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拖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拖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避震单元的拖车。
背景技术
台湾专利公告第284129号、第298922号、第349517号,及第371440号等新型专利,是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向台湾专利局提出的的有关拖车的申请所获得的专利。以上该「自行车拖车」的相继产生,确实能更丰富亲子间的休闲生活,所以在上市后已深获使用人的好评,但是发明人并不因此而自满,进一步发现,拖车仍具有针对使用舒适性方面再加以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借助避震单元可提高乘坐的舒适性的拖车。
本实用新型拖车包含一底架单元、二后轮、一前轮、二组轮架单元、二避震单元、一拖杆及一支撑单元。
该底架单元呈矩形,并具有一由四杆体组成的矩形主体框座、二间隔位于该主体框座两侧并与该相对的杆体分别界定出二置轮空间的侧杆、四分别位于该主体框座角端的枢接部、一位于该主体框座旁侧前端的拖杆插销座及一位于该主体框座的前侧杆体底部的前轮插销座。
该二后轮分别安置在该置轮空间内。
该前轮装设在该轮架单元的前轮插销座上。
该轮架单元分别安置在该底架单元的侧杆底部,每一轮架单元具有至少一安置于该侧杆前端的枢耳、一供支撑该后轮的轮架,且该轮架前端枢固在该枢耳上。
该避震单元分别装设在该轮架单元的该轮架末端与该侧杆的末端间。
该拖杆呈L形,具有一位于前端的连结部件及一位于末端并与该底架单元的拖杆插销座枢接的枢接部。
该支撑单元具有二间隔对称的倒U形撑杆,及一衔接在该二撑杆间的横杆,该二撑杆的前末两端分别插置固定于同侧的该底架单元的枢接部上。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一组合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拖车的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图3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一避震单元;图4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该避震单元缓冲吸震的动作;图5是一组合侧视图;及图6是相类似于图5的一组合侧视图,说明一前轮插置于一置轮座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拖车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底架单元1、二后轮2、一前轮3、二组轮架单元4、二避震单元5、一拖杆6及一支撑单元7。
如图2所示,该底架单元1呈矩形,并具有一由四杆体111、112、113、114组成的矩形主体框座11、二间隔位于该主体框座11两侧并与该相对的杆体111分别界定出二置轮空间12的侧杆13、四分别位于该主体框座11角端的倒U形枢接部14、一位于该主体框座11旁侧前端并形成于该侧杆13前端的拖杆插销座15、一配合该拖杆插销座15外形并安置其内的胶质吸震垫151、一位于该主体框座11的前侧杆体111底部的前轮插销座16及二分设于该侧杆13末端的锁耳17。
较佳地,该前方的杆体111宽度较其它杆体112~114为宽,且形成有二相互间隔且连通前末两端的插槽1111,二个装饰垫块18则可分别利用其二插柱181插设于该插槽1111,以供装饰拖车的整体美观。
较佳地,该底架单元1还具有一置轮座19,该置轮座19呈一矩形槽体,并具有一槽本体191、一朝上开放的开口192及一供固定在该主体框座11旁侧的杆体114前端的定位部193。
该轮架单元4包括二分别安置在该底架单元1的侧杆13与该相对应的杆体113、114底部的倒U形枢耳41、一供支撑该后轮2使该后轮2可穿置于该置轮空间12的轮架42及多个锁接件43。该轮架42呈U形,并具有二位于一开口处420的枢接孔421、一位于一封闭端422的锁耳423及二对称位于该二侧杆424中段供支撑该后轮2的定位爪425,该枢接孔421配合该锁接件43与该轮架单元4的枢耳41固接。
该前轮3具有一前轮体31、一与该前轮体3 1枢固的前轮架32及一自该前轮架32末端朝上延伸的矩形定位部33,该定位部33是利用一插销34固设于该前轮插销座16上。
如图2、图3所示,该避震单元5具有一避震杆51、一位于该避震杆51顶端的上枢耳52、一位于该避震杆51底端的下枢耳53及一穿套在该避震杆51外周的弹性件54,且该弹性件54的前末端受限于该避震杆51的一上挡部511与一下挡部512间,而该避震单元5利用数个锁接件55将上枢耳52枢固在该侧杆13末端的锁耳17上,而将该下枢耳53枢固在该轮架42的锁耳423上,使该避震单元5位于该轮架42与该侧杆13末端间。
如图2所示,该拖杆6呈L形,具有一位于前端的连结部件61及一位于末端并配合一插销63与该底架单元1的拖杆插销座15固接的枢接部62。
该支撑单元7具有二间隔对称的倒U形撑杆71及一配合二连结件72固接在该二撑杆71间的横杆73,该二撑杆71的前末两端分别配合数个锁接件74插置固定于同侧的该底架单元1的枢接部14上。
较佳地,该推杆单元8具有一推杆本体81及二分别将该推杆本体81前末端装设在该二撑杆71后端上的连结件82。
较佳地,该拖车还包含装设在该底架单元1及该支撑单元7间的一座垫及一遮阳盖(未图示),其等皆属已有的装置,于此不再多加说明。
如图1所示,当拖车被使用于三轮拖车时,该二后轮2是被定位在该底架单元1的该二置轮空间12内部,而该前轮3则被固定在该底架单元1的前侧杆体111底部的前轮插销座16上,同时,该二后轮2并借助该避震单元5提供缓冲吸震作用,使该拖车行进当中遇到崎岖不平的路面而跳动时可获得适当的吸震,避免乘坐在拖车内小孩随着跳起或是受到不遇期的惊吓。
而当该避震单元5进行吸震作用时,由于该避震单元5的底端是衔接在该轮架单元4的末端,而架设该二后轮2的轮架单元4又是以其前端呈活动枢接在该枢耳41上,因此,车体发生震动时,可借助该轮架单元4及该避震单元5的双重缓冲,使乘坐其中的小孩更倍感舒适,以提升亲子休闲活动的品质。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该避震单元5的动作情形,即当拖车本体传来震动力时,受限于该上挡部511与该下挡部512间的该弹性件54会略微压缩(如图4及图5的箭头所示),同时使该避震杆51的一上杆部513微幅缩进一下杆部514内部,借助该弹性件54的弹力支撑,而获致较佳的吸震效果,一旦震动力消失后,该弹性件54及上杆部513则回复至图3的初始位置,而该轮架单元4的轮架42及该后轮2只随着回复力作微幅的震动,因此,当车体发生震动时,乘客则可获得更舒适的乘坐感受。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拖车的最佳使用状态,是以该二后轮2及该前轮3组成三轮拖车为实施状态,且使用时,可配合该拖杆6的连结部件61与外部车体连结(例如自行车),利用外部车辆来拖行,或是借助人力推动该推杆8来推行,视使用人的喜好或习惯进行亲子休闲活动。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拖车的另一使用状态,即该拖车可被使用于二轮拖车,此时,该二后轮2同样被定位在该底架单元1的该二置轮空间12内部(见图1),这时先将固定前轮3的插销34拔起,待抽出前轮3后,再将插销34插固于原位,再利用该前轮3的定位部33倒插在该底架单元1一侧的该置轮座19上,使该前轮3呈倒放安置于车体一侧即可,且使用时,仍可配合该拖杆6的连结部件61与外部车体连结(例如自行车),利用外部车辆来拖行,或是借助人力推动该推杆8来推行,而此时该二后轮2仍可借助该避震单元5提供缓冲吸震作用,以获得适当的吸震效果,避免受震动而惊吓小孩。
据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拖车配合该避震单元5的缓冲吸震作用,不但提高了小孩乘坐时的安全性,且借助适度的吸震效果,更提升乘坐的舒适性,同时兼具有避免小孩因为不遇期的震动而受惊吓的优点。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拖车,包含一底架单元、二后轮、一前轮、二组轮架单元、二避震单元、一拖杆及一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底架单元,呈矩形,并具有一由四杆体组成的矩形主体框座、二间隔位于该主体框座两侧并与该相对的杆体分别界定出二置轮空间的侧杆、四分别位于该主体框座角端的枢接部、一位于该主体框座旁侧前端的拖杆插销座,及一位于该主体框座的前侧杆体底部的前轮插销座;每一后轮,分别安置在该置轮空间内;该前轮,装设在该轮架单元的前轮插销座上;每一轮架单元,分别安置在该底架单元的侧杆底部,每一轮架单元具有至少一安置于该侧杆前端的枢耳、一供支撑该后轮的轮架,且该轮架前端枢固在该枢耳上;每一避震单元,分别装设在该轮架单元的该轮架末端与该侧杆的末端间;该拖杆,呈L形,具有一位于前端的连结部件及一位于末端并与该底架单元的拖杆插销座枢接的枢接部;及该支撑单元,具有二间隔对称的倒U形撑杆,及一衔接在该二撑杆间的横杆,该二撑杆的前末两端分别插置固定于同侧的该底架单元的枢接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单元具有一避震杆、一位于该避震杆顶端的上枢耳、一位于该避震杆底端的下枢耳及一穿套在该避震杆外周的弹性件,且该弹性件的前末端受限于该避震杆的一上挡部与一下挡部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推杆单元,该推杆单元具有一推杆本体及二分别将该推杆本体前末端装设在该二支撑杆后端上的连结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该轮架单元的轮架呈U形,并具有二位于一开口处的枢接孔、一位于一封闭端的锁耳及二对称位于该二侧杆中段供支撑该后轮的定位爪,该枢接孔配合数个锁接件与该轮架单元的枢耳固接,该锁耳则配合一锁接件锁固于该避震单元的底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该前轮具有一前轮体、一与该前轮体枢固的前轮架及一自该前轮架末端朝上延伸的定位部,该定位部是利用一插销固设于该轮架单元的前轮插销座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该轮架单元还具有一呈矩形槽体的置轮座,该置轮座具有一槽本体、一朝上开放的开口及一供固定在该主体框座旁侧杆体前端的定位部。
专利摘要一种拖车,包含一底架单元、二后轮、一前轮、二组轮架单元、二避震单元、一拖杆及一支撑单元,该底架单元具有一由四杆体组成的矩形主体框座、二侧杆、四枢接部、一拖杆插销座及一前轮插销座,该轮架单元分别置于侧杆底部,每一轮架单元具有至少一枢耳、一支撑后轮的轮架,且轮架前端枢固在枢耳上,该避震单元装设在轮架末端与侧杆末端间,该拖杆具有一连结部件及一与拖杆插销座枢接的枢接部,借助该避震单元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B62K27/00GK2692007SQ20042000608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5日
发明者陈钦娇 申请人:环玮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声调识别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语言识别领域,尤其是一种声调识别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世界上大约有70%的语言是声调型的语言即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 或Tonal Language),如汉语、东南亚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107)

    专利名称:滤色器用红色着色组合物和滤色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在彩色液晶显示装置和彩色摄像管元件等中使用的滤色器的滤色器用着色组合物、以及具备使用其形成的滤波器节的滤色器。背景技术:液晶显示装置是由2片偏振片中夹着的液晶层对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122)

    专利名称:长焦广角模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相机光学器件。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长焦广角模块(tele wide module)0背景技术:近来已经有数码相机技术的诸多发展。一种这样的发展在于光学和机械部分进一 步小型化至毫米和亚毫米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178)

    Led壁灯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LED壁灯,包括壳体、光源模块、两个转轴及两个固定件,壳体为三棱柱形结构,并且一侧面设有开口。两个转轴分别设于壳体的开口的相对两侧。光源模块设于壳体的开口处。光源模块包括导光板及两个LED模组,导光板包括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114)

    专利名称:保护膜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型的含氟保护膜组合物,更具体涉及对使用KrF、ArF准分子激光等远紫外线和F2准分子激光等真空紫外线的精细加工有用的化学放大型保护膜组合物。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109)

    专利名称:以相同能量的两次曝光曝出密集及孤立接触洞图案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关于半导体制作工艺领域,特别是有关于能在光刻制作工艺中以两片掩膜以及两次曝光以相同曝光能量清晰地在光阻中曝出集成电路中的密集接触洞以及孤立接触洞图案的方法。背景技术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