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车身的前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车身的前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的前部构造,特别涉及适合于半上置式驾驶室型(semicabover type)或驾驶室在发动机上部型车辆的车身前部构造。
在一些半上置式驾驶室型或驾驶室在发动机上部型车辆中,发动机室位于驾驶座的下方。这样的车辆中,如图6所示,在围成发动机室30上部开口的发动机室前板31与发动机室后板32(以下将两者统称为发动机室板)之间,架设着位于前座间的称为中心部件33的加强部件。在该中心部件33上安装着变速杆托架34、停车杆托架35等的操作杆托架,并由树脂制控制箱45罩住。它们的组装顺序是,先用螺栓37等把操作杆托架34、35紧固到中心部件33的螺母(图未示)上,然后用螺栓40、41把中心部件33紧固到发动机室板31、32的螺母38、39上。当车辆是车身内部装设地毯的车时,预先把凸扣42安装到发动机室前板31上,把预先组装在地毯43上的凹扣44嵌接在上述凸扣42上。最后,用螺栓48、49把控制箱45紧固到发动机室板31、32的螺母46、47上。
如上所述,在半上置式驾驶室型或驾驶室在发动机上部型车辆中,需要较多的紧固工作量,并且,由于控制箱螺固在发动机室板上,凸扣由自攻螺丝螺固在发动机室板上,所以,发动机的声音容易透过。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强度、组装容易、减低发动机透过音、减低成本、部件间定位容易、保护气囊G传感器的车身前部构造。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在围成发动机室上部开口的发动机室前板与发动机室后板之间架设着中心部件,在该中心部件上配设着变速杆托架,其中,将上述变速杆托架、中心部件和发动机室前板紧固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由于变速杆托架与中心部件及发动机室前板安装成一体,所以可提高作为加强部件的中心部件与发动机室前板的结合刚性。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在围成发动机室上部开口的发动机室前板与发动机室后板之间架设着中心部件,在该中心部件的前端向上方突设着舌片,在该舌片上嵌合地保持着沿发动机室前板纵壁设置的地毯的前端。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只要把地毯嵌合在中心部件的舌片上即可,减少了地毯的安装工作量,由于不在发动机室前板上形成螺栓孔,所以可减低发动机的透过声音。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中,把气囊G传感器配设在发动机室前板的纵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与把气囊G传感器设置在地板上的现有技术相比,传感器不会被水浸湿,也不会被脚踩。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在围成发动机室上部开口的发动机室前板与发动机室后板之间架设着中心部件,在该中心部件的前端向上方突设着舌片,在该舌片上形成孔,把覆盖上述气囊G传感器的保护罩的上部通过上述孔安装在中心部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对于控制箱的定位容易,可使用自攻螺丝,所以,不必使用过多的螺母,可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在围成发动机室上部开口的发动机室前板与发动机室后板之间架设着中心部件,把控制箱紧固在该中心部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与把控制箱紧固在发动机室前板上的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不必在发动机室前板上开孔,所以,可减少发动机的透过声音,而且不需要螺母,可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具有以下效果。
由于变速杆托架、中心部件及发动机室前板紧固在一起,所以,可提高作为加强部件的中心部件与发动机室前板的结合刚性。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在中心部件的前端朝上方地突出设置舌片,把沿发动机室前板纵壁设置的地毯的前端嵌合保持在该舌片上,所以,可减少地毯的安装工作量,可减少发动机的透过声音。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中,由于把气囊G传感器配设在发动机室前板的纵壁上,所以,传感器不会被水浸湿,也不会被脚踩。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在权利要求4中,在中心部件的前端朝上方突出设置舌片,同时在该舌片上形成气囊G传感器的保护罩安装孔,把覆盖气囊G传感器的保护罩的上部通过上述孔安装在中心部件上,所以,保护罩相对于控制箱的定位容易,不必使用过多的螺母,可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中,由于把控制箱紧固在中心部件上,所以,与把控制箱紧固在发动机室前板上的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不必在发动机室前板上开孔,所以能减少发动机的透过声音,而且不需要螺母,所以能降低成本。
对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是表示本发明车身前部构造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车身前部构造一实施例中、安装着气囊G传感器保护罩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车身前部构造一实施例中、安装着控制箱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中A-A线部组装状态的断面图。
图5是图3中的B-B线断面图。
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车身前部构造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车身前部构造的一实施例。表示驾驶室在发动机上部型车辆、特别是单车厢车辆(one box car)的前部构造。该车身的前部构造中,围成发动机室1上部开口的发动机室前板(以下仅称为前板)2和发动机室后板(以下仅称为后板)3之间架设着中心部件4。
中心部件4为略矩形,在前端有朝上方弯折形成的舌片5,在后部侧缘有朝上方弯折形成的舌片6。在这些舌片5、6上,分别形成自攻螺丝紧固用下孔5a、6a。在该中心部件4的前端角部,用深冲加工等形成比其它部分向上翘起距离C的凸缘7,在这些凸缘7上也形成自攻螺丝紧固用下孔7a。另外,在该中心部件4上,形成用于紧固停车杆托架8和变速杆托架9的螺栓孔9a、9b(停车杆托架8的螺栓孔图中未示出),还形成用于把中心部件4分别紧固到前板2和后板3上的螺栓孔4a、4b、4c。
在前板2和后板3上,与上述各孔4a、4b、4c对应地形成螺栓孔2a、2b、2c,与这些孔2a、2b、2c的轴心对准地在前板2和后板3的里侧用焊接等固定着螺母10a、10b、10c。
上述各部件如下述地相互组装。先用图未示的螺栓等把停车杆托架8安装在中心部件4上,变速杆托架9也由螺栓11仅将其后部安装。接着,把中心部件4架设地配置在前板2和后板3之间,其把穿过变速杆托架9的孔9b后、再穿过中心部件4的孔4a的螺栓12的前端螺纹结合在前板2的螺母10a上,将变速杆托架9的前部和中心部件4的前端部一起紧固在前板2上,把穿过中心部件4的孔4c螺栓13的前端螺纹结合在后板3的螺母10c上,将中心部件4的后端部紧固在后板3上,同时,把穿过中心部件4的孔4b的螺栓14的前端螺纹结合在前板2的螺母10b上,将中心部件4的前端部紧固在前板2上。
该车身前部构造中,地毯15的上端缘安装在前板2的纵壁上。即,在地毯15的上端缘形成孔15a,地毯15的上端缘借助孔15a与中心部件4的舌片5嵌合,通过中心部件4安装在前板2上。
该车身前部构造中,在前板2的纵壁上设置着气囊G传感器16。该G传感器16上备有保护罩17。在该保护罩17的上部形成凸缘18,在该凸缘18上形成自攻螺丝用孔18a,在保护罩17的下部也形成自攻螺丝用孔17a。如图2所示,把穿过了凸缘18的孔18a的自攻螺丝19的前端拧入上述中心部件4的舌片5上的下孔5a内,这样,将保护罩17的上部安装在G传感器上,把穿过了孔17a的自攻螺丝(图未示)的前端拧入前板2,这样,将保护罩17安装在前板2的纵壁上。
接着,从中心部件4的上方罩上控制箱20,把穿过了该控制箱20后部侧壁上的孔20a的自攻螺丝21拧入中心部件4的舌片6的孔6a中,将控制箱20的后部紧固在中心部件4上。同时,将穿过了控制箱20前部凸缘22上的孔22a的自攻螺丝23拧入中心部件4的凸缘7上的孔7a,将控制箱20的前部安装在中心部件4上。图3表示这样地把控制箱20安装在前板2上的状态。
图4和图5表示该组装状态的主要部分断面。图4是图1中的A-A断面图,表示控制箱20的凸缘22被自攻螺丝23紧固在中心部件4的凸缘7上的状态。中心部件4的凸缘7由于形成为比其它部分向上翘起距离C的状态,所以自攻螺丝23的前端不与前板2相接。图5是图3中的B-B断面图,表示变速杆托架9、中心部件4和前板2被螺栓12紧固一起的状态、地毯15与中心部件4的舌片5接合的状态、以及保护罩17被自攻螺丝19紧固在中心部件4的舌片5上的状态等。
上述实施例中,各零件间的紧固是用螺栓螺母或自攻螺丝紧固的,但可以作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用夹子代替它们。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的前部构造,在围成发动机室上部开口的发动机室前板与发动机室后板之间架设着中心部件,在该中心部件上配设变速杆托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变速杆托架、中心部件及发动机室后板紧固在一起。
2.一种车身的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围成发动机室上部开口的发动机室前板与发动机室后板之间架设着中心部件,在该中心部件的前端向上方突设着舌片,在该舌片上嵌合着沿发动机室前板的纵壁设置的地毯的前端,将地毯保持住。
3.一种车身的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室前板的纵壁上配设着气囊G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围成发动机室上部开口的发动机室前板与发动机室后板之间架设着中心部件,在该中心部件的前端向上方突设着舌片,在该舌片上形成孔,将覆盖上述气囊G传感器的保护罩的上部通过上述孔安装在中心部件上。
5.一种车身的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围成发动机室上部开口的发动机室前板与发动机室后板之间架设着中心部件,将控制箱紧固在该中心部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在围成发动机室上部开口的发动机室前板与发动机室后板之间架设着中心部件,在该中心部件上配设着变速杆托架9,将上述变速杆托架9、中心部件和发动机室前板2紧固在一起。这样,可提高作为加强部件的中心部件与发动机室前板的结合刚性,并且组装容易,可减低发动机的透过音,降低成本,保护传感器,零件之间的定位容易。
文档编号B62K25/06GK1240737SQ9911014
公开日2000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3日
发明者藤原贤二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降混限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文公开的发明大体上涉及模拟或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更具体地来说,本发明涉及将多个音频信号降混成较少量的音频信号。背景技术:如本文使用,降混指的是从通过M个输入音频信号(或通道)编码的信息导出N个输出音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4阅读:(150)

    专利名称:说话人声音的后台学习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说话人的自动识别,通过接收测试话语;确定大量说话人模型中对于测试话语来说最可能的一个;将与最可能的语音模型关联的说话人确定为测试话语的说话人。说话人识别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说话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4阅读:(145)

    专利名称: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的结构。背景技术:目前,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它改变了白炽灯钨丝发光与节能灯三基色粉发光的原理,而采用电场发光;据分析,LED的特点非常明显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4阅读:(145)

    专利名称:制备光学波导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制备光学波导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偏转光程的光学波导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在光学器件相互光学连接的光学波导中,用于光程偏转的光学波导(optical waveguide for o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4阅读:(137)

    专利名称:胡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乐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弦乐曲演奏的杆筒外连接的胡琴。目前,在胡琴类的民族乐器中,还没有见到定弦和音域类似小提琴而演奏方式又与二胡相似的胡琴。参见91年10月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乐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4阅读:(115)

    专利名称:用于下一代车辆的图像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下一代车辆的图像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这样一种用于下一代车辆的图像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该图像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关于车辆内部的各种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4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