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响设备。
背景技术:
提琴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被誉为乐器皇后,其制作本身是ー门极为精致的艺术。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強,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同时,提琴因其形状设计美观,设计エ艺精致,不仅可以作为乐器使用,亦是非常受人欢迎的装饰用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拆装方便,音响和装饰效果优良的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ー种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包括提琴、琴架及立柱,所述琴架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方,所述提琴固定在所述琴架上;所述立柱的外侧设有若干传声孔及音响接ロ。本发明将音响和提琴结合在一起,产品兼具优良的装饰效果和音响效果。进ー步地,所述立柱顶面外侧设有凸缘,所述传声孔位于所述凸缘下方的立柱外侧面上。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将传声孔很好的隐藏在凸缘底下,保持了立柱的表面平整,装饰效果好。进ー步地,所述立柱的顶面面板上设有音响接ロ。顶面面板上的音箱接ロ可以直接与提琴相连接,将所有发声设备协同一体化。进ー步地,本发明立柱内的音响设备可以包括三种设计方式,在第一种设计方式中,所述立柱底部设有导气管,中部设有一向上发声的第一音响装置。在第二种设计方式中,所述立柱的底面面板中部设有ー开ロ,所述立柱底部设有一透过底面面板向下发声的第二音响装置。第三种设计方式以第二种设计方式为基础改进,所述立柱顶部设有第三音响装置,中部设有导气管,所述第三音响装置包括若干发声方向与所述传声孔位置相对应的音响。多种音响可以满足多种需求,设计出不同成本和用途的产品。进ー步地,所述立柱底面面板为可拆卸面板。此种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音响及琴架的安装。进ー步地,所述琴架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定位件及第ニ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上部设有ー卡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为一定位杆;所述卡件的固定位置可以沿所述第二定位件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定位件顶部设有ー固定帽,所述固定帽与所述卡件之间设有一弾性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置于所述底座下表面;所述卡件一侧设置有一 U形ロ ;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位置可调整或更换;所述第一定位件及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底座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固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第一定位件及所述第二定位件底部设有与所述螺孔相匹配的螺纹。本发明涉及的琴架各定位件的位置可调节,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提琴并对其进行不同角度和位置的固定摆放,各组件接触面平整,装饰效果好,使用时将提琴前端底部顶在第一定位件上,琴身上部靠置于U形口内,可以上下调节位置的卡件以及可以固定于面板不同位置上的第一定位件及第ニ定位件使得本琴架可以适应多种大小和高度的提琴,进而适应不同的装饰环境,同时,卡件和弾性件相互配合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各组件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使得拆装更为方便,且接ロ平整,装饰效果良好。进ー步地,所述提琴内设有ー内置发声装置。提琴的音响装置可以多面发声,并且和立柱内的各个音响设备协同作用,可以同时进行高音、中音、低音的演奏,音响效果一流。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的琴架结构示意 图3是本发明的琴架底座底面结构意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种立柱内部结构示意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种立柱内部结构示意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种立柱内部结构示意 附图标记:1、提琴;2、琴架;3、立柱。201、底座;202、第一定位件;203、第二定位件;204、卡件;205、固定帽;206、弹性件;207、固定孔;208、U形ロ ;209、螺孔。301、凸缘;302、导气管;303、第一音响装置;304、第二音响装置;305、第三音响装置;306、传声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參照图1所示,ー种一体式提琴I音响系统,包括提琴1、琴架2及立柱3,所述琴架2设置于所述立柱3上方,所述提琴I固定在所述琴架2上;所述立柱3的外侧设有若干传声孔306及音响接ロ。优选地,所述立柱3顶面外侧设有凸缘301,所述传声孔306位于所述凸缘301下方的立柱3外侧面上。优选地,所述立柱3的顶面面板上设有定位孔及音响接ロ。优选地,所述立柱3底部设有导气管302,中部设有一向上发声的第一音响装置303。优选地,所述立柱3的底面面板中部设有ー开ロ,所述立柱3底部设有一透过底面面板向下发声的第二音响装置304。优选地,所述立柱3顶部设有第三音响装置305,中部设有导气管302,所述第三音响装置305包括若干发声方向与所述传声孔306位置相对应的音响。优选地,所述立柱3底面面板为可拆卸面板。优选地,所述琴架2包括底座201及设置于底座201上的第一定位件202及第ニ定位件203,所述第二定位件203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定位件202,所述第二定位件203上部设有ー卡件204 ;所述第二定位件203为一定位杆;所述卡件204的固定位置可以沿所述第ニ定位件203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定位件203顶部设有一固定帽205,所述固定帽205与所述卡件204之间设有一弹性件206 ;所述底座201上设有固定孔207 ;所述固定孔207设置于所述底座201下表面;所述卡件204 —侧设置有一 U形ロ 208 ;所述第一定位件202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203与所述底座201的连接位置可调整或更换;所述第一定位件202及所述第二定位件203与所述底座201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固定;所述底座201上设置有若干螺孔209,所述第一定位件202及所述第二定位件203底部设有与所述螺孔209相匹配的螺纹。优选地,所述底座201通过固定孔207及螺母与所述立柱3顶面面板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提琴I内设有ー内置发声装置。根据以上说明书中的阐述,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内容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ー种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包括提琴、琴架及立柱,所述琴架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方,所述提琴固定在所述琴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外侧设有若干传声孔及音响接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顶面外侧设有凸缘,所述传声孔位于所述凸缘下方的立柱外侧面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顶面面板上设有音响接ロ。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底部设有导气管,中部设有一向上发声的第一音响装置。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底面面板中部设有ー开ロ,所述立柱底部设有一透过底面面板向下发声的第二音响装置。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顶部设有第三音响装置,中部设有导气管,所述第三音响装置包括若干发声方向与所述传声孔位置相对应的音响。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底面面板为可拆卸面板。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琴架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定位件及第ニ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上部设有ー卡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为一定位杆;所述卡件的固定位置可以沿所述第二定位件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定位件顶部设有一固定帽,所述固定帽与所述卡件之间设有ー弾性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置于所述底座下表面;所述卡件一侧设置有一 U形ロ ;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位置可调整或更换;所述第一定位件及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底座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固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第一定位件及所述第二定位件底部设有与所述螺孔相匹配的螺纹。
9.按照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琴内设有ー内置发声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包括提琴、琴架及立柱,所述琴架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方,所述提琴固定在所述琴架上;所述立柱的外侧设有若干传声孔及音响接口。所述立柱顶面外侧设有凸缘,所述传声孔位于所述凸缘下方的立柱外侧面上。所述立柱的顶面面板上设有音响接口。顶面面板上的音箱接口可以直接与提琴相连接,将所有发声设备协同一体化。所述立柱底面面板为可拆卸面板。此种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音响及琴架的安装。所述提琴内设有一内置发声装置。提琴的音响装置可以多面发声,并且和立柱内的各个音响设备协同作用,可以同时进行高音、中音、低音的演奏,音响效果一流。
文档编号G10D1/02GK103137106SQ20131005233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8日
发明者吴祖亮 申请人:吴祖亮
一种一体式提琴音响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一种蜂鸣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蜂鸣器,包括上盖、芯柱、线圈、振膜片、底板、贴片引脚、磁环、罩壳、接线板、下盖,该蜂鸣器的磁环上侧盖有罩壳,采用金属罩壳,能使发出的声音更加洪亮,罩壳和上盖的中央均设有发声孔,能使发出的音质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是关于具备照明装置 及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背景技术:液晶显示装置(下称LCD),具备既薄型且消耗功率低 的特征,目前被广泛用作计算机的监视器、或移动电话等便携式通信
专利名称: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有关于一种大鼓脚踏板的轴承固定装置。背景技术:一般鼓手于操作鼓时,通常是藉由在脚踏板以及鼓槌间的一种连动装置来经由脚踏板的踩踏后,该连动装置才将踩踏后的动力传逹到鼓槌,而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关于一种在反射液晶显示部上具备照明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液晶显示装置(下称LCD),具备既薄型且消耗功率低的特征,目 前被广泛用作计算机的监视器、或移动电话等便携式通信设备的监视 器。LCD中
专利名称:一种可光反射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光反射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组件。背景技术: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FTTH (光纤到户)的普及,网络覆盖面和用户使用密度不断增大,主干光节
专利名称:一种镜片定位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领域,特别是一种镜片定位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一般造形镜片(20)通常是嵌入半框式眼镜框(10)(参见图4) 内,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半框式眼镜框(10)通常是采用塑胶质