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古筝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拔弦乐器,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古筝。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筝头、筝尾、筝体、筝码和筝弦组成,所述筝体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尾板和筝头的弦轴板共同组成共鸣体,其特点是所述边板为弧形,筝尾板内侧面为弧面,在筝体内、面板与底板之间设有一对内衬,内衬两端底部的边板处横向设有一对与内衬垂直的衬底音梁。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为(1)因古筝面板及边板弧度增加,增强面板的应力,与普通古筝相比,在音域范围相同的情况下,有效缩短了筝体的长度,并提高了古筝的声音共振能力,使古筝声音更宏大、圆润,不但在音质和音色方面可与普通古筝相媲美,而且携带方便,适合外出演奏、学习和娱乐等方面,使古筝更容易普及推广。(2)筝体内的内衬及衬底音梁,一方面可增加筝体强度,提高面板振动声波传导,平衡各音区的声振动强弱,尤其使低音区的音更浑厚、宏大;另一方面衬底音梁可控制底板声振动过强的作用,使声音纯正圆润、宏亮而不产生杂音和空音。(3)由于筝尾板内侧面为弧面,更利于声音的反馈和共鸣,增大了音箱的有效空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筝体3长度为90~110厘米,筝弦5数量为10~21根,音域范围为3~4个八度。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古筝,包括筝头(1)、筝尾(2)、筝体(3)、筝码(4)和筝弦(5)组成,所述筝体(3)由面板(6)、底板(7)、边板(8)、筝尾板(9)和筝头的弦轴板(10)共同组成共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8)为弧形,筝尾板(9)内侧面为弧面,在筝体(3)内、面板(6)与底板(7)之间设有一对内衬(11),内衬(11)两端的底部的边板处横向设有一对与内衬(11)垂直的衬底音梁(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筝体(3)长度为90~110厘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筝弦(5)数量为19~21根,音域范围为3~4个八度。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古筝,包括筝头、筝尾、筝体、筝码和筝弦组成,所述筝体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尾板和筝头的弦轴板共同组成共鸣体,所述边板为弧形,筝尾板内侧面为弧面,在筝体内、面板与底板之间设有一对内衬,内衬两端的底部的边板处横向设有一对与内衬垂直的衬底音梁;其特点是音域宽广、音质纯正、音色圆润及音量宏大,便于携带,适合外出演奏、学习和娱乐等方面。
文档编号G10D1/00GK2596490SQ0320249
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3日
发明者姜波 申请人:李艳
一种便携式古筝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语音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语音信号的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语音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语音信号的分析系统,其中,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对预定基频范围内多个候选基频中的每个候选基频,确定语音信号中该候
专利名称:变倍增焦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能交换镜头照像机上用的可改变影像放大倍率的增焦镜。“普通的摄影镜头,都是起凸镜作用,如果在镜头的后面加用凹镜,就变成与望远镜结构相同的远摄镜头了”。(引自辽宁美术出版社《摄影技术2
专利名称:一种乐器吊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吊架的新结构,尤指一种便于吉他等乐器吊挂及展示的吊架。吉他是目前最为大众化的乐器,使用十分普遍,且其使用后通常搁置于吉他架上或挂于墙壁的吊架上。一般的吊架的吊挂杆是固定朝某一方向,
专利名称: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簧管乐器的音管,特别是涉及一种簧管乐器中葫芦 丝及巴乌乐器的主音管结构。 背景技术:葫戸丝、巴乌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其音色优美、外形奇特而受 到人们的喜爱,传统的
专利名称:语音合成装置、方法、程序、系统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将各种效果添加到例如从文本数据转换成的语音的情况下期望的语音合成装置、语音合成方法、语音合成程序、便携式信息终端和语音合成系统。背景技术:作为个人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在液晶板的外面侧设置反射体的反射体外置型液晶显示装置。背景技术:现在地移动电话机和移动信息终端几乎全部装备有液晶显示装置,最近,这些移动电子设备多数都装备半透过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半透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