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转向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转向柱结构,转向柱结构的上杆件(1)一端套装在下管件(2)内,上杆件(1)上设置穿透上杆件(1)的穿孔(3),穿孔(3)内设置多个阻挡块(4),穿孔(3)两侧各套装一个卡柱(5),两个卡柱(5)底部分别抵靠在阻挡块(4)上,两个卡柱(5)端头部分别设置为突出于上杆件(1)表面的结构,下管件(2)为中空结构,下管件(2)内壁设置两个凸出的卡孔(6),上杆件(1)套装在下管件(2)内时,两个卡柱(5)的端头部分别嵌装在一个卡孔(6)内,本发明的车用转向柱结构,在机动车发生碰撞时,能确保转向柱发生溃缩,避免刚性结构对驾驶人员因碰撞造成伤害,确保驾驶人员的安全。
【专利说明】一种车用转向柱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机动车转向系统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用转向柱结 构。【背景技术】[0002]在机动车上,车用转向柱结构是转向系必不可少的部件。转向柱结构与方向盘连 接,但是现有的转向柱结构的转向柱结构为管状的刚性结构,在机动车发生碰撞时,刚性结 构的转向柱结构不能发生溃缩,从而会引起驾驶人员与方向盘及转向柱结构的碰撞,很容 易给驾驶人员带来伤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在发生碰撞时确保转向 柱发生溃缩,从而确保驾驶人员安全的车用转向柱结构。[000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0005]本发明为一种车用转向柱结构,所述的转向柱结构包括上杆件,下管件,所述的上 杆件一端套装在下管件内,上杆件另一端与方向盘固定连接,上杆件上设置穿透上杆件的 穿孔,穿孔内设置多个阻挡块,穿孔的两侧各套装一个卡柱,两个卡柱底部分别抵靠在阻挡 块上,两个卡柱的端头部分别设置为突出于上杆件表面的结构,下管件为中空结构,下管件 内壁设置两个凸出的卡孔,上杆件套装在下管件内时,两个卡柱的端头部分别嵌装在一个 卡孔内。[0006]优选地,所述的穿孔的内壁上部和内壁下部分别设置两个阻挡块,上杆件所受外 力超过设定值时,所述的下管件的卡孔及上杆件的卡柱设置为施力到阻挡块上并推动阻挡 块发生断裂的结构。[0007]优选地,所述的卡柱的端头部设置为凸出的球形面结构,卡孔设置为凹进的球形 面结构,所述的上杆件套装在下管件内时,每个卡柱的端头部分别嵌装在一个卡孔内,所述 的卡柱的端头部与卡孔表面相贴合。[0008]优选地,所述的穿孔的内壁上部上的两个阻挡块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所 述的内壁下部上的两个阻挡块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0009]优选地,所述的穿孔的内壁上部的一个阻挡块分别与位于其下方的内壁下部上的 一个阻挡块组成一组阻挡组件,所述的穿孔内包括两组阻挡组件,所述的两个卡柱的底部 分别抵靠在两个阻挡组件上。[0010]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0011]本发明所述的车用转向柱结构,将转向柱设置为套装在一起的上杆件和下管件, 在上杆件上设置穿孔,穿孔内设置多组挡块组件(每组挡块组件包括内壁上部的一个阻挡 块和内壁下部的一个阻挡块),再在穿孔内套装两个卡柱,卡柱嵌装在下管件上的卡孔内, 这样的结构,当转向柱未受到外部过大的力时,卡柱及卡孔的配合,确保上杆件和下管件固定可靠地连接在一起,确保驾驶人员正常操纵机动车行驶和转向,当机动车发生碰撞或其他意外导致方向盘受到过大外力时,方向盘部位受到的力传递到卡柱,并通过卡柱传递到卡孔,这时,过大的外力作用在卡孔及卡柱上,卡柱受力向穿孔内收缩,并作用在阻挡块上,由于阻挡块的强度在设计时,即设定一个受力后发生断裂的设定值,因此,当阻挡块受到的来自卡柱的外力大于此设定值时,阻挡块即发生断裂,卡柱向穿孔内收缩,这样,上杆件与下管件之间的连接断开,整个上杆件向下管件内溃缩,起到了缓冲受力的作用。本发明的车用转向柱结构,在机动车发生碰撞时,能够确保转向柱发生溃缩,从而避免刚性结构的转向柱对驾驶人员因碰撞造成伤害,从而确保驾驶人员的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车用转向柱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上杆件;2、下管件;3、穿孔;4、阻挡块;5、卡柱;6、卡孔;7、内壁上部;8、内壁下部;9、阻挡组件;10、方向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车用转向柱结构,所述的转向柱结构包括上杆件1,下管件2,所述的上杆件I 一端套装在下管件2内,上杆件I另一端与方向盘10固定连接,上杆件I上设置穿透上杆件I的穿孔3,穿孔3内设置多个阻挡块4,所述的穿孔3的两侧各套装一个卡柱5,两个卡柱5底部分别抵靠在阻挡块4上,两个卡柱5的端头部分别设置为突出于上杆件I表面的结构,下管件2为中空结构,下管件2内壁设置两个凸出的卡孔6,上杆件I套装在下管件2内时,两个卡柱5的端头部分别嵌装在一个卡孔6内。
[0017]优选地,所述的穿孔3的内壁上部7和内壁下部8分别设置两个阻挡块4,上杆件I所受外力超过设定值时,所述的下管件2的卡孔6及上杆件I的卡柱5设置为施力到阻挡块4上并推动阻挡块4发生断裂的结构。
[0018]优选地,所述的卡柱5的端头部设置为凸出的球形面结构,卡孔6设置为凹进的球形面结构,上杆件I套装在下管件2内时,每个卡柱5的端头部分别嵌装在一个卡孔6内,所述的卡柱5的端头部与卡孔6表面相贴合。
[0019]优选地,所述的穿孔3的内壁上部7上的两个阻挡块4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内壁下部8上的两个阻挡块4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
[0020]优选地,所述的穿孔3的内壁上部7的一个阻挡块4分别与位于其下方的内壁下部8上的一个阻挡块4组成一组阻挡组件9,所述的穿孔3内包括两组阻挡组件9,所述的两个卡柱5的底部分别抵靠在两个阻挡组件9上。
[0021]本发明所述的车用转向柱结构,将转向柱结构设置为套装在一起的上杆件I和下管件2,在上杆件I上设置穿孔3,穿孔3内设置多组挡块组件9 (每组挡块组件9包括内壁上部7的一个阻挡块4和内壁下部8的一个阻挡块4),再在穿孔3内套装两个卡柱5,上杆件I和下管件2套装在一起时,卡柱5嵌装在下管件2上的卡孔6内,这样的结构,当转向 柱结构未受到外部过大的力时,卡柱5及卡孔6的配合,确保上杆件I和下管件2固定可靠 地连接在一起,确保驾驶人员正常操纵机动车的行驶和转向,当机动车发生碰撞或其他意 外导致方向盘10受到过大外力时,方向盘10部位受到的力传递到卡柱5,并通过卡柱传5 递到卡孔6,这时,过大的外力作用在卡孔6及卡柱5上,卡柱5受力向穿孔3内收缩,并作 用在阻挡块4上,由于阻挡块4的强度在设计时,即设定一个受力后发生断裂的设定值,因 此,当阻挡块4受到的来自卡柱5的外力大于此设定值时,阻挡块4即发生断裂,卡柱5向 穿孔3内收缩,这样,上杆件I与下管件2之间的连接断开,整个上杆件I向下管件2内溃 缩,起到了缓冲转向柱结构受力的作用。本发明的车用转向柱结构,在机动车发生碰撞时, 能够确保转向柱结构及时发生溃缩,避免刚性结构的转向柱结构对驾驶人员因碰撞造成伤 害,从而确保驾驶人员的安全。[002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 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 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转向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柱结构包括上杆件(1),下管件(2),所述的上杆件(I) 一端套装在下管件(2)内,上杆件(I)另一端与方向盘(10)固定连接,上杆件(I)上设置穿透上杆件(I)的穿孔(3),穿孔(3)内设置多个阻挡块(4),所述的穿孔(3 )的两侧各套装一个卡柱(5 ),两个卡柱(5 )底部分别抵靠在阻挡块(4 )上,两个卡柱(5 )的端头部分别设置为突出于上杆件(I)表面的结构,所述的下管件(2)为中空结构,下管件(2 )内壁设置两个凸出的卡孔(6 ),上杆件(I)套装在下管件(2 )内时,两个卡柱(5 )的端头部分别嵌装在一个卡孔(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转向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3)的内壁上部(7)和内壁下部(8)分别设置两个阻挡块(4),上杆件(I)所受外力超过设定值时,所述的下管件(2)的卡孔(6)及上杆件(I)的卡柱(5)设置为施力到阻挡块(4)上并推动阻挡块(4)发生断裂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转向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柱(5)的端头部设置为凸出的球形面结构,卡孔(6)设置为凹进的球形面结构,所述的上杆件(I)套装在下管件(2)内时,每个卡柱(5)的端头部分别嵌装在一个卡孔(6)内,所述的卡柱(5)的端头部与卡孔(6)表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转向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3)的内壁上部(7)上的两个阻挡块(4)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所述的内壁下部(8)上的两个阻挡块(4)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转向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3)的内壁上部(7)的一个阻挡块(4)分别与位于其下方的内壁下部(8)上的一个阻挡块(4)组成一组阻挡组件(9),所述的穿孔(3)内包括两组阻挡组件(9),所述的两个卡柱(5)的底部分别抵靠在两个阻挡组件(9)上。
【文档编号】B62D1/185GK103600766SQ201310500482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2日
【发明者】周军, 刘萍, 方崇武, 童培易, 唐萍, 刘国莉, 晋启云 申请人:芜湖市顺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转向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可调式按键总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调式按键总成,特别是关于一种可适用于萨克斯风的可调式按键总成。背景技术:不论是哪种管乐器,通常在乐器的本体上均设有大小不同(或相同)的孔洞,并在孔洞外则有相对应的顶塞以可活动
专利名称:摄像光学系统、摄像光学装置及数码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摄像光学系统、摄像光学装置及数码设备。更详细地说,涉及利用摄像元件收入被摄体的影像的摄像光学装置和附带搭载有该摄像光学装置的画像输入功能的数码设备,以及在摄像元件的
专利名称:联接式语音合成的声音目录编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联接式语音合成的声音目录。本发明特别适用于,但并不必限于,对诸如文本-语音转换(TTS)合成等联接式语音合成的声音目录。 背景技术: 语音合成是从非语音音频信号产生语音音频
专利名称:背光源组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源组件。背景技术:背光源组件是液晶显示的重要部分。在现有技术的背光源组件中,支撑板通过设置多个沿着外框的平面的卡爪与形成外框外沿的卡口卡合,从而实现支撑板与外框之间的卡合。具体而
专利名称:光纤集光及发散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用电源的照明装置,是一种利用室外自然光照亮室内的、不消耗电能的灯具。背景技术:目前在各类建筑物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常遇到某些室内光线暗角或地下室无窗房间等白天无法自然采光
一种基于流形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流形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取测试语句语音特征:MFCC、LPCC、LFPC、ZCPA、PLP和RASTA-PLP;计算所提取语音特征的局部均值、方差,并计算所提取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