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涉及能够不需要电力而固定 地保持显示状态的、能够在所谓的电子纸张中应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 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代替报纸及书籍等的纸媒体的信息传递媒体,称作电子 纸张的显示设备的研究开发正在热烈地进行。电子纸张具有能够进行文字 信息及图像信息的改写、辨认性较高、并且轻量薄型、富于柔软性(柔软)、 除了文字信息或图像信息的写入时以外在显示时不需要电力的特征。
这里,作为在电子纸张中应用的显示设备,已知有例如在溶媒中含有 作为显示媒体的带电粒子、通过根据显示数据施加电场而使溶媒中的带电 粒子移动的电泳方式的结构、或者不使用溶媒而在形成于基板间的空间(单 位单元)中封入作为显示媒体的调色剂(带电粒子)、通过根据显示数据施 加电场而使调色剂移动的调色剂方式的结构等。
另外,关于应用了电泳方式的电子纸张,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161822 号公报中详细地记载着。
但是,在以往的电子纸张中,由于在包括文字信息的图像信息(以下 简记作"图像信息")的写入时需要的输出电压与液晶显示设备等相比很高 (例如50V左右),所以具有必须使用能够承受该高电位差的专用(即高耐 压)的显示驱动器或用来将高电位差的输出电压施加在显示电极上的显示 开关元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电子纸张中应用、 不使用能够承受高电位差的专用驱动器或幵关元件、能够将希望的图像信
息可靠且良好地写入、显示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具有排列有多个 显示像素的显示面板,该多个显示像素通过相对配置的一对电极之间产生 的电场而使显示状态变化;发光部,具有对应于各个上述多个显示像素而 排列有多个发光像素的发光面板;以及,控制部,通过使上述发光面板的 任意的上述发光像素发光,来控制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显示像素的显示状 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显示面板在上述一对电极之间封 入夹持着具有不同极性的带电特性的不同颜色的带电性粒子。
此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显示面板在上述一对电极 之间封入着具有不同极性的带电特性的不同颜色的带电性粒子,对于每个 上述显示像素,具有将封入上述带电性粒子的空间隔离的隔壁。
此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一对电极包括第1电极和 第2电极,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第1电极被光导电性层覆盖。
此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一对电极分别由相对于上 述多个显示像素共通的单一的电极层构成。
此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一对电极包括第1电极和 第2电极;上述显示部具有对上述第2电极施加规定的基准电压、对上述 第1电极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相对地为正电位或负电位的电压的施加 电压设定部。
此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发光面板具有在成为上述 显示像素相互的边界的区域将从上述发光像素发出的光遮断的遮光体。
此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一对电极包括第1电极和 第2电极;上述第1电极包括按照上述每个显示像素分割的一对电极层, 上述第2电极由相对于上述多个显示像素共通的单一的电极层构成,上述 发光面板对应于上述各个电极层而排列有上述发光像素。
此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上述一对电极包括第1电极和第2电极; 上述显示部具有施加电压设定部,该施加电压设定部对上述第2电极施加 规定的基准电压,对上述第1电极的一个上述电极层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 电压相对地为正电位的电压,并且对上述第1电极的另一个上述电极层施
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相对地为负电位的电压。
此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发光面板二维排列有具备 有机场致发光元件的上述多个发光像素,该有机场致发光元件具有顶放射 型的发光构造。
此外,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部,具有排列有 多个显示像素的显示面板,该多个显示像素通过相对配置的包含第1电极 和第2电极的一对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而使显示状态变化;以及,发光部, 具有对应于各个上述多个显示像素而排列有多个发光像素的发光面板;通 过使上述发光面板的任意的上述发光像素发光,在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第1 电极及上述第2电极之间产生上述电场,控制上述显示像素的显示状态,
显示希望的图像信息。
在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也可以是,在对上述第2电极施加规 定的基准电压、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相对地为正电位 或负电位的电压的状态下,通过使上述发光面板的任意的上述发光像素发 光,从而在上述第1电极及上述第2电极之间产生任意的上述电场。
在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也可以是,在对上述第2电极施加规 定的基准电压、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相对地为正电位 或负电位的任一个的第1电压的状态下,使上述发光面板的所有的上述发 光像素发光,由此执行将所有的上述显示像素设定为第1显示状态的复位 动作;在对上述第2电极施加上述基准电压、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相对于 上述基准电压为上述负电位或上述正电位的任一个的第2电压的状态下, 使上述发光面板的任意的上述发光像素发光,由此执行将任意的上述显示 像素设定为第2显示状态的显示写入动作。
在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也可以是,在上述复位动作或上述显 示写入动作之前,在对上述第2电极施加上述基准电压、对上述第1电极 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周期性地成为上述正电位及上述负电位的交流电 压的状态下,使上述发光面板的所有的上述发光像素发光,由此在上述第1 电极及上述第2电极之间产生交流电场,执行使封入在上述显示面板的上 述第1电极及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不同颜色的带电性粒子带电为不同极性 的电荷分离动作。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详细的说明及附图应该能够更充分地理解,但这些 主要是用来说明的,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A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 结构图。
图IB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 结构图。
图2A是表示在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应用的显示部 及发光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B是表示在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应用的显示部 及发光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设备构造的第1实 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A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动作原理的概略图。
图4B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动作原理的概略图。
图5A是表示能够在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阵列基板中应用的发光元件的 发光光谱特性的特性图。
图5B是表示能够在显示面板中应用的光导电性层的分光感度特性的 特性图。
图6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中应用的发光像素的电路 结构例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平常白的显示驱动动作(驱 动方法)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驱动动作的电荷分离动作的概略 状态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驱动动作的白复位动作的概略状 态图。图io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驱动动作的黑显示写入动作的概
略状态图。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驱动动作的显示保持动作的概略 状态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设备构造的主要部分的剖 视图。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驱动动作(驱动方法) 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驱动动作的电荷分离动作的概略 状态图。
图1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驱动动作的黑显示写入动作的概 略状态图。
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驱动动作的白显示写入动作的概 略状态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驱动动作的显示保持动作的概略 状态图。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驱动动作的白复位动作的概略状 态图。
图1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设备构造的主要部分的剖 视图。
图20A是用来说明在相邻的显示像素间发生的串扰带来的显示不良的 概念图。
图20B是用来说明在相邻的显示像素间发生的串扰带来的显示不良的 概念图。
图21A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21B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2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驱动动作的彩色显示写入动作的 一例的概略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详细地说明。
(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 首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1A、图1B是表示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结构图。这里,图1A 是表示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1B是用来说明显示装置的层叠构 造的概念图。图2A、图2B是表示在显示装置中应用的显示部及发光部的 概略结构的框图,图2A是能够在显示装置中应用的电子纸张显示部的概略 结构图,图2B是能够在显示装置中应用的发光元件阵列部的概略结构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大体上如图1A、图2A、图2B所示,具 备作为视野侧的上层侧(图中上方侧)的电子纸张显示部(显示部)100、 作为背面侧的下层侧(图中下方侧)的发光元件阵列部(发光部)200、和 系统控制器(控制部)300,如图1B所示,具有配置形成为使电子纸张显 示部100的显示区域Rpx与发光元件阵列部200的发光区域Rd在平面上 一致或大致一致、并且将电子纸张显示部100的下面与发光元件阵列部200 的上面例如密接那样贴合(接合)的面板构造。
电子纸张显示部100如图2A所示,大致具有所谓的电子纸张型的面板 构造,具有设定上述显示区域Rpx的显示面板llO (详细在后面叙述)、和 对置于至少包括显示区域Rpx的区域而形成的、对电子纸张的一对电极(上 部电极、下部电极)施加规定的电压的施加电压设定部120,例如基于来自 设在电子纸张显示部100的外部的系统控制器300的电压控制信号,控制 从施加电压设定部120对显示面板110的各电极施加的电压、以及其施加 定时,在显示区域Rpx上显示对应于显示数据的希望的图像信息(包括文 字信息)。
发光元件阵列部200如图2B所示,具有设定有发光区域Rel的阵列基 板(发光面板)210,该发光区域Rd在行及列方向上二维排列了多个发光 元件(或发光像素),以便大致对应于图1B所示的上述电子纸张显示部100 的显示区域Rpx;分别施加用来发光驱动控制发光区域Rel的各发光元件 的数据电压、选择电压及电源电压的数据电压设定部220、选择电压设定部 230及电源电压设定部240,例如基于来自设在发光元件阵列部200的外部 的系统控制器300的数据控制信号、选择控制信号及电源控制信号,控制
从数据电压设定部220、选择电压设定部230及电源电压设定部240施加在 阵列基板210的各发光元件上的上述各电压、及其施加定时,根据上述显 示数据(或图像信息)使各发光元件发光动作或无发光动作。
系统控制器300例如基于从显示装置(电子纸张显示部100、发光元件 阵列部200)的外部输入的显示数据,生成用来控制以规定的定时对显示面 板110的各电极施加规定的电压的动作、或者切断该电压的施加的动作的 电压控制信号,输出给施加电压设定部120。另外,系统控制器300既可以 是作为共通的结构唯一设置在图2A、图2B所示的电子纸张显示部100及 发光元件阵列部200中的结构,也可以是作为个别的结构分别设在电子纸 张显示部100及发光元件阵列部200的各自中的结构。
<第1实施方式> (显示装置的设备构造)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设备构造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设备构造的第1实施方式 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这里,图3是图2A、图2B所示的显示面板110及 阵列基板210的相同位置的剖视图。另外,为了便于图示,将表示截面的 剖面线的一部分省略而表示,并且使白色粒子115W作为素色,为了与白 色粒子115W区别而仅对黑色粒子115T施加剖面线而表示。
在上述电子纸张显示部100中应用的显示面板110如图3所示,具有 对应于显示区域Rpx的大致整个区域而由单一的透明电极(固态电极(solid electrode))形成的下部电极111、覆盖该下部电极111而形成的以聚乙烯 咔唑(PVK)或酞菁等为代表的光导电性(Photo Conductor; PC)层112、 和对置于该光导电性层112离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对应于显示区域Rpx 的大致整个区域由单一的透明电极(固态电极)形成的上部电极113;具有 在上述光导电性层112与上部电极113的间隙中混合并分散夹入(封入夹 持)有带电性的黑色粒子115T及白色粒子115W (带电性的粒子)的设备 构造。下部电极111及上部电极113通过例如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 ITO)或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 IZO)等的透明电极材料形成。
对上部电极113从上述施加电压设定部120施加具有规定的电压值的 基准电压Vo (例如接地电位Vgnd),并且,对下部电极111从施加电压设
定部120以规定的定时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Vo相对地为正电位的电 压、或者为负电位的电压。具体而言,图2A所示的施加电压设定部120 对上部电极113基于从系统控制器300输出的电压控制信号有选择地设定 施加一定的基准电压Vc (例如接地电位Vgnd)的动作(基准电压施加状 态)、和切断该基准电压Vo的施加而将上部电极113电切断的状态(高阻 抗状态)的任一种。此外,施加电压设定部120对于下部电极111,基于从 系统控制器300输出的电压控制信号,有选择地设定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 电压Vo为正电位的电压(正电压)或为负电位的电压(负电压)的任一种 的动作(正负电压施加状态)、和施加设定为以规定的周期重复上述正负电 压的交流电压的动作(交流电压施加状态)、和将该正负电压的施加切断而 将下部电极111电切断的状态(高阻抗状态)的任一种。另外,关于对下 部电极及上部电极施加的电压的设定,在后述的驱动方法中详细地说明。
此外,在发光元件阵列部200中应用的阵列基板210的设备构造如图3 所示,在对应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Rpx而设定的发光区域Rel中排 列有具有有机场致发光元件(以下简记作"有机EL元件")等的发光元件 Ed的发光像素PXe,各发光像素PXe具有由设置在绝缘性基板211上的薄 膜晶体管构成的驱动晶体管TFT、设置在覆盖该驱动晶体管TFT而形成的 绝缘膜212上并与上述驱动晶体管TFT连接、含有铝合金等的具有光反射 特性的电极材料的像素电极213、包括形成在该像素电极213上的有机EL 层的发光功能层214、在各发光像素PXe由共通的单一的电极(固态电极) 构成、含有ITO等的具有光透过特性的电极材料的对置电极215、和覆盖 显示面板110 (显示区域Rpx)的整个区域的透明绝缘膜216。
这里,设在基板211上的驱动晶体管TFT如后所述,也可以是形成用 来对发光元件Ed (有机EL元件)的像素电极213供给发光驱动电流的发 光驱动电路的一部分的晶体管。此外,依次层叠在覆盖驱动晶体管TFT的 绝缘膜212上的像素电极213、发光功能层214及对置电极215形成作为发 光元件Eel的有机EL元件。该发光元件Ed (有机EL元件)由于发光功 能层214的下层的像素电极213具有光反射特性、并且该上层的对置电极 215具有光透过特性,所以具有在发光功能层214中发光的光不向形成有驱 动晶体管TFT的基板211侧、而向上述显示面板110侧(即视野侧)射出
的顶放射型(top emission type)的发光构造。并且,在形成于包括发光元 件Eel的阵列基板210的最上层上的透明绝缘膜216上,如图3所示密接 地接合着上述显示面板110的下部电极111及光导电性层112。 (驱动方法的动作原理)
接着,参照上述设备构造对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应用的 光导电性层的特征和显示装置的动作原理进行说明。
图4A、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动作原理的概略 图。这里,图4A是表示黑写入动作的动作原理的概略图,图4B是表示白 写入动作的动作原理的概略图。
在显示面板110中应用的光导电性层112具有如果被照射包括规定的 波长区域的光则产生载波的特性,特别是能够基于如上述那样从施加电压 设定部120对覆盖在光导电性层112上的下部电极111施加的电压(正电 压或负电压)、和从施加电压设定部120对上部电极113施加的基准电压 V0 (=Vgnd)的相对关系,能够实现任意的带电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4A所示,在将相对于施加在上部电极113上的基准电 压Vo (-Vgnd)为正电压的电压V(+)施加在下部电极111上的状态下,通 过从形成在阵列基板210上的发光元件Eel将规定波长的激励光照射在光 导电性层112上,光导电性层112中的被该光照射的区域在厚度方向上成 为导电状态,在光导电性层112的上部电极113侧的表面附近(图中上面 侧)产生作为正电位的正电荷(+),在上部电极113的下部电极111侧的 表面附近(图中下面侧)产生对应于上述正电荷的负电荷(-),所以能够 将上部电极113作为负电极、将下部电极lll (光导电性层112)作为正电 极而在上部电极113及下部电极111之间产生规定的电场(为了方便而记 作"第1电场")。
由此,封入在光导电性层112与上部电极113之间的黑色粒子115T、 白色粒子115W中的、相对地带电为正(+)(或容易带电为正(+))的黑 色粒子115T向相对地带电为负(-)的上部电极113方向移动,带电为负 (-)(或容易带电为负(-))的白色粒子115W向带电为正(+)的光导电 性层112 (下部电极111)方向移动,被驱赶到黑色粒子115T的下方(光 导电性层112侧),所以从作为视野侧的上部电极113侧(图中上方侧)仅
观察到黑色粒子115T,实现黑显示。
此外,如图4B所示,在将相对于施加在上部电极113上的基准电压 V0 (-Vgnd)为负电压的电压V"施加在下部电极111上的状态下,在从 形成在阵列基板210上的发光元件Eel将规定波长的激励光照射在光导电 性层112上的情况下,光导电性层112中的被该光照射的区域在厚度方向 上成为导电状态,在光导电性层112的上部电极113侧的表面附近(图中 上面侧)产生作为负电位的负电荷(-),在上部电极113的下部电极111 侧的表面附近(图中下面侧)产生对应于上述负电荷的正电荷(+),所以 能够将上部电极113作为正电极、将下部电极lll (光导电性层112)作为 负电极而在上部电极113及下部电极111之间产生与上述第1电场相反的 规定的电场(为了方便而记作"第2电场")。
由此,相对地带电为正(+)(或容易带电为正(+))的黑色粒子115T 向相对地带电为负(-)的光导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11.1)方向移动,带电 为负(_)(或容易带电为负(-))的白色粒子115W向带电为正(+)的上 部电极113方向移动,被驱赶到黑色粒子115T的上方(上部电极113侧), 所以从作为视野侧的上部电极113侧(图中上方侧)仅观察到白色粒子 115W,实现白显示。该白显示将从显示面板110的外侧朝向显示面板110 入射的光通过白色粒子115W反射。
因而,在电子纸张显示部100的显示面板110中,在对上部电极113 施加基准电压Vo、对下部电极111施加任意的电压(相对于基准电压V0 为正电压V(+)或负电压V(.))的状态下,通过使对应于显示区域Rpx的发 光区域Rel的各发光像素PXe (发光元件Ed)发光动作,能够将对应于该 各发光像素PXe的区域设定为黑显示或白显示,能够显示希望的图像信息 (包括文字信息)。即,对应于发光区域Rel的各发光像素PXe (发光元件 Eel)的显示区域Rpx、即在图3、图4A、图4B中位于各发光像素PXe (发 光元件Eel)的上方、包括下部电极lll、上部电极113、被这些电极夹着 的白色粒子115W及黑色粒子115T的设备构造分别具有作为显示像素PXi 的功能。此外,如果使上部电极113及下部电极111成为高阻抗状态,则 显示面板110接着继续进行按照在其之前形成的第1电场或第2电场的显 示。
这里,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阵列部200 (阵列基板210)的发 光像素PXe中,如上所述,通过具有顶放射型的发光构造,能够縮短阵列 基板210的从发光元件Ed到显示面板110的光导电性层112的光路长, 所以能够抑制从特定的发光像素PXe (发光元件Eel)发出的光被照射在相 邻的区域(显示像素PXi)或其周围的区域的光导电性层112上而成为导 电状态的现象,能够防止与相邻的显示像素的串扰。
此外,通过发光像素PXe具有顶放射型的发光构造,能够将形成在基 板211上的发光驱动电路DC的各电路元件(图6所示的晶体管Trll 、 Trl2 等)及各配线层配置为,使其与形成在绝缘膜212上的有机EL元件OLED 的像素电极213等在平面上重叠。因而,能够将发光像素及显示像素细微 化而提高显示析像度,并且能够提高发光驱动电路DC的布局设计的自由 度。
另外,在上述动作原理中,在光导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lll)与上部 电极113之间产生的电场(第1电场、第2电场)严密地讲是从下部电极 111侧朝向上部电极113方向扩大而形成,所以在光导电性层112的表面和 上部电极113的表面上产生的电荷(+)、(-)不在对置的位置上产生,但 在图4A、图4B中为了图示的方便而设为电场大致平行地产生,将电荷(+)、 (-)表示在对置的位置上。在图4A、图4B以后的附图中也同样地表示。
接着,对能够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应用的白色粒子及黑色 粒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例,作为带电为负(-)的白色粒子115W, 例如可以良好地使用以重量比为100比O.l的比例混合异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处理过的二氧化钛的微细粉末的体积平均粒径20 y m的含氧化钛的交联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球状白粒子(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制Techpolymer MBX-20-White),而且,作为带电为正(+)的黑色粒子115T,例如可以 良好地使用以重量比为100比0.2的比例混合氨丙基三甲氧基硅垸处理过的 Aerosil A130微细粉末的体积平均粒径20u m的含碳的交联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的球状黑粒子(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制Techpolymer MBX-20-Black)。
作为具有与上述带电粒子同等的特性的另一例,作为白色粒子115W,
例如也可以使用含氧化钛的交联聚甲基丙烯酸酯的粒状微粒子(MBX-20
White (商品名),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 球状微粒子(ChemisnowMX (商品名),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聚四氟乙 烯的微粒子(Rubron L (商品名),Daikin工业株式会社制,SST-2 (商品 名),Shamrok technologies Inc.制)、氟化碳的微粒子(Tospearl (商品名),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制)、含氧化钛聚酯的微粒子(Biiyushia PL1000 White T (商品名),日本Paint株式会社制)、含氧化钛聚酯-丙烯酸 的微粒子(ConackNo. 1800White (商品名),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二氧 化硅的球状微粒子(Hipresica (商品名),宇部日东化成株式会社制)等。
此外,作为黑色粒子115T,例如也可以使用含有以二乙烯基苯为主成 分的的交联共聚物的正球状粒子(Micropeari BB、Micropearl BBP(商品名),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球状微粒子(MBX -Black (商品名),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此夕卜,作为导电性的黑色 粒子,也可以使用将酚醛树脂烧制成的非晶碳的微粒子(UnivexGCP (商 品名),Unitika株式会社制)、碳及石墨质的球状微粒子(NicabeadsICB、 NicabeadsMC、 NicabeadsPC (商品名),日本Carbon株式会社制)等。
另外,在将以这样的带电粒子为代表的白色粒子115W及黑色粒子 115T在有关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纸张显示部(显示面板)中应用的情况 下,将白色粒子115W与黑色粒子115T以例如重量比2比1的比例混合, 封入在光导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lll)与上部电极113之间的间隙中,以 使其相对于该间隙的体积例如为10%左右以上的量。
此外,作为能够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白色粒子及黑色粒子的第2例, 例如在黑色粒子中可以使用与在传真通信机及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中使 用的、周知的导电性调色剂(黑调色剂)同样的微粒子(即碳及石墨类的 粒状粒子,作为白色粒子可以使用氟化碳等的易滑的微粒子。在该情况下, 当容易带电为正(+)的黑色粒子(黑调色剂)在库仑引力的作用下向带电 为负(-)的光导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111)或上部电极113的任一方向移 动时,从不易带电的白色粒子中钻出而移动。
接着,对能够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阵列基板中使用的发光元件的发光 光谱特性、和能够在显示面板中使用的光导电性层的分光感度特性进行验 证。
图5A是表示能够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阵列基板中使用的发光元件的 发光光谱特性的特性图,图5B是表示能够在显示面板中使用的光导电性层 的分光感度特性的特性图。
如果对能够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210中使用的发 光元件Eel的发光光谱特性、和能够在显示面板110中使用的光导电性层 112的分光感度特性进行验证,则作为发光元件Eel而使用发出红色光的有 机EL元件的情况下的发光光谱特性例如如图5A所示,在大约645nm附近 的波长中具有发光强度的峰值。作为对应于这样的发出红色光的有机EL 元件(发光元件)的发光光谱特性的对光导电性层112要求的分光感度特 性,例如如图5B所示,优选地在大约600nm以上的波长中具有较高的光 感度(分光感度特性)。这里,图5B的特性线表示富士电机Device Technology (株)制、负带电型OPC型8、 10的分光感度特性,在哪种光 导电性材料中,都在包括大约645nrn附近的波长区域中显示出较高的分光 感度(约4 6ctn2/yJ),所以能够良好地应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另外,上 述发光元件Ed进行红色光的照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光导电性 层112的分光感度特性而照射绿色光、蓝色光或白色光。 (发光像素的具体例)
接着,对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发光像素具体地说明。
二维排列在阵列基板210上的各发光像素PXe可以使用具备例如有机 EL元件等的自发光型的发光元件Ed的像素。这里,发光元件Eel并不限 于有机EL元件,如后述的驱动控制方法所示,只要能够释放能够通过来自 该发光元件Ed的照射光将光导电性层112设定为任意的带电状态的波长 的光,也可以应用其他发光元件,例如无机EL元件或发光二极管(LED)、 面发光激光等的自发光元件。
而且,在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动作原理中,排列在阵列基板210 上的发光元件Eel的发光驱动方法是被动驱动方式或主动驱动方式的哪种 都可以,但更优选能够降低瞬间亮度的主动驱动方式。
以下,对采用主动驱动方式的情况下的发光像素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发光像素的电路结
构例的概略图。
采用主动驱动方式的情况下的各发光像素PXe例如如图6所示,具备 作为发光元件Ed的有机EL元件OLED、和多个开关元件(晶体管),能 够采用具备控制对发光元件Eel供给的发光驱动电流的发光驱动电路DC 的电路结构。
发光驱动电路DC例如如图6所示,具备门极端子连接在沿阵列基板 210的行方向配设的选择线Ls上、漏极端子连接在沿阵列基板210的列方 向配设的数据线Ld上、源极端子连接在触点Nil上的晶体管(选择晶体 管)Trll、门极端子连接在触点Nil上、漏极端子连接在沿阵列基板210 的行方向配设的电源电压线Lv上、源极端子连接在触点N12上的晶体管 (驱动晶体管)Trl2、和连接在晶体管Trl2的门极端子及源极端子间的电 容器Cs。
有机EL元件OLED的阳极端子(作为阳极电极的像素电极213)连接 在上述发光驱动电路DC的触点N12上,阴极端子(阴极电极)与对置电 极15—体地形成,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规定的一定电压Vcom (例如接地 电位Vgnd)上。这里,对置电极215例如由单一的电极(固态电极)形成, 以使其共通对置于二维排列在阵列基板210上的多个发光像素PXe的像素 电极213。
这里,在图6所示的发光像素PXe (发光驱动电路DC及有机EL元件 OLED)中,选择线La连接在图2B所示的选择电压设定部230上,基于 来自系统控制器300的选择控制信号,以规定的定时施加用来将例如在阵 列基板210的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发光像素PXe设定为选择状态的选择电 压Vsel。选择电压Vsd是用来使有机EL元件OLED发光的信号,与下部 电极111及上部电极113之间的电位差(正电压V(+〉一基准电压VQ,负电 压V(.)—基准电压Vo)相比是足够小的电压。因而,选择电压设定部230 并不需要是对高电位差具有承受性的驱动器。
此外,数据线Ld连接在图2B所示的数据电压设定部220上,基于来 自系统控制器300的数据控制信号,以同步于上述发光像素PXe的选择状 态的定时施加基于显示数据的数据电压Vdata。数据电压Vdata是用来使有 机EL元件OLED发光的信号,与下部电极111及上部电极113之间的电
位差(正电压V(+)—基准电压Vo,负电压V"—基准电压Vo)相比是足 够小的电压。因而,选择数据电压设定部220并不需要是对高电位差具有 承受性的驱动器。
电源电压线Lv连接在图2B所示的电源电压设定部240上,基于来自 系统控制器300的电源控制信号,施加电源电压Vdd。这里,上述选择电 压Vsel、数据电压Vdata都设定为具有规定的电压值的高水平或低水平的 双值电压。另外,电源电压Vdd是定电压,为了使用来发光动作的规定的 驱动电流流到有机EL元件OLED的像素电极213中,施加比施加在有机 EL元件OLED的对置电极215上的一定电压Vcom高电位的电压。电源电 压设定部240只要输出电源电压Vdd、或者设为高阻抗就可以,所以并不 是在输出的信号中有电位差,所以不需要是对高电位差具有承受性的驱动 器。
艮P,在图6所示的发光像素PXe中,在串联连接的晶体管Trl2和有机 EL元件OLED的组的两端(晶体管Trl2的漏极端子和有机EL元件OLED 的阴极端子)上分别施加电源电压Vdd和一定电压Vcom (=Vgnd),对有 机EL元件OLED赋予顺偏压,有机EL元件OLED成为可发光的状态, 进而,根据从数据电压设定部220施加的数据电压Vdata (发光水平或无发 光水平)控制是否使发光驱动电流流到有机EL元件OLED中(供给或切 断)。由此,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发光动作或无发光动作)。关于具 体的发光驱动方法,在后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设在发光像素PXe中的发光驱动电路DC (参照图6),表示了通过根据显示数据指定写入到各发光像素PXe (具体 而言是发光驱动电路DC的晶体管Trl2的门极端子;触点Nll)中的数据 电压Vdata的电压值(高水平或低水平)、控制流到有机EL元件OLED中 的发光驱动电流的供给、切断、设定发光、无发光动作的对应于电压指定 型的发光驱动方式的电路结构,但也可以是具有通过根据显示数据指定供 给(写入)到各发光像素PXe中的电流的电流值(供给或切断)、控制流到 有机EL元件OLED中的发光驱动电流的供给、切断、设定发光、无发光 动作的电流指定型的发光驱动方式的电路结构。
此外,在图6所示的发光驱动电路DC中,表示了使用两个n沟道型
晶体管Trll、 Trl2的电路结构,但有关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并不限于此,也 可以是具有使用3个以上晶体管的其他电路结构的结构,也可以是仅使用p 沟道型晶体管作为电路结构的结构、或者混杂具有n沟道型及p沟道型的 两者的沟道极性的晶体管的结构。此外,晶体管既可以是非晶硅薄膜晶体 管,也可以是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接着,对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常白的显示驱动动作(驱 动方法)的一例的时序图。此外,图8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 动作的电荷分离动作的概略状态图,图9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驱 动动作的白复位(white resetting)动作的概略状态图,图10是表示有关本 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动作的黑显示写入动作的概略状态图,图11是表示有 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动作的显示保持动作的概略状态图。这里,对与 上述设备构造同样的截面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进行说明。
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如图7所示,在规定的显示动 作期间内,对光导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lll)及上部电极113之间施加交 流电场,依次执行对白色粒子115W及黑色粒子115T分别赋予不同的电荷 的电荷分离动作、使显示区域Rpx整体进行作为背景的白显示动作的白复 位动作、和基于显示数据、对用来在白显示的背景中表示文字等的图像的 作为黑显示的区域(显示像素)进行写入的黑显示写入动作,然后,执行 保持写入在显示区域Rpx中的图像信息(即白显示状态及黑显示状态)的 写入保持动作。BP,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Rpx 整体执行一次白复位动作而设定为白显示状态后,基于显示数据进行控制, 以按照在行及列方向上二维排列在显示区域Rpx中的各显示像素(即对应 于二维排列在阵列基板210上的各发光像素PXe的区域)、或者按照各行依 次执行仅将对应于显示的图像信息的区域(显示像素)设定为黑显示状态 的动作。另外,通过图2A、图2B所示的系统控制器300生成、输出各种 控制信号,执行控制这样的一系列的驱动控制动作。
以下,对各动作详细地说明。 (电荷分离动作)
首先,在电荷分离动作中,如图8所示,在对显示面板110的上部电 极113施加基准电压V。、在下部电极111上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V0 交替地变为正电位及负电位的交流电压的状态下,通过使排列在阵列基板 210上的所有的发光像素PXe(发光元件Eel)发光动作,使光导电性层112 成为导电状态,在其表面上交替地产生正电荷(+)及负电荷(-),在光导 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lll)与上部电极113之间形成交流电场。由此,根 据电场的朝向搅拌夹在光导电性层112与上部电极113之间的白色粒子 115W和黑色粒子115T,通过相互摩擦,发生白色粒子115W带电为负电 荷、并且黑色粒子115T带电为正电荷的电荷分离。
具体而言,如图7、图8所示,在电子纸张显示部100中,基于来自系 统控制器300的电压控制信号,从图2所示的施加电压设定部120对显示 面板110的上部电极113施加基准电压VQ (=Vgnd),并且对下部电极111 施加相对于基准电压Vo交替地变为正电位及负电位的交流电压。在此状态 下,在发光元件阵列部200中,基于来自系统控制器300的各种控制信号, 从图2B所示的数据电压设定部220及电源电压设定部240、选择电压设定 部230经由数据线Ld及电源电压线Lv、选择线Ls、对阵列基板210的所 有的发光像素PXe分别施加高水平的数据电压Vdata及电源电压Vdd,并 且按照阵列基板210 (发光区域Rd)的各行的发光像素PXe依次施加开启 水平(高水平)的选择电压Vsel (选择状态)。由此,设在各发光像素PXe 的发光驱动电路DC中的晶体管Trll开启动作,随着向连接在晶体管Tr12 的门极-源极间的电容器Cs的电荷的积蓄,晶体管TV12的门极电压(触点 Nll的电位)上升,由此晶体管Trl2开启动作,将规定的发光驱动电流供 给到有机EL元件OLED中,对发光区域Rel的全行重复执行阵列基板210 的发光像素PXe (有机EL元件OLED)按照各行发光(点亮)的动作。
这里,即使在使各行的发光像素PXe成为选择状态而使有机EL元件 OLED发光动作后,对各行的发光像素PXe施加关闭水平(低水平)的选 择电压Vsel而设定为非选择状态(维持着电源电压Vdd的状态)的情况下, 也通过上述电容器Cs保持晶体管Trl2的门极电压(触点N11的电位),所 以发光像素PXe (有机EL元件OLED)的发光状态被保持,能够实现阵列 基板210 (发光区域Rd)的所有发光像素PXe发光的状态。此时,在光导电性层112的表面上产生的电荷以及对应于它而在上部 电极113上产生的电荷如图4A、图4B所示,对应于施加在下部电极111 上的电压(正电压或负电压)而变化,所以在光导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 111)与上部电极113之间产生电场随时间切换的交流电场。因而,对应于 该交流电场(即电场的方向),白色粒子115W及黑色粒子115T被搅拌而 混入,相互摩擦,由此遍及显示区域Rpx的整个区域而白色粒子115W带 电为负电荷(-)、并且黑色粒子115T带电为正电荷(+),成为将电荷分离 的状态。
另外,在该电荷分离动作中,如图7的时序图所示,为了在上部电极 113与光导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111)之间产生交流电场,对作为施加在 下部电极111上的交流电压而施加具有正弦波形的电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施加具有矩形波或三角波等的波形的电压的结构。 (白复位动作)
接着,在白复位动作中,如图9所示,切断向显示面板110的上部电 极113的基准电压Vc的施加、在下部电极111上施加相对于基准电压V0 为负电位的电压V w的状态下,使排列在阵列基板210上的所有的发光像 素PXe (发光元件Eel)发光动作,由此使光导电性层112成为导电状态, 在其表面上产生负电荷(-),并且在上部电极113表面上产生正电荷(+), 使黑色粒子115T移动到光导电性层112侧,使显示区域Rpx的整个区域白 显示。
具体而言,如图7、图9所示,维持上述电荷分离动作中的使阵列基板 210 (发光区域Rel)的所有发光像素PXe发光的状态,在电子纸张显示部 100中,基于来自系统控制器300的电压控制信号,切断从施加电压设定部 120向显示面板110的上部电极113的基准电压Vo的施加,设定为高阻抗 状态,并且对下部电极lll施加相对于基准电压Vo为负电位的电压V(-)。
由此,如图4B所示,根据施加在下部电极lll上的电压(负电压)而 在光导电性层112表面上产生负电荷,对应于它而在上部电极113表面上 产生正电荷,在光导电性层112与上部电极113之间产生电场(第2电场)。 因而,对应于该电场,通过上述电荷分离动作带电为正电荷(+)的黑色粒 子115T移动以使其被拉近到光导电性层112表面,另一方面,带电为负电 荷(-)的白色粒子115W移动以使其被拉近到作为视野侧的上部电极113 表面及其附近,所以显示区域Rpx整个区域被设定(白复位)为白显示状 态。
并且,在该白复位动作结束后,将晶体管Trl2的漏极的电位从施加在 各发光像素PXe上的电源电压Vdd切换为高阻抗(Hi-Z),切断从发光驱 动电路DC向有机EL元件OLED的发光驱动电流的供给,将被维持为发 光状态的阵列基板210 (发光区域Rd)的所有发光像素PXe (有机EL元 件OLED)灭灯而暂时设定为无发光状态。
另外,在该白复位动作中,如图7的时序图所示,对于对显示面板IIO 的下部电极111施加相对于基准电压V。为负电位的电压V (_)、并且将向上 部电极113的基准电压Vo的施加切断而设定为高阻抗状态、产生光导电性 层112 (下部电极lll)与上部电极113之间的规定的电场(第2电场)的 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作为对上部电极113施加的电压,既可 以施加与上述电荷分离动作同样的基准电压Vo,也可以施加相对于对下部 电极111施加的电压V (.)相对较高的任意的电压。 (黑显示写入动作)
接着,在黑显示写入动作中,如图10所示,在对显示面板110的上部 电极113施加基准电压Vo、对下部电极111施加相对于基准电压Vo为正电 位的电压的状态下,通过使对应于基于显示数据使写入图像信息的显示面 板110 (显示区域Rpx)的区域、即根据图像信息设定为黑显示状态的区域 (显示像素)的阵列基板210的发光像素PXe (发光元件Eel)发光动作, 使对应区域的光导电性层112成为导电状态,使其表面产生正电荷(+), 并且使上部电极113表面产生负电荷(-),使黑色粒子115T向上部电极113 侧移动,仅使显示区域Rpx的特定的区域(显示像素)黑显示。
具体而言,如图7、图IO所示,在电子纸张显示部100中,基于根据 显示数据从系统控制器300输出的电压控制信号,从施加电压设定部120 对显示面板110的上部电极113施加基准电压Vo (=Vgnd),并且对下部电 极111施加相对于基准电压V。为正电位的电压V(+〉。在此状态下,在发光 元件阵列部200中,基于根据显示数据从系统控制器300输出的各种控制 信号,从选择电压设定部230及电源电压设定部240、数据电压设定部220
经由选择线Ls及电源电压线Lv按照阵列基板210 (发光区域Rel)的各行 的发光像素PXe依次施加开启水平的选择电压Vsel (选择状态),并且经 由数据线Ld仅对对应于进行黑显示写入的显示面板110 (显示区域Rpx) 的区域(显示像素)的各发光像素PXe施加发光水平的数据电压Vdata。 此时将电源电压Vdd施加在晶体管Tr12的漏极上。由此,设在各发光像素 PXe的发光驱动电路DC中的晶体管Trll开启动作,电荷被积蓄在连接在 晶体管Trl2的门极-源极间的电容器Cs中,通过晶体管Trl2的门极电压(触 点N11的电位)上升,晶体管Td2开启动作,将规定的发光驱动电流供给 到有机EL元件OLED中,只有对应于进行黑显示写入的显示像素的发光 像素PXe (有机EL元件OLED)按照各行对发光区域Rd的全行反复执行 发光(点亮)的动作。另一方面,在对应于不进行黑显示写入的显示像素 的发光像素PXe中,通过经由数据线Ld施加无发光水平的数据电压Vdata, 使晶体管Trl2成为关闭状态,使有机EL元件OLED无发光(灭灯)动作。 此时,如图4A所示,对应于对进行黑显示写入的区域的下部电极lll 施加的电压(正电压)而在光导电性层112表面上产生正电荷,对应于它 而在上部电极113表面上产生负电荷,在光导电性层112与上部电极113 之间产生电场(第1电场)。因而,对应于该电场,通过上述白复位动作移 动到光导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111)侧的黑色粒子115T被向视野侧的带 电为负电荷的上部电极113表面拉近而移动,另一方面,白色粒子115W 被向带电为正电荷的光导电性层112表面及其附近拉近而移动,所以,显 示区域Rpx中的、基于显示数据的特定的区域(显示像素)被设定为黑显 示状态(黑显示写入),显示希望的图像信息。 (显示保持动作)
接着,在显示保持动作中,如图11所示,在上述黑显示写入动作结束 后,将维持为发光状态的阵列基板210 (发光区域Rd)的各发光像素PXe (有机EL元件OLED)灭灯而设定为无发光状态,并且切断向显示面板 110的下部电极111及上部电极113的电压的施加,保持所写入的图像信息。
具体而言,如图7、图11所示,在电子纸张显示部100中,基于从系 统控制器300输出的电压控制信号,切断从施加电压设定部120向显示面 板110的下部电极111及上部电极113的电压的施加,设定为高阻抗状态。
此外,在发光元件阵列部200中,基于从系统控制器300输出的各种控制 信号,从选择电压设定部230及电源电压设定部240、数据电压设定部220 经由选择线Ls及电源电压线Lv对阵列基板210 (发光区域ReO的各行的 发光像素PXe施加关闭水平(低水平)的选择电压Vsel (非选择状态), 并且经由数据线Ld对各发光像素PXe施加无发光水平的数据电压Vdata。 此时,晶体管Trl2的漏极从电源电压Vdd切换为高阻抗。由此,使设在各 发光像素PXe的发光驱动电路DC中的晶体管Trll及Trl2成为关闭状态 而使有机EL元件OLED无发光(灭灯)动作。
此时,黑色粒子115T由于残留电荷和扩散系数非常小,所以即使是在 上部电极113及光导电性层112(下部电极lll)之间没有施加电场的状态, 也被保持带电状态,被保持在显示面板110 (显示区域Rpx)上显示有图像 信息的状态。
另外,在该显示保持动作中,如图7的时序图所示,对于为了将阵列 基板210 (发光区域Rd)的各发光像素PXe保持为无发光状态,对数据电 压Vdata施加无发光水平,对选择电压Vsd施加关闭水平,将晶体管Trl2 的漏极的电位设定为高阻抗(Hi-Z)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也可以是使数据电压设定部220、选择电压设定部230及电源电压设定部 240的动作停止、将向各数据线Ld、选择线Ls及电源电压线Lv的数据电 压Vdata、选择电压Vsel及电源电压Vdd的施加切断而设定为高阻抗状态 的结构。由此,能够大幅地削减显示装置的消耗电力。
这样,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将具有电 子纸张构造的显示面板(电子纸张显示部)的显示区域、具有发光元件阵 列构造的阵列基板(发光元件阵列部)的发光区域层叠配置以使其平面地 重叠,根据显示数据对显示面板的上部电极及下部电极间施加规定的电压, 并且使阵列基板的发光像素(发光元件)发光,由此,能够在上部电极与 下部电极(光导电性层)之间产生规定的电场,使黑色粒子及白色粒子向 视野侧的上部电极或下部电极的任一个电极侧移动,显示希望的图像信息。
因而,在图像信息的写入(黑显示写入)时,仅通过对于显示面板(电 子纸张显示部)的上部电极及下部电极从施加电压设定部施加具有规定的 电压值的电压、从阵列基板(发光元件阵列部)照射规定的波长的光,就
能够可靠且良好地写入(显示)希望的图像信息,所以不像以往技术的电 子纸张那样对按照像素分割的电极施加作为显示数据(图像信息)的高电 压信号,不需要使用用来将高耐压的专用显示驱动器或高电位差的电压信 号施加在显示电极上的显示开关元件(晶体管等),能够实现显示装置的开 发成本的降低及开发期间的縮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驱动方法中,在对显示面板110(白色粒子 115W及黑色粒子115T)进行电荷分离动作后执行白复位动作,将显示区 域Rpx的整个区域暂时切换为白显示状态,然后,执行将对应于图像信息 的区域(显示像素)切换为黑显示状态的黑显示写入动作,所以能够确保 作为电子纸张构造的显示装置的特征的白基底(背景)的显示品位。艮P, 能够改善在没有被写入图像信息的区域(显示像素)为电荷分离状态或以 前的图像显示状态的状况下白基底的显示品位被损害的问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为了作为图像信息的基底(背景)而显 示白色、用黑色显示图像信息、通过白复位动作将显示区域的整个区域设 定为白显示状态后,通过黑显示写入动作仅将对应于图像信息的区域切换 为黑显示状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将显 示区域的整个区域设定为黑显示状态(黑复位动作)后仅将对应于图像信 息的区域切换为白显示状态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在黑基底(黑背景)上 用白色显示图像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下部电极(光导电性层)与上部电 极之间混杂夹入黑色粒子和白色粒子的设备构造,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只要是根据通过施加在下部电极与上部电极上的电压形成的电场进行黑显 示或白显示动作的结构就可以,例如,也可以是夹持所谓的微囊与绝缘性 的液体的结构(参照上述日本特开2003-161822号公报等),也可以是将硅 树脂作为粘合剂夹持扭转球的结构,也可以是将混合了双色性染料的宾-主 型液晶夹持在具有记忆性的近晶A相液晶中的结构。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作为封入在下部电极(光导电性层)与 上部电极之间的带电性的粒子而混杂且分散黑色粒子和白色粒子的情况进 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后所述,也可以是封入分别具有任意 的颜色的带电性粒子的组合的结构。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显示装置的设备构造)
首先,对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设备构造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设备构造的主要部分的剖 视图。这里,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3)同样的结构赋予相同或 同等的标号而将其说明简略化或省略。另外,在图12中,也为了图示的方 便而将表示截面的剖面线的一部分省略表示。
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如图1A、图1B、图2A、图2B所示, 在电子纸张显示部100的显示区域Rpx和发光元件阵列部200的发光区域 Rd平面地重叠而密接接合的设备构造中,如图12所示,设在电子纸张显 示部100的显示面板110上的下部电极不是单一的固态电极,而是在作为 显示像素PXI的每个单位区域中通过分割的一对电极层(下部电极111A、 111B)形成的。此外,在设在显示面板110的下方的发光元件阵列部200 的阵列基板210上,设有个别的发光像素PXAe、 PXBe,以使之与上述一 对的下部电极111A、 111B的各自对应。
并且,在一个下部电极111A上,从图2A所示的施加电压设定部120 施加负电压,此外,在另一个下部电极111B上,从该施加电压设定部120 施加正电压。通过在显示区域Rpx的整个区域中二维排列这样的显示像素 PXi,具有被施加了负电压的下部电极111A (即负电极)、和被施加了正电 压的下部电极111B (即正电极)交替地排列在显示面板110上的面板构造。
具有这样的设备构造的显示装置的动作原理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参 照图4A、图4B)同样,通过在对上部电极113及下部电极111A、 111B施 加了规定的电压的状态下使发光像素PXAe、 PXBe(发光元件EAel、 EBel) 发光动作,在上部电极113与光导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111A、 111B)之 间产生规定的电场(上述第1电场、第2电场),对应于它黑色粒子115T 及白色粒子115W被向某个电极拉近而移动,由此在显示区域Rpx中形成 黑显示及白显示的区域(显示像素PXi),显示希望的图像信息。
另外,有关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大体可以通 过在各显示像素PXi上覆盖形成共通的下部电极111、或者在按照各显示像
素PXi分割的下部电极lllA及lllB上覆盖形成光导电性层112后,在与 在透明基板114上共通形成各显示像素PXi的上部电极113之间混杂分散 夹入带电性的黑色粒子和白色粒子,接着在下部电极lll、或111A、 111B 的下面密接贴合以矩阵状配置形成有发光像素PXe (发光元件Eel)的阵列 基板210来制造。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接着,对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这里,对 本实施方式所特有的显示驱动动作详细地说明,对于其他动作,适当参照 上述第1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驱动动作(驱动方法) 的一例的时序图。此外,图14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动作的电 荷分离动作的概略状态图,图15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动作的 黑显示写入动作的概略状态图,图16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动 作的白显示写入动作的概略状态图,图17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驱 动动作的显示保持动作的概略状态图,图18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 驱动动作的白复位动作的概略状态图。
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如图13所示,在规定的显示动 作期间内,对下部电极111A、 111B (光导电性层112)及上部电极113间 施加交流电场,依次执行对白色粒子115W及黑色粒子115T施加分别不同 的电荷的电荷分离动作、基于显示数据对作为黑显示的区域(显示像素) 进行写入的黑显示写入动作、对作为白显示的区域(显示像素)进行写入 的白显示写入动作,然后,执行保持写入在显示区域Rpx中的图像信息(即 白显示状态及黑显示状态)的写入保持动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显 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Rpx基于显示数据进行控制,以便按照沿行及列方 向二维排列在显示区域Rpx中的各显示像素(即对应于二维排列在阵列基 板210上的各发光像素PXe的区域)、或者按照各行依次执行仅将对应于显 示的图像信息的区域(显示像素)设定为黑显示状态、将其余的区域(显 示像素)设定为白显示状态的动作。 (电荷分离动作)
首先,在电荷分离动作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8)同样,如
图14所示,在对显示面板110的上部电极113施加基准电压V。、对下部电 极lllA及lllB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Ve交替地变为正电位及负电位的 交流电压的状态下,通过使排列在阵列基板210上的所有的发光像素PXAe (包括经由数据线LAd供给白显示的数据电压Vdata的发光元件EAel的 有机EL元件OLED)、 PXBe (包括经由数据线LBd供给黑显示的数据电 压Vdata的发光元件EBel的有机EL元件OLED)发光动作,在光导电性 层112的表面上交替地产生正电荷(+)及负电荷(-),在光导电性层112 与上部电极113之间形成交流电场。由此,白色粒子115W和黑色粒子115T 对应于电场的方向而被搅拌而相互摩擦,由此白色粒子115W带电为负电 荷,并且黑色粒子115T带电为正电荷(电荷分离)。
(黑显示写入动作) 接着,在黑显示写入动作中,如图15所示,在对显示面板110的上部 电极113施加基准电压Vo、对下部电极lllA施加相对于基准电压Vo为负 电位的电压V(.)、对下部电极111B施加相对于基准电压Vo为正电位的电 压V w的状态下,在显示像素PXi中的黑显示专用的发光元件EBel中, 基于显示数据写入图像信息(黑显示信息),对应于被施加了正电压Vw 的下部电极111B而仅使设在阵列基板210上的发光像素PXBe (发光元件 EBel、有机EL元件OLED)发光动作,由此,使对应于下部电极111B的 区域的光导电性层112的表面产生正电荷(+),并且使上部电极113表面 产生负电荷(-),形成上述第1电场(参照图4A、图4B),使黑色粒子115T 向上部电极113侧移动,设定为黑显示状态。此时,通过将显示像素PXi 的、对应于被施加负电压V"的下部电极111A而设在阵列基板210上的 发光像素PXAe (发光元件EAel、有机EL元件OLED)设定为无发光状态, 在对应于下部电极111A的区域的光导电性层112与上部电极113之间不产 生电场,保持上述电荷分离状态。
(白显示写入动作) 接着,在白显示写入动作中,如图16所示,与上述黑显示写入动作同 样,在对显示面板110的上部电极113施加基准电压Vo、对下部电极111A 施加相对于基准电压Vo为负电位的电压V(.)、对下部电极111B施加相对 于基准电压Vo为正电位的电压V w的状态下,在显示像素PXi中的白显
示专用的发光元件EAd中,基于显示数据写入图像信息(白显示信息), 对应于被施加了负电压V(.)的下部电极111A而使设在阵列基板210上的 发光像素PXAe (发光元件EAd、有机EL元件OLED)发光动作,由此, 使对应于下部电极111A的区域的光导电性层112的表面产生负电荷(-), 并且使上部电极113表面产生正电荷(+),形成上述第2电场(参照图4A、 图4B),使黑色粒子115T向光导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111A)侧移动,设 定为白显示状态。此时,通过将显示像素PXi的、对应于被施加正电压V(+) 的下部电极111B而设在阵列基板210上的发光像素PXBe(发光元件EBel、 有机EL元件OLED)设定为无发光状态,在对应于下部电极111B的区域 的光导电性层112与上部电极113之间不产生电场,保持上述电荷分离状 态。
另外,在该白显示动作中,也可以是对于在上述黑显示动作中基于显 示数据被写入了图像信息(设定为黑显示状态)的显示像素PXi、也通过 使对应于被施加了负电压V(.)的下部电极111A使设在阵列基板210上的 发光像素PXAe (发光元件EAel、有机EL元件OLED)发光动作,在对应 于下部电极111A的区域的光导电性层112与上部电极113之间形成第2电 场(参照图4A、图4B),使该区域的黑色粒子115T向光导电性层112 (下 部电极111A)侧移动而设定为白显示状态的结构。此外,也可以不分为白 显示专用的发光元件EAel及黑显示专用的发光元件EBel而做成全部能够 选择白显示及黑显示的两者那样的发光元件,在此情况下,如果在白显示 动作期间中发光则为白显示,如果在黑显示动作期间中发光则为黑显示。 (显示保持动作)
接着,在显示保持动作中,与上述第l实施方式(参照图ll)同样, 如图17所示,在上述黑显示写入动作及白显示动作结束后,将向显示面板 110的下部电极111A、 111B及上部电极113的电压的施加切断而设定为高 阻抗状态,并且将阵列基板210 (发光区域Rel)的各发光像素PXAe、 PXBe 设定为无发光状态,保持写入的图像信息。
这样,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也通过对 应于显示数据在显示面板的上部电极及下部电极间施加规定的电压,并且 使阵列基板的规定的发光像素(发光元件)发光,能够不使用高耐压的专
用显示驱动器或显示开关元件(晶体管等),而在上部电极与显示像素的各 下部电极(光导电性层)之间产生规定的电场,能够使黑色粒子及白色粒 子移动到视野侧的上部电极或下部电极的任一个电极侧而显示希望的图像^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在设在显示面板110的各显示像素 PXi中的下部电极lllA、 111B中的、下部电极111A侧实现白显示状态、 在下部电极111B侧实现黑显示状态的面板构造,所以对于保持电荷分离状 态的区域、或例如从黑显示状态改写为白显示状态的情况下(或其相反的 情况下)等,对于显示像素PXi的一部分的区域不进行改写,有可能损害 作为电子纸张构造的显示装置的特征的白基底(背景)的显示品位。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图像信息的改写时,如图18所示,也可以 在事前执行白复位动作而将显示区域Rpx的整个区域设定为白显示状态 后,执行上述黑显示写入动作而写入图像信息(黑显示信息)。这里,图18 所示的白复位动作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对显示面板110的上部电 极113施加基准电压V。(或者切断向上部电极113的基准电压V。的施加)、 对下部电极111A及111B施加相对于基准电压Vo为负电位的电压V (.)的 状态下,通过使排列在阵列基板210上的所有的发光像素PXAe (发光元件 EAel)、 PXBe、(发光元件EBel)发光动作,在光导电性层112的表面产生 负电荷(-),在光导电性层112与上部电极113之间形成上述第2电场(参 照图4A、图4B),使黑色粒子115T向光导电性层112侧移动而将显示区 域Rpx的整个区域设定为白显示状态。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图19是表示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设备构造的主要部分的剖 视图,图20A、图20B是用来说明在相邻的显示像素间发生的串扰带来的 显示不良的概念图。这里,对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3)所示的设 备构造中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思想的情况进行说明。因此,对于与第1 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将其说明简略化或省略。另外,在 图19中,也为了便于图示而将表示截面的剖面线的一部分省略表示。
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如图19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设
备构造(参照图3)中,对应于设定在电子纸张显示部100的显示面板110 上的显示像素PXi,在各显示像素PXi间或各发光像素PXe间设置遮光性 的膜或部件,以使从二维排列在发光元件阵列部200的发光区域Rel中的 各发光像素PXe (发光元件Eel,有机EL元件OLED)发出的光不会扩散 而照射到相邻的显示像素PXi的光导电性层112中。
具体而言,在覆盖在排列于阵列基板210上的各发光像素PXe上共通 形成的对置电极215的透明绝缘膜216上,在作为各发光像素PXe间的边 界的区域中,形成含有铬等的不透明的膜材料的遮光体SLD。这里,遮光 体SLD只要是具有透过率较低的材质的材料就可以,并不限于铬,也可以 含有透过率较低的树脂材料。此外,在形成有遮光体SLD的透明绝缘膜216 上,经由含有氮化硅(SiN)或二氧化硅(Si02)、透明树脂材料等的透明 绝缘膜217,密接接合电子纸张显示部100的显示面板110。
由此,如图19所示,从对应于例如基于显示数据被执行黑显示写入动 作的特定的显示像素PXi的发光像素PXe (发光元件Ed,有机EL元件 OLED)发出并扩散的光被遮光体SLD遮挡,能够防止照射到相邻于该显 示像素PXi、不进行黑显示写入动作的(即应该白显示的)显示像素PXi 的光导电性层112中。因而,如图20A所示,能够防止从发光像素PXe (发 光元件Eel,有机EL元件OLED)发出的光被照射在相邻的显示像素PXi 的光导电性层112上(即通过串扰)、在该显示像素PXi的光导电性层112 与上部电极113之间产生电场而被设定为黑显示状态、发生误显示或污点 的现象,所以能够实现高品味的黑显示及白显示。
另外,在图19中,对于在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设备构造(参照图3) 中形成了遮光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应用到第2 实施方式中的构造。在此情况下,如图20B所示,在基于显示数据的黑显 示写入动作及白显示写入动作的期间中,由于在相互相邻的下部电极 111A、 111B上总是施加相互为反相的负电压V(》及正电压V(+),所以能 够防止从对应于特定的显示像素PXi的发光像素PXe发出并扩散的光被照 射在相邻的区域的光导电性层112上、在该区域中产生电场而相邻区域的 显示状态反转的现象。
此外,在图19所示的设备构造中,对在形成于阵列基板210的最上层
的透明绝缘膜216上设有含有络等的遮光体SLD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 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排列于阵列基板210上的各发光像素PXe上共 通形成的对置电极215上直接形成遮光体SLD的结构。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对有关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图21A、图21B是表示有关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 构图。这里,图21A是表示有关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 视图,图21B是表示沿着图21A所示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的XXIA-XXIA 线(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而使用"XXI"作为对应于图21A中表示的罗 马数字的"21"的记号)的截面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2是表示有关本 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动作的彩色显示写入动作的一例的概略状态图。这里, 对于将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思想应用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3)及第3 实施方式(按照图19)所示的设备构造中的情况进行说明。因此,对于与 第1及第3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将其说明简略化或省略。 另外,在图21A、图21B中,也为了便于图示而将表示截面的剖面线的一 部分省略表示。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具有在光导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lll)与 上部电极113之间的间隙中混杂分散夹入(封入)带电性的黑色粒子115T 及白色粒子115W的设备构造,通过白显示状态和黑显示状态单色显示图 像信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 一个显示像素例如由黄、 洋红、蓝绿、黑的4色的子像素构成,具有能够通过控制各颜色的显示状
态来彩色显示图像信息的设备构造。
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如图21A、图21B所示,二维排列在电子 纸张显示部100的显示面板110上的各显示像素PXi由在行及列方向上以 2X2的矩阵状排列的、黄、洋红、蓝绿、黑的4色的各子像素PXy、 PXm、 PXc、 PXk形成。子像素PXy将黄的着色粒子(调色剂)和白色粒子,子 像素PXm将洋红的着色粒子和白色粒子,子像素PXc将蓝绿的着色粒子 和白色粒子,子像素PXk将黑的着色粒子与白色粒子分别混杂并且分散封 入到下部电极lll (光导电性层112)与上部电极113之间、即被以形成为 格子状的隔壁116包围的区域中。这里,黄、洋红、蓝绿、黑的各着色粒
子例如与上述黑色粒子115T同样,具有容易带电为正(+)的特性,另一 方面,与这些着色粒子一起封入的白色粒子具有容易带电为负(-)的特性。
此外,隔壁116还具有用来规定下部电极111 (光导电性层U2)与上 部电极113的间隔的作为衬垫的功能。在形成于发光元件阵列部200的阵 列基板210的最上层的透明绝缘膜216上、对应于形成上述隔壁116的区 域的区域(即子像素的边界区域)中,设有用来使从对应于各子像素PXy、 PXm、 PXc、 PXk而排列的发光像素(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不会照射到相 邻的区域(子像素)的光导电性层112中的遮光体SLD。
另外,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是在以矩阵状配置形成有具有例如 顶放射型的发光构造的发光像素(发光元件)的阵列基板210的最上层的 透明绝缘膜217上形成各显示像素PXi所共通的下部电极111后,通过旋 转涂膜法或粘贴干膜而成膜有机绝缘膜,实施曝光显影处理而以湿或干工 艺形成具有希望的平面图案的兼用作衬垫的隔壁116。由此,划分并隔离各 子像素的形成区域,并且下部电极111露出到该区域(被隔壁116包围的 区域的内部)中。
接着,利用溅镀法或CVD法等的蒸镀法、或者旋转涂膜法或喷墨打印 法、印刷法等的湿方法,在露出到各子像素的形成区域中的下部电极111 上覆盖形成光导电性层112。接着,调节将黄、洋红、蓝绿、黑的各着色粒 子与白色粒子混合到挥发性溶媒中而成的墨,通过喷墨打印法或印刷法等 涂布在规定的子像素上,在该墨的挥发性溶媒干燥后,可以通过贴合并夹 持形成有包括透明电极的上部电极113的透明基板114来制造。
具有这样的设备构造的显示装置的动作原理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参 照图4A、图4B)同样,在对上部电极113及下部电极111施加了规定的 电压的状态下,通过基于显示数据使对应于各子像素PXy、 PXm、 PXc、 PXk而设在阵列基板210上的发光像素发光动作,在上部电极113与光导 电性层112 (下部电极111)之间产生规定的电场(第1电场、第2电场), 通过与其对应而各颜色的着色粒子及白色粒子115W被向某个电极拉近而 移动,在显示区域Rpx上形成颜色显示及白显示的区域(显示像素PXi), 彩色显示希望的图像信息。
例如,如图22所示,在对上部电极113施加基准电压Vo、对下部电
极111施加正电压V (+)的状态下,通过使对应于蓝绿的子像素PXc而设 置的发光像素PXCe (发光元件Eel)发光动作,在上部电极113与光导电 性层112 (下部电极111)之间产生第1电场,蓝绿的着色粒子U5C移动 到上部电极113侧,由此,从视野侧看到蓝绿的着色粒子115C,实现了颜 色显示。此时,通过设在与相邻的子像素的边界区域中的遮光体SLD防止 了从发光像素PXCe (发光元件Ed)放射的光照射到相邻的子像素的光导 电性层112上,所以能够防止如图20A、图20B所示的串扰对显示品味的 影响。另一方面,在黑的子像素PXk中,通过将对应的发光像素PXKe(发 光元件Eel)设定为无发光状态,在上部电极113与光导电性层112 (下部 电极lll)之间不产生电场,保持例如上述的电荷分离状态或白复位状态, 所以从视野侧看到白色粒子115W,实现了白显示。
这样,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通过对应 于显示数据而对显示面板的上部电极及下部电极间施加规定的电压,并且 使阵列基板的规定的发光像素(发光元件)发光,能够不使用高耐压的专 用显示驱动器或显示开关元件(晶体管等),而在上部电极与下部电极(光 导电性层)之间产生规定的电场,能够在各颜色的子像素中使着色粒子及 白色粒子移动到视野侧的上部电极或下部电极的任一个电极侧而彩色显示 希望的图像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显示像素PXi进行4分割(4等分)为等 面积的子像素PXy、 PXm、 PXc、 PXk,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各子 像素PXy、 PXm、 PXc、 PXk的面积设定为不同的面积,此外,也可以根 据封入在子像素中的着色粒子的种类数,分割为4分割以外的任意的数量。
有关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能够在电子纸张中应用,能够不 使用能承受高电位差的专用驱动器或开关元件而可靠且良好地写入、显示 希望的图像信息。
这里通过引用编入了在2007年9月20日提出的、日本特许申请第 2007-243775号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说明书摘要的所有的 公开。
表示并说明了各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因而,本发明的范围仅由以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部,具有排列有多个显示像素的显示面板,该多个显示像素通过相对配置的一对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而使显示状态变化;发光部,具有对应于各个上述多个显示像素而排列有多个发光像素的发光面板;以及,控制部,通过使上述发光面板的任意的上述发光像素发光,来控制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显示像素的显示状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在上述一对电极之间封入夹持着具有不同极性的带电特 性的不同颜色的带电性粒子。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在上述一对电极之间封入着具有不同极性的带电特性的 不同颜色的带电性粒子,对于每个上述显示像素,具有将封入上述带电性 粒子的空间隔离的隔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电极包括第1电极和第2电极,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第1电 极被光导电性层覆盖。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电极分别由相对于上述多个显示像素共通的单一的电极层构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电极包括第1电极和第2电极;上述显示部具有对上述第2电极施加规定的基准电压、对上述第1电 极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相对地为正电位或负电位的电压的施加电压设 定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面板具有在成为上述显示像素相互的边界的区域将从上述发光像素发出的光遮断的遮光体。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电极包括第1电极和第2电极;上述第1电极包括按照上述每个显示像素分割的一对电极层,上述第2 电极由相对于上述多个显示像素共通的单一的电极层构成,上述发光面板 对应于上述各个电极层而排列有上述发光像素。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电极包括第1电极和第2电极;上述显示部具有施加电压设定部,该施加电压设定部对上述第2电极 施加规定的基准电压,对上述第1电极的一个上述电极层施加相对于上述 基准电压相对地为正电位的电压,并且对上述第1电极的另一个上述电极 层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相对地为负电位的电压。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面板二维排列有具备有机场致发光元件的上述多个发光像素,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顶放射型的发光构造。
11、 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部,具有排列有多个显示像素的显示面板,该多个显示像素通过相对配置的包含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一对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而 使显示状态变化;以及,发光部,具有对应于各个上述多个显示像素而排 列有多个发光像素的发光面板;通过使上述发光面板的任意的上述发光像素发光,在上述显示面板的 上述第1电极及上述第2电极之间产生上述电场,控制上述显示像素的显 示状态,显示希望的图像信息。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上述第2电极施加规定的基准电压、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相对地为正电位或负电位的电压的状态下,通过使上述发光 面板的任意的上述发光像素发光,从而在上述第1电极及上述第2电极之 间产生任意的上述电场。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上述第2电极施加规定的基准电压、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相对地为正电位或负电位的任一个的第1电压的状态下,使 上述发光面板的所有的上述发光像素发光,由此执行将所有的上述显示像 素设定为第1显示状态的复位动作;在对上述第2电极施加上述基准电压、 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为上述负电位或上述正电位的任 一个的第2电压的状态下,使上述发光面板的任意的上述发光像素发光, 由此执行将任意的上述显示像素设定为第2显示状态的显示写入动作。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复位动作或上述显示写入动作之前,在对上述第2电极施加上述基准电压、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相对于上述基准电压周期性地成为上述 正电位及上述负电位的交流电压的状态下,使上述发光面板的所有的上述 发光像素发光,由此在上述第1电极及上述第2电极之间产生交流电场, 执行使封入在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第1电极及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不同颜 色的带电性粒子带电为不同极性的电荷分离动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部,具有排列有多个显示像素的显示面板,该多个显示像素通过在对置配置的一对电极间产生的电场而使显示状态变化;发光部,具有对应于各个上述多个显示像素而排列有多个发光像素的发光面板;以及,控制部,通过使上述发光面板的任意的上述发光像素发光来控制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显示像素的显示状态。
文档编号G02F1/167GK101393368SQ20081016563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0日
发明者下田悟, 白嵜友之 申请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投影型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投影型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提出有下述这样的投影型显示装置(投影仪)其具有用于开闭排气口(通气用的开口部)的开闭机构(挡板(Quitter)),并使用驱动马达作为该开闭机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53)

    专利名称:一种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种照明灯具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灯具。背景技术:[0002]市场上销售的一种LED吸顶灯包括扩散罩、底板、LED光源和用于给LED光源供电的驱动电源。LED光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4)

    专利名称:弦乐器用卷线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吉他等弦乐器的卷线装置,尤其涉及卷线装置的旋钮。背景技术: 吉他等弦乐器包括用来对弦进行调音的卷线装置。卷线装置如在例如实开昭56-10258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具备在弦乐器的头部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2)

    专利名称:钢琴桥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琴桥码。背景技术:通常,钢琴桥码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多层木板1’和硬木板3’上下重叠通过胶2’粘复合而成。这种桥码安装在钢琴的共鸣板上,琴弦振动产生的弦音受多层胶层的阻隔,无法有效地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18)

    专利名称:具有用于去除异物的单元的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去除附着至设置在如摄像设备等光 学设备的光轴上的光学构件表面的如灰尘等异物的技术。背景技术:在如数字照相机等通过将被摄体图像转换成电信号来对 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6)

    专利名称:一种风力电源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力电源照明装置。背景技术:传统的路灯、园林照明灯系由电网供电,需要挖沟架线,还需要专门的管理,工程复杂、成本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