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动代步车的车架,更具体而言之,尤指可以增加过弯行驶稳定性的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设计者。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人愈来愈重视生活空间对于健康、心理的影响,且身体虚弱的老人家、行动不便的病患没有代步工具只能在有限的室内生活,因此,现今市面上的电动代步车占有相当大的市场。
传统的固定式车架设计如图1所示,是将所有架体10逐一结合固定,以此让使用者操作行驶,更会将电池、马达、控制器等重量较重的器材配置于操作者的座位下方,以求行驶重心的集中(提升操控性);但是,对于行动不便的使用者而言,前述电动代步车的车架结构设计并不理想,更有行驶稳定上的重大缺陷;请参阅第一图及详细说明如下其一,对于行动不便或肢体伤残的残疾人而言,在路上行驶免不了遇到过弯的情况,但是由于代步车驾驶者的肢体动作并无法像正常人一般灵活,所以连最简单的身体重心移位亦是相当困难的动作;然而,目前固定式代步车的车架架体10在遇到较高速过弯的时候容易产生整个架体10倾斜,加上驾驶者本身较不容易移动身体重心搭配离心力,造成此种习用代步车十分容易过弯倾倒,各家厂商也为此要求驾驶者不得高速过弯,但实际上仍经常发生代步车倾倒的事故;其二,现有技术的代步车遇到小型路阶时,驾驶者通常不愿驶越,因为固定式代步车车架架体10在遇到驶越路阶时,通常会造成整车架体10向后倾斜的状态,对于行动不便或肢体伤残的残疾人而言,此种状况若是又遇到驾驶者加速过当、错误操作的情形,整车架体10可能会发生向后翘起、倾倒的危险事故,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行车安全,实在有进一步加以大幅改良的必要。
依据上述二项待解决的问题,本案新型人却设计了另一种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通过重量支撑车架、动力轮车架与辅助轮架的枢接型态,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跨越路阶、过弯行驶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增加过弯行驶稳定性的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本实用新型运用辅助轮架与重量支撑车架枢接,该辅助轮架与重量支撑车架的枢轴平行轮轴方向,而该辅助轮架则与该动力轮车架枢接,该辅助轮架与该动力轮车架的枢轴则垂直轮轴方向,并在重量支撑车架与动力轮车架之间装设有缓冲组件;通过此设计让辅助轮架配合重量支撑车架进行随重心的偏摆,而且重量支撑车架会随辅助轮架的需求上、下旋摆,确能让动力轮车架运作不受到操作者重心移位、高速过弯的影响,致使动力轮车架将动力车轮平稳压制在地面上,有效防止动力车轮失效、车辆转倒的意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增加跨越路阶稳定性的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辅助轮架与重量支撑车架枢接,该辅助轮架与重量支撑车架的枢轴平行轮轴方向,故本实用新型在跨越小型路阶时,该重量支撑车架可以运用辅助轮架随路阶旋摆,而且让动力轮车架运作不受到重量支撑车架旋摆的影响,致使动力轮车架将动力车轮压制在地面上,有效防止动力车轮失效、车辆向后转倒的意外。
为达成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其安装在代步车的车架上,包括有一动力轮车架、一辅助轮架及一重量支撑车架;其改良在于该动力轮车架,其上安装有动力马达与动力车轮,在预设处开设有抵顶部;该辅助轮架,其后端安装有二辅助轮,且于二辅助轮旁各制设有一枢座,该辅助轮架与该动力轮车架枢接,且辅助轮架与该动力轮车架的枢接轴向垂直该动力轮车架的动力车轮的轮轴方向;该重量支撑车架,是安装有驾驶座椅的车架,在重量支撑车架对应该动力轮车架的抵顶部处设有防撞块,另该重量支撑车架对应枢设于该辅助轮架的二枢座,该枢座的枢设轴向平行该动力轮车架的动力车轮的轮轴方向;通过重量支撑车架进行随重心的偏摆,而让动力轮车架运作不受到操作者重心移位、跨越路阶、高速过弯的影响。
该动力轮车架,是一略呈ㄩ字型的架体,在ㄩ字型动力轮车架的二凸出端预设处开设有一抵顶部,并且在相对二凸出端的横架部中央开设有第一枢孔,该第一枢孔的轴向垂直动力车轮轮轴方向,另于第一枢孔旁装设有防撞组件;该辅助轮架,是略呈一字型的架体,在其后端安装有二辅助轮,该枢座上穿设有第三枢孔,该第三枢孔的轴向平行该动力轮车架的动力车轮的轮轴方向,该辅助轮架中央开设有第二枢孔,该第二枢孔的轴向垂直该动力轮车架的动力车轮的轮轴方向,且以旋摆枢轴枢接该第二枢孔与该动力轮车架的第一枢孔;该重量支撑车架,是安装有驾驶座椅的车架,另于重量支撑车架对应该辅助轮架二枢座的位置凸设有二枢部,该枢部对应该辅助轮架的第三枢孔设有第四枢孔,且该第四枢孔的轴向平行该动力轮车架的动力车轮的轮轴方向,通过二旋升枢轴分别枢接该第四枢孔与该辅助轮架的第三枢孔。
该动力轮车架于对应该辅助轮架侧装设有防撞组件。
该重量支撑车架应该动力轮车架的抵顶部处凸设有可伸缩的防撞杆,且于该防撞杆端部装设该防撞块。
该动力轮车架,在架体上安装有支撑承架;该辅助轮架,其辅助轮运用一延伸臂固设在辅助轮架,且具有旋升枢轴的枢座是直接制设在延伸臂的端部;该重量支撑车架,于对应该辅助轮架的方向安装有二限制片,且二限制片对应安装在旋摆枢轴二侧的相对位置,该限制片会限制在该辅助轮架上方预设处,通过二限制片可以限制该辅助轮架的旋摆角度。
该重量支撑车架的限制片为L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本实用新型让辅助轮架配合重量支撑车架进行随重心的偏摆,而且重量支撑车架会随辅助轮架的需求上、下旋摆,确能让动力轮车架运作不受到操作者重心移位、高速过弯的影响,致使动力轮车架将动力车轮平稳压制在地面上,达到有效防止动力车轮失效、车辆转倒的意外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跨越小型路阶时,该重量支撑车架可以运用辅助轮架随路阶旋摆,而且让动力轮车架运作不受到重量支撑车架旋摆的影响,致使动力轮车架将动力车轮压制在地面上,达到有效防止动力车轮失效、车辆向后转倒的意外的效果。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跨越路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过弯倾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组合立体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架体10动力轮车架20 凸出端201横架部202 动力马达21动力车轮22抵顶部23第一枢孔24防撞组件25辅助轮架30辅助轮31枢座32第三枢孔321第二枢孔33旋摆枢轴34重量支撑车架40驾驶座椅41防撞杆42 防撞块43枢部44第四枢孔441旋升枢轴45重量支撑车架50支撑承架51防撞块52
辅助轮架60 辅助轮61延伸臂62枢座63旋升枢轴64动力轮车架70L型限制片71旋摆枢轴72 抵顶部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它的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标详细说明如下,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特征及其它的优点,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了解;首先请配合参阅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包括有一动力轮车架20、一辅助轮架30及一重量支撑车架40;其结构特征在于该动力轮车架20,是一略呈ㄩ字型的架体,在其上安装有动力马达21与动力车轮22,在ㄩ字型动力轮车架20的二凸出端201预设处开设有一抵顶部23,并且在相对二凸出端201的横架部202中央开设有第一枢孔24,该第一枢孔24的轴向垂直动力车轮22轮轴方向,另于第一枢孔24旁装设有防撞组件25;该辅助轮架30,是略呈一字型的架体,在其后端安装有二辅助轮31,且于二辅助轮31旁各制设有一枢座32,该枢座32上穿设有第三枢孔321,该第三枢孔321的轴向平行该动力轮车架20的动力车轮22的轮轴方向,该辅助轮架30中央开设有第二枢孔33,该第二枢孔33的轴向垂直该动力轮车架20的动力车轮22的轮轴方向,且以旋摆枢轴34枢接该第二枢孔33与该动力轮车架20的第一枢孔24;该重量支撑车架40,是安装有驾驶座椅41的车架,在重量支撑车架40对应该动力轮车架20的抵顶部23处凸设有可伸缩的防撞杆42,且于该防撞杆42端部装设有防撞块43,另于重量支撑车架40对应该辅助轮架30二枢座32的位置凸设有二枢部44,该枢部44对应该辅助轮架30的第三枢孔321装设有第四枢孔441,且该第四枢孔441的轴向平行该动力轮车架20的动力车轮22的轮轴方向,通过二旋升枢轴45分别枢接该第四枢孔441与该辅助轮架30的第三枢孔321;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各相关组件的相互关系位置及其构造的概述。
接着便将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状态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电动代步车在一般路况行驶时,由于该重量支撑车架40是安装有驾驶座椅41的车架,故重量支撑车架40会承接驾驶者的体重,而且运用防撞杆42、枢部44分别传达给该动力轮车架20及该辅助轮架30,且该动力轮车架20及该辅助轮架30可以运用旋摆枢轴34配合防撞组件25传递应力,故本实用新型在一般行驶时的重量支撑并无问题。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代步车在进行跨越小型路阶时,由于代步车车体前轮会先随路阶下降或上升图标为上升形态,但未显示代步车前段车体,此时,由于该重量支撑车架40会随之上升,故本实用新型的旋升枢轴45会让该重量支撑车架40配合第四枢孔441与该辅助轮架30的第三枢孔321旋升,此时,重量支撑车架40虽然已经升起,但是该动力轮车架20仍然保持水平,其车体重心可由动力轮车架20及动力车轮22承接,故本实用新型不会因跨越路阶产生过度前倾或过度后倾,也能让使用者的操作更为平稳。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代步车在进行快速过弯时,由于代步车车体受到离心力及重力的影响,使用者必须略向内倾保持重心,此时,本实用新型的旋摆枢轴34会让该辅助轮架30的第二枢孔33与该动力轮车架20的第一枢孔24枢转,另外该旋升枢轴45也让该重量支撑车架40配合重心、旋摆角度进行适当旋升,以此让重量支撑车架40及辅助轮架30能随驾驶者的重心轻易倾斜,但是该动力轮车架20仍然保持水平,其车体重心可由动力轮车架20及动力车轮22承接,故本实用新型不会因快速过弯而倾倒,也能让使用者的操作更为平稳安全。
此外,请参阅图6、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同样由一动力轮车架50、一辅助轮架60及一重量支撑车架70组合而成;而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差异在于该重量支撑车架50,在架体上安装有支撑承架51,且直接在末端装设防撞块52(没有伸缩设计);该辅助轮架60,其辅助轮61运用一延伸臂62固设在辅助轮架60,且具有旋升枢轴64的枢座63是直接制设在延伸臂62的端部;该动力轮车架70,于对应该辅助轮架60的方向安装有二L型限制片71,且二L型限制片71对应安装在旋摆枢轴72二侧的相对位置,该L型限制片71会限制在该辅助轮架60上方预设处,通过二L型限制片71可以限制该辅助轮架60的旋摆角度;另于该动力轮车架70另一端凸伸制作二抵顶部73,通过此凸伸抵顶部73同样可以承接抵顶该重量支撑车架50末端的防撞块52;故此第二实施例同样可以发挥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效果,其附加结构改良更能产生效果的增进。
经过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全新结构设计能够发挥平稳运作、降低危险性的效果,对于使用者及产业界而言,可大幅提高产品安全度;对于残疾人、行动不便的使用者而言,本实用新型可解决过弯限制、跨越路阶限制及操作上的不便,确实可以符合产业界及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操作者的重量支撑车架与动力轮车架分开,并且运用辅助轮架与重量支撑车架枢接,该辅助轮架与重量支撑车架的枢轴平行轮轴方向,而该辅助轮架则与该动力轮车架枢接,该辅助轮架与该动力轮车架的枢轴则垂直轮轴方向,并在重量支撑车架与动力轮车架之间装设有缓冲组件,通过前述结构设计可以让辅助轮架配合重量支撑车架进行随重心的偏摆,而且让动力轮车架运作不受到操作者重心移位、高速过弯的影响,有效防止动力车轮失效、车辆转倒的意外。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其安装在代步车的车架上,包括有一动力轮车架、一辅助轮架及一重量支撑车架;其改良在于该动力轮车架,其上安装有动力马达与动力车轮,在预设处开设有抵顶部;该辅助轮架,其后端安装有二辅助轮,且于二辅助轮旁各制设有一枢座,该辅助轮架与该动力轮车架枢接,且辅助轮架与该动力轮车架的枢接轴向垂直该动力轮车架的动力车轮的轮轴方向;该重量支撑车架,是安装有驾驶座椅的车架,在重量支撑车架对应该动力轮车架的抵顶部处设有防撞块,另该重量支撑车架对应枢设于该辅助轮架的二枢座,该枢座的枢设轴向平行该动力轮车架的动力车轮的轮轴方向;通过重量支撑车架进行随重心的偏摆,而让动力轮车架运作不受到操作者重心移位、跨越路阶、高速过弯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轮车架,是一略呈ㄩ字型的架体,在ㄩ字型动力轮车架的二凸出端预设处开设有一抵顶部,并且在相对二凸出端的横架部中央开设有第一枢孔,该第一枢孔的轴向垂直动力车轮轮轴方向,另于第一枢孔旁装设有防撞组件;该辅助轮架,是略呈一字型的架体,在其后端安装有二辅助轮,该枢座上穿设有第三枢孔,该第三枢孔的轴向平行该动力轮车架的动力车轮的轮轴方向,该辅助轮架中央开设有第二枢孔,该第二枢孔的轴向垂直该动力轮车架的动力车轮的轮轴方向,且以旋摆枢轴枢接该第二枢孔与该动力轮车架的第一枢孔;该重量支撑车架,是安装有驾驶座椅的车架,另于重量支撑车架对应该辅助轮架二枢座的位置凸设有二枢部,该枢部对应该辅助轮架的第三枢孔设有第四枢孔,且该第四枢孔的轴向平行该动力轮车架的动力车轮的轮轴方向,通过二旋升枢轴分别枢接该第四枢孔与该辅助轮架的第三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轮车架于对应该辅助轮架侧装设有防撞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重量支撑车架应该动力轮车架的抵顶部处凸设有可伸缩的防撞杆,且于该防撞杆端部装设该防撞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轮车架,在架体上安装有支撑承架;该辅助轮架,其辅助轮运用一延伸臂固设在辅助轮架,且具有旋升枢轴的枢座是直接制设在延伸臂的端部;该重量支撑车架,于对应该辅助轮架的方向安装有二限制片,且二限制片对应安装在旋摆枢轴二侧的相对位置,该限制片会限制在该辅助轮架上方预设处,通过二限制片可以限制该辅助轮架的旋摆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重量支撑车架的限制片为L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其是将操作者的重量支撑车架与动力轮车架分开,并且运用辅助轮架与重量支撑车架枢接,该辅助轮架与重量支撑车架的枢轴平行轮轴方向,而该辅助轮架则与该动力轮车架枢接,该辅助轮架与该动力轮车架的枢轴则垂直轮轴方向,并在重量支撑车架与动力轮车架之间装设有缓冲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运用辅助轮架配合重量支撑车架进行随重心的偏摆,而且让动力轮车架运作不受到操作者重心移位、跨越路阶、高速过弯的影响,致使动力轮车架将动力车轮压制在地面上,有效防止动力车轮失效、车辆转倒的意外,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增加跨越路阶、过弯行驶稳定性的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
文档编号B62H1/00GK2784294SQ20052000193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日
发明者伍必翔 申请人:必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驱动轮平衡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信号编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编码系统以及一种编码信号的方法,并且特别地涉及在信号中嵌入水印的方法。背景技术: 著作权素材的非法发行夺去了著作权持有人对于该素材的合法的版权费,并且能够为非法发行素材的供给者带来收益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光纤的大视场高分辨率成像装置及其拼接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的大视场高分辨率成像装置及其拼接方法,属于 信息技术领域。技术背景大视场高分辨率图像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空间相机、 运动目标检测、用于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指一种利用发光元件来限制导光板位置的背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背景技术: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的侧视图。如图1
专利名称:数字音频变速处理方法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音频信号处理技术,特别涉及音频信号处理技术中的音频变速处理。 背景技术:在各种多媒体应用中,录制好的数字音频的重放速度调整具有广泛的需求。比如 降低语音重放的音速,可以有助
专利名称:成像装置及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例如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等利用电子照像记录方式的成像装置,特别涉及彩色成像装置的主体具有多个显影盒的成像装置及这种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显影盒采用自如拆装的结构,并且具备成像部
专利名称:机械式多色温调节led照明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是一种LED照明灯。背景技术:LED照明灯因节能低耗、长寿多变等渐渐取代传统照明,占据越来越广泛的市场分额。目前LED照明产品基本为固定色温,无法满足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