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一种指弹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指弹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奏弦乐器的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套在手指头上,用来在演奏弦乐器时代替指甲的弹片(或者叫拨片),此种指弹片经常用在吉他等弦乐器的演奏。
技术背景演奏弦乐器时,经常需要用指甲拨弹乐器的弦。由于演奏者指甲容易破损或不习惯留指甲,经常会采用人工的弹片套在指头上以代替指甲弹奏。如图I和图2所示,传统的指弹片都只是模仿指甲的位置,简单地套设在手指头上,缺乏人体力学上的支撑。请参阅图2,由于B点的支撑力太弱,勾弦9时,该指弹片的位移很大,指弹片容易从手指头上意外地脱落下来,同时缺乏回馈给手指,很影响弹奏的精准度和速度。因此,虽然传统的指弹片种类众多,却都名不符实或只能做有限制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指弹片,以人体手指力学为设计的基础,达到实用的目的,增大手指对指弹片的支撑力,手指上对应指弹片的支撑点的位移量小,拨弦误差小,有效地提高了弹奏的精准度和速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指弹片,其包括一个底包片、一个从该底包片的前端向斜上方延伸的抵靠片、一个从该抵靠片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的拨弦片、两个从该底包片的两侧向上弯曲延伸形成的侧包片;该底包片、抵靠片、两个侧包片围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容纳一根手指头的第一指节的空间;该两个侧包片的顶部边线之间设有一个指夹开口 ;该每个侧包片的前端向前突设有一个尖角。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底包片是对应包在手指头的第一指节的指肚部位。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抵靠片对应抵在手指头的指尖部位。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两个侧包片对应包在手指头的第一指节的两侧边部位。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拨弦片是圆弧形的,具有圆滑曲线的外边缘。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指夹开口对应手指背部位。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两个尖角对应在手指头的指甲部位。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指弹片还包括套设在该两个侧包片外面的若干根弹性束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指弹片经过重新设计,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指弹片的构成宛如生长在反面的指甲,还有设置在真正指甲上的尖角和指尖上的抵靠片作为支撑点以及设在手指背部位的指夹开口,这种结构增大了手指对指弹片的支撑力,能够把指弹片稳定地戴在手指头上,在演奏时指弹片不容易意外地脱落,手指上对应指弹片的支撑点的位移量小,拨弦误差小,有效地提高了弹奏的精准度和速度。

图I是传统的指弹片戴在手指头上的示意图。图2是传统的指弹片戴在手指头上的支撑点的示意图。图3是人手指头的第一指节的支撑点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指弹片戴在手指头上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指弹片戴在手指头上的另一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指弹片戴在手指头上向上拨弦时的支撑点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指弹片戴在手指头上向下拨弦时的支撑点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指弹片外面套设上弹性束带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影响手指弹奏时的动作,指弹片只能固定在第一指节。其中手指对指弹片有很多个支撑点,支撑点的强弱是以其位置承受压力时,大致将发生形变凹陷的程度而分为强、中、弱三等。图3中的支撑点81、82、83是强支撑点,强支撑点的形变最小。支撑点84是弱支撑点,弱支撑点的形变最大。支撑点85、86是中支撑点,中支撑点则介于强弱之间。支撑点的形变量,直接影响指弹片拨弦时的位移量。位移量越大,拨弦误差越大,能执行的演奏速度越慢。因此,设计指弹片,尽量避免使用弱支撑点。如图4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指弹片,其包括一个底包片I、一个从该底包片I的前端向斜上方延伸的抵靠片2、一个从该抵靠片2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的拨弦片
3、两个从该底包片I的两侧向上弯曲延伸形成的侧包片4。该底包片I、抵靠片2、两侧包片4围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容纳一根手指头的第一指节的空间。该底包片I是对应包在手指头的第一指节的指肚部位。该抵罪片2对应抵在手指头的指尖部位。该两个侧包片4对应包在手指头的第一指节的两侧边部位。该拨弦片3是圆弧形的,具有圆滑曲线的外边缘,防止损伤琴弦。该两个侧包片4的顶部边线之间设有一个指夹开口 42。该指夹开口 42对应手指背部位。由于存在该指夹开口 42,两个侧包片4的弹性增强,在演奏时手指不容易从指弹片中意外脱落出来。该每个侧包片4的前端向前突设有一个尖角44。该两个尖角44对应在该手指头的指甲部位。由于存在该尖角44,增大了侧包片4对手指头的覆盖面积。当演奏者戴上本实用新型指弹片向上拨弦9时,指弹片受到如图6所示的A点、B点和C点良好的支撑,其中A点是强支撑点,B点是中支撑点,C点是弱支撑点,而且触弦的力量也能通过指尖神经反馈给演奏者。当演奏者戴上本实用新型指弹片向下拨弦9时,如图7所示的A点、B点和C点也给指弹片良好的支撑,其中A点是强支撑点,B点和C点是中支撑点。拨弹时若以拇指按压住指弹片侧边,也可以临时增强指弹片的稳定,可以充当一般弹片(拨片、Pick)使用。若需要,如图8所示,还可以在该两个侧包片4外面套上若干根弹性束带5。在弹奏的过程中,获得更强力的支撑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指弹片经过重新设计,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指弹片的构成宛如生长在反面的指甲,还有设置在真正指甲上的尖角44和指尖上的抵靠片2作为支撑点以及设在手指背部位的指夹开口 42,这种结构增大了手指对指弹片的支撑力,能够把指弹片稳定地戴在手指头上,在演奏时 指弹片不容易意外地脱落,手指上对应指弹片的支撑点的位移量小,拨弦误差小,有效地提高了弹奏的精准度和速度。
权利要求1.一种指弹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底包片、一个从该底包片的前端向斜上方延伸的抵靠片、一个从该抵靠片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的拨弦片、两个从该底包片的两侧向上弯曲延伸形成的侧包片; 该底包片、抵靠片、两个侧包片围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容纳一根手指头的第一指节的空间; 该两个侧包片的顶部边线之间设有一个指夹开口; 该每个侧包片的前端向前突设有一个尖角。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指弹片,其特征在于,该底包片是对应包在手指头的第一指节的指肚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指弹片,其特征在于,该抵靠片对应抵在手指头的指尖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指弹片,其特征在于,该两个侧包片对应包在手指头的第一指节的两侧边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指弹片,其特征在于,该拨弦片是圆弧形的,具有圆滑曲线的外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指弹片,其特征在于,该指夹开口对应手指背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指弹片,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尖角对应在手指头的指甲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指弹片,其特征在于,该指弹片还包括套设在该两个侧包片外面的若干根弹性束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指弹片,其包括一个底包片、一个从该底包片的前端向斜上方延伸的抵靠片、一个从该抵靠片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的拨弦片、两个从该底包片的两侧向上弯曲延伸形成的侧包片;该底包片、抵靠片、两个侧包片围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容纳一根手指头的第一指节的空间;该两个侧包片的顶部边线之间设有一个指夹开口;该每个侧包片的前端向前突设有一个尖角。本实用新型指弹片套在手指头上,用来在演奏弦乐器时代替指甲的弹片,此种指弹片经常用在吉他等弦乐器的演奏。
文档编号G10D3/16GK202443732SQ20122006786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8日
发明者赖德龙 申请人:赖德龙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碳粉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或传真机等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的碳粉盒。背景技术: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如在激光打印机中,经常使用细颗粒的碳粉作为显影剂。当激光打印机主组件中的碳粉用完时,碳粉由碳粉容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09)

    专利名称:采用棱镜的半导体激光器偏振耦合装置的制作方法采用棱镜的半导体激光器偏振耦合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激光光电子及其应用领域,是通过平行四边形棱镜、三角形棱镜与偏振分光膜对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束进行偏振I禹合,改善输出光束亮度和光束质量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62)

    专利名称:一种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影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与收音机等连体使用的投影装置。背景技术:现有的投影装置很多,结构形式不一,功能特点各异,应用范围很广,但是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价值低廉且可与收音机、手电筒等连接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10)

    专利名称:一种循环发电的多功能led台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发电的多功能LED台灯。背景技术:台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明电器,台灯主要是为了把灯光聚集在一小块区域,集中光线的同时也可以不打扰其他人,便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66)

    专利名称:插接式光缆吊线夹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插接式光缆吊线夹板属于通讯器材领域,尤其涉及 一种通讯线路器材。2、 背景技术架空线路是通讯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光缆线路在相对特 殊路段的跨越架设任务,主要组件有电杆、光缆、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07)

    专利名称: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含有由烷氧基硅烷缩聚而得的聚硅氧烷的液晶取向剂、由该液晶取向剂而得的液晶取向膜、及具有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背景技术:近年来,液晶显示元件的显示方式中,垂直(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