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便携多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多用车,尤其是助力系统结构及应用。
现有交通工具的种类繁多,尽管人们在车体结构和传动系统的结构上作了多方面具有成效显著的改进。但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象花样较多的便携式脚踏车存在功能单一,实用性差,不易推广应用的问题,一些能效高的助力车子,存在车体笨重和耗能污染等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车子的使用性能,同时使车子便于携带,增加应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即解决该车子的助力性能及在应用过程中的效率匹配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车子包括车把、车架、横梁、衣架、支架和动力传动系统等组成,车把为伸缩折叠式两段结构,中间由一个联轴器相连,并且还可以在横梁和立杆部位设置的转架上使用,横梁中间由一个锁结连接,设有的一个伞棚于组合衣架定位连接。而且拉线轴端还可以于角架锁接。设有的结合器分别各自连接有一个两用支架和一个角型支架,并在角型支架上设有对称小轮。
助力驱动系统的初始助力装置是在轴辊上径向表面有相对于安装轴传动的至少一级的助力装置和两个平衡机构及一个控制器组成。该助力装置根据各段槽的直径不同,驱动和控制机构同样可相对于装配轴放松,以这种方法控制该轴提供一组助力和速度,并且还可以通过一个发电机和一个内燃机经差速器连接,共扼组合,提高功能,按需可一同安装在车体的底盘座上。
采用本发明的车子,即保证了车子具有的可靠性,又可快速实现多用途的变化和最小体积的折叠。事实上一方面是通过助力装置配合车子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合理的设计结构,即保证了加工容易,使用方便,寿命长等特点,这个机构无论是哪种场合的速率及行驶环境,使用总是高效的。
下面结合附图
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主体框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轮,2、结合器,3、两用支架,4、转架,5、角架,6、联轴器,7、车把,8、横梁,9、转架,10、锁结,11、立杆,12、锁结,13、车座,14、衣箱,15、伞棚,16、立杆,17、锁杆,18、衣架,19、支架,20、小轮,21、后轮,22、挂钩,23、平叉,24、斜叉,25、踏板,26、牙盘,27、支杆,28前叉。
图中联轴器6是由一个锁杆横轴的经向表面连接的经凸凹轴面结合的一对固位板和一个轴架,在固位板的另一侧设有一个锁结于前叉28芯管锁接。轴架一侧于车把立管固接,并且经一个端口锁结于车把7芯管锁接。其中车把7可延横轴转动或锁定。而且还可以经锁结于转架9连接,使用功能相同。角架5上端设有锁结,另一端于转架4外表面固接。两用支架3经结合器2连同前轮1轴架相对的安装在前叉28两侧。转架9支架于横梁8或立杆11固接,其中下轴端经一对拉杆于前叉28立管外表面的一对锁结相连。结合器2是在接片的底边表面固接一个穿轴轴架贴片,其穿轴的径向表面于一个齿环轴连,其中齿环径向表面的带齿槽端于贴片上设置的手控棘齿啮合,相对的平面端于支架连杆固接,另外所述的支架还可以采用轮轴端面齿环手控或液压传动控制结构。锁结10为横梁8坚轴对折锁结,并且可以在予定的折叠位置由一个锁杆挂勾经转架9立杆定位。衣架18经支杆分别于平叉23和立杆11固接,其上经挂勾22和锁杆17于衣箱14锁接,在衣架18上还可以于一个由连杆构成的双层叠衣架或一个椅架呈相同锁接配合,并且匀可经立杆16于一个伞棚15的一对弹性支架固接,伞棚15弹性支架另一侧的拉线转动轴端还可以于角架5锁接。支架19为对称角型支杆结构,在角端附近于一对小轮连接轴的外表面固接,经结合器2相对的安装在平叉23两侧。该车子可采用脚踏传动或助力装置传动。
助力驱动系统初始助力装置是在至少一级轴辊上的中间部份的编心圆内,径向装配有两个一组的花轴突,在轴辊的圆周表面有至少一个可与棘爪啮合的转换件,这个转换件安排在予定的轴向距离间,在花轴突轴向的中间部份凹槽内,径向装配有一组弹性键,在轴腔内圆周表面装配有一个可与弹性键扣合的快速反应键,这两个键安排在特定的助力腔内,在花轴突两侧的平衡机构内,径向装配有一组弹力链,在轴辊的圆周表面有一个可于弹性键扣合的偏心圆凸轮构成一体的平衡机构。
转换件用以将驱动件的力传递给花轴凸轮托架,作用于第一助力传递棘爪和驱动件与转换件之间,以及第二助力传递棘爪和驱动件与内啮合齿之间。通过驱动件带动快速反应键。平衡机构,可相对于装配轴放松,与轴辊的转动状态无关。
轴辊包括轴向移动的用以控制棘爪元件的第一控部分可以从其轴体的外面操作,还包括一个用以控制即能锁住第一助力装置,又能锁住第二助力装置的锁控机构的轴向控制部分。通过第一个助力控制部分的运动,使得棘爪动作,以选择所需要的助力传动力。同样,通过第二个控制部分的运动,第一级助力装置或第二级助力装置的任意一个与装配轴相对锁住。以这种方法,该助力装置可提供一组助力和速度。
助力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事实上一方面是通过至少一级助力装置驱动件的径向臂与初始装置的啮合性能和平衡机构相互作用状态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一个发电机和一个内燃机的轴端经差速器连接共扼组合,提高助力系统的使用效率。并且组合构成一个外壳安装在车子的平叉和立杆及衣架缝隙的底盘座上。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多用车包括车把、车架、横梁、衣架、支架和动力传动系统等组成,其特征是车把为伸缩折叠式两段结构,中间由一个联轴器相连,并且还可以在横梁和立杆部位设置的转架上使用,横梁中间由一个锁结连接,设有的一个伞棚于组合衣架定位连接,而且拉线轴端还可以于角架锁接,设有的结合器分别各自连接有一个两用支架和一个角型支架,并在角型支架上设有对称小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子其特征是它还带有一个助力驱动系统,初始助力装置是在轴辊上径向表面有相对于安装轴传动的至少一级的助力装置和两个平衡机构及一个控制器组成,该助力装置根据各段槽偶的直径不同,驱动和控制机构同样可相对于装配轴放松,以这种方法控制该轴提供一组助力和速度,并且还可以通过一个发电机和一个内燃机的轴端经差速器连接,共扼组合,一同安装在车子的底盘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子,其特征是联轴器(6)两端匀带有一个锁结,其锁轴的径向表面连接的一对固位板和一个轴架经凸凹轴面结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子,其特征是所述的结合器(2)除在接片的底边表面固接一个装有手控棘齿的穿轴轴架贴片,经穿轴径向表面轴连的一个齿环外,还可以经轮轴端面齿环固接的两用支架(3)相对的安装在前叉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子,其特征是转架(9)支架于横梁(8)或立杆(11)固接,其中下轴端经一对拉杆于前叉转轴一对锁结相连,上轴端还可于锁结(10)一个锁杆挂勾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子,其特征是除衣架(18)经挂勾(22)和锁杆(17)于衣箱(14)锁续外,还可以于一个双层折叠衣架或一个椅架锁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车子,其特征是伞棚(15)经一对弹性支架于组合衣架立杆(16)固接,其拉线转动轴端还可以于角架(5)锁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子,其特征是相对的平叉两侧经结合器(2)连接一个带有对称小轮(20)的角型支架(19)。
9.如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助力腔和花轴突轴向凹槽内安装有一组弹性键和弹力键。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轴辊的圆周表面有一个可与弹性键相扣合的编心圆凸轮构成一体的平衡机构,并配有至少一个锁控转换件。
全文摘要
一种便携多用车包括车把、车架、横梁、衣架、支架和动力传动系统等组成,车把为伸缩折叠式两段结构,中间由联轴器相连。并且可以在横梁等部位的转架上使用,横梁中间设有一个锁结,设有的一个伞棚于组合衣架定位连接或于角架锁接,设有的结合器分别各自连接有一个两用支架和一个角型支架,并在角型支架上装有对称小轮,另外在车子的底盘上还可以安装一个无能耗污染的助力装置组合使用。
文档编号B62K15/00GK1249257SQ9811999
公开日2000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9日
发明者刘福生, 屈格飞, 刘宇 申请人:屈格飞
便携多用车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夹层透明板中的多层次液体调光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层透明板中的多层次液体调光装置。由于工业进步,社会日益繁荣,人民生活富裕,对居住或办公处所的要求条件亦相对地提高,新型建筑大都采用大型
专利名称:一种可抑制移动噪声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麦克风语音增强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抑制移动噪声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装置。背景技术:在众多语音相关应用领域,如舞台、远程会议、声纹识别、语音识别以及语音通
专利名称:光纤传输激光器焊接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焊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光纤传输激光器焊接头。 背景技术:激光焊接是一种新的焊接工艺。所谓的激光焊接就是将高强度的激光束辐射至金 属表面,通过激光与金属的相互作用,使金属熔
音频信号帧中事件时隙位置的编码与译码技术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对音频信号帧中包含事件的时隙位置的译码装置(10、40、60、410)、编码装置(510)、译码方法、及编码方法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及编码信号,其中,所述译码装置(10、40、60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特别是指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的框架结构。背景技术:由于液晶显示器的快速发展与大众化的价格,使得液晶显示器逐渐的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背投影电视、甚至电浆电视的市场。在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汽车声音识别方法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汽车声音识别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音频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 型的汽车声音识别方法。背景技术:HMM(隐马尔可夫模型)是马尔可夫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