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折叠台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具,具体是一种可折叠的台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台灯,多由底座、支撑杆、灯罩构成,灯罩由支撑杆支撑在底座上方,不可折叠,虽有可弯曲的支撑杆用于调整灯罩的角度,但是无法将灯罩与底座合拢在一起,不使用时占用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台灯无法将灯罩与底座合拢在一起,不使用时占用位置的缺陷,提供一种折叠台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台灯,包括底座、灯罩,灯罩上安装照明灯,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灯罩之间连接可折叠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折叠时灯罩与底座合拢在一起且支撑杆被包容在底座与灯罩之间,所述支撑杆展开时灯罩被支撑在底座上方。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撑杆由至少两节杆节通过阻尼转轴连接而成,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经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的底座、灯罩。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底座或灯罩上可转动的连接可与所述的支撑杆端部的阻尼转轴装配的转座,所述转座上阻尼转轴的轴心与所述转座的转动中心相交叉。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转座具有一个杆节装配孔和一个具有圆形外轮廓的阻尼部,所述的杆节装配孔装配所述支撑杆一个端部的阻尼转轴,所述的阻尼部可转动的装配在所述的底座或灯罩上。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转座由压块、阻尼块、转轴盖装配而成,所述的转轴盖呈“U”字形,所述的转轴盖与所述的压块装配并在所述转轴盖的内侧形成所述的杆节装配孔,所述的阻尼块呈半圆状,两个所述的阻尼块对称装配在所述的压块上形成所述的阻尼部。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阻尼块的圆周面上设有环槽。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转座通过所述阻尼块上的环槽卡在所述的底座或灯罩上。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底座上设用于控制所述照明灯的发光和熄灭的开关。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底座、灯罩上分别设置相互可吻合在一起的定位部。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撑杆为空心的且其内布设电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座、灯罩之间连接可折叠的支撑杆,支撑杆折叠时灯罩与底座合拢在一起且支撑杆被包容在底座与灯罩之间,从而减少占用空间,节约位置。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在底座、灯罩合拢在一起与灯罩展开两种状态之间变换的不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转座的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支撑杆的拆解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灯罩展开时在不同角度之间变换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01-底座,11-凸起部;02-灯罩,21-凹部;03-支撑杆,31-杆节,32-杆节,33-阻尼转轴,34-阻尼转轴,35-阻尼转轴;04-转座,41-杆节装配孔,42-阻尼部,43-压块,44-阻尼块,45-转轴盖,46-环槽,m-转座上阻尼转轴的轴心,η-转座的转动中心;05-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台灯,如图1、6所示,其包括底座01、灯罩02,灯罩02上安装照明灯(图中未示),底座01、灯罩02之间连接可折叠的支撑杆03,支撑杆03折叠时灯罩02与底座01合拢在一起且支撑杆03被包容在底座01与灯罩02之间(参见图1所示的实线部分),从而减少占用空间,节约位置,支撑杆03展开时灯罩02被支撑在底座01上方(参见图1所示的虚线部分及图6),而且可以通过调整支撑杆的展开程度调整灯罩的高度。图1、6中,实线部分、虚线部分表示了不同的状态。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虽然图1、6包含了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该情形,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根据具体作用将它们选用在上段所述的技术方案上。首先,支撑杆03 (参见图4、图5)由至少两节杆节31、32通过阻尼转轴35连接而成,支撑杆03的两端分别经阻尼转轴33、34连接底座01、灯罩02,从而实现折叠以及展开时具有支撑作用。进一步的,底座01或灯罩02上可转动的连接可与支撑杆端部的阻尼转轴装配的转座04 (参见图2、图3),转座04上阻尼转轴的轴心m与转座的转动中心η相交叉,因此通过该转座04可实现灯罩02绕两个转动中心转动来调节其姿势。具体的,转座04具有一个杆节装配孔41和一个具有圆形外轮廓的阻尼部42,杆节装配孔41装配支撑杆一个端部的阻尼转轴34,阻尼部42可转动的装配在底座或灯罩02上。更为具体的,转座04由压块43、阻尼块44、转轴盖45装配而成,转轴盖45呈“U”字形,转轴盖45与压块43装配并在转轴盖45的内侧形成杆节装配孔41,阻尼块44呈半圆状,两个阻尼块44对称装配在压块43上形成阻尼部42,以便装配。阻尼块44的圆周面上设有环槽46,转座04通过阻尼块上的环槽46卡在底座或灯罩02上(图示的转座装配在灯罩上,具体实施时可以装配底座上,或者在底座、灯罩上均装配)。其次,底座01上设用于控制照明灯的发光和熄灭的开关05。[0032]第三,底座01、灯罩02上分别设置相互可吻合在一起的定位部(图示底座两端设凸起部11,灯罩两端设凹部21,灯罩02与底座01合拢时凸起部11位于凹部21使得灯罩与底座吻合)。第四,支撑杆为空心的且其内布设电线。
权利要求1.折叠台灯,包括底座(OI)、灯罩(O 2 ),灯罩上安装照明灯,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01)、灯罩(02)之间连接可折叠的支撑杆(03),所述的支撑杆(03)折叠时灯罩(02)与底座(01)合拢在一起且支撑杆(03)被包容在底座(OI)与灯罩(02 )之间,所述支撑杆(03 )展开时灯罩(02 )被支撑在底座(OI)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杆(03)由至少两节杆节通过阻尼转轴连接而成,所述支撑杆(03)的两端分别经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的底座(01)、灯罩(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01)或灯罩(02)上可转动的连接可与所述的支撑杆端部的阻尼转轴装配的转座(04),所述转座(04)上阻尼转轴的轴心(m)与所述转座的转动中心(η)相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座(04)具有一个杆节装配孔 (41)和一个具有圆形外轮廓的阻尼部(42),所述的杆节装配孔(41)装配所述支撑杆一个端部的阻尼转轴,所述的阻尼部(42)可转动的装配在所述的底座(01)或灯罩(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座(04)由压块(43)、阻尼块 (44)、转轴盖(45)装配而成,所述的转轴盖(45)呈“U”字形,所述的转轴盖(45)与所述的压块(43)装配并在所述转轴盖(45)的内侧形成所述的杆节装配孔(41),所述的阻尼块(44) 呈半圆状,两个所述的阻尼块(44)对称装配在所述的压块(43)上形成所述的阻尼部(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是所述阻尼块(44)的圆周面上设有环槽 (46)。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是所述转座(04)通过所述阻尼块上的环槽(46)卡在所述的底座(01)或灯罩(0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01)上设用于控制所述照明灯的发光和熄灭的开关(05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灯罩上分别设置相互可吻合在一起的定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杆为空心的且其内布设电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台灯,属于照明灯具,现有台灯无法将灯罩与底座合拢在一起,不使用时占用位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灯罩,灯罩上安装照明灯,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灯罩之间连接可折叠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折叠时灯罩与底座合拢在一起且支撑杆被包容在底座与灯罩之间,所述支撑杆展开时灯罩被支撑在底座上方。不使用时将灯罩与底座合拢,从而减少占用空间,节约位置。
文档编号F21V21/26GK202884659SQ20122065176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邵岳军 申请人:宁波继明电器有限公司
折叠台灯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带节奏显示功能的智能琴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琴盒,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节奏显示功能的智能琴盒。背景技术:学琴者在学琴的初期,都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初学者常常因为不能熬过这一段时间,而放弃了学琴。而且,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如
专利名称:具有通过快速固定装置固定的琴颈的吉他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吉他,其琴颈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琴体上,该固定装置能够快速装配和拆卸琴颈,并与倾角的精细调整螺丝连接。背景技术:为了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的优点,必须注意琴颈通常粘结在
专利名称:隔声量可智能化控制的隔声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隔声量可智能化控制的隔声罩是一种全新的能对隔声大小进行控制的隔声设备。本发明 通过利ffl计算机(或PLC)、声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对隔声罩的隔声量大小进行控制,属+振动 噪声控制范围。背
专利名称:车用无线编解码多功能遥控收发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设计属于汽车电子技术装置领域,特别涉及到利用无线编解码技术在机动车行进中进行多功能遥控收发的装置。在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如何将先进和电子信息技术用于各种现实生活场合,诸如在车
专利名称:碎石机电磁式冲击波发生器的涡流除气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对人体体内的结石进行碎石的碎石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磁式冲击波碎石机的冲击波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如附图4所示的入射式聚焦结构,另一种
专利名称:便捷型手电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电筒,尤其是一种便捷型手电筒。背景技术:手电筒是一种极其常见的应急照明工具,普遍使用在家庭、公司、山间野外等场合,用于在缺乏正常照明系统和自然界采光不足时应急使用,提供必要的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