霓虹灯,包括可塑条状底座,所述底座上开有与霓虹灯泡相适应的插孔,穿过所述插孔在可塑条状底座内设置有电源连接导线;所述可塑条状底座的外侧套有塑料透明套管。采用上述结构后,霓
专利名称:数字取像装置的脸部自动对焦方法技术领域:一种脸部自动对焦的技术,特别有关于根据脸部位置大小、方位与至少涵盖身体部份的影像区域,用以进行数字取像装置的脸部自动对焦及其方法。背景技术:随着数字相机的发展,使得摄影不再是昂贵的消费。使用
专利名称:一种led路灯透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种LED路灯透镜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路灯,尤其涉及一种LED路灯透镜。在LED照明领域,路灯是一个应用的重要方面,路灯照射效果的决定因素是光照射的角度和照度分布控制,控制光辐射角度和效果的方
专利名称:基于峰值检测的选择性缩放掩码计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总体上涉及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这样的通信系统中代码化语音和音频信号。背景技术:数字语音和音频信号的压缩是公知的。通常需要压缩以有效地在通信信道上发射信号,或在诸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