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打印机,特别是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激光打印机中,非接触式显影是一种常用的显影方式,即显影辊与感光鼓不直接接触,因此这种方式具有扭矩小、磨损小、成本低、工作稳定性高等优点。为了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稳定性,减小摩擦,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使用间隙套与弹簧配套使用的方案,下面以惠普单色跳动显影为例,如图4所示:图中,感光鼓IA与显影辊3A是通过间隙套2A来隔开的,间隙套2A是自由安装在显影辊两端外圆上,可在铝管上自由转动,弹簧5A加在粉仓7A与废粉仓6A之间,联接轴销4A把粉仓7A与废粉仓6A联接在一起。通过以上结构我们可以看到,显影辊3A与感光鼓IA通过间隙套2A隔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间隙套始终紧密的贴在感光鼓上,从而保证在打印传动过程中,感光鼓IA与显影辊3A的间隙保持稳定。在上述结构中,感光鼓IA与显影辊3A之间是通过齿轮来传动的,感光鼓IA上的齿轮是主动齿,由它来带动显影辊3A上的从动齿。因此在传动过程中,显影辊会受到一个二者中心连线方向向下的作用力,有使感光鼓IA与显影辊3A分离的趋势,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又重新合拢在一起。因此,微观上讲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振动,不断地重复着分开、合拢这一过程。当然这个振动产生的振幅与弹簧压力及显影辊的传动扭矩有一定关系,一般都有几个丝的波动。虽然有上述缺陷,但是在惠普的·跳动显影原理中,由于使用了一个很大的偏压,这个微小的波动几乎反映不出来,因为这个偏压给碳粉的电场力很大,完全可克服这个波动产生的问题。但在其它非接触式的显影或接触式显影中,这个偏压有的明显低很多,有的甚至没有这个偏压而是用感光鼓一侧的磁场力来代替或者直接接触,因此这个波动产生的问题就明显表现出来了。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我们采用在传动侧采用支撑件固定控制感光鼓IA与显影辊3A,而在另一侧使用弹簧弹力配合间隙套的方式,从而解决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打印机,通过支撑件与弹性元件结合而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件、粉仓及通过联接销轴与粉仓枢接的废粉仓,废粉仓上设有感光鼓,粉仓上设有表面能够附着碳粉的显影辊,所述感光鼓的一端及显影辊的一端均与支撑件枢接,且感光鼓与支撑件的枢接点与显影辊与支撑件的枢接点间的间距恒定,废粉仓与粉仓间设有能够顶压废粉仓与粉仓的弹性元件,且该弹性元件位于远离支撑件的一侧。所述感光鼓一端设有第一轴头,所述显影辊一端设有第二轴头,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轴头枢设于第一定位孔中,且第二轴头枢设于第二定位孔中,所述显影辊的两端套设有可自由转动的间隙套,且显影辊通过该间隙套保持与感光鼓的间距。所述感光鼓内设有至少一条永磁体,所述碳粉为磁性碳粉,附着在显影辊表面的磁性碳粉能够通过永磁体作用附着于感光鼓表面,且感光鼓与显影棍的间距d为O < d< 0.4mm η感光鼓与显影棍的间距d为0.1mm。所述显影辊为铝辊或橡胶辊。所述碳粉为非磁性碳粉,所述显影辊为橡胶辊,且该橡胶辊与感光鼓接触。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缩弹簧。所述感光鼓一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显影辊一端设有与该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与支撑件位于同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了避免受齿轮啮合时的反作用力而使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本结构中感光鼓的一端及显影辊的一端均与支撑件枢接,且感光鼓与支撑件的枢接点与显影辊与支撑件的枢接点间的间距恒定,因而,感光鼓与显影辊的一端通过与支撑件的枢接点而保持固定的相对位置,而感光鼓与显影辊的另一端依旧通过设置于废粉仓与粉仓间的压缩弹簧提供的作用力使两者保持固定的相对位置,因而,相比两端都采用弹簧的来保持感光鼓与显影辊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方式,大大减小了感光鼓与显影辊之间的振动,而相比两端都枢接固定的方式则降低了对枢接点位置及孔的精度要求,因而成本也低,但是感光鼓与显影辊间的波 动则大大减轻。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旧有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包括支撑件1、粉仓2及通过联接销轴3与粉仓2枢接的废粉仓4,废粉仓4上设有感光鼓5,粉仓2上设有表面能够附着碳粉的显影辊6,且废粉仓4与粉仓2间设有弹性元件7,本实例中作为优选,弹性元件7采用了压缩弹簧,感光鼓5 —端设有第一轴头8,显影辊6 —端设有第二轴头9,且支撑件I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及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第一轴头8枢设于第一定位孔中,且第二轴头9枢设于第二定位孔中,因而该端感光鼓5与显影辊6的间距能够通过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之间的间距而确定,但是如果感光鼓5与显影辊6的两端都通过支撑件I来控制间距的话,对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的尺寸和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间距的尺寸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因而会导致成本很高,因而本结构采用了一端通过支撑件I来定位而另一端通过压缩弹簧挤压定位的方式,不仅起到了减小感光鼓5与显影棍6之间的振动的效果,而且对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的尺寸和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的间距的尺寸精度要求没那么高,从而也节省了成本。上述结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优选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上述结构还可以为,在支撑件上设置第一枢轴及第二枢轴,然后第一枢轴及第二枢轴与设置于感光鼓上的第一定位孔及设置于显影辊上的第二定位孔相配合的方式。如图所示,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显影辊为铝辊,显影辊6的两端套设有可自由转动的间隙套10,且显影辊6通过该间隙套10保持与感光鼓5的间距,而通过弹性元件顶压废粉仓与粉仓使显影辊6及感光鼓5与间隙套的内外表面紧密接触,从而保持固定的相对位置。当感光鼓5与显影辊6转动时,间隙套10通过与感光鼓5与显影辊6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而转动,不仅能够起到保持与感光鼓5的距离而且摩擦损耗小。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中,该结构与前一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碳粉为非磁性碳粉,显影辊为橡胶辊,且该橡胶辊与感光鼓接触,因而就不需要间隙套10来隔开显影辊6与感光鼓5,显影辊6与感光鼓5之间也不存在间隙,但是显影辊6与感光鼓5之间的相对位置还是需要固定,才能保证好的打印品质。所述感光鼓5—端设有主动齿轮(图中未不出),所述显影棍6—端设有与该主动齿轮哨合的从动齿轮(图中未不出),且主动齿轮与第一轴头8位于感光鼓5的同一端;且从动齿轮与第二轴头9位于感光鼓5的同一端,因为振动主要是因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哨合传动引起的,因而支撑件I也设置于该传动端,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减振效果。如图3所示,作为非接触式显影结构的改进结构,所述感光鼓5内设有至少一条永磁体11,附着在显影棍6表面的磁性碳粉能够通过永磁体11作用附着于感光鼓5表面,且感光鼓5与显影棍6的间距d为O < d < 0.4mm。因此本结构的显影装置中显影棍6及感光鼓5不必接触就能够实现显影,避免了相互接触所带来的磨损和大的转动扭矩,同时降低了各部件的制造精度从而也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打印品质。如图所7]^,·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感光鼓5内设有一条永磁体11,该永磁体11位于感光鼓5内的正下方,上述位置仅仅是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位置,当然该永磁体11也可位于感光鼓5内能够吸引磁性碳粉的其它位置,感光鼓5的正下方设置有显影棍6,感光鼓5与显影辊6的间距为0.1mm,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感光鼓5与显影辊6的间距为可以为O到
0.4_中的任一数值,显影辊可采用铝辊或橡胶辊,显影辊6的下方还设有一个送粉辊及粉仓2,粉仓2内装有磁性碳粉,硒鼓内设有一与显影辊6接触的弹性金属刮刀。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磁性碳粉通过送粉辊从粉仓2吸附到显影辊6上,与显影辊6接触的刮刀将磁性碳粉刮成均匀的很薄的一层并使磁性碳粉带上电荷,在显影辊6的上加有一个值为300左右电压,此电压能够保证带电的磁性碳粉能够吸附到显影辊6表面,防止”飞粉”的情况发生。当磁性碳粉被显影棍6带动到一定的位置时,受感光鼓5内固定不动的永磁体11的吸引从而克服显影辊6上电场力的约束跳到感光鼓5表面,因感光鼓5表面非图形区具有很高的、且电性与磁性碳粉所带电荷电性相同的电荷,其与磁性碳粉所带电荷相互间会产生很大的排斥力从而抵消了永磁体11与磁性碳粉产生的磁场力,而使磁性碳粉不能吸附在感光鼓5表面非图形区;但曝光后的图形区的电压很低,其与磁性碳粉所带电荷相互间会产生较弱的吸附力,因而能够与磁场力共同作用吸附磁性碳粉,使磁性碳粉在感光鼓5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均匀吸附在感光鼓5表面的图形区形成显影。在上述工作过程中,感光鼓5与显影辊6在转动时能够通过支撑件I上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而将感光鼓5与显影棍6的一端定位,而感光鼓5与显影棍6的另一端依旧通过压缩弹簧提供的弹性力使两者保持固定间距,因而,大大减小了感光鼓5与显影辊6之间的振动,而且相比其它方式成本也低。上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 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件、粉仓及通过联接销轴与粉仓枢接的废粉仓,废粉仓上设有感光鼓,粉仓上设有表面能够附着碳粉的显影辊,所述感光鼓的一端及显影辊的一端均与支撑件枢接,且感光鼓与支撑件的枢接点与显影辊与支撑件的枢接点间的间距恒定,废粉仓与粉仓间设有能够顶压废粉仓与粉仓的弹性元件,且该弹性元件位于远离支撑件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鼓一端设有第一轴头,所述显影辊一端设有第二轴头,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轴头枢设于第一定位孔中,且第二轴头枢设于第二定位孔中,所述显影辊的两端套设有可自由转动的间隙套,且显影辊通过该间隙套保持与感光鼓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鼓内设有至少一条永磁体,所述碳粉为磁性碳粉,附着在显影辊表面的磁性碳粉能够通过永磁体作用附着于感光鼓表面,且感光鼓与显影棍的间距d为O < d < 0.4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棍间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感光鼓与显影棍的间距d为0.1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辊为铝辊或橡胶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粉为非磁性碳粉,所述显影辊为橡胶辊,且该橡胶辊与感光鼓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缩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鼓一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显影棍一端设有与该主动齿轮哨合的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与支撑件位于 同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件、粉仓及通过联接销轴与粉仓枢接的废粉仓,废粉仓上设有感光鼓,粉仓上设有表面能够附着碳粉的显影辊,所述感光鼓的一端及显影辊的一端均与支撑件枢接,且感光鼓与支撑件的枢接点与显影辊与支撑件的枢接点间的间距恒定,废粉仓与粉仓间设有能够顶压废粉仓与粉仓的弹性元件,且该弹性元件位于远离支撑件的一侧。
文档编号G03G15/08GK203101815SQ20122070536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曹国柱 申请人:珠海市奔码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带旋转谱夹的电子节拍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旋转谱夹的电子节拍器,应用于乐器学习时为避免乐谱自然翻动或错页,保持乐谱放置稳固所使用的节拍器。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初学乐器者经常所用到节拍器,其作用是帮助乐手稳定
专利名称:具有光束扩展装置的光纤接插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具有光束扩展装置的光纤接插式连接器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中所声称的光学插 头连接器。由于宽的带宽和对电磁干扰磁场的低灵敏性,光纤网在数据传输的所有领域的使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健身、娱乐的光幻舞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系属于乐器领域,即提供了一种用于健身、娱乐的光幻舞琴。舞琴的出现开拓了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它把器乐、舞蹈等艺术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演员在舞琴上尽情地做出优美舞姿的同时也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具体来说,涉及构成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器和各种配线的布局。背景技术: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下述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即多根栅极总线(扫
专利名称:兼具有平台式及馈纸式扫描型态的事务机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使事务机器同时具有平台式扫描及馈纸式扫描功能;特别是指一种将可往复移动的扫描模块设置在事务机器上部,以及结合一使纸张文件被馈送的配送路径,选择 性完成单面及或
专利名称:一种激光晶体材料硼酸铥铝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晶体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非线性光学的兼具自激活、自变频的多功能晶体。背景技术: 新波段、新类型激光晶体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稀土激活离子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