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回转活动式遮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镜头的回转活动式 遮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小型变焦镜头大量应用于各种成像设备,例如照 相机、摄像机、手机或类似设备。通常,都需要在镜头内的透镜群外围附设遮 光罩,以防止不必要的散射光线在拍摄过程中入射到镜头上,降低成像品质。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镜头结构。如图1所示,支持第二透镜群的二群框16外虽然装设有二群遮光筒18,但是当镜头操作至广角位置时,二群 遮光筒18相对于直进筒14而伸出,部分光线会经过一群外筒20内壁的反射, 而由二群遮光筒18上用于收纳作动轴12的缺口 22与直进筒14之间的缝隙进 入镜筒内部(如图中箭头线所示),产生漏光。这种情况便会在影像中出现杂 光,影响成像品质。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 回转活动式遮光装置,在镜头收纳时呈打开状态而避让出二群遮光筒上的缺 口,在镜头伸出时呈闭合状态而遮蔽缺口,以防止光线进入。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回转活动式遮 光装置,包括一遮光片,置于二群遮光框与直进筒之间的二群遮光框缺口上; 所述遮光片包括安装部和从安装部两侧向下延伸出的遮光部和驱动部,所述安 装部挂扣在二群遮光筒的上端,所述驱动部的下端呈斜面,以在镜头伸縮时与 直径筒内壁上设置的档块相抵靠,且所述遮光片与所述二群遮光框之间悬挂有
弹簧。在镜头处于广角状态时,所述二群遮光框与遮光片相对于直进筒伸出, 直径筒内壁上的档块与所述遮光片驱动部的斜面下端相抵,所述弹簧变形至第 一拉伸状态,带动所述遮光片沿二群遮光筒转动而闭合缺口;在镜头处于收纳 状态时,所述二群遮光框与遮光片縮进直进筒内,直径筒内壁上的档块沿所述 遮光片驱动部的斜面驱动所述遮光片沿二群遮光筒回转至打开缺口 ,所述弹簧 变形至第二拉伸状态。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活动式遮光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遮光装置 利用遮光片沿二群遮光框的回转运动,在镜头处于收纳状态时,遮光片打开缺 口而避让出收纳位置;在镜头处于广角状态时,遮光片闭合缺口而遮蔽光线的 进入。因而本遮光装置消除了广角状态二群遮光筒的缺口与直进筒之间易出现 的漏光现象,遮光片防止一群外筒反射的光线进入,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成像品 质。并且,本遮光装置可使用于筒类作动空间狭窄且漏光开口大之处,仅需对 原有镜头内部结构做微小改动,并且对镜头尺寸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而尤其 适用于各种小型镜头。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镜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遮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遮光片与二群遮光框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遮光片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遮光片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镜头处于收纳状态时遮光装置的结构示 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镜头处于广角状态时遮光装置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转活动式遮光装置利用遮光片,沿着二群遮光 筒做局部角度的回转运动,于镜头收纳时利用直进筒内壁设置的档块驱动遮光 片转动,呈打开缺口状态,以避让收纳干涉位置;而镜头伸出时利用拉伸的弹 簧使遮光片回转而闭合缺口,以达到遮蔽光线进入易漏光处。具体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30的结构示意图。 遮光片30主要由安装部310以及从安装部310两侧向下延伸出的遮光部306 和驱动部308组成,形成部分圆柱面。安装部310沿其内壁周向设有突起肋 304,并且突起肋304上靠近驱动部308的一端向下延伸出第一挂钩302。驱 动部308的下端设计成斜面。图3-图5是遮光片30与二群遮光框18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图3和图4 为遮光片30闭合状态,图5为遮光片30打开状态。遮光片30通过其突起肋 304 (参见图2)挂扣在二群遮光框18上端的凸缘184 (参见图4)上。如图3 所示,二群遮光框18的台阶186上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滑槽188,遮光片30上 的第一挂钩302穿过该滑槽188而伸入二群遮光框18内,从而在遮光片30 沿二群遮光框18转动时,第一挂钩302沿该滑槽188移动。并且,二群遮光 框18的台阶186下端面上向下延伸出第二挂钩182。弹簧24的两端分别悬挂 在第一挂钩302和第二挂钩182上,使得遮光片30在绕着二群遮光框18的缺 口22做局部角度的转动的同时,受到弹簧24的牵引。如图4所示,在遮光片 30欲作闭合状态时,即镜头在广角状态时,遮光片30会顺时针转动(如图4 中箭头所示),使得遮光部306遮蔽缺口 22,此时弹簧24处于第一拉伸状态 (参见图3)。图3中,遮光片30处于闭合状态,遮光片30上的第一挂钩302 沿滑槽188移动至最靠近二群遮光框18上的第二挂钩182的位置,使得弹簧 24受到的拉伸力最小,弹簧24处于第一拉伸状态。如图5所示,在遮光片30 欲作打开状态时,即镜头在收纳状态时,遮光片30会逆时针回转(如图5中 箭头所示),遮光部306从缺口 22往逆时针方向移开从而避让出缺口 22,以 便收纳。此时,由于遮光片30逆时针回转,遮光片30上的第一挂钩302沿滑 槽188反向移动至最远离二群遮光框18上的第二挂钩182的位置,使得弹簧 24受到的拉伸力最大,弹簧24处于比第一拉伸状态变性更大的第二拉伸状态 (图中未示出)。由于弹簧24在第二拉伸状态的弹性变形大于第一拉伸状态, 因而弹簧24恢复弹性变形的牵引力使得遮光片30能够从打开状态返回至闭合 状态。欲作收纳状态时遮光片30的逆时针回转通过直进筒14内壁上设置的档块 142驱动遮光片30的驱动部308来实现,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中,图6是 镜头处于收纳状态(即遮光片打开状态)下遮光片30、 二群遮光框18和直进 筒14之间的配合示意图,图7则是镜头处于广角状态(即遮光片闭合状态) 下三者之间的配合示意图。如图6所示,收纳状态下,如前所述,遮光片30 转开而避让出缺口 22,遮光片30与二群遮光框18之间的弹簧处于第二拉伸 状态,此时档块142抵靠在驱动部308的斜面上端外侧,以抗衡弹簧的弹性变 形,阻止遮光片30受弹簧的弹力作用而回转。在镜头逐渐伸出至广角状态的 过程中,遮光片30随二群遮光框18 —起相对于直进筒14向外伸出,遮光片 30的驱动部308的斜面即逐渐脱离档块142的限制,在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 顺时针回转,使得遮光部306逐渐往顺时针方向移动。在镜头伸出至广角状态 时,如图7所示,遮光片30回转至其遮光部306正好遮蔽缺口22的位置,此 时档块142抵靠在遮光片30的驱动部308的斜面下端,遮光片30与二群遮光 框18之间的弹簧处于第一拉伸状态。在镜头从广角状态逐渐縮进至收纳状态 的过程中,遮光片30随二群遮光框18—起相对于直进筒14向里縮进,档块 142通过逐渐下移的驱动部308的斜面对遮光片30产生向右的推力,驱动遮 光片30克服弹簧的弹力往逆时针方向转动,直至遮光片30的遮光部306避让 出缺口22,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光装置利用遮光片沿二群遮光框的回转运动,在镜 头处于收纳状态时,遮光片打开缺口而避让出收纳位置;在镜头处于广角状态 时,遮光片闭合缺口而遮蔽光线的进入。因而本遮光装置消除了广角状态二群 遮光筒的缺口与直进筒之间易出现的漏光现象,遮光片防止一群外筒反射的光 线进入,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成像品质。并且,本遮光装置可使用于筒类作动空 间狭窄且漏光开口大之处,仅需对原有镜头内部结构做微小改动,并且对镜头 尺寸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而尤其适用于各种小型镜头。
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活动式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遮光片,置于二群遮光框与直进筒之间的二群遮光框缺口上;所述遮光片包括安装部和从安装部两侧向下延伸出的遮光部和驱动部,所述安装部挂扣在二群遮光筒的上端,所述驱动部的下端呈斜面,以在镜头伸缩时与直径筒内壁上设置的档块相抵靠,且所述遮光片与所述二群遮光框之间悬挂有弹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活动式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 片的安装部沿其内壁设有突起肋,挂扣在二群遮光框上端的凸缘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活动式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 肋对应于驱动部的一端向下延伸出用于悬挂弹簧的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穿 过二群遮光框的台阶上设置的弧形滑槽,且所述台阶下端面上设有对应地用于 悬挂所述弹簧的第二挂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回转活动式遮光装置,利用遮光片沿二群遮光框的回转运动,在镜头处于收纳状态时,遮光片打开缺口而避让出收纳位置;在镜头处于广角状态时,遮光片闭合缺口而遮蔽光线的进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光装置消除了广角状态二群遮光筒的缺口与直进筒之间易出现的漏光现象,遮光片防止一群外筒反射的光线进入,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成像品质。
文档编号G03B17/12GK201210213SQ20082011900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3日
发明者赖宏昱 申请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回转活动式遮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可延长使用寿命的led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可延长使用寿命的LED灯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荧光灯管型的LED灯管和球泡型的LED球泡灯的改进。背景技术:[0002]目前,市面上一般的LED灯,包括荧光灯管型的LE
专利名称: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背景技术:目前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 TFT)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中,不同层的金属线通常会出现交叠现象
专利名称:直下型背光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器件的背光,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了用于分区驱动的U形灯的直下型背光。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去除发生在灯之间结合区域的亮线或暗线以获得背光均匀性。背景技术: 最近,已经积极研
专利名称:一种oled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OLED灯。背景技术: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除LED灯外,又新发展起来一种高效节能的平面分布式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灯,OLED灯与LED灯的点光源不同,
专利名称:正姿护眼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正姿护眼镜涉及一种适合但不仅限于训练青少年的正确读写坐姿、防控眼睛近视发生发展的纯物理仪器。背景技术:原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组组长徐广第主编的《眼科屈光学》中明确指出引起近视眼的原因有遗传和环
专利名称:软线式踩镲的制作方法软线式踩镲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打击乐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软线式踩镲。技术背景架子鼓是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无音高打击乐器,它通常包括一个军鼓、二个以 上嗵嗵鼓等部分,鼓手用鼓锤击打各部件使其发声。由于架子鼓变化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