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能用
以将一摩托车底部的引擎的曲轴箱的整个底部完全包覆,以避免该引擎曲轴箱任一部位因 受撞击而发生损坏的问题,并避免该摩托车外漏的机油或冷却液,顺着该引擎曲轴箱直接 滴落到地面的问题。
背景技术:
摩托车在邻近其底部且介于前后车轮间的位置,是设有一引擎曲轴箱,一般言,当 摩托车骑士在具有石块的路面骑乘摩托车时,由于,地面上随车轮滚动而弹跳的石块,十分 容易直接撞击到该引擎曲轴箱的整个底部,且造成该引擎曲轴箱因受撞击而发生损坏,再 者,当该摩托车因零件(如泄油螺丝或滤网固定螺帽等)老旧或组装不牢固,而造成机油 或冷却液外漏时,机油或冷却液通常会流经位于该摩托车底部的引擎曲轴箱,并滴落地面, 而由于该引擎曲轴箱是设在介于前后车轮间的位置,故,机油或冷却液顺着该引擎曲轴箱 向下滴落时,是会滴落在摩托车行进的路面上,使得摩托车行进的过程中,容易因路面具有 油污或水渍,而导致车轮打滑,令骑士发生摔伤的危险。 承上,为解决前揭问题,有业者开发出一种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请参阅图1所 示,该防护装置10能供装设在一引擎曲轴箱12上,该引擎曲轴箱12在相对应的两侧面且 邻近底部的位置上,是分别设有一组装孔120,该防护装置10包括一第一片状单元101、一 第二片状单元102及二个侧壁单元103,各该片状单元101、 102是将连接在一起,且相互形 成一开启角度,而各该侧壁单元103则分别连接在各该片状单元101、 102的两侧端缘上,使 各该片状单元101U02及各该侧壁单元103间形成一容置槽104,又,各该侧壁单元103上 是分别设有一定位部105,各该定位部105是能分别透过一锁固元件13,固定至各该组装孔 120,以使该防护装置10能包覆在该引擎曲轴箱12的底部上。 如此,当摩托车骑士在具有石块的路面骑乘摩托车时,随车轮滚动而朝向该引擎 曲轴箱12飞射的石块,即能被止挡在该防护装置10之外,意即,石块将无法直接地撞击该 引擎曲轴箱12,故,S卩能有效地防止该引擎曲轴箱12因受石块撞击而损坏的问题,另,当该 摩托车因零件老旧或组装不牢固,而造成机油或冷却液外漏时,顺着该引擎曲轴箱12向下 流动的机油或冷却液,即能滴落至该防护装置10的容置槽104内,以避免机油或冷却液滴 落至路面,易造成车轮发生打滑的问题,进而提高骑士骑乘该摩托车的安全性。 然而,复请参阅图1所示,前述该防护装置IO在使用上仍具有下列缺点 1、该防护装置10的各该片状单元101U02间,仅具有单一弯曲角度,使该防护装 置10的底部朝下形成钝角凸缘状,故,不仅将使该容置槽104的形状,无法与该引擎曲轴箱 12底部的形状相匹配,以致当该防护装置10被组装至该引擎曲轴箱12底部后,该引擎曲轴 箱12的前后端缘无法确实地被该防护装置IO所遮蔽,导致该引擎曲轴箱12仍有直接受到 石块撞击的风险;亦将使得该防护装置10的底端与地面相隔的距离过于靠近,造成该摩托 车行进在不平整的地面时,该防护装置10容易碰撞到地面,进而令该引擎曲轴箱12与防护装置IO相接的位置发生损坏,甚至造成该引擎曲轴箱12破裂的问题。 2、由于,各该侧壁单元103是分别设有该定位部105,故,当该摩托车外漏的机油
或冷却液的液面高过各该定位部105时,机油或冷却液即易由各该定位部105与组装孔120
相组接的位置向外渗漏,造成机油或冷却液顺着该防护装置10而滴落至地面,使得摩托车
因行进的路面具有油污或水渍,而导致车轮沾附油污或水渍,并衍生打滑的风险,令骑士的
人身安全受到危害。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创新的防护装置,以有效地解决传统防护装置无法完整遮 蔽该引擎曲轴箱的底部与前后端缘,且容易碰撞到地面的问题,并解决摩托车外漏的机油 或冷却液仍会从该防护装置与引擎曲轴箱相组接的位置渗漏的问题,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欲 达成的一重要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问题与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以期
借由本实用新型,能完全地包覆该引擎曲轴箱的底部与前后端缘,且与该引擎曲轴箱的形
状更为匹配,以解决该防护装置与地面的距离过于靠近的问题,并同时防止摩托车外漏的
机油或冷却液,可能滴落至外界地面而产生环境污染及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是应用于一摩托车的引擎上,该引
擎的曲轴箱设有安装部,其特征在于该防护装置包括 —槽状本体,该槽状本体上设有一容置空间,该槽状本体在相对应的两侧面的顶 缘上分别朝远离该容置空间的方向延伸设有一延伸部;及 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两端分别延伸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固定至该安装部,以 使所述固定件的内侧面分别抵靠在该延伸部的底缘,以令该槽状本体能稳固且完全地包覆 该引擎曲轴箱的前后端缘及整个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应用于一引擎曲轴箱 上,该引擎曲轴箱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部,该防护装置的槽状本体上设有一 容置空间,以供包覆该引擎曲轴箱的底部,该槽状本体的两侧面上,是分别朝远离该容置空 间的方向延伸设有一延伸部,各该延伸部是分别包覆该引擎曲轴箱的前后端缘,该防护装 置尚设有两个固定件,各该固定件的两端是分别设有能与各该安装部相嵌卡的一定位部, 在各该固定件装设在该引擎曲轴箱上时,是能使各该延伸部被嵌卡固定在各该固定件与该 引擎曲轴箱的前后端缘间,使得该槽状本体能稳固且完全地包覆该引擎曲轴箱的前后端缘 及整个底部,如此,由于该引擎曲轴箱的整个底部,已完全被包覆在该防护装置中,故,BP能 在摩托车行进间,防止地面上随车轮滚动而弹跳的石块,直接撞击到该引擎曲轴箱,又,该 防护装置底部的形状是与该引擎曲轴箱底部呈相匹配的形状,因此,是能防止该防护装置 碰撞到地面,再者,该防护装置能盛接该摩托车外漏的机油或冷却液,且由于该槽状本体上 不具有任何组装孔,故尚能有效防止机油或冷却液由该防护装置内再次渗漏到外界的问 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各该固定件的内侧面设有一缓冲单元,如此,当各该延 伸部被嵌卡固定在各该固定件与引擎曲轴箱的前后端缘间时,透过该缓冲单元是能有效 地令该槽状本体与该引擎曲轴箱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以在摩托车行进间且使车体产生振动时,防止该槽状本体在各该固定件与引擎曲轴箱间发生晃动及碰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 目的,是该槽状本体上设有一液体吸附单元,如此,当摩托车外
漏的机油或冷却液流至该容置空间中时,该液体吸附单元即能迅速地吸附该机油或冷却
液,以在摩托车行进间且车体产生振动时,防止该机油或冷却液在该容置空间中摇晃,造成
该机油或冷却液外漏或溢溅到地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 目的,是该槽状本体内侧的周缘壁面上是设有一平台部,以 使该液体吸附单元与该槽状本体内侧的底面间相隔一预定间距,且令摩托车外漏的机油或 冷却液能先被该液体吸附单元所吸收,之后,该液体吸附单元上的机油或冷却液将受地心 引力的影响,缓缓地流动至该容置空间中,如此,透过该平台部及液体吸附单元,即能在摩 托车行进间,避免防护装置所盛接的机油或冷却液因摩托车晃动而外漏或溢溅到地面的问 题。 为了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机构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 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知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防护装置 .................. 2 槽状本体 .................. 20 容置空间 .................. 200 延伸部 .................. 201 液体吸附单元 .................. 202 平台部 .................. 203 泄油元件 .................. 204 泄油孔 .................. 205 固定件 .................. 21 定位部 .................. 210 缓冲单元 .................. 211 引擎曲轴箱 ............... 3 安装部 .................. 30 泄油螺丝 .................. 31 滤网固定螺帽 .................. 3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请参阅图2、3所示,在本创作的一较 佳实施例中,该防护装置2是应用于一摩托车的引擎上,该引擎在邻近摩托车底部的位置 设有一引擎曲轴箱3,该引擎曲轴箱3在相对应的两侧面上,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部30,该防护装置2包括一槽状本体20、二固定件21,其中该槽状本体20的形状是与该引擎 曲轴箱3底部呈相匹配的形状,且该槽状本体20上设有一容置空间200,该容置空间200 能包覆该引擎曲轴箱3的底部,该槽状本体20在相对应的两侧面的顶缘上,是分别朝远离 该容置空间200的方向延伸设有一延伸部201,各该延伸部201是分别朝远离该容置空间 200的方向形成一角度,以分别包覆该引擎曲轴箱3的前后端缘,并该槽状本体20的两侧面 及该两侧面与槽状本体20底面衔接的部分是呈弧形,且各该延伸部201亦呈弧形,而各该 固定件21的两端是分别延伸设有一定位部210,各该定位部210是能分别透过一锁固元件 (如螺拴,图中未示)固定至各该安装部30,以使各该固定件21的一内侧面能分别抵靠在 各该延伸部201的底缘,且使各该延伸部201被嵌卡固定在各该固定件21与该引擎曲轴箱 3的前后端缘间,使得该槽状本体20能稳固且完全地包覆该引擎曲轴箱3的前后端缘及整 个底部。 如此,当摩托车骑士在具有石块的路面骑乘摩托车时,由于,位在该摩托车底部的 引擎曲轴箱3的整个底部,已完全被包覆在该防护装置2中,且该槽状本体20的两侧面及 各该延伸部201是呈弧形,故,不仅能防止地面上随车轮滚动而弹跳的石块,直接撞击到该 引擎曲轴箱3,避免该引擎曲轴箱3任一部位因受撞击而发生损坏,尚能在摩托车行经崎岖 不平的路段,并使该防护装置2撞击到凸起物(如土石)时,顺利地导引或抵销撞击的力 道,使得摩托车能顺利地越过该凸起物,避免该防护装置2不致完全承受撞击的力量,进而 能有效延长该防护装置2的使用寿命,且确实避免引擎曲轴箱3受到直接的撞击,并减少骑 士受到的冲击或不适感,又,该防护装置2底部的形状是与该引擎曲轴箱3底部呈相匹配的 形状,因此,是能防止摩托车行经颠簸的路段时,造成该防护装置2碰撞到地面的问题,再 者,该防护装置2尚能在该摩托车因零件(如泄油螺丝31或滤网固定螺帽32等)老旧 或组装不牢固,造成机油或冷却液外漏时,盛接外漏的机油或冷却液,且由于该槽状本体20 上不具有任何组装孔,故,不仅能确实地防止机油或冷却液顺着该引擎曲轴箱3直接滴落 到地面的问题,亦能有效防止机油或冷却液由该防护装置2内再次渗漏到外界的问题,以 避免摩托车行进的路面因具有油污或水渍,而导致车轮打滑,令骑士发生摔伤的危险,且同 时避免油污与水渍污染环境。 在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2所示,各该固定件21的长度是能依照该引擎曲轴箱 3的实际宽度进行设计,如此,借由各该固定件21,该防护装置2即能在无须更换整体构件 (如槽状本体20即无须更换)的前提下,被应用在各种规格不同的引擎曲轴箱3上,有效 地令该防护装置2能达成共用模组的概念,令业者能有效降低制造各种不同规格的防护装 置2的成本。 另,请参阅图2、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各该固定件21的内侧面是设有一缓冲单元 211,如此,当该防护装置2被组装至该引擎曲轴箱3底部,使各该延伸部201被嵌卡固定在 各该固定件21与引擎曲轴箱3的前后端缘间时,透过该缓冲单元211是能有效地令该槽状 本体20与该引擎曲轴箱3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以在摩托车行进间且使车体产生振动时,防 止该槽状本体20的延伸部201在各该固定件21与引擎曲轴箱3间发生晃动及碰撞的问题, 同时避免因晃动及碰撞所产生的噪音,或各该延伸部201与该引擎曲轴箱3因晃动及碰撞, 而受到磨损的问题。 再者,在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2、4所示,该槽状本体20上是设有一液体吸附单元202,如此,当摩托车外漏的机油或冷却液流至该容置空间200中,并沾附到该液体吸附 单元202上时,该液体吸附单元202即能迅速地吸附该机油或冷却液,以在摩托车行进间且 车体产生振动时,防止该机油或冷却液在该容置空间200中摇晃,造成该机油或冷却液外 漏或溢溅到地面的问题。 又,复请参阅图2、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槽状本体20内侧的周缘壁面上是设有 一平台部203,以能使该槽状本体20对应该容置空间200的口缘縮小,如此,当骑士在骑乘 摩托车,而该摩托车的防护装置2的容置空间200内盛接有机油或冷却液时,若骑士急加油 门加速行驶,或在行驶的状态中急煞车,使得机油或冷却液因惯性而在该容置空间200内 摇晃时,透过该平台部203,即能有效地防止该容置空间200内的机油或冷却液外漏或溢溅 到该防护装置2夕卜,进而确实地防止机油或冷却液滴落至外界地面,所产生环境污染及影 响行车安全的问题。 承上,借由该平台部203,尚能使该液体吸附单元202与该槽状本体20内侧的底面
间相隔一预定间距,且令摩托车外漏的机油或冷却液能先被该液体吸附单元202所吸收, 之后,该液体吸附单元202上的机油或冷却液将受地心引力的影B向,缓缓地流动至该容置 空间200中,如此,透过该平台部203及液体吸附单元202,即能避免在摩托车行进间且车体 产生振动时,使得该防护装置2所盛接的机油或冷却液因摩托车晃动,而发生外漏或溢溅 到该防护装置2外的问题。 在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4所示,该防护装置2尚设有一泄油元件204,该泄油元 件204是可为一防水螺丝,且该泄油元件204能组装至该槽状本体20邻近底部的一泄油孔 205上,如此,当该防护装置2内所盛接的机油或冷却液的液面高度邻近该槽状本体20的顶 缘或平台部203时,骑士或维修人员即能便利地将该泄油元件204由该泄油孔205卸下,使 机油或冷却液能由该泄油孔205流出,有效节省需将该防护装置2整个拆下,以倾倒机油或 冷却液的时间与不便。 综上所述,复请参阅图2所示,借由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2,主要可达成下列功 能及效果 1、该防护装置2能将摩托车底部的引擎曲轴箱3的整个底部完全包覆,以避免该 引擎曲轴箱3任一部位因受石块撞击而发生损坏的问题; 2、该防护装置2具有与引擎曲轴箱3底部呈相匹配的形状,因此,是能防止摩托车 行经颠簸的路段时,造成该防护装置2碰撞到地面的问题;及 3、该防护装置2能有效盛接机油或冷却液,以避免机油或冷却液由该防护装置2 内再次渗漏到外界,而产生环境污染及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 在此需特别一提者,各该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惟本实用 新型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实用新型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 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是应用于一摩托车的引擎上,该引擎的曲轴箱设有安装部,其特征在于该防护装置包括一槽状本体,该槽状本体上设有一容置空间,该槽状本体在相对应的两侧面的顶缘上分别朝远离该容置空间的方向延伸设有一延伸部;及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两端分别延伸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固定至该安装部,以使所述固定件的内侧面分别抵靠在该延伸部的底缘,以令该槽状本体能稳固且完全地包覆该引擎曲轴箱的前后端缘及整个底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状本体上设有一液 体吸附单元。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状本体内侧的 周缘壁面上设有一平台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固定件的内侧面设有一缓冲单元。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护装置尚设有一泄 油元件,该泄油元件组装至该槽状本体邻近底部的一泄油孔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状本体的两侧面及 该两侧面与槽状本体底面衔接的部分呈弧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分别朝远离该 容置空间的方向形成一角度。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呈弧形。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被嵌卡固定在 该固定件与该引擎曲轴箱的前后端缘间的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该引擎的曲轴箱两侧面上设有安装部,该防护装置包括一槽状本体、二固定件,该槽状本体设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包覆引擎曲轴箱的底部,该槽状本体在相对应的两侧面的顶缘上分别朝远离该容置空间的方向延伸设有一延伸部,各该延伸部分别包覆该引擎曲轴箱的前后端缘,各该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延伸设有一定位部,各该定位部分别固定至各该安装部,以使各该固定件的一内侧面分别抵靠在各该延伸部的底缘,且使各该延伸部被嵌卡固定在该引擎曲轴箱的前后端缘,使该槽状本体稳固且完全地包覆该引擎曲轴箱的前后端缘及整个底部。借由该防护装置防止石块直接撞击引擎曲轴箱,并可防止外漏的机油或冷却液滴落至路面。
文档编号B62J23/00GK201494558SQ200920168138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1日
发明者刘承恩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Led灯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是一种LED灯泡。背景技术: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省电和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在照明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LED光源存在的发光角度小的缺陷,例如公开日为2012
专利名称::电子纸系统及其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纸系统及其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电位、低电位及高阻抗控制带电微粒的电子纸系统及其驱动装置。背景技术::电子纸具有下列优点可挠曲、只有在变换显示数据的瞬间才需要耗
专利名称:健身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电子琴,它是将弹琴和健身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健身音乐设备。 背景技术:由于日常生活日益紧张,人们的户外运动越来越少,室内健身已经蔚然成风,各种室内 健身器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在健身
专利名称:共光路偏振点衍射移相干涉波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光学、波前探测、光学元件检测等领域中的关键器件,特别指一种共光路偏振点衍射移相干涉波前传感器。背景技术:波前传感器是自适应系统中的重要关键器件,用来探测入射
专利名称:X线牙科胶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医用X线摄影胶片。牙科医生在给牙病患者治疗牙疾患时往往要对病牙拍摄X线照片以便对疾患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往拍摄牙片使用的X线牙科胶片均采用纸包装,由于纸易吸潮在使用存放过程中易发
专利名称:基于多周期标记的对准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集成电路装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光刻设备的基于双光源多周期标记的对准方法及对准装置。背景技术:光刻装置是制造集成电路的主要设备,其作用是使不同的掩膜图案依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