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音锤、键盘装置及底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锤及键盘装置,尤其是涉及可简化音锤的构造、降低其成本,且可确保作为赋予触感重量的质量体之功能的音锤、及具有该音锤的键盘装置。而且,本发明涉及底盘,尤其是涉及将底盘主体和限制部件成型为一体,可使整个电子乐器小型化的底盘。
背景技术:
很早以来,便在电子琴等用的键盘装置上安装音锤。该音锤这样构成,即它设在每个键(例如,88个键)上,在对键进行按键或离键时,对应的音锤与该键连动而进行回转,赋予和声学钢琴同样的触感重量。
这种音锤应配置在键盘装置内的限定的配设空间内,必须形成较复杂的形状,而且,还要求作为赋予触感重量的质量体起作用的重量。因此,音锤包括用形状的自由度较大的树脂成形品构成的音锤主体,和用比重大以使其重量重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音锤,一般,该音锤安装在音锤主体的前端部。
这里,关于将音锤向音锤主体上安装的安装结构,周知的有通过铆钉固定将音锤固定在音锤主体上的方法。例如,特开2000-122652号公报中记载的音锤,具有音锤主体,和以夹着该音锤主体的方式安装在该音锤主体的左右安装面上的2片质量板(音锤)。根据这种音锤,凹设在两质量板上的凹部与突设在音锤主体的各安装面上的突起卡合定位之后,将铆钉分别打入穿设在音锤主体和两质量板上的2个铆钉孔内,由此,两质量板便固定在音锤主体的安装面上(专利文献1)。
电子琴等用的键盘装置一般是这样构成的,即,它包括底盘;可回转自如地支承在该底盘上,且排列设置在左右方向上的多个(例如88个)键;通过与各键的按键或离键动作连动而进行回转、且赋予和声学钢琴同样的触感重量的多个音锤。
这里,底盘上需要设置可回转地支承键和音锤用的支承部,通过按键或离键动作而回转的键和限制音锤回转的限制部件、或对按键或离键时的键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等。例如,特开2000-122652号公报中记载的具有将在左右方向上分割的底盘连接固定起来的连接杆,利用该连接杆形成上述限制部件的技术(专利文献1)。
具体地说,在左右方向上分割成数个的各底盘上,形成有将键支承在其后端部上的支承部、将音锤支承在中央部的支承部、在前端部对键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各底盘的前端和后端通过长连接杆进行连接固定。利用连接固定各底盘的前端侧的连接杆的下端部,形成限制音锤的回转下限的限制部件。
特开2000-122652号公报(段落「0017」、「0024」、图1、图8等)。
但是,上述安装结构中,必须在多处打入高价的铆钉,零件数量增加。而且,只有定位用突起和凹部的卡合,不能将各质量板相对于音锤主体在周向上定位,故在打入铆钉时,必须另外进行各铆钉孔之间的对位作业。其结果,产生以下问题,即,导致零件数量增加和安装作业复杂化,使零件费用和安装费用增加,整个音锤的制品成本上升。
另外,考虑到铆接时的塑性加工性能,铆钉使用铝等比重较小的金属。因此,质量板上的铆钉孔的穿设位置与铆钉的使用个数成比例地增加,使得整个音锤的重量相应地减轻,存在着不能充分发挥作为赋予触感重量的质量体的功能的问题。这种场合,会产生确保所需重量的质量板等的大型化,存在着导致整个音锤大型化的问题。
上述的底盘构造中,由于底盘前端侧配设有连接杆和导向部件,故存在着配线(电气配线)或前板(设在白键前端下侧的木板)等的设置空间相应地减少的问题。结果,在组装电子乐器时,配线或前板等比白键前端向外方突出,其突出量相当于设置连接杆和导向部件那么大,存在着电子乐器大型化和影响外观的问题。
而且,像这样将连接杆和导向部件设在底盘的前端侧,就不得不将音锤的配设位置相应地向底盘后端侧移动,由此,底盘便向深处延长,故从这一点来看,也存在着电子乐器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化音锤的构造、降低部件费和组装费,并且能确保作为赋予触感重量的质量体的功能的音锤和具有该音锤的键盘装置。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底盘,这种底盘是将底盘主本和限制部件成形为一体,以便能使整个电子乐器小型化。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音锤是安装在具有许多键的键盘装置上,与上述键的按键或离键动作连动而进行回转,由此而赋予触感重量的音音锤,包括以下几部分回转自如地支承在上述键盘装置上、且具有3个贯通孔的音锤主体,以夹着音锤主体的形式安装在该音锤主体两则面的2片质量板;以及从一个质量板的连通孔、经上述音锤主体的贯通孔穿插到另一个质量板的连通孔内的方式打入的铆钉部件,上述音锤主体上穿设有3个贯通孔,在上述质量板上突出设有2个突起部,在将质量板向上述音锤主体上安装时,该突起部分别向上述3个贯通孔中的2个贯通孔内嵌入,并且在该质量板上还穿设有与上述贯通孔中剩下的1个孔连通的连通孔。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音锤,在将质量板固定在音锤主体上时,首先,将2片质量板以夹着该音锤主体的方式分别安装在音锤主体的两侧面上,将两质量板的2个突起部分别嵌入音锤主体的3个贯通孔中的2个贯通孔内。其结果,两质量板相对于音锤主体在半径方向和周向上定位,音锤主体剩余的贯通孔与两质量板的连通孔连通,因此,这样打入铆钉部件,即从一侧的质量板的连通孔、通过音锤主体的贯通孔插通到另一侧的质量板的连通孔内。于是,将2片质量板分别固定在音锤主体的两侧面上。
技术方案2的音锤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音锤上,上述键盘装置上设有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和与上述键的按键动作连动地回转的上述音锤主体接触而限制其回转。上述2片质量板以下述方式构成,即,其与该限制部件相接触的一侧的面和上述音锤主体的与上述限制部件接触的面成为大致同一个平面。
技术方案3所述的音锤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音锤上,上述键盘装置上设有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和与上述键的离键动作连动地回转的上述音锤主体接触而限制其回转,上述2片质量板以下述方式构成,即,其与该限制部件相接触的一侧的面和上述音锤主体的与上述限制部件相接触的面相比,向与上述限制部件相对一侧后退。
技术方案4所述的音锤是在技术方案1~3任一项所述的音锤上,上述2片质量板形成彼此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安装在相对于上述音锤主体为大致相对称的位置上。
技术方案5所述的音锤是在技术方案1~4任一项所述的音锤上,上述质量板的2个突起部是分别通过半穿孔加工而突出形成的,且配设在相对于通过上述连通孔的大致中心的假想线为大致对称的位置上。
技术方案6所述的音锤是在技术方案1~5所述的音锤上,上述音锤主体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且贯通形成有3个贯通孔的基板部件,和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保持部件,而且,该保持部件和上述基板部件是通过插入成形相互接合而成的,贯通形成于上述基板部件上的3个贯通孔中的至少1个贯通孔可作为插入成形时的上述基板部件定位用孔兼用。
技术方案7所述的键盘装置是具有多个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音锤的键盘装置,上述各音锤的质量板按其重量分别形成不同形态的形状,根据其质量板的形状,可识别上述音锤的重量或对应的键的种类的至少一种。
技术方案8所述的底盘是用于具有多个键和音锤的键盘装置的底盘,包括回转自如地支承上述多个键和音锤的底盘主体,上限限制部件及下限限制部件,该在上述音音锤与支承于该底盘主体上的上述键的按键或离键动作连动地回转的场合,上述音锤的上面及下面分别与上限限制部件和下限限制部件接触而限制音音锤回转,上限限制部件和下限限制部件用树脂材料和上述底盘主体成形为一体。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底盘,在按键时,音锤与该按键动作连动而向一侧转动,由于该转动,音锤的上面和与底盘主体成形为一体的上限限制部件接触。这样,按键时音锤的回转范围受到限制。另外,在离键时,音锤与该离键动作连动而向另一侧转动,通过这种转动,音锤的下面和与底盘主体成形为一体的下限限制部件接触。这样,离键时音锤的回转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方案9所述的底盘是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底盘上,上述底盘主体的一端侧上一体地形成有夹着上述音锤彼此相向、且向外延设的一对板部件,这一对板部件中位于上侧的一个作为上述上限限制部件,位于下侧的另一个作为下侧限制部件,作为上述上限限制部件的板部件的基部上侧面、上立设有导向部件,该导向部件对上述键的伴随着按键或离键动作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底盘是在技术方案9所述的底盘上,作为上述上限限制部件的板部件和上述导向部件通过肋部件连接起来。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底盘是在技术方案9或10所述的底盘上,在上述键被按键的场合,利用因该按键动作而进行回转的键的下面、和与上述按键动作连动而回转的上述音锤的上面,将作为上述上限部件的板部件夹住。
根据本发明的音锤,音锤主体上设有3个贯通孔,且在质量板上设有2个突起部。因此,将质量板向音锤主体上安装时,将质量板的2个突起部分别嵌入音锤主体的3个贯通孔中的2个贯通孔内,质量板不仅在半径方向、而且还可在周向上定位于音锤主体上,通过该定位,可将质量板的连通孔与音锤主体的贯通孔连通。因此,不像现有的音锤那样,在打入铆钉时,必须另外进行各铆钉孔之间的对位作业,由于可简化安装作业,故可相应降低安装费,可取得降低整个音锤制品成本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音锤,通过将各质量板的2个突起部分别嵌入贯通孔内,便可不仅在半径方向、而且还可在周向上定位于音锤主体上。因此,即使在打入的铆钉部件的数量只有1个的场合,也可在半径方向和周向上不晃动的情况下确实将质量板固定住。结果,不像现有的音锤那样,必须在多处打入高价的铆钉,可减少部件数量和打入作业的工作量,故可相应减少部件费和组装费,可取得进一步降低整个音锤制品的成本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音音锤,用1个铆钉部件便可将质量板固定在音锤主体上。因此,可将质量板和音锤主体上的连通孔和贯通孔的穿设位置减到最少限度,可抑制质量板及音锤主体的重量的减轻,故可取得相应地确保整个音锤的重量的效果。结果,各构成部件可用更小的尺寸,确保作为赋予触感重量的质量体所必须的重量,故可取得抑制整个音锤大型化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键盘装置,由于是具有本发明的音锤的键盘装置,故可取得降低整个键盘装置产品成本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底盘,限制音锤的回转范围的上限及下限限制部件和底盘主体成形为一体。因此,不像现有的底盘那样,必须将形成限制部件的连接杆等配设在底盘的前端侧,可确保配线和前板等的设置空间,故可合适地将配线和前板配设在底盘的前端侧,可取得抑制电子乐器的大型化和不影响其外观的效果。
另外,不像现有的底盘那样,必须将配设连接杆的那部分音锤的配置位置相应地向底盘后端侧移动,可相应地缩短底盘的深度,故从这一点来看,也可取得抑制电子乐器大型化的效果。
图1是使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音锤和底盘的键盘装置之轴测图。
图2是键盘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底盘的轴测图。
图4(a)是音锤的俯视图,图4(b)是音锤的侧视图。
图5(a)是沿图4(b)的Va-Va线的音锤的断面图,图5(b)是沿图4(b)的Vb-Vb线的音锤的断面图。
图6是表示键盘装置使用的共计6种音锤的正视图。
图7是键盘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键盘装置的侧视图。
发明的实施形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说明。图1是使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音锤4的键盘装置1的轴测图。图1中,键盘装置1的左右方向(键3的排列设置方向)宽度省略,仅图示了12个键。首先,参照图1对键盘装置1的外观结构作说明。
键盘装置1作为演奏者的键盘操作部而构成,而且,还是检查该键盘的操作状态用的装置,它搭载在电子琴(未图示)等电子乐器上。该键盘装置1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用树脂材料一体成形的底盘2;由回转自如地支承在该底盘2上的白键3a和黑键3b构成的多个(例如88个键)键3;配设在各个键3上的、且与该键3的按键或离键动作连动而回转的音锤4。
如图1所示,键3(白键3a及黑键3b)沿底盘2的左右方向排列设置在底盘2的上面侧(图1上侧),音锤4与各键3相对应、且沿底盘2的左右方向上排列设置在底盘2的内部。底盘2的前端侧(图1右侧)如图1所示,敞开地构成。这样,音锤4的前端部(图1右侧)露出在键3的下方(图1下侧),可从外部看出其前端部的外观形状。
音锤4如后所述,从其前端部的外观形状可识别其重量和安装位置。因此,使音锤4的前端部从底盘2露出而构成,这样,例如在键盘装置1组装时和出厂时的检查中,容易从外部识别各音锤4的前端部形状而进行确认,故可高效率地对其进行检查,同时可确实防止音锤4的安装错误。
底盘2的背面侧(与键3相反一侧)上,设置有检测键3(白键3a和黑键3b)的按键信息用的键开关5。该键开关5包括拧紧在底盘2上的基板51、和设在该基板51的上面上的第1及第2开关52a、52b,第1及第2开关52a、52b通过音锤4的开关按压部41a3(见图8)依次进行按压而接通时,根据各开关52a、52b接通动作的时间差检测键3的按键信息(旋律)。
下面,参照图2和图3对底盘2、键3及音锤4作说明。图2是键盘装置1的俯视图,图3是底盘2的轴测图。图2中省略了键盘装置1左右方向(键3的排列设置方向,图2左右方向)的宽度,仅图示6个键。图2所示为去掉键3和音锤4的一部分的状态。
底盘2是构成键盘装置1的骨架的部件,如图2所示,由树脂材料制成,它具有俯视时呈大致矩形的底盘主体2a,并且和该底盘主体2a一体地成形有键的轴支承突起21、音锤的轴支承凹部22、键导向部件23、肋24、上侧延设板25、下侧延设板26等各构成部件。
键的轴支承突起21是为了回转自如地支承键3(白键3a及黑键3b)用的突起,如图2和图3所示,在底盘2(底盘主体2a)的后端侧(图2上侧,图3左侧),每个键3上都形成有该突起。如图2所示,穿设在键3侧壁上的轴支承孔31a、31b与该键的轴支承突起21卡合,通过这种卡合,底盘2将键3回转自如地支承着。
音锤的轴支承凹部22是为了回转自如地支承音锤4用的凹部,如图2所示,在底盘2(底盘主体2a)的大致中央部,上侧(图2的前面侧)为敞开的、断面呈U字状的凹部形成于每个音锤4上。如图2所示,从音锤4的两侧壁突出的轴支承突起41a1与该音锤的轴支承凹部22卡合,通过这种卡合,底盘2回转自如地轴支承着音锤4。
从底盘2(底盘主体2a)的上面俯视时,如图2所示,上述第1及第2开关52a、52b以露出音锤的轴支承凹部22上方(图2上侧)的方式配设着,音锤4与键3的按键连动而进行回转的场合,通过设在该音锤4后端侧(图2上侧)背面的开关按压部41a3,按压第1及第2开关52a、52b(见图8)。
导向部件23是将按键、或离键的键3向上下方向(图2垂直纸面的方向,图3的上下方向)引导,抑制该键3在左右方向(图2左右方向)上晃动的部件,如图2及图3所示,它立设在底盘2(底盘主体2a)前端侧(图2下侧,图3右侧)的每个键3上。该导向部件23从键3的底面侧(图2的纸面里侧)内插入该侧壁之间,与键3的两侧壁内接,于是可抑制该键3向左右方向晃动。
导向部件23由白键导向部件23a和黑键导向部件23b构成。白键导向部件23a和黑键导向部件23b是分别对白键3a及黑键3b进行导向的部件,白键导向部件23a的立设高度由于白键3a的初始位置比黑键3b的低(见图1),故如图3所示,比黑键导向部件23b的立设高度稍低。
导向部件23(白键导向部件23a及黑键导向部件23b)的一侧(图2下侧,图3右侧)上,如图2及图3所示,立设有肋24(白键肋24a及黑键肋24b),该肋24使导向部件23的一侧和后述的上侧延设板25的上面侧(图2纸面前侧,图3上侧)相互连接起来。
通过该连接,可确保导向部件23的刚性强度,不仅可强有力地抑制键3向左右方向晃动,而且还可确保上侧延设板25的刚性强度。因此,即使在因键3的按键而上侧延设板25被键3和音锤4强有力地打击的场合(见图8),亦能将该上侧延设板破损、或因其变形而使演奏者在按键或离键时的操作感变差的问题总防止于未然。
另外,如上所述,肋24(白键肋24a和黑键肋24b)设在上侧延设板25的上面侧,故该肋24可从键3的底面侧内插到该键3的侧壁之间。配设该肋24,可避免限制键3的转动范围,可抑制该键3和其他部件等的设置空间缩小。
上侧延设板25是用于下述用途的部件,即在按压键3时,与键3的下面和音锤4的上面接触,分别对键3的下限位置及音锤4的上限位置进行限制(见图8),并且,在键3离键的场合,与键3的挡块部32接触,对键3的上限位置(见图7)进行限制。另外,下侧延设板26是用于在键3离键时与音锤4的下面接触,限制音锤4的下限位置(见图7)的部件。
上侧延设板25和下侧延设板26如图3所示,从底盘2(底盘主体2a)的前端部(图3右侧)向外方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彼此相隔规定间隔地相向配设。其结果,底盘2的前端侧(图3右侧)作为具有向外方开口的、从侧面观察呈大致コ字状的开口部形成。在上侧延设板25和下侧延设板26的相向面之间,设的音锤4的前端部(见图1)。
这样,由于限制键3及音锤4转动用的上侧及下侧延设板25、26一体地成形于底盘2(底盘主体2a)上,故不像现有的底盘那样,需要将形成限制部件的连接杆设在底盘的前端侧(见图1)。因此,可确保配线和前板等的配设空间,可将配线和前板等合适地、即不向外方突出地设在底盘2的前端侧,故可抑制电子乐器的大型化、不影响其外观。
另外,不像现有的底盘那样,必须将相当于设置连接杆那么大的、音锤4的配置位置移动到底盘2(底盘主体2a)的后端侧(图2上侧,图3左侧),可相应地缩短底盘2的深度(图2的上下方向宽度,图3的左右方向宽度),故从这一点来看,也可抑制电子乐器的大型化。
另外,因将底盘2的前端部(图3右侧)作为具有开口的开口部构成,故如上所述,从外部便可看出音锤4前端部(图1右侧)的外观形状(见图1),因此,在组装键盘装置1时和在发货时的检查中,可从外部容易地看出、并确认各音锤4前端部的形状,可高效率地进行该检查,而且,可确实防止音锤4的安装错误。
如图3所示,在上侧延设板25的上面(图3上侧面)贴设有缓冲部件27a、27b,在上侧延设板25的下面(图3下侧面)贴设有缓冲部件27c、27d,在下侧延设板26的上面(图3上侧面)贴设有缓冲部件27e。缓冲部件27a~27e是起着缓冲材或消音材的作用的部件,可吸收限制键3和音锤4的转动时的冲击,例如,由毛毡和发泡氨酯等制成。
如上所述,键3自由键3a及黑键3b构成,如图2所示,它设在底盘2(底盘主体2b)的上面侧(图2的纸面前侧)。白键3a及黑键3b由树脂材料制成底面侧(图2纸面里侧)敞开的断面呈大致コ字状的长形体,从底面侧内插的上述白键导向部件23a及黑键导向部件23b分别与其侧壁内面内接。通过这种内接,可抑制白键3a及黑键3b的左右方向(图2左右方向)的晃动。
白键3a及黑键3b在其后端侧(图2上侧)的侧壁上穿设有从正面看呈大致圆形的轴支承孔31a、31b。该轴支承孔31a、31b是与突设在上述的底盘2(底盘主体2a)的后端部(图2上侧)上的键的轴支承突起21卡合的部件,通过该卡合,白键3a及黑键3b便回转自如地支承在底盘2上。
白键3a及黑键3b上形成有从其侧壁向下方(图2纸面深度方向)延设的、从侧面看呈L字状的挡块部件32(见图7及图8)。白键3a及黑键3b通过该挡块部件32与底盘2的上侧延设板25(缓冲部件27c)接触,离键时的上限位置受到限制(见图7)。
白键3a及黑键3b上形成有从其底面部向下方(图2纸面深度方向)延设的尖形形状的连接突起33(见图7、图8)。白键3a及黑键3b通过该连接突起33与音锤4连接(接触),通过与该音锤4连接,离键时由于音锤4的重量而被提升到原来位置(见图7),按键时由于音锤4的重量而赋予规定的触感重量(见图8)。
音锤4如图2所示,俯视时被收放在底盘2(底盘主体2a)内部,在白键3a和黑键3b被安装在底盘2的上面上时,被该白键和3a和黑键3b覆盖,从外部不能看出。但是,音锤4的前端部如上所述,在白键3a的下方露出在外部,从外部可以看出(见图1)。
音锤4(音锤主体41)的两侧面上,如图2所示,突设有从正面看呈大致圆形的轴支承突起41a1,该轴支承突起41a1与凹设在底盘2(底盘主体2a)上的音锤的轴支承凹部22卡合,通过该卡合,音锤4回转自如地支承在底盘2上。在此,参照图4对音锤4的详细构造作说明。
图4(a)是音锤4的俯视图,图4(b)是音锤4的侧视图。图4(a)是音锤4组装前的状态,图4b是表示音锤4组装后的状态。
这里,本实施例的键盘装置1使用重量各不相同的6种音锤4(见图6),各种音锤4如后所述,除了质量板42的外形形状不同以外,均是结构基本相同的音锤。因此,以下用1个音锤4[见图6(a)]作为代表例进行说明。
音锤4是通过与键3的按键或离键动作连动而进行回转,从而赋予和声学钢琴同样的触感重量用的部件,它包括音锤主体41、2片质量板42和铆钉43。音锤主体41包括用树脂材料制成的树脂夹41a、和通过插入成形而与该树脂夹41a接合的由金属材料形成的金属基板41b,如图4(b)所示,以弯曲成从侧面看呈S字形的板状体的形成构成。
树脂夹21a的两侧面上,如图4(a)、图4(b)所示,突设有上述的、从正面看呈大致圆形的轴支承突起41a1。在树脂夹41a的后端部[图4(a)、图4(b)左侧]上,其上面侧[图4(b)上侧]形成有连接凹部41a2,其下面侧[图4(b)下侧]形成有开关按压部41a3。连接凹部41a2是与上述键3的连接突起33连接用的凹部,开关按压部41a3是分别对上述键开关5的第1和第2开关52a、52b进行按压而接通用的突起。
金属基板41b的前端部(图4右侧),如图4(a)所示,在安装有后述质量板42的安装面上设有3个贯通孔。中央的贯通孔是穿插后述的铆钉43用的铆钉孔41b1,其余的2个贯通孔是嵌入后述的质量板42的定位突起42a用的定位孔41b2。这些铆钉孔41b1及定位孔41b2如图4(b)所示,等间隔地、且直线状地配置,即配置成各定位孔41b2相对于通过铆钉孔41b1的大致中心的假想线呈线对称形式。
金属基板41b的后端部(图4左侧)上穿设有定位孔41b3。该定位孔41b3是在插入成形时对金属基板41b进行定位用的孔,它与突设在成形金属模内的定位用突起卡合。上述铆钉孔41b1也兼作插入成形时的定位孔,该铆钉孔41b1及定位孔41b3与突设在成形金属模内的定位用突起卡合,于是,金属基板41b便在成形金属模内被定位。
这样,金属基板41b可这样构成,即铆钉孔41b1可兼作插入形式时的定位孔用。因此,可以避免在金属基板41b上另外穿设该插入成形时用的定位孔,可相应地确保金属基板41b的重量。其结果,用比金属基板41b更小的尺寸,便可形成所需要的重量,故可形成音锤4整体的大型化,而且,可确保作为赋予触感重量的质量体的功能。
质量板42是担负着使音锤4的重量增加的作为音锤起作用的部件,金属基板41b的左右侧面(安装面)上安装有夹着该金属基板41b的2片质量板。2片质量板42相互形成大致同样的外形形状,安装在和金属基板41b大致对称的位置上。这样,可使全部音锤4的左右平衡实现最佳化,故在键3按键或离键的场合,可防止音锤4转动时横向振摆,可使音锤4顺畅地转动,因此可减少机械噪声的产生。
各质量板42的一侧面(与金属基板41b接合的面)上,如图4a所示,通过所谓的半穿孔加工,突设有2个定位突起42a,这些定位突起42a的大致中间部穿设有铆钉孔42b。这些定位突起42a及铆钉孔42b等间隔地、且直线状地配置,即配置成各定位突起42a相对于通过铆钉孔42b的大致中心的假想线呈线对称的形式。
因此,对加工面(加工方向)互不相同的2片质量板42来说,进行其定位突起42a的半穿孔加工及铆钉孔42b的冲孔加工用的冲头型号,2片质量板42可通用,可降低高价的金属模费用。其结果,可降低质量板42的制造成本,可相应地降低全部音锤4的制造成本。
定位突起42a是将质量板42相对于金属基板41b定位用的突起,像上述那样嵌入金属基板41b的定位孔41b2中。铆钉孔42b是用于插通后述的铆钉43用的贯通孔,定位突起42a嵌入定位孔41b2中时,如后所述,与金属基板41b的铆钉孔41b1连通[见图5(a)]。
铆钉43是将2片质量板42固定在金属基板41b上用的部件,用塑性加工性能好且比重较小的金属材料(例如铝等)、作为一端具有接触面的圆筒体构成的。这里,参照图5(a)对音锤4的组装方法作说明。
图5(a)是沿图4(b)的Va-Va线的音锤4的断面图,是省略了金属基板41b的一部分表示的。
组装音锤4时,首先将2片质量板42安装在金属基板41b的左右安装面上,如图5(a)所示,将2个定位突起42a嵌入定位孔41b2内。这样,各质量板42相对于金属基板41b不仅在半径方向(平行方向)而且在周向(回转方向)上被定位。另外,根据该定位,两质量板42的铆钉孔42b如图5(a)所示,与金属基板41b的铆钉孔41b1连通。
因此,不像现在的音锤组装作业那样,为了打入铆钉,必须调整质量板的安装位置,另外进行各铆孔之间的对位作业,可简化其安装作业,故可相应地降低质量板42的安装费用,可降低全部音锤4的制造成本。
安装完质量板42之后,接着将铆钉43这样打入,即,使其从一方[图5(a)]下侧的质量板42的铆钉孔42b,经过金属板41b的铆钉孔41b1,插通到另一方[图5(a)上侧]的质量板42的铆钉孔41b1内,对前端进行铆接加工。这样,如图5(a)所示,2片质量板42便固定在金属基板41b上,音锤4的组装作业完毕。
这样,各质量板42这样构成,即,将其2个定位突起42a嵌入定位孔41b2,由此,不仅在半径方向、而且在周向上定位固定在金属基板41b上。因此,仅打入1个铆钉43,便可确实将各质量板42和金属基板41b固定,因此,不像现在的音锤那样,必须将高价的铆钉打入多处,可节省部件数量和打入作业的工程量,故可相应地降低部件费和组装费用,可进一步降低全部音锤4的产品成本。
另外,由于可用1个铆钉43将两质量板42固定在金属基板41b上,故在两质量板42和金属基板41b上穿设铆钉孔42b、41b1的位置可以限制到最小限度,可相应地抑制两质量板42及金属板41b的重量的减轻。其结果,质量板42及金属基板41可按更小的尺寸构成,而且可确保所需的重量,故可防止音锤4大型化,且可确保作为赋予触感重量的质量体的功能。
回到图4进行说明。如上所述,2片质量板42安装在金属基板41b的左右侧面(安装面)上,音锤4的组装作业完毕时,如图4(b)所示,在音锤4上,在质量板42的安装部的上侧面及下侧面[图4(b)上侧及下侧]上分别形成有上侧及下侧接触面部44a、44b。
上侧接触面部44a在键3被按键时位于与上限限制件即上侧延设板25(缓冲部件27d)接触的部位(见图8)。下侧接触面部44b在键3被离键时位于与作为下限限制部件的下侧延设板26(缓冲部件27e)接触的部位(见图7)。这里,参照图5(b),对上侧和下侧接触面部的44a、44b的详细结构作说明。
图5(b)是沿图4(b)的Vb-Vb线的音锤4的断面图。上侧接触面部44a如图5(b)所示,两质量板42和金属基板41b安装在大致同一高度上,这样,便作为大致1个平坦面构成。因此,可确保与缓冲部件27d(参照图8)的接触面积,故在按压键3时可减小作用在缓冲部件27d上的压力,可抑制缓冲部件27d上的负荷。其结果,可延长缓冲部件27d的寿命,可抑制因使用而降低缓冲部件27d作为缓冲部件或消音部件的功能。
另外,下侧接触面部44b如图5(b)所示,两质量板42相对金属基板41b后退地[图5(b)上方]安装,这样,作为整体便构成锥状的大致尖形形状。因此,可顺畅地与缓冲部件27e(见图7)接触,可提高吸收冲击的特性,故可抑制键3离键时产生的机械噪声。结果,可抑制因不需要的音的产生而影响演奏性。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键盘装置1使用的全部6种音锤4的图,图6(a)~图6(d)是白键3a使用的音锤4的正视图。图6(e)和图6(f)是黑键使用的音锤4之正视图。图6中,为了简化图面、容易理解,各构成部件的符号(例如,表示金属基板的“41b”等)省略了。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键盘装置1使用重量各不相同的6种音锤4。图6(a)~图6(d)所示的音锤4是白键3a用的音锤,图6(a)所示的音锤最重(即,低音用),而且,随着向图6(d)过渡,其重量依次减轻(即,高音用)。图6(e)、图6(f)所示的音锤4是黑键3b用的音锤,图6(e)所示的音锤比图6(f)所示的音锤重(即,低音用)。
各音锤4如图6(a)~图6(f)所示,通过改变各质量板42、45~49的外形形状,便可构成不同重量的音锤,音锤主体41(树脂夹41a及金属基板41b)使用通用的音锤主体。其结果,与各质量板42、45~49的冲孔模式相比较,由于其外形尺寸大而价格相应较高的金属基板41b的冲孔模、及将金属基板41b接合在树脂夹41a上用的插入成形模可在各音锤4(即,键盘装置1)上通用,故总体而言,可降低金属模成本,可相应地降低音锤4的制品成本。
这样,音锤主体4 1在各音锤4上通用,故仅改变各质量板42、45~49的外形形状,即,不用改变树脂夹41a和金属基板41b的外形形状,便可制造各种重量的音锤4。因此,不仅不用改变高价的插入成形模,而且,也不用改变底盘2的成形模,故可容易地增加音锤4的变化,可相应地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其结果,例如,可灵活地对付突发性的设计变动。
各质量板42、45~49的外形形状按每个音锤4的重量进行变更,可将该质量板42、45~49的外形形状作为表示各音锤4的重量及其安装位置的识别信息利用。其结果,像本实施例的底盘2那样,在前端部形成有开口部,从外部可以看清楚各质量板42、45~49的外形形状的场合,例如,在组装键盘装置1时或在出厂时的检查中,从外部可容易地看清和确认各音锤4的前端部形状,故可高效率地进行该检查,而且,还可确实防止音锤4的安装错误。
下面,参照图7和图8,对像上述那样构成的键盘装置1的键3进行按键或离键操作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7及图8是键盘装置1的侧视图,图7表示键3离键即原来状态,图8表示键3按键的状态。
底盘2如图7及图8所示,底盘主体2a的下端面(图7、图8下侧面)的2处与搁板6接触,将未图示的螺钉拧紧在该接触面上,便被拧紧固定在搁板6上。下面,对白键3a的按键和离键的场合作说明,黑键3b的场合也一样,故省略其说明。
在图7所示的原来状态下,一旦按白键3a时,该白键3a便以轴支承突起21为回转中心向下方(图7下方向)回转,如图8所示,其下面与缓冲部件27a、27b接触,于是,下限位置被限制。这种场合,白键3a被白键导向装置23a导向,在不左右振摆的情况下向下方引导。
音锤4与白键3a的按键动作连动,其连接凹部41a2被白键3a的连接突起33向下方按压,于是,以轴支承突起41a1为回转中心,前端部(图7及图8右侧)向上方回转。这样,音锤4如图8所示,其上侧接触面部44a与缓冲部件27d接触,上限位置被限制。这种场合,上部接触面部44a大致作为一个平坦面构成[见图5(b)],故可抑制过大的负荷作用在缓冲部件27d上,可提高该缓冲部件27e的寿命。
随着该音锤4的回转,如图8所示,音锤4的开关按压部41a3便按压键开关5的第1及第2开关52a、52b而使其接通,这样,便检测白键3a的按键信息(速度等),根据该检测结果,从扬声器播放音乐。
在图8所示的按键状态,一旦白键3a离键,该白键3a便以轴支承突起21为回转中心回转恢复到上方(图8上方),即恢复到原来位置,如图7所示,其挡块部件32与缓冲部件27c接触,由此限制上限位置。
另外,音锤4与白键3a的离键动作连动,解除白键3a对其连接凹部41a2向下方的按压动作,于是,以轴支承突起41a1为回转中心,前端部(图7及图8右侧)向下方回转。由此,音锤4如图7所示,其下侧接触面部44b与缓冲部件27e接触,对下限位置进行限制。这种场合,下侧接触面部44b作为整体构成锥状的大致尖形形状[见图5(b)],所以顺畅地与缓冲部件27e接触,可抑制机械噪声的产生。
以上,按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进、变更,这是容易推断的。
例如,本实施例中,对通过打入铆钉43,将2片质量板42、45~49固定在金属基板41b上的场合作了说明,但是,该固定方法不局限于这种形式,例如,也可通过焊接将2片质量板42、45~49固定在金属基板41b上。
这里,焊接方法最好使用点焊(电阻焊),即,将紧密地安装在金属基板41b的两侧面上的2片质量板42、45~49夹在1对电极之间,用该电极边加压、边使电流流通,从而局部地加热而进行点焊。
通过焊接(不局限于点焊),将2片质量板42固定到金属基板42b上时,可省略向金属基板41b及各质量板42、45~49上穿设铆钉孔41b142b。因此,可减少在金属基板41b和质量板42、45~49上穿设的贯通孔,以更小的外形尺寸便可确保必要的重量,故可防止音锤4整体大型化,而且,还可确保作为赋予触感重量的质量体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未作特别说明,各缓冲部件27a~27e的材质(特性)不必全部用同一材质制成,根据配设位置等,每个缓冲部件27a~27e也可用不同的材质制成。另外,各缓冲部件27a~27e也可将材质不同的数个部件在厚度方向上层叠起来的状态下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音锤,安装在具有许多键的键盘装置上,与上述键的按键或离键动作连动而进行回转,由此而赋予触感重量,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自如地支承在上述键盘装置上、且具有3个贯通孔的音锤主体,以夹着音锤主体的形式安装在该音锤主体两侧面的2片质量板,以及以从一个质量板的连通孔、经上述音锤主体的贯通孔穿插到另一个质量板的连通孔内的方式打入的铆钉部件,上述音锤主体上穿设有3个贯通孔,在上述质量板上突出设有2个突起部,在将质量板向上述音锤主休上安装时,该突起部分别向上述3个贯通孔中的2个贯通孔内嵌入,并且在该质量板上还穿设有与上述贯通孔中剩下的1个孔连通的连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锤,其特征在于,上述键盘装置上设有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和与上述键的按键动作连动地回转的上述音锤主体接触而限制其回转,上述2片质量板以下述方式构成,即,其与该限制部件相接触的一侧的面和上述音锤主体的与上述限制部件接触的面成为大致同一个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音锤,其特征在于,上述键盘装置上设有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和与上述键的高键动作连动地回转的上述音锤主体接触而限制其回转,上述2片质量板以下述方式构成,即,其与该限制部件相接触的一侧的面和上述音锤主体的与上述限制部件相接触的面相比,向与上述限制部件相对一侧后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音锤,其特征在于,上述2片质量板形成彼此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安装在相对于上述音锤主体为大致对称的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音锤,其特征在于,上述质量板的2个突起部是分别通过半穿孔加工而突出形成的,且配设在相对于通过上述连通孔的大致中心的假想线为大致对称的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音锤,其特征在于,上述音锤主体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且贯通形成有3个贯通孔的基板部件,和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保持部件,而且,该保持部件和上述基板部件是通过插入成形相互接合而成的,贯通形成于上述基板部件上的3个贯通孔中的至少1个贯通孔可作为插入成形时的上述基板部件定位用孔兼用。
7.一种键盘装置,具有多个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音锤,其特征在于,上述各音锤的质量板按其重量分别形成不同形态的形状,根据其质量板的形状,可识别上述音锤的重量或对应的键的种类的至少一种。
8.一种底盘,用于具有多个键和音锤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自如地支承上述多个键和音锤的底盘主体,上限限制部件及下限限制部件,在上述音音锤与支承于该底盘主体上的上述键的按键或离键动作连动地回转的场合,上述音锤的上面及下面分别与上限限制部件和下限限制部件接触而限制音音锤回转,上述上限限制部件和下限限制部件用树脂材料和上述底盘主体成形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上述底盘主体的一端侧上一体地形成有夹着上述音锤彼此相向、且向外延设的一对板部件,这一对板部件中位于上侧的一个作为上述上限限制部件,位于下侧的另一个作为下限限制部件,作为上述上限限制部件的板部件的基部上侧面上立设有导向部件,该导向部件对上述键的伴随着按键或离键动作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上限限制部件的板部件和上述导向部件通过肋部件连接起来。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键被按键的场合,利用因该按键动作而进行回转的键的下面、和与上述按键动作连动而回转的上述音锤的上面,将作为上述上限部件的板部件夹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音锤,可简化音锤的结构、降低其成本,而且可确保作为赋予触感重量用的质量体的功能。音锤(4)的结构为可用1个铆钉(43)将2片质量板(42)固定在金属基板(41b)上。因此,可将向两质量板(42)及金属基板(41b)上穿设铆钉孔(42b、41 b1)的穿设部位控制到最小限度,可相应地抑制两质量板(42)及金属基板(41b)的重量减轻。其结果,可用更小的尺寸构成质量板(42)及金属基板(41b),并确保所需要的重量,故可防止音锤(4)整体的大型化,同时,还可确保作为赋予触感重量用的质量体的功能。
文档编号G10H1/34GK1551100SQ0315562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6日
发明者宇野史郎, 佐藤仁 申请人:罗兰株式会社
音锤、键盘装置及底盘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Led光源模组及其散热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以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的光源模组,属于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背景技术:LED ARllU MR16、⑶10、PAR16光源安装在轨道灯、嵌入式格栅射灯、吊线式格栅
专利名称:一种电吉他音效处理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效处理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吉他音效处理器。 背景技术:电吉他是一种使用广泛的乐器。有音乐爱好者,抱着吉他独立弹奏。也有乐队在舞台演出时集体演奏,现有的电吉他基本上是靠弦振动
专利名称:高散热的led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高散热的LED光源模组。背景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照明领域得到迅猛发展,而其中的LED光源凭借发光效率高、功耗低、不需要高压、且安全性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
专利名称::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适合于在使用CCD(ChargeCoupledDevice)或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
专利名称:水声驻波声场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声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声场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平面驻波声场在水声测量领域中是一种仅次于平面行波声场的常用测量空间,其声场各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简单、明了,是完成某些水声测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的透射式或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及其新颖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包括具有明确的形状、尺寸、和纵横比的盒的液晶显示器,该盒用液晶填充,优选采用客体染料填充;本发明还涉及液晶显示器的新颖制造方法。B)背景技术聚合物分散液晶(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