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一种新型仿钟声电铃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仿钟声电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铃现有电铃主要利用交流电产生磁场吸合带动弹性锤打击发声体产生声音,由于其以50HZ的频率进行工作,弹性锤打击发声体的速度很快,声音刺耳,且弹簧片易折断损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可靠,不易损坏,可以实现仿钟声的电铃。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电铃壳罩内设有一慢速电机,电机轴上固有弹性臂,弹性臂有打击锤;设有筒状或块状的金属发声体,弹性臂的长度应能使打击锤打击到发声体。
上述发声体为空心或实心上述弹性臂为弹簧上述电铃有多个对称排列的发声体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慢速电机旋转带动弹性臂的打击锤打击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悠长悦耳,间隔时间较长,发出类似钟声的声音;再者,采用了慢速电机和弹性臂,其相关件不易损坏,电铃耐用可靠。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1、实施例1,设有电铃壳罩(1),壳罩内有一单相220伏慢速电机(2),电机经过开关与交流电源接通,电机轴(3)上固有用弹簧制成的弹性臂(4),臂端有球型打击锤(5);在壳罩内悬挂两个铜制筒状空心发声体(6),弹性臂的打击锤应能打击到发声体。
2、实施例2,电机轴(3)上固有条形金属弹性臂(4),臂端有椭圆形打击锤(5);在壳罩内有三个对称排列吊拉的块状实心钢制发声体(6),弹性臂的打击锤应能打击到这些发声体。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仿钟声电铃,其由壳罩、打击锤、发声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壳罩内设有慢速电机,电机轴上固有弹性臂,弹性臂端有打击锤,配有筒状或块状的金属发声体,弹性臂的长度应能使打击锤打击到发声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铃,其特征在于发声体为空心或实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铃,其特征在于弹性臂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铃,其特征在于有多个对称排列的发声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仿钟声电铃,其由壳罩、打击锤、发声体组成,其特征是,壳罩内设有一慢速电机,电机轴上固有弹性臂,弹性臂端有打击锤,配有筒状或块状的金属发声体。本发明采用慢速电机旋转带动弹性臂上的打击锤打击发声体,发出声音悠长悦耳,间隔时间较长,发出声音类似钟声,再者,由于使用的是慢速电机和弹性臂,其相关件不易损坏,电铃耐用可靠。
文档编号G10K1/062GK2215760SQ9423556
公开日1995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4日
发明者庄绍林 申请人:庄绍林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耐温的柔性灯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贴片灯带,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市电)LED贴片灯条。背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光二极管(LED)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利用LED贴片灯珠制作各种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48)

    专利名称:感光性树脂组成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感光性树脂组成物(photo-sensitivityresincomposition),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良好金属及玻璃附着性且高硬度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背景技术:为了达到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216)

    专利名称:电子乐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乐器,包括响应演奏操作器的操作而产生乐音信号的乐音信号发生装置,将乐音信号发生装置产生的乐音信号转换为声音的一个或多个扬声器,以及在电子乐器主体的左、右侧板支撑主体的前支脚,特别是涉及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41)

    专利名称:一种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显示技木,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块。背景技术:背光模块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因为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充足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块以灯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29)

    专利名称:语音辨识系统的词汇数据库建置方法及其搜寻比对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语音辨识系统的词汇数据库建置方法及其搜寻比对方 法,特别是一种可支持多音字处理的词汇数据库建置方法及其更具效率的搜 寻比对方法。技术背景习知语音辨识系统,并没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29)

    专利名称:膜基板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涉及制造具有柔性的膜基板的膜基板制造方法。背景技术:以往,在液晶面板上形成在对置的2张基板之间密封液晶材料的密封部,向该密封部内注入液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3)。图6是示出用于说明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