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曝光装置检查方法和曝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曝光装置检查方法和曝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掩模图形使晶片等的被曝光对象曝光的曝光装置的检查方法、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和曝光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知道在曝光装置中在被曝光对象上形成的像的特性会因投影光的偏振状态而变化。
例如,人们知道在进行由2个光束相干施行的曝光的情况下,如

图14所示,在把TM波111(P偏振)当作投影光的情况下,和把TE波112(S偏振)当作投影光的情况下,后者的一方所得到的相干波的对比度高。在这里,所谓TM波,指的是光入射面与电向量的振动方向平行的光,所谓TE波,指的是光入射面与电向量的振动方向垂直的光。
此外,人们还知道在考虑作为在被曝光对象的抗蚀剂表面上的光吸收率的情况下,把TM波当作入射光的一方,可以得到比把TE波当作入射光更高的光吸收率。特别是如果把TM波的入射角做成为所谓的布儒斯特(Brewster)角,则可以使反射率几乎变成为零。
为此,人们探讨了在曝光装置中积极地控制照明光的偏振状态,借助于此使成像特性变化的方案。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照明光变成为线性偏振光后,主要用TE波成像的方法。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照明光变成为线性偏振光后,主要用TM波成像的方法。
特许第3246615号公报( - 栏,图1等)[专利文献2]特许第2836483号公报( - 栏,图3等)
归因于照明光学系统的光学构件的污染·变质,或者提供振动的位置错开,在曝光装置组装时所设定的照明光的偏振方向会发生变化。像这样的照明光的偏振方向的变动,将给曝光装置的成像特性造成影响。因此,在使用这样的曝光装置时,就必须检查是否产生了偏振方向的变动,并根据检查结果适宜实施光学构件的净化等。
但是,直接确认照明光未变成为所希望的偏振状态这件事,在现有的曝光装置中根本未进行过。根据抗蚀剂的曝光状态等对曝光宽余度或焦点深度等进行检测,以判定未得到所希望的成像状态这件事,虽然用现有的曝光装置也可以进行,但是,由于得不到所希望的成像状态的理由,除去照明光的偏振方向变动之外,被认为还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故偏振方向的变动的事实,不能立即判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该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简便地检查曝光装置的照明光的偏振状态而无须分解装置等的曝光装置的检查方法、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和曝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是一种为了对做成为把光掩模载置到与被曝光对象光学性地共轭的共轭位置上,通过上述光掩模把来自光源的曝光用光束投影到上述被曝光对象上的曝光装置的上述曝光用光束的偏振状态进行检查,而载置到上述光掩模的位置上的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上述光源与上述共轭位置之间在上述共轭位置上形成上述光源的像的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和配置在形成上述光源的像的光束的光路上,选择性地使多个偏振方向的光束透过的偏振构件。
在该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中,上述偏振构件具备偏振轴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偏振器,并可构成为使得该多个偏振器选择性地插入到上述光路内。在该情况下,就可以做成为使得在每一个上述多个偏振器上都设置上述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并伴随着上述偏振器向上述光路内的插入向上述光路内插入该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
另外,上述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可以用目的为在上述共轭位置上形成上述光源像的针孔构成。
本发明的曝光装置检查方法,是一种用来对其构成为配置有发出曝光用光束的光源,用来把该曝光用光束投影到被曝光对象上的投影光学系统,和在对于上述被曝光对象和上述投影光学系统光学性地共轭的共轭位置上形成了掩模图形的光掩模,把该掩模图形投影到上述被曝光对象上的曝光装置进行检查的曝光装置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步骤把用来在上述共轭位置上形成上述光源像的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插入到上述光源与上述共轭位置之间,同时,在把偏振器插入到了形成该光源像的光束的光路中后,使上述偏振器的偏振轴方向变化以执行通过上述光源像形成光学系统和上述偏振器和上述投影光学系统的上述曝光用光束的向上述被曝光对象进行的投影的曝光步骤,和比较在每一个上述偏振轴方向上都不同的在上述被曝光对象上边的上述曝光用光束的光强度分布,判定上述曝光用光束的偏振状态的判定步骤。
在该曝光装置检查方法中,上述判定步骤,可以借助于已涂敷到上述被曝光对象上的抗蚀剂的感光状态对上述光强度分布进行比较。或者,上述判定步骤,可以对被作为上述被曝光对象设置的摄像元件检测出来的光强度分布进行比较。
本发明的曝光装置,是一种具备向被曝光对象发出曝光用光束的光源;具备向上述被曝光对象上投影的掩模图形的光掩模;载置上述被曝光对象的被曝光对象载置装置;用来向上述被曝光对象投影该曝光用光束的投影光学系统;把上述光掩模载置到对于上述被曝光对象和上述投影光学系统光学性地共轭的共轭位置上的光掩模载置装置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为了判定上述曝光用光束的偏振状态而被载置到上述光掩模载置装置上的检查用掩模,该检查用掩模,具备为了在上述共轭位置上形成上述光源像被做成为位于上述光源与上述共轭位置之间的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插入到形成上述光源像的光束的光路中使得其偏振轴方向可变的偏振构件。
倘采用本发明,不必分解装置等,采用仅仅执行与执行通常的曝光装置的曝光工序的情况下同样的工序的办法,就可以检查曝光装置的照明光的偏振状态。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所使用的曝光装置30的概略构成。
图2示出了多个2次光源面40的构成例。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检查用掩模50的构成。
图4是具有检查用掩模50的遮光图形53和针孔55的扩大图。
图5示出了把检查用掩模50载置到曝光装置30上后的状态。
图6示出了检查用掩模50的偏振器图形55-59的构造。
图7示出了使用检查用掩模50检查曝光装置30的方法。
图8的曲线图示出了2次光源41的相对光强度,和一直到晶片35露出来为止使已涂敷到晶片35上边的抗蚀剂感光所需要的最小感光量(阈值曝光量)之间的关系。
图9示出了使用检查用掩模50检查曝光装置30的方法。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检查用掩模50’的构成。
图11是具有图10所示检查用掩模50’的遮光图形53和针孔55的扩大图。
图12示出了检查自然偏振(随机偏振)的2次光源41的偏振状态的方法。
图13示出了作为本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检查用掩模50”的构成。
图14是用来说明把TM波111(P偏振光)当作投影光的情况下和把TE波112(S偏振光)当作投影光的情况下的不同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10光掩模11图形形成部分
12玻璃基板30曝光装置32照明光学系统33投影光学系统34光掩模载置台35晶片36晶片载置台37载置台驱动机构38载置台驱动机构402次光源面412次光源42偏振轴方向49光轴50、50′、50″检查用掩模51透明基板53遮光图形55针孔56-59 偏振片图形Ln遮光部分Sp透过部分66-69、66′-69′、66″-69″ 曝光位置81-84 偏振片图形90薄膜具体实施方式
其次,参看图面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曝光装置30,如图1所示,具备未画出来的光源,照明光学系统32,投影光学系统33,光掩模载置台34,晶片载置台36,载置台驱动机构37,载置台驱动机构38。
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未画出来的光源的像的2次光源41,规定为是在照明光学系统32内的2次光源面40上形成的光源。2次光源面40,位于投影光学系统33的入射光瞳面或与该面光学性地共轭的面上。此外,该2次光源41,规定是为借助于未图示的偏振器在规定的方向上线性偏振光源。例如,如图2(a)所示,配置为对于光轴49对称的2个2次光源41(2重极照明)分别如箭头42所示,被做成为使得发出把以照明光学系统32的光轴49为中心的圆的切线方向当作偏振轴方向的线性偏振的光。
在2次光源面40上的2次光源41的排列、个数和偏振轴方向42,如图2(b)-(f)所示,可以考虑各种各样的形式。同图(b)虽然与同图(a)同样是2重极照明,但是偏振轴方向42却被做成为以光轴49为中心的放射状。同图(c)虽然与同图(a)同样偏振轴方向42朝向切线方向,但是,2次光源41以光轴49为中心90度间隔地设置4个这点(4重极照明)不一样。同图(d)虽然与同图(c)同样是4重极照明,但是,偏振轴方向42在以光轴49为中心的放射方向的这一点不一样。
同图(e)虽然偏振轴方向与同图(a)同样是切线方向,但是,2次光源41,以光轴49为中心45度间隔地设置8个(8重极照明)这一点不一样。同图(f)与同图(e)比较偏振轴方向42在以光轴49为中心的放射方向这一点不一样。
以下,设2次光源面40是具有图2(a)的2重极照明(偏振轴方向42为切线方向)的形态的面进行说明。
返回到图1,光掩模载置台34,是用来载置光掩模10的载置台。光掩模10具备具有要投影到晶片35上边的掩模图形(在这里,规定为是以图1的纸面方向(缝隙方向X)为长度方向的缝隙)的图形形成部分11,和已粘贴到该图形形成部分11的背面上的玻璃基板12。光掩模载置台34,采用保持该玻璃基板12的办法,做成为使得已载置到晶片载置台36上边的晶片35与图形形成部分11对于投影光学系统33变成为光学性地共轭。此外,光掩模载置台34,被构成为可借助于载置台驱动机构37在包括图1所示的扫描方向Y的方向上进行移动。同样,晶片载置台36,被构成为可借助于载置台驱动机构38在包括扫描方向Y的方向上进行移动。
要在图形形成部分11上形成的掩模图形,可借助于2次光源41均一地照明,借助于此,就可以把掩模图形投影到晶片35上边。
在这样的曝光装置30中,为了检查2次光源41的偏振方向是否已变成为例如图2(a)的箭头42所示的那样的所希望的方向,在本实施形态中,要使用图3和图4所示的那样的检查用掩模50。该检查用掩模50,如图5所示,取代光掩模10,载置到光掩模载置台34上边使用。
如图3所示,本实施形态的检查用掩模50,具备透明基板51。透明基板51,例如是厚度6.35mm左右,作为材料可以使用熔融石英、萤石等。透明基板51的正面一侧的面(晶片载置台36一侧的面)被做成为使得对于晶片35和投影光学系统33变成为光学性地共轭,因此,背面一侧的面(2次光源41一侧的面)就变成为从共轭位置离开若干间隔的位置。
在该透明基板51的背面一侧上,固定性地设置有用铬(Cr)蒸镀膜等形成的遮光图形53。在该遮光图形53上,可网格状地形成多个针孔55。在这里,假定如图3(b)所示,在沿着缝隙方向X的行L1-L4和沿着扫描方向Y的列C1-C3的交点上,形成有3×4=12个针孔55。此外,还假定把照明光学系统32设计为使得只有排列在1个行Li(i=1到4)上的3个针孔55才可以用来自2次光源41的照明光同时进行照明。
该针孔55起着在透明基板51的正面一侧的面附近,就是说在对于晶片35和投影光学系统33光学性地共轭的位置附近形成2次光源41的像41’的针孔光学系统的作用。1个针孔55,如图4所示,在遮光图形53上边具有50微米左右的直径。
此外,如图3(b)所示,在透明基板51的正面一侧上形成有偏振器图形56-59。偏振器图形56-59把偏振轴设定为使得来自2次光源41的照明光之内仅仅使规定的偏振方向的光通过,在每一个偏振器图形上偏振轴方向都不一样。在这里,如图3(b)所示,把偏振器图形56-59的偏振轴56a-59a规定为从缝隙方向X分别左旋0度、90度、45度、135度。
此外,各个偏振器图形56-59,以缝隙方向X为长度方向在透明基板51的正面一侧固定性地形成为使得分别与1个行L1或L4上边的3个针孔55中的任何一者对应。当使检查用掩模50在扫描方向Y上移动,1个行Li上边的3个针孔55插入到2次光源41的照明路径内时,与此同时,对应的1个偏振器图形56-59也被插入到该照明路径中。
偏振器图形56-59,如图6所示,用交互地配置用铬(Cr)等的导电性金属膜形成的遮光部分Ln和透过部分Sp构成的线条和间隔图形(L/S图形)构成。在这里,设步距周期方向的遮光部分Ln和透过部分Sp之比大体上是1∶1,步距周期约为150nm左右。在曝光装置30是曝光波长193nm的ArF曝光装置的情况下,结果变成为步距周期比曝光波长更短,把这样的构造叫做金属丝光栅偏振器。金属丝光栅偏振器,具有在用遮光部分Ln和透过部分Sp构成的L/S图形的周期方向上使电向量进行振动的光,以比与之垂直的光高的透射率透射的性质。
其次,参看图7说明使用这样的检查用掩模50的曝光装置30的检查步骤。在这里,设2次光源面40是图7(a)所示的那样的2重极照明,其偏振轴方向42在以光轴49为中心的圆的切线方向上延伸。此外,假定在晶片载置台36上边,要装载已涂敷上抗蚀剂的晶片35。
首先,如图7(b)左图所示,借助于偏振器图形56(偏振轴56a为0度)和行L1的针孔55,将2次光源41的像41′以规定曝光量D1向抗蚀剂上边投影。在该情况下,如设2次光源41的偏振轴方向42朝向图7(a)所示的那样的切线方向,由于偏振轴方向42与偏振轴56a变成为垂直的关系,故偏振器图形56几乎不会使来自2次光源41的光通过。为此,如图7(b)右图所示,在抗蚀剂上边的曝光位置66上,就不会形成2次光源41的像41’。
其次,驱动载物台驱动机构37,如图7(c)左图所示,借助于偏振器图形57(偏振轴57a为90度)与行L2的针孔55,恰好以曝光量D1(与使用偏振器图形56的情况下同一曝光量)把2次光源41的像41’投影到抗蚀剂上边。另外,驱动载置台驱动机构38,使用由偏振器图形57进行曝光的曝光位置67变成为与上述的曝光装置66不同的地方。在借助于该偏振器图形57进行曝光的情况下,如果2次光源41的偏振轴方向42是图7(a)那样的状态,则偏振轴方向42与偏振轴57a一致。为此,偏振器图形57,就可以使来自2次光源41的光的全部都通过。为此,如图7(c)右图所示,就可以在曝光位置67上边清晰地显影2次光源41的像41’。
另外,曝光量D1,在使用偏振器图形57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为一直到晶片35露出来为止使已涂敷到晶片35上边的抗蚀剂感光所需要的最小感光量(阈值曝光量)。来自2次光源41的照明光的相对光强度I和阈值曝光量D,处于图8所示的曲线图的关系。于是,在设想相对光强度I是I1的情况下,就可以把阈值曝光量设定为D1。
接着,驱动载置台驱动机构37,如图7(d)左图所示,借助于偏振器图形58(偏振轴58a为45度)和行L3的针孔55,恰好以曝光量D1把2次光源41的像41’投影到抗蚀剂上边。另外,驱动载置台驱动机构38,使用由偏振器图形58进行曝光的曝光位置68变成为与上述的曝光装置66和67不同的地方。在该情况下,如果2次光源41的偏振轴方向42如图7(a)所示的那样,由于结果变成为偏振轴方向42与偏振轴58a相差45度,故偏振器图形58就使来自2次光源41的光的 通过。为此,如图7(d)右图所示,虽然在曝光位置68上会显影2次光源41的像41’,但是,抗蚀剂的感光的比率却变得比曝光位置67小。就是说,相对于在曝光位置67处,例如一直到底面为止可以除去抗蚀剂,在曝光位置68处则变成为抗蚀剂只能除去得浅。
最后,驱动载置台驱动机构37,如图7(e)左图所示,借助于偏振器图形59(偏振轴59a为135度)和行L4的针孔55,以恰好的曝光量D1把2次光源41的像41’投影到抗蚀剂上边。另外,驱动载置台驱动机构38,使用由偏振器图形59进行曝光的曝光位置69变成为与上述的曝光位置66到68不同的地方。在该情况下,如果2次光源41是偏振轴方向42是图7(a)所示的那样,则结果就变成为偏振轴方向42与偏振轴59a相差为135度。为此,偏振器图形59,就与偏振器图形58同样,使来自2次光源41的光的 通过。因此,在2次光源41的偏振轴方向变成为图7(a)所示的那样的情况下,在曝光位置68和曝光位置69处抗蚀剂的感光的比率就变成为相同。
对像以上那样地曝光的晶片35的曝光位置66-69的状态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判定2次光源41的偏振方向是否已变成为预期的那样的方向。具体地说,要使用图像解析或各种非接触测定设备等判定曝光位置66-69的抗蚀剂的显影状态。
2次光源41的偏振轴方向42,如果是图7(a)所示的那样,则曝光位置66-69的状态,就将变成为图7(b)-(e)所示的那样的曝光状态。因此,在未变成为图7(b)-(e)那样的状态的情况下,就可以判定为偏振轴方向42未朝向预期那样的方向。例如,在曝光位置67中,在抗蚀剂未被一直到底面为止都除去,或者曝光位置68与69的抗蚀剂除去量不同的情况下,就可以判定为偏振轴方向42未朝向预期那样的方向。
如图9(a)所示,采用偏振轴方向42为圆(圆心49)的切线方向的8重极照明,使用偏振器图形56-59使晶片35曝光的情况下,曝光位置66’-69’的曝光状态,就变成为图9(b)-(e)所示的那样。在不能得到这样的曝光状态的情况下,就可以判定为偏振轴方向42未朝向预期那样的方向。
其次,用图10和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在该实施形态2的检查用掩模50’中,在下述一点上与实施形态1不同如图10所示,在透明基板51的背面一侧与遮光图形53同样形成偏振器图形81-84(参看同图(a)),如图11所示,重复地形成针孔55和偏振器图形82-84。2次光源41的偏振轴方向的检查方法等,与实施形态1是同样的。
以上虽然对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把2次光源41设为是偏振后的光源进行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如图12(a)所示,也可以在检查自然偏振(随机偏振)的2次光源41是否真正地投影随机偏振的光的检查中使用。就是说,如图12(b)-(e)所示,采用分别使用偏振器图形56-59使晶片35的曝光位置66”-69”曝光的办法,就可以检查随机偏振的2次光源41。在已真正地得到了随机偏振的情况下,曝光位置66”-69”的曝光状态就将变成为几乎相同。在不相同的情况下,就可以判定为未得到随机偏振。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在透明基板51的正面一侧形成了偏振器图形56-59。但是,只要把偏振器图形56-59配置在要形成在针孔55中通过的2次光源41的像41’的光束所要通过的位置上即可,例如,如图13所示,也可以配置在保护透明基板51的薄膜90上。在该情况下,理想的是在薄膜90处把形成2次光源41的像的光束所要通过的区域的附近予以遮光。
同样,具有针孔55的遮光图形53,也没有必要非在透明基板51的背面一侧形成不可,总之只要是在晶片35的光学性地共轭位置上形成2次光源像41的像41’的图形即可。例如,也可以在2次光源41一侧设置保护透明基板51的薄膜,在该薄膜上边形成具有针孔55的遮光图形53。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为了在晶片35的光学性地共轭的位置上形成2次光源41的像使用的是具有针孔55的遮光图形53,但是,只要是在晶体35的光学性地共轭位置上可形成2次光源41的像41′的图形即可,例如也可使用微透镜阵列。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与偏振器图形56-59各个相对应地,固定地形成有3个一组的针孔55(行L1~L4),但是针孔53,也可以构成为使得1行仅仅设置3个,并选择性地使偏振器图形56-59移动到该1行3个的针孔55的前边。
此外,也可以采用仅仅准备1块偏振器图形,并使之旋转的办法,来变更偏振轴方向。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为了检查2次光源41的偏振轴方向42,虽然使用的是已涂敷上抗蚀剂的晶片35,但是也可以代之以把摄像元件例如CCD载置到晶片载置台36上,根据其摄像信号判定偏振轴方向42。
权利要求
1.一种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用于对把光掩模载置到与被曝光对象光学性地共轭的共轭位置上,通过上述光掩模把来自光源的曝光用光束投影到上述被曝光对象上的曝光装置的上述曝光用光束的偏振状态进行检查,而载置到上述光掩模的位置上,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上述光源与上述共轭位置之间在上述共轭位置上形成上述光源的像的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和配置在形成上述光源的像的光束的光路上,选择性地使多个偏振方向的光束透射的偏振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偏振构件具备偏振轴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偏振器,并构成为使得该多个偏振器选择性地插入到上述光路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偏振轴方向分别被做成为0度、45度、90度、135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偏振器的每一个上,都设置有上述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是用于在上述共轭位置上形成上述光源像的针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其特征在于具备作为上述被曝光对象侧的正面侧的面与上述共轭位置一致的透明基板,上述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在上述透明基板的背面侧形成,上述偏振构件在上述透明基板的上述正面侧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其特征在于具备作为上述被曝光对象侧的正面侧的面与上述共轭位置一致的透明基板,和保护该透明基板的薄膜,上述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在上述透明基板的背面侧形成,上述偏振构件在上述薄膜上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其特征在于具备透明基板,和保护该透明基板的薄膜,上述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在上述薄膜上形成,上述偏振构件在上述透明基板上边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偏振构件,通过以预定的步距周期反复形成透光部分和由导电性金属构成的遮光部分构成,其步距周期被做成为等于或小于上述曝光用光束的波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装置检查用掩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沿着在上述光掩模上形成的缝隙的形状形成多个。
11.一种曝光装置检查方法,用于对配置有发出曝光用光束的光源,用来把该曝光用光束投影到被曝光对象上的投影光学系统,和在对于上述被曝光对象和上述投影光学系统光学性地共轭的共轭位置上形成了掩模图形的光掩模,把该掩模图形投影到上述被曝光对象上的曝光装置进行检查,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步骤把用于在上述共轭位置上形成上述光源像的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插入到上述光源与上述共轭位置之间,并且,在把偏振器插入到形成该光源像的光束的光路中后,使上述偏振器的偏振轴方向变化以执行介由上述光源像形成光学系统、上述偏振器和上述投影光学系统的上述曝光用光束向上述被曝光对象进行的投影的曝光步骤,和比较在每一个上述偏振轴方向上不同的在上述被曝光对象上的上述曝光用光束的光强度分布,判定上述曝光用光束的偏振状态的判定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曝光装置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判定步骤,借助于涂敷到上述被曝光对象上的抗蚀剂的感光状态对上述光强度分布进行比较。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曝光装置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判定步骤,对通过作为上述被曝光对象配置的摄像元件检测出来的光强度分布进行比较。
14.一种曝光装置,具备向被曝光对象发出曝光用光束的光源;具备向上述被曝光对象上投影的掩模图形的光掩模;载置上述被曝光对象的被曝光对象载置装置;用来向上述被曝光对象投影该曝光用光束的投影光学系统;对把上述光掩模载置到对于上述被曝光对象和上述投影光学系统光学性地共轭的共轭位置上的光掩模载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为了判定上述曝光用光束的偏振状态而被载置到上述光掩模载置装置上的检查用掩模,该检查用掩模,具备为了在上述共轭位置上形成上述光源像被做成为位于上述光源与上述共轭位置之间的光源像形成用光学系统;和插入到形成上述光源像的光束的光路中使得其偏振轴方向可变的偏振构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用于简便地检查曝光装置的照明光的偏振状态。把检查用掩模50载置到曝光装置30的光掩模载置台34上。检查用掩模50,在透明基板51的背面一侧具备遮光图形53,借助于在该遮光图形53上形成的针孔55,在透明基板51的正面一侧形成2次光源41的像41’。形成该像41’的光束通过偏振器图形56-59,投影到已涂敷到晶片35上的抗蚀剂上边。抗蚀剂的除去比率因偏振器图形56-59的偏振轴方向而变化,根据该变化,就可以判定2次光源41的偏振方向是否处于预期的方向。
文档编号G03F1/68GK1605934SQ20041008116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7日
发明者福原和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蜂窝光缆护套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辅设通信线缆用护套管领域。目前通信光缆护套管主要采用护套外管内穿设光缆支管,这样需先埋设护套外管,然后再穿入光缆支管,二次施工,因而周期长,施工成本高,最主要是护套外管内穿设光缆支管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07)

    专利名称:乐器台架的支承脚前端构造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有关乐器台架的支承脚前端构造。例如,图6所示的高位帽形(脚踏式)架HA,由3只脚部41,41,41所保持,而在支柱42的上部,则具有下侧固定铙钹45,及上侧可动铙钹46,并操作底部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9)

    专利名称:芳纶光缆加强芯及光固化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增加光缆强度的芳纶纤维加强芯及其生产方法。背景技术:为增加光缆的强度,光缆内部设置有光缆加强芯。目前采用较多的光缆加 强芯是钢丝,玻璃纤维和芳纶,使用钢丝作为光缆的加强芯线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0)

    专利名称: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景技术:现有的LCD (液晶显示器)中背光结构的发展的趋势是轻型化、薄型化、广色域、高亮度、低功耗。通用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1)

    专利名称:转盘式真空贴合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面板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液晶面板(PANEL)上与硬性功能组件(触控屏-TOUCH PANEL,防爆视窗-LESS ) 之间在真空状态下的无间隙组合机。背景技术:现有的液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8)

    三维可调式led射灯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可调式LED射灯,它由:灯头、灯体、灯后盖、万向头、底座组成;所述万向头由外壳、仰俯连接头、垫圈、弹簧、弹性卡环、回转连接头组成,所述灯头、灯后盖分别通过散热基座、凸台外缘的螺纹与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